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膠鬲,姚遠所知並不多。
要不是孟子大人那一通洋洋灑灑的“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姚遠絕對不會知道“膠鬲舉於魚鹽之中”。
——聽起來像是在做魚鹽買賣的?
見姚遠感興趣,散宜生便說起了膠鬲的事。
自從商人將戰略重心放到了東方後,渤海產的魚、鹽和貝便成為了商人的硬通貨。雖然說貝殼很快就變得不值錢了,但魚和鹽卻不會,因為它們是消耗品。
膠鬲的家族便是做魚鹽買賣的,雖然說曬鹽鹵曬出的海鹽又苦又澀,但總比沒有強,拿來醃製鹹魚也是正好,魚經過這樣處理後存放的時間也會久些。
靠著鹹魚,膠鬲的家族很快便積累起了一筆財富,並且用這筆財富讓子孫受到了教育、結識了人脈,膠鬲便是其中之一。
按理說,膠鬲家族受益於殷商東進政策,應該對商王忠心耿耿才對,但偏偏不是這樣。
因為他家富裕起來後,卻沒能在商人的朝中獲得與財富相等的地位。
商周之時,王室用人主要還是用同姓的貴族,其次就是同支的,而商紂敗亡之後,周人還特意分析了一番商朝滅亡的教訓,說是切勿不能用外人。
從長遠來看,“任人唯親”無疑是在開曆史的倒車,但即便是“任人唯賢”這麽個基本的道理,放在這個時代都過於超前了一些。
膠鬲便是這麽一個有能力的人——他渴望受到商王重用,但商王卻無法給他想要的東西,鬱鬱不得誌下,他便成為了西岐盯上的突破口。
姚遠非常好奇西岐能給他開出的價碼,而散宜生也毫不含湖。
“如果他願意做我西周的內應,事成之後,用昆侖白玉給他封上一片封地,想必他就能心滿意足了吧?”
“真的嗎?”姚遠很好奇。
這價碼不算低,但他想知道西岐是否會兌現這個開價。
“我西岐曆代經營西域,東土還是尋有德之人協助治理為好。”散宜生說。
姚遠懂了——事成之後,直接把渤海邊上的地皮一封就是,反正那裏西岐也是鞭長莫及。
“世子大婚之後,我們便要迴昆侖山複命了,散宜大夫有沒有需要我帶迴去的東西?”姚遠問。
散宜生猶豫了一下,最後還是把迎親團一路上畫的布防圖拿了出來。
“此物幹係甚大,須交給西伯侯本人,我怕就這麽拿迴去,一路上會被人翻出來...”
“好說。”姚遠將那太行山布防圖放到了自己袖子裏。
談完了正事,散宜生突然手癢了起來,便邀請姚遠指點一下他的棋藝,他們下了會棋後,姚遠便帶著已經開始打哈欠的楊戩離開了那。
大人們聊事,小姑娘完全不感興趣,她隻想知道伯邑考什麽時候結婚,她好去旁觀。
“早呢。”姚遠說,“諸侯辦婚禮,怎麽也得籌備個半年,這才剛剛‘議親’,還要有人做媒,下聘禮,通告,然後定親、祭天...怎麽也得半年,等成親後估計商王還要再留他個幾年,畢竟是‘人質’性質的嘛。”
楊戩一聽要等半年就不樂意了,登時就想拔腿走人,去軒轅墳見一次那狐狸一家後就迴自己老家去。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
“別急,咱們可以上天去,將人間這邊的情況告訴你舅舅——商人這邊的香火少了,隻怕你舅舅也要著急。”姚遠勸道。
楊戩有些疑惑:“有必要嗎?這些事都不大吧?”
“笨,事可能不大,但這是在向你舅舅表明你的態度啊。那些屁大點的小官想要向上爬,但又沒有實幹型幹部的本事,那可不就得一天到晚在領導麵前出沒,找機會匯報工作嘛。”
姚遠解釋的話剛說完,小腿腿彎處就挨了小姑娘一腳。
“你說誰沒本事?”她對著姚遠怒目而視。
因為姚遠現在個子太高,她跳起來也夠不到他腦袋,隻得攻擊下三路。
“你有本事,你有本事行了吧...來,聽話,趕緊上天匯報一下,我迴灌江口和荊蠻去安排商隊的事。”
“你不上天了?”楊戩問。
“以後有得是機會,對了,把我們和女媧娘娘的生意也告訴你舅舅。就說想要染指人間的香火,女媧娘娘的支持必不可少,所以我們處心積慮,去了苗族一趟,總算是說通...”
“啥?那不是因為咱們想吃糖嗎?”楊戩打斷了他。
“乖誒,我的寶,咱能不能別那麽實誠?”
小姑娘終於笑了:“嘻嘻,我知道!就是逗你玩!”
