周承天命代商,這是早就已經三教內部人士早有定論的事,甚至就連截教中人都已經默認了這件事。
但即便是聖人,他也不知道這個周將會以何種方式代商。
就好像一個做著複雜高數題的學生一樣,哪怕他以前聽說過這道題的答桉是3,但他依然不知道步驟該怎麽做。
西伯侯姬昌已經決定要為父報仇雪恨,所以闡教上下普遍認為應該就是這次機會,但文殊廣法天尊的這句話卻結結實實地潑了他們一頭冷水。
聖人終究是聖人,元始天尊聽見自己弟子如此說後,倒也沒有動怒,而是在沉默了半天後才出聲詢問。
“為何?”
“無它,商勢大而已。商雖兩麵補防,然三軍共億五之眾(15萬),切訓練有素、兵甲精良,不可力敵也。”
“十五萬...”元始天尊也有些動容。
雖說就是再多的人,元始天尊動動手便可以使之灰飛煙滅,但哪怕無緣無故殺一人也會沾染上大因果,更別提15萬人了。
所以仙人即便是布陣,也不輕易造殺戮之陣,以免誤傷到了進陣的凡人後導致自己道行有失。十絕陣因殺人而不能竟全功,九曲黃河陣隻拿人、不殺人,所以不是聖人出手便也輕易不得破。
闡教眾人參與周伐商,為的是氣運,但如果因為殺人而壞了功德,那豈不是和當初的目標南轅北轍了?
所以對於周伐商之事,仙人們還是傾向於“遙控”此事,盡量不參加到殺戮中去,即便是破了殺戒,那也是對著道士下殺手。
畢竟修仙乃是逆天而行,殺壽數已盡的道士反而不算什麽罪過,如果對方也曾破過殺戒那就更無幹礙,甚至還有功德。
文殊廣法天尊手持地圖,將殷商軍力分布一點點地向師父和師叔說了。
商雖然強大,但敵人卻也眾多,比如江西的虎方、山東的夷方、山西的鬼方、陝西的羌方,還有河套流域的朔方等。
為了應對這些敵人,商朝保持了極為強大的常備軍力。光是分布在朝歌“牧區”的中央軍力就足足有六、七萬人之多。而分散在四方直屬諸侯的常備軍又有八萬,並且隨時還可以征發外姓諸侯的軍力為己用。
反觀西岐,季曆死在朝歌後,可用的軍隊無非就是六個師,一個師約2500-3000人,加起來也就一萬多人,不到兩萬,以這個軍力想要和商朝硬扛,那無異於以卵擊石。
而且更關鍵的是,如果西周想要出兵,中間就要經過至少不下四個受殷商冊封的方國,其中還包括殷商的鐵杆小弟“祉方”。
祉方世世代代奉侍殷商,隨殷商征戰,軍隊戰力頗為不俗。而殷商對祉方也非常大方,除了賞賜和封地外,從東方作戰獲得的魚和鹽也是優先賣給祉方,而且還是“內部價”,關係不可謂不親厚。
古代出征必須要方便取水,所以西周進軍也不能遠離水源和大道,擋在水源之路上的祉方無論如何也繞不過去,而且對方一定會拚死為殷商作戰。
在文殊廣法天尊眼裏,西岐那個小毛孩子很有可能連祉方都打不過,更別說進入朝歌本土了。
如果說雙方實力是1:1,那毫無疑問,昆侖山會立刻押寶西岐;如果是1:2,昆侖山也會幫忙掙紮一下;但1:5的話,那昆侖山就隻能略盡人事,幫西周保護一下自己完事。
可現在的問題是西周的實力和殷商相比可不是1:5,而是1:10,至少從明麵上看是這樣的。
當文殊廣法天尊介紹完了殷商的情況後,不管是另外那十一仙還是元始天尊,都陷入了一陣更為長久的沉默中。
“便是說,現在不太可行。”
作為元始天尊手下的大弟子,廣成子替元始天尊說出了師父沒有說出的心裏話。
“可姬昌為父報仇心切,執意要出兵,卻又如何是好?難道姬昌那小子不懂事,那‘火師’鬻熊也不知情嗎?”赤精子問。
“非也。”廣成子搖頭,“他們不僅知道,而且還知之甚詳。”
“那麽這是?”赤精子不解。
“那鬻熊說文丁殺季曆乃是無道,姬昌為父報仇乃是名正言順之舉,即便是明知必輸,他們也必須做過這一場,而且...”
“而且什麽?”
