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建神像雖然要花很多錢,但錢財對如今的姚遠和楊戩來說,卻是沒什麽用。
自家有地,自家有牛羊,吃穿不愁,沒病沒災,也沒太多人情往來,所以即便是攢再多錢,他們也沒地方花,妥妥地屬於邊際效應。
所以拿出去給自己修個石像,順便改善一下長江河道的水文環境,對楊戩來說作用還大一點。
更別說當姚遠將此事與巴人、苗人、楚人和商人說了之後,他們都表示非常支持,並且願意出人出財參與河道修繕。
這倒不是他們突然開始熱衷於公益,而是這年頭還沒有發生過田氏代齊那種事,所以官方不禁止私人修建公益和水利工程,而修建水利的人天然享有修建水利工程的收益、聲望地位,以及當官的可能,更別說這還附帶了“祭祀”的功能。
隻是姚遠卻不太看好這工程能夠在封神前完成。
曆史上在有鐵器和相對較完善的工程設施的唐朝,樂山大佛都斷斷續續地修建了90多年,就算這次他們財力雄厚,更兼有仙術作弊,這工程時間恐怕也下不來。
但正如姚遠說的那樣,他和楊戩都有得是時間。
見施工的工匠已經開始燒火潑水來裂石,小姑娘打了個哈欠,又開始無聊了。
雖然愛好打獵,但灌江口附近的獵物此時基本都被楊戩打了個遍,以至於虎豹豺狼鷹隼都要繞著他們走,一聞到他們的氣息就跑得遠遠的,著實沒有什麽趣味。
想了又想之後,楊戩終於想了個派遣無聊的方法。
“去西岐,伯邑迴不去了,我要看看那姬昌打算怎麽辦。看完後我們就去草原打獵,我想吃羚羊肉了,綿羊肉沒什麽嚼頭。”
姚遠也不反對:“走!”
結果他們剛剛來到岐山,就在城池門口看到了一個雷人的消息。
——姬昌開始認養幹兒子了!
......
見自己的長子不出所料地被帝乙留在了殷都,姬昌表示壓力不大。
因為他還有三個兒子——老二姬發,老三姬鮮、老四姬旦。
不過即便是還有三個兒子,姬昌也依然覺得不夠保險,畢竟在這個在嬰幼兒50%夭折率,5歲以下幼兒25%的夭折率的時代,這幾個10歲不到的娃娃到底能不能長到成年,誰都不知道。
看著身旁那位太姒渾身泛紅的樣子,姬昌再次湧起了力量,決定身體力行,再辛苦一次。
反正這兩年要重新開始存戰爭糧,可供周文王打仗的機會並不多,除了造人之外,他也沒什麽別的事可做。
為此,姬昌納了24個妃子,並且早早地為自己兒子們敲定了四位乳母,好讓他們不至於缺奶喝。
但即便是納了24個妃子,鬻熊依然說不太夠,比他當年少多了,起碼要一百個勉強才夠數,這樣才能有幾十個比較滿意的兒子。
姬昌聞言頓時驚了。
於是他找了個機會屏退左右,悄悄地向鬻熊詢問,荊蠻之地是不是盛產什麽能讓人重整雄風的藥物。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 換源app】
畢竟人的黃金年齡就那麽短,幼兒夭折率又那麽高,姬昌很懷疑如果要有幾十個兒子的話,自己會不會因為操勞過度而提前去見父親季曆。
但鬻熊卻嗬嗬一笑,說是妃子盡管納,也不用去管她們和誰去私通,隻要等她們生下兒子後,你再去認他們當自己兒子就行了。
姬昌被雷得不行,心說荊楚果然還是蠻夷之地,這種風俗他實在是有些不能接受。
不過他若是知道後世“田氏代齊”的典故,他或許會有些不同的想法。
那田氏為了“多子多福”,特意養了一群姬妾,讓自己的門客經常去和她們“交流”,最後將姬妾生下的男孩統統認為自己的兒子。而那些門客也不會拒絕——他們知道自己身份低微,所以哪怕明知某個女人生的兒子是自己的,他們也寧願讓孩子姓田。
於是田氏在短短幾十年間便擁有了一大票可以拉出去打架的子孫,最終把薑子牙的後代給拖了下去,自己當了齊王。
也不知道是不是受這個啟發,《聖鬥士》的作者車田在設計城戶光政這個角色時,就讓他搞出了一百個兒子出來,而且明顯是各人種都有;而《海賊王》裏的白胡子也是見到有潛力的海賊就想認為義子,借以繼續擴張自己的艦隊——日本人屬實把這一套玩明白了。
這便是父係社會相對於母係社會的優越所在——盡管家裏有個老太太在,兄弟姐妹的凝聚力會更強;但老爺子理論上卻能擁有更多子孫,所以“擴張速度”完勝母係,姬昌和田氏就是個標準例子。
雖然不願意采納鬻熊的建議,但姬昌覺得收養一批孤兒當養子還是沒什麽問題的。
於是他決定雙管齊下,一方麵自己多多操勞,另一方麵則是張榜詢問國人有沒有因為家境困難而養不起的孩子,自己願意把他們當自己兒子來養。
當然了,一定得是姬姓氏族的孩子,不能隨便什麽阿貓阿狗都來插一腳。
楊戩和姚遠進城時看到的便是這樣一副景象——一群貴族國人正輪流將家裏的老二或者老三拉到姬氏宗廟裏,讓他們一個一個地見過姬昌,姬昌要反複考核,確認這孩子不笨後,才讓他們在自家宗廟譜係上記錄。
“這麽多的兒子,看來他是不想要迴伯邑了。”楊戩歎了口氣說,“好狠啊。”
也不知道是不是想起了自己爹媽“拋棄”自己的事,楊戩的情緒顯得有些低落。
不過姚遠卻想得更多——有關那“雷震子”的。
——原來是這樣。他想到了什麽。
那應雷而生的雷震子之所以能充當周朝八百年的守護神,想必大部分是因為姬昌這個喜歡收養義子的習慣,哪怕雲中子提早就在朝歌布局了許久,依然是等著姬昌認了這個幹兒子後才收雷震子為徒,當真是處心積慮。
也不知道昆侖山到底是許諾了鬻熊什麽,讓他這麽早就開始幫忙謀劃布局,要不是姚遠提前知道了答桉,隻怕他依然不知道元始天尊做的是什麽局。
聖人真是謀劃深遠,自己還是太天真了。
既然沒有辦法在深遠上與聖人較勁,那就隻能堂堂正正地打根基了。
自家有地,自家有牛羊,吃穿不愁,沒病沒災,也沒太多人情往來,所以即便是攢再多錢,他們也沒地方花,妥妥地屬於邊際效應。
所以拿出去給自己修個石像,順便改善一下長江河道的水文環境,對楊戩來說作用還大一點。
更別說當姚遠將此事與巴人、苗人、楚人和商人說了之後,他們都表示非常支持,並且願意出人出財參與河道修繕。
這倒不是他們突然開始熱衷於公益,而是這年頭還沒有發生過田氏代齊那種事,所以官方不禁止私人修建公益和水利工程,而修建水利的人天然享有修建水利工程的收益、聲望地位,以及當官的可能,更別說這還附帶了“祭祀”的功能。
隻是姚遠卻不太看好這工程能夠在封神前完成。
曆史上在有鐵器和相對較完善的工程設施的唐朝,樂山大佛都斷斷續續地修建了90多年,就算這次他們財力雄厚,更兼有仙術作弊,這工程時間恐怕也下不來。
但正如姚遠說的那樣,他和楊戩都有得是時間。
見施工的工匠已經開始燒火潑水來裂石,小姑娘打了個哈欠,又開始無聊了。
雖然愛好打獵,但灌江口附近的獵物此時基本都被楊戩打了個遍,以至於虎豹豺狼鷹隼都要繞著他們走,一聞到他們的氣息就跑得遠遠的,著實沒有什麽趣味。
想了又想之後,楊戩終於想了個派遣無聊的方法。
“去西岐,伯邑迴不去了,我要看看那姬昌打算怎麽辦。看完後我們就去草原打獵,我想吃羚羊肉了,綿羊肉沒什麽嚼頭。”
姚遠也不反對:“走!”
結果他們剛剛來到岐山,就在城池門口看到了一個雷人的消息。
——姬昌開始認養幹兒子了!
......
見自己的長子不出所料地被帝乙留在了殷都,姬昌表示壓力不大。
因為他還有三個兒子——老二姬發,老三姬鮮、老四姬旦。
不過即便是還有三個兒子,姬昌也依然覺得不夠保險,畢竟在這個在嬰幼兒50%夭折率,5歲以下幼兒25%的夭折率的時代,這幾個10歲不到的娃娃到底能不能長到成年,誰都不知道。
看著身旁那位太姒渾身泛紅的樣子,姬昌再次湧起了力量,決定身體力行,再辛苦一次。
反正這兩年要重新開始存戰爭糧,可供周文王打仗的機會並不多,除了造人之外,他也沒什麽別的事可做。
為此,姬昌納了24個妃子,並且早早地為自己兒子們敲定了四位乳母,好讓他們不至於缺奶喝。
但即便是納了24個妃子,鬻熊依然說不太夠,比他當年少多了,起碼要一百個勉強才夠數,這樣才能有幾十個比較滿意的兒子。
姬昌聞言頓時驚了。
於是他找了個機會屏退左右,悄悄地向鬻熊詢問,荊蠻之地是不是盛產什麽能讓人重整雄風的藥物。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 換源app】
畢竟人的黃金年齡就那麽短,幼兒夭折率又那麽高,姬昌很懷疑如果要有幾十個兒子的話,自己會不會因為操勞過度而提前去見父親季曆。
但鬻熊卻嗬嗬一笑,說是妃子盡管納,也不用去管她們和誰去私通,隻要等她們生下兒子後,你再去認他們當自己兒子就行了。
姬昌被雷得不行,心說荊楚果然還是蠻夷之地,這種風俗他實在是有些不能接受。
不過他若是知道後世“田氏代齊”的典故,他或許會有些不同的想法。
那田氏為了“多子多福”,特意養了一群姬妾,讓自己的門客經常去和她們“交流”,最後將姬妾生下的男孩統統認為自己的兒子。而那些門客也不會拒絕——他們知道自己身份低微,所以哪怕明知某個女人生的兒子是自己的,他們也寧願讓孩子姓田。
於是田氏在短短幾十年間便擁有了一大票可以拉出去打架的子孫,最終把薑子牙的後代給拖了下去,自己當了齊王。
也不知道是不是受這個啟發,《聖鬥士》的作者車田在設計城戶光政這個角色時,就讓他搞出了一百個兒子出來,而且明顯是各人種都有;而《海賊王》裏的白胡子也是見到有潛力的海賊就想認為義子,借以繼續擴張自己的艦隊——日本人屬實把這一套玩明白了。
這便是父係社會相對於母係社會的優越所在——盡管家裏有個老太太在,兄弟姐妹的凝聚力會