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楊戩算是“振作”了起來,但她還是磨磨蹭蹭了好久後才動身迴到了昆侖山。
見她迴來,玉鼎真人絲毫沒有露出意外的表情。
“迴來了?”
“稟師尊,迴來了。”楊戩小心翼翼地行禮道。
玉鼎真人甚至沒有從墊子上站起身:“比我預期的要快些,前幾日聽說玉帝歸位後,我就在想你何時歸來了。”
“讓師尊擔心了。”
玉鼎真人絲毫沒有要責怪她的意思。
“這也是人之常情,雖說修道者無欲,但無欲又為何要修道呢?雲華雖慕紅塵,但她卻是見過了那天上和人間之後,才決定下凡。你還年少,未見識過那浩渺仙途,不論是決定繼續修道還是下凡,都為時尚早...所以在想明白之前,還是先與我修道吧。”
“是。”
“你弄來的那鳳凰蛋快要出殼了,師祖將那蛋與了你七師叔(靈寶大法師),正合鳳鳴岐山之兆,這幾日若是閑來無事你便去看看,該當你一份功德。”
說罷,玉鼎真人便將拂塵從側麵搖迴了體前,意思便是讓楊戩可以退去了。
楊戩先是恭敬地答應了下來,但又想起了什麽。
“不知師尊可從師祖那裏得到了些什麽?”她大著膽子問,“幾次出力的都是我玉泉山,但卻總是師伯、師叔領法旨...”
“哼,你鬼心眼倒是多。”
玉鼎真人雖然是在責怪,但卻沒有生氣。
他從懷中掏出了一個小小的玉鼎,從中掏出了一枚丹藥,遞給了楊戩。
“便知道你要多問,此丹名為獸還丹,可通七竅,乃是那火雲宮三聖為酬我昆侖所贈...”
楊戩收下了那獸還丹,但眼神中的疑惑絲毫未去:“可是師尊你...”
玉鼎真人手持方才那玉鼎,一言不發。
楊戩秒懂:“原來如此,就不打攪師父了,弟子且去岐山看個熱鬧。”
溜出來後,楊戩當即把趴在門外打盹的姚遠提了起來。
“走,叫韋護和土行孫來!我們出去玩!”
姚遠打了個哈欠,正待說話,但卻突然發現嘴裏被楊戩塞了個東西。
他下意識地想要往外吐,但那東西入口即化,瞬間便化作了一股清涼之氣,直透肺腑。
“這是什麽?”姚遠有些吃驚。
“不知道,反正聽名字應該是給你用的,好像是通七竅吧。”楊戩順口答道。
“七竅?我七竅本來就...”
話說到一半,姚遠突然抽了下鼻子,打了個噴嚏。
他感覺自己的心髒仿佛突然被“鑿”出了孔洞一樣,周身的仙靈之氣突然灌入,然後被心髒輸送到了四肢百骸。
“啊,原來是說這個七竅啊。”姚遠懂了。
原本不管他道行有多深,這身子始終都是狗身,狗該有的毛病它全有,哪怕是學會了怎麽用仙法也是一樣。
但吃了這丹後,姚遠感覺自己的骨頭都仿佛輕了幾兩一樣,想要用仙術也不再需要用意識來引動那些星星,那星星就好像身體的一部分似的,像唿吸一般無意識便能運用。
【講真,最近一直用換源app看書追更,換源切換,朗讀音色多,.huanyuanapp 安卓蘋果均可。】
“感覺有點仙體的樣子了。”姚遠嘖嘖稱奇。
楊戩好奇地左看看右看看,似乎是要把姚遠看出一朵花來。
“怎麽了?”姚遠問。
楊戩失望地歎了口氣:“怎麽沒有長出三個腦袋來...我還以為吃了這個,多少會有點變化呢。”
“是有變化。”姚遠有些得意,“你沒發現我變苗條了不少嗎?”
楊戩吃了一驚:“好像是變瘦了。”
“所以說那丹藥真是好東西啊,居然連氣血都能化了。”姚遠心滿意足地說道。
楊戩皺起了眉毛:“不是人人都能化嗎?”
...差點忘了,這小丫頭天生仙體來著。
......
他們花了點時間,去把韋護和土行孫叫了出來,然後他們又叫上了韓毒龍和薛惡虎,一起溜到了溫泉去洗澡,準備洗完後就去岐山看看。
今天溫泉那邊值日的人是一個三十多歲的中年人,姚遠一開始沒有太關注他,直到周圍的外門弟子管他叫“呂尚”後,他才留心到了那邊。
“薑尚?”姚遠脫口而出。
那中年人聽到有人喊自己名字後左右望了望,還問師兄弟誰在喊自己,沒人應答後才又繼續用溫泉水熱起了雞蛋。
果然是他!姚遠可以確定了。
薑姓、呂氏,名尚,字子牙,道號飛熊,因周文王一直在“盼望”,所以又叫“太公望”...