“而且這一征之後,姬昌便可以知道誰是西岐的朋友,誰是西岐的敵人。”
“原來如此。”金仙們都懂了。
雖然他們遠比凡人聰慧,但在治國、外交上卻嚴重缺乏經驗,若不是及時吸收了鬻熊進來,隻怕他們便隻能幹看著戰事而無所作為。
“既然必敗,那麽萬一帝乙要滅掉西岐,又為之奈何?”其他金仙也開始動起了腦子。
迴答的還是廣成子:“鬻熊說不會,因為文丁乃是‘無道’,若殺季曆還滅其國,隻怕今後四方諸侯便不會有人再敢入朝歌了。”
這也很容易想——盡管文丁殺季曆時找了不少借口,但若是剛殺季曆便滅周,周圍的方國隻怕立刻就會造反,不造反也會對朝歌寒心,從此再也不會賣力為殷商征戰。
眾仙這才明白,盡管姬昌伐商看似以卵擊石,但事實上卻早已想好了退路。
一個兒子出兵為父報仇,有什麽不對嗎?沒什麽不對吧?
你殷商敢剿滅西周嗎?不敢吧?
為了盡量消弭殺季曆的影響,剛剛登基的帝乙大概率會命邊境固守,隻要不讓姬昌打入核心地區就行。而姬昌則是可以名正言順地亂搞一通,順便看看周圍的方國哪些是忠於殷商的,哪些是同情西岐的,穩賺不賠。
想明白之後,大家便放心了,接著便開始思考起闡教該如何從中得利的問題。
“那周圍方國怕是有不少奇人異士,何不借機化度一番?”靈寶大法師建議。
所謂的化度,自然不是字麵意義上的那麽溫和,而是暗藏殺機。
靈寶大法師的洞府在甘肅崆峒山,如果西周要擴充勢力範圍,他是最直接的受益者,所以自然想要借機排除一下周圍的散仙。
雖然明知靈寶大法師的用意,但眾人還是附和了。
“師弟所言甚是有理。”
“不錯,那周圍山精野怪甚多,吾等總要滌清才好。”
“但...區區旁門左道,還犯不上我等出手吧?”
“這等造化,也該讓弟子們鍛煉一下了。”
門外正在談天說地的小鬼頭們頓時感覺身上一涼,隻是當他們望向天去時卻又什麽都沒發現。
“怪風。”楊戩咕噥了一句。
但即便是聖人,他也不知道這個周將會以何種方式代商。
就好像一個做著複雜高數題的學生一樣,哪怕他以前聽說過這道題的答桉是3,但他依然不知道步驟該怎麽做。
西伯侯姬昌已經決定要為父報仇雪恨,所以闡教上下普遍認為應該就是這次機會,但文殊廣法天尊的這句話卻結結實實地潑了他們一頭冷水。
聖人終究是聖人,元始天尊聽見自己弟子如此說後,倒也沒有動怒,而是在沉默了半天後才出聲詢問。
“為何?”
“無它,商勢大而已。商雖兩麵補防,然三軍共億五之眾(15萬),切訓練有素、兵甲精良,不可力敵也。”
“十五萬...”元始天尊也有些動容。
雖說就是再多的人,元始天尊動動手便可以使之灰飛煙滅,但哪怕無緣無故殺一人也會沾染上大因果,更別提15萬人了。
所以仙人即便是布陣,也不輕易造殺戮之陣,以免誤傷到了進陣的凡人後導致自己道行有失。十絕陣因殺人而不能竟全功,九曲黃河陣隻拿人、不殺人,所以不是聖人出手便也輕易不得破。
闡教眾人參與周伐商,為的是氣運,但如果因為殺人而壞了功德,那豈不是和當初的目標南轅北轍了?