如果要上天匯報工作的話,她大概要花個小半天功夫,人間便又是小半年,姚遠正好借這個機會把事情處理了,分頭行動是最好的。
姚遠花了半小時,為楊戩杜撰了一份他們一人一狗在人間界如何盡心竭力地為玉帝探查情況、拉攏盟友的報告,該實事求是的地方就實事求是,該誇大的就誇大,該以點帶麵的地方就以點帶麵,事實也要摻雜描寫和扇情,用心程度不比自己給教育局遞交的撥款申請更低。
楊戩隻看了一遍後就惡心得想吐,硬逼著姚遠刪掉了所有形容詞和副詞後才拿著那玩意上了天,搞得姚遠很是不爽。
把小姑娘送上天後,姚遠這才化為原形,來到了朝歌外的軒轅墳旁。
因為是第一次拜訪,所以姚遠嘴上還叼了半斤油炸豆腐和剛剛試做出來的肉脯。
那看門的狐狸一見到姚遠就縮迴了洞裏,直到姚遠口吐人言,說是來拜訪一位“故狐”後,那看門的才又小心翼翼地探出了半個腦袋。
“你找哪個?”那看門狐狸用尖細的嗓音問道。
“丁不三兒。”
“啥?沒聽說過,我們這裏沒有姓丁的,你這大狗子怕是找錯地方了。”那狐狸說。
姚遠把東西放在地上歪頭想了一下,隨後才想起丁不三兒從來沒有告訴過自己本名,這名字是自己一直管它這麽叫的。
“沒有嗎?它可能原本不叫這個,但我應該不會搞錯。它們一家五口是去年從荊楚那邊過來的,一身毛發都是紅色的...”姚遠提醒道。
看門狐狸想了一下:“這個好像有...啊,我想起來了,是那個傻不拉幾的鄉下紅狐啊!”
盡管姚遠不知道丁不三兒在軒轅墳的地位,但這個“傻不拉幾”卻說明了很多東西。
“應該就是它們了,在下能不能見一麵?”姚遠問。
大概是見姚遠說話和氣,那狐狸也就大著膽子探出了身。
“想不到那傻蠻子還有一個狗朋友...現在那家夥在給娘娘磨豆子,怕是一時半會出不來...”
姚遠打開包袱,不由分說地便將一小塊肉脯撕了,塞進了這狐狸的嘴裏。
“唔...這是肉?”
“是肉,豬肉混了雞肉,加了鹽和蜜...現在兄台能去通傳一下了嗎?”
那狐狸嚼巴了幾下,品嚐到了那肉脯的味道後,眼睛開始放光。
“哈,你比它聰明多了...再來兩片,我這就進去。”
姚遠才不怕這狐狸索賄,反正他已經打定主意,等進去後就告它一個刁狀。
“好說,給。”他又從那一大片卷起的肉脯上撕下了兩片。
要不是孟子大人那一通洋洋灑灑的“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姚遠絕對不會知道“膠鬲舉於魚鹽之中”。
——聽起來像是在做魚鹽買賣的?
見姚遠感興趣,散宜生便說起了膠鬲的事。
自從商人將戰略重心放到了東方後,渤海產的魚、鹽和貝便成為了商人的硬通貨。雖然說貝殼很快就變得不值錢了,但魚和鹽卻不會,因為它們是消耗品。
膠鬲的家族便是做魚鹽買賣的,雖然說曬鹽鹵曬出的海鹽又苦又澀,但總比沒有強,拿來醃製鹹魚也是正好,魚經過這樣處理後存放的時間也會久些。
靠著鹹魚,膠鬲的家族很快便積累起了一筆財富,並且用這筆財富讓子孫受到了教育、結識了人脈,膠鬲便是其中之一。
按理說,膠鬲家族受益於殷商東進政策,應該對商王忠心耿耿才對,但偏偏不是這樣。
因為他家富裕起來後,卻沒能在商人的朝中獲得與財富相等的地位。
商周之時,王室用人主要還是用同姓的貴族,其次就是同支的,而商紂敗亡之後,周人還特意分析了一番商朝滅亡的教訓,說是切勿不能用外人。
從長遠來看,“任人唯親”無疑是在開曆史的倒車,但即便是“任人唯賢”這麽個基本的道理,放在這個時代都過於超前了一些。
膠鬲便是這麽一個有能力的人——他渴望受到商王重用,但商王卻無法給他想要的東西,鬱鬱不得誌下,他便成為了西岐盯上的突破口。
姚遠非常好奇西岐能給他開出的價碼,而散宜生也毫不含湖。
“如果他願意做我西周的內應,事成之後,用昆侖白玉給他封上一片封地,想必他就能心滿意足了吧?”
“真的嗎?”姚遠很好奇。
這價碼不算低,但他想知道西岐是否會兌現這個開價。
“我西岐曆代經營西域,東土還是尋有德之人協助治理為好。”散宜生說。
姚遠懂了——事成之後,直接把渤海邊上的地皮一封就是,反正那裏西岐也是鞭長莫及。
“世子大婚之後,我們便要迴昆侖山複命了,散宜大夫有沒有需要我帶迴去的東西?”姚遠問。
散宜生猶豫了一下,最後還是把迎親團一路上畫的布防圖拿了出來。
“此物幹係甚大,須交給西伯侯本人,我怕就這麽拿迴去,一路上會被人翻出來...”