對薑子牙這個貫穿了《封神演義》整部小說的“線索”,同時也是曆史上留下了真名實姓的傳奇人物,姚遠一直都非常好奇。
按照史書中所寫,武王伐紂雖然是偷襲,但商人在朝歌被滅後迴援的十五萬大軍,可是被薑子牙實打實地指揮少量軍隊就幹掉了。而商朝一直沒能滅掉的東夷,也是被薑子牙受封齊國後所解決——這兩場大戰可比倉促組織起奴隸、野人抵抗的“牧野之戰”要有含金量的多。
作為“中華第一兵法家”,薑子牙的軍事水平絕對母庸置疑,就連諸葛亮自比也隻敢自比管仲、樂毅,不敢拿薑子牙和張良作比,可見薑子牙在古人心中的地位之高。
但姚遠現在更加好奇的是,他作為修道者又到底是個什麽水平。
隻見那薑尚提起一個木勺,將那滾水中的雞蛋一一撈出,結果因為笨手笨腳的關係,一不小心便將那滾水灑到了自己的腳上,頓時便被燙得一跳腳。
好像...不怎麽聰明的樣子?姚遠心道。
當楊戩洗完,準備出來拿雞蛋吃時,姚遠把她叫了過來。
“看那個人!”他指向了薑子牙,“這人身上有貴氣啊!”
楊戩瞄了那邊一眼:“什麽貴氣啊?明明連築基都沒有築基...他上山幾年了?”
“聽說是五六年了。”姚遠說。
如果姚遠沒記錯,那薑子牙下山時是紂王九年,當時他已經72歲,而在山上待了足足40年,而紂王老爹帝乙在位26年。也就是說,現在他才應該剛剛上山五六年而已。
“五年都沒有築基,算什麽修道啊?”楊戩有些不屑。
“我是說,人間的富貴之氣。”姚遠略帶深意地說,“等會拿雞蛋時恭敬點,管叫他師叔...對了,鳳鳴岐山之時,我們也把他帶去吧。”
“切,又是神神叨叨的...”
楊戩沒有答應,但也沒有說不幹。
見她迴來,玉鼎真人絲毫沒有露出意外的表情。
“迴來了?”
“稟師尊,迴來了。”楊戩小心翼翼地行禮道。
玉鼎真人甚至沒有從墊子上站起身:“比我預期的要快些,前幾日聽說玉帝歸位後,我就在想你何時歸來了。”
“讓師尊擔心了。”
玉鼎真人絲毫沒有要責怪她的意思。
“這也是人之常情,雖說修道者無欲,但無欲又為何要修道呢?雲華雖慕紅塵,但她卻是見過了那天上和人間之後,才決定下凡。你還年少,未見識過那浩渺仙途,不論是決定繼續修道還是下凡,都為時尚早...所以在想明白之前,還是先與我修道吧。”
“是。”
“你弄來的那鳳凰蛋快要出殼了,師祖將那蛋與了你七師叔(靈寶大法師),正合鳳鳴岐山之兆,這幾日若是閑來無事你便去看看,該當你一份功德。”
說罷,玉鼎真人便將拂塵從側麵搖迴了體前,意思便是讓楊戩可以退去了。
楊戩先是恭敬地答應了下來,但又想起了什麽。
“不知師尊可從師祖那裏得到了些什麽?”她大著膽子問,“幾次出力的都是我玉泉山,但卻總是師伯、師叔領法旨...”
“哼,你鬼心眼倒是多。”
玉鼎真人雖然是在責怪,但卻沒有生氣。
他從懷中掏出了一個小小的玉鼎,從中掏出了一枚丹藥,遞給了楊戩。
“便知道你要多問,此丹名為獸還丹,可通七竅,乃是那火雲宮三聖為酬我昆侖所贈...”
楊戩收下了那獸還丹,但眼神中的疑惑絲毫未去:“可是師尊你...”
玉鼎真人手持方才那玉鼎,一言不發。
楊戩秒懂:“原來如此,就不打攪師父了,弟子且去岐山看個熱鬧。”
溜出來後,楊戩當即把趴在門外打盹的姚遠提了起來。
“走,叫韋護和土行孫來!我們出去玩!”