所以對於周伐商之事,仙人們還是傾向於“遙控”此事,盡量不參加到殺戮中去,即便是破了殺戒,那也是對著道士下殺手。
畢竟修仙乃是逆天而行,殺壽數已盡的道士反而不算什麽罪過,如果對方也曾破過殺戒那就更無幹礙,甚至還有功德。
文殊廣法天尊手持地圖,將殷商軍力分布一點點地向師父和師叔說了。
商雖然強大,但敵人卻也眾多,比如江西的虎方、山東的夷方、山西的鬼方、陝西的羌方,還有河套流域的朔方等。
為了應對這些敵人,商朝保持了極為強大的常備軍力。光是分布在朝歌“牧區”的中央軍力就足足有六、七萬人之多。而分散在四方直屬諸侯的常備軍又有八萬,並且隨時還可以征發外姓諸侯的軍力為己用。
反觀西岐,季曆死在朝歌後,可用的軍隊無非就是六個師,一個師約2500-3000人,加起來也就一萬多人,不到兩萬,以這個軍力想要和商朝硬扛,那無異於以卵擊石。
而且更關鍵的是,如果西周想要出兵,中間就要經過至少不下四個受殷商冊封的方國,其中還包括殷商的鐵杆小弟“祉方”。
祉方世世代代奉侍殷商,隨殷商征戰,軍隊戰力頗為不俗。而殷商對祉方也非常大方,除了賞賜和封地外,從東方作戰獲得的魚和鹽也是優先賣給祉方,而且還是“內部價”,關係不可謂不親厚。
古代出征必須要方便取水,所以西周進軍也不能遠離水源和大道,擋在水源之路上的祉方無論如何也繞不過去,而且對方一定會拚死為殷商作戰。
在文殊廣法天尊眼裏,西岐那個小毛孩子很有可能連祉方都打不過,更別說進入朝歌本土了。
如果說雙方實力是1:1,那毫無疑問,昆侖山會立刻押寶西岐;如果是1:2,昆侖山也會幫忙掙紮一下;但1:5的話,那昆侖山就隻能略盡人事,幫西周保護一下自己完事。
可現在的問題是西周的實力和殷商相比可不是1:5,而是1:10,至少從明麵上看是這樣的。
當文殊廣法天尊介紹完了殷商的情況後,不管是另外那十一仙還是元始天尊,都陷入了一陣更為長久的沉默中。
“便是說,現在不太可行。”
作為元始天尊手下的大弟子,廣成子替元始天尊說出了師父沒有說出的心裏話。
“可姬昌為父報仇心切,執意要出兵,卻又如何是好?難道姬昌那小子不懂事,那‘火師’鬻熊也不知情嗎?”赤精子問。
“非也。”廣成子搖頭,“他們不僅知道,而且還知之甚詳。”
“那麽這是?”赤精子不解。
“那鬻熊說文丁殺季曆乃是無道,姬昌為父報仇乃是名正言順之舉,即便是明知必輸,他們也必須做過這一場,而且...”
“而且什麽?”
“而且這一征之後,姬昌便可以知道誰是西岐的朋友,誰是西岐的敵人。”
“原來如此。”金仙們都懂了。
雖然他們遠比凡人聰慧,但在治國、外交上卻嚴重缺乏經驗,若不是及時吸收了鬻熊進來,隻怕他們便隻能幹看著戰事而無所作為。
“既然必敗,那麽萬一帝乙要滅掉西岐,又為之奈何?”其他金仙也開始動起了腦子。
迴答的還是廣成子:“鬻熊說不會,因為文丁乃是‘無道’,若殺季曆還滅其國,隻怕今後四方諸侯便不會有人再敢入朝歌了。”
這也很容易想——盡管文丁殺季曆時找了不少借口,但若是剛殺季曆便滅周,周圍的方國隻怕立刻就會造反,不造反也會對朝歌寒心,從此再也不會賣力為殷商征戰。
眾仙這才明白,盡管姬昌伐商看似以卵擊石,但事實上卻早已想好了退路。
一個兒子出兵為父報仇,有什麽不對嗎?沒什麽不對吧?
你殷商敢剿滅西周嗎?不敢吧?
為了盡量消弭殺季曆的影響,剛剛登基的帝乙大概率會命邊境固守,隻要不讓姬昌打入核心地區就行。而姬昌則是可以名正言順地亂搞一通,順便看看周圍的方國哪些是忠於殷商的,哪些是同情西岐的,穩賺不賠。
想明白之後,大家便放心了,接著便開始思考起闡教該如何從中得利的問題。
“那周圍方國怕是有不少奇人異士,何不借機化度一番?”靈寶大法師建議。
所謂的化度,自然不是字麵意義上的那麽溫和,而是暗藏殺機。
靈寶大法師的洞府在甘肅崆峒山,如果西周要擴充勢力範圍,他是最直接的受益者,所以自然想要借機排除一下周圍的散仙。
雖然明知靈寶大法師的用意,但眾人還是附和了。
“師弟所言甚是有理。”
“不錯,那周圍山精野怪甚多,吾等總要滌清才好。”
“但...區區旁門左道,還犯不上我等出手吧?”
“這等造化,也該讓弟子們鍛煉一下了。”
門外正在談天說地的小鬼頭們頓時感覺身上一涼,隻是當他們望向天去時卻又什麽都沒發現。
“怪風。”楊戩咕噥了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