“好說。”姚遠將那太行山布防圖放到了自己袖子裏。
談完了正事,散宜生突然手癢了起來,便邀請姚遠指點一下他的棋藝,他們下了會棋後,姚遠便帶著已經開始打哈欠的楊戩離開了那。
大人們聊事,小姑娘完全不感興趣,她隻想知道伯邑考什麽時候結婚,她好去旁觀。
“早呢。”姚遠說,“諸侯辦婚禮,怎麽也得籌備個半年,這才剛剛‘議親’,還要有人做媒,下聘禮,通告,然後定親、祭天...怎麽也得半年,等成親後估計商王還要再留他個幾年,畢竟是‘人質’性質的嘛。”
楊戩一聽要等半年就不樂意了,登時就想拔腿走人,去軒轅墳見一次那狐狸一家後就迴自己老家去。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
“別急,咱們可以上天去,將人間這邊的情況告訴你舅舅——商人這邊的香火少了,隻怕你舅舅也要著急。”姚遠勸道。
楊戩有些疑惑:“有必要嗎?這些事都不大吧?”
“笨,事可能不大,但這是在向你舅舅表明你的態度啊。那些屁大點的小官想要向上爬,但又沒有實幹型幹部的本事,那可不就得一天到晚在領導麵前出沒,找機會匯報工作嘛。”
姚遠解釋的話剛說完,小腿腿彎處就挨了小姑娘一腳。
“你說誰沒本事?”她對著姚遠怒目而視。
因為姚遠現在個子太高,她跳起來也夠不到他腦袋,隻得攻擊下三路。
“你有本事,你有本事行了吧...來,聽話,趕緊上天匯報一下,我迴灌江口和荊蠻去安排商隊的事。”
“你不上天了?”楊戩問。
“以後有得是機會,對了,把我們和女媧娘娘的生意也告訴你舅舅。就說想要染指人間的香火,女媧娘娘的支持必不可少,所以我們處心積慮,去了苗族一趟,總算是說通...”
“啥?那不是因為咱們想吃糖嗎?”楊戩打斷了他。
“乖誒,我的寶,咱能不能別那麽實誠?”
小姑娘終於笑了:“嘻嘻,我知道!就是逗你玩!”
如果要上天匯報工作的話,她大概要花個小半天功夫,人間便又是小半年,姚遠正好借這個機會把事情處理了,分頭行動是最好的。
姚遠花了半小時,為楊戩杜撰了一份他們一人一狗在人間界如何盡心竭力地為玉帝探查情況、拉攏盟友的報告,該實事求是的地方就實事求是,該誇大的就誇大,該以點帶麵的地方就以點帶麵,事實也要摻雜描寫和扇情,用心程度不比自己給教育局遞交的撥款申請更低。
楊戩隻看了一遍後就惡心得想吐,硬逼著姚遠刪掉了所有形容詞和副詞後才拿著那玩意上了天,搞得姚遠很是不爽。
把小姑娘送上天後,姚遠這才化為原形,來到了朝歌外的軒轅墳旁。
因為是第一次拜訪,所以姚遠嘴上還叼了半斤油炸豆腐和剛剛試做出來的肉脯。
那看門的狐狸一見到姚遠就縮迴了洞裏,直到姚遠口吐人言,說是來拜訪一位“故狐”後,那看門的才又小心翼翼地探出了半個腦袋。
“你找哪個?”那看門狐狸用尖細的嗓音問道。
“丁不三兒。”
“啥?沒聽說過,我們這裏沒有姓丁的,你這大狗子怕是找錯地方了。”那狐狸說。
姚遠把東西放在地上歪頭想了一下,隨後才想起丁不三兒從來沒有告訴過自己本名,這名字是自己一直管它這麽叫的。
“沒有嗎?它可能原本不叫這個,但我應該不會搞錯。它們一家五口是去年從荊楚那邊過來的,一身毛發都是紅色的...”姚遠提醒道。
看門狐狸想了一下:“這個好像有...啊,我想起來了,是那個傻不拉幾的鄉下紅狐啊!”
盡管姚遠不知道丁不三兒在軒轅墳的地位,但這個“傻不拉幾”卻說明了很多東西。
“應該就是它們了,在下能不能見一麵?”姚遠問。
大概是見姚遠說話和氣,那狐狸也就大著膽子探出了身。
“想不到那傻蠻子還有一個狗朋友...現在那家夥在給娘娘磨豆子,怕是一時半會出不來...”
姚遠打開包袱,不由分說地便將一小塊肉脯撕了,塞進了這狐狸的嘴裏。
“唔...這是肉?”
“是肉,豬肉混了雞肉,加了鹽和蜜...現在兄台能去通傳一下了嗎?”
那狐狸嚼巴了幾下,品嚐到了那肉脯的味道後,眼睛開始放光。
“哈,你比它聰明多了...再來兩片,我這就進去。”
姚遠才不怕這狐狸索賄,反正他已經打定主意,等進去後就告它一個刁狀。
“好說,給。”他又從那一大片卷起的肉脯上撕下了兩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