姚遠打了個哈欠,正待說話,但卻突然發現嘴裏被楊戩塞了個東西。
他下意識地想要往外吐,但那東西入口即化,瞬間便化作了一股清涼之氣,直透肺腑。
“這是什麽?”姚遠有些吃驚。
“不知道,反正聽名字應該是給你用的,好像是通七竅吧。”楊戩順口答道。
“七竅?我七竅本來就...”
話說到一半,姚遠突然抽了下鼻子,打了個噴嚏。
他感覺自己的心髒仿佛突然被“鑿”出了孔洞一樣,周身的仙靈之氣突然灌入,然後被心髒輸送到了四肢百骸。
“啊,原來是說這個七竅啊。”姚遠懂了。
原本不管他道行有多深,這身子始終都是狗身,狗該有的毛病它全有,哪怕是學會了怎麽用仙法也是一樣。
但吃了這丹後,姚遠感覺自己的骨頭都仿佛輕了幾兩一樣,想要用仙術也不再需要用意識來引動那些星星,那星星就好像身體的一部分似的,像唿吸一般無意識便能運用。
【講真,最近一直用換源app看書追更,換源切換,朗讀音色多,.huanyuanapp 安卓蘋果均可。】
“感覺有點仙體的樣子了。”姚遠嘖嘖稱奇。
楊戩好奇地左看看右看看,似乎是要把姚遠看出一朵花來。
“怎麽了?”姚遠問。
楊戩失望地歎了口氣:“怎麽沒有長出三個腦袋來...我還以為吃了這個,多少會有點變化呢。”
“是有變化。”姚遠有些得意,“你沒發現我變苗條了不少嗎?”
楊戩吃了一驚:“好像是變瘦了。”
“所以說那丹藥真是好東西啊,居然連氣血都能化了。”姚遠心滿意足地說道。
楊戩皺起了眉毛:“不是人人都能化嗎?”
...差點忘了,這小丫頭天生仙體來著。
......
他們花了點時間,去把韋護和土行孫叫了出來,然後他們又叫上了韓毒龍和薛惡虎,一起溜到了溫泉去洗澡,準備洗完後就去岐山看看。
今天溫泉那邊值日的人是一個三十多歲的中年人,姚遠一開始沒有太關注他,直到周圍的外門弟子管他叫“呂尚”後,他才留心到了那邊。
“薑尚?”姚遠脫口而出。
那中年人聽到有人喊自己名字後左右望了望,還問師兄弟誰在喊自己,沒人應答後才又繼續用溫泉水熱起了雞蛋。
果然是他!姚遠可以確定了。
薑姓、呂氏,名尚,字子牙,道號飛熊,因周文王一直在“盼望”,所以又叫“太公望”...
對薑子牙這個貫穿了《封神演義》整部小說的“線索”,同時也是曆史上留下了真名實姓的傳奇人物,姚遠一直都非常好奇。
按照史書中所寫,武王伐紂雖然是偷襲,但商人在朝歌被滅後迴援的十五萬大軍,可是被薑子牙實打實地指揮少量軍隊就幹掉了。而商朝一直沒能滅掉的東夷,也是被薑子牙受封齊國後所解決——這兩場大戰可比倉促組織起奴隸、野人抵抗的“牧野之戰”要有含金量的多。
作為“中華第一兵法家”,薑子牙的軍事水平絕對母庸置疑,就連諸葛亮自比也隻敢自比管仲、樂毅,不敢拿薑子牙和張良作比,可見薑子牙在古人心中的地位之高。
但姚遠現在更加好奇的是,他作為修道者又到底是個什麽水平。
隻見那薑尚提起一個木勺,將那滾水中的雞蛋一一撈出,結果因為笨手笨腳的關係,一不小心便將那滾水灑到了自己的腳上,頓時便被燙得一跳腳。
好像...不怎麽聰明的樣子?姚遠心道。
當楊戩洗完,準備出來拿雞蛋吃時,姚遠把她叫了過來。
“看那個人!”他指向了薑子牙,“這人身上有貴氣啊!”
楊戩瞄了那邊一眼:“什麽貴氣啊?明明連築基都沒有築基...他上山幾年了?”
“聽說是五六年了。”姚遠說。
如果姚遠沒記錯,那薑子牙下山時是紂王九年,當時他已經72歲,而在山上待了足足40年,而紂王老爹帝乙在位26年。也就是說,現在他才應該剛剛上山五六年而已。
“五年都沒有築基,算什麽修道啊?”楊戩有些不屑。
“我是說,人間的富貴之氣。”姚遠略帶深意地說,“等會拿雞蛋時恭敬點,管叫他師叔...對了,鳳鳴岐山之時,我們也把他帶去吧。”
“切,又是神神叨叨的...”
楊戩沒有答應,但也沒有說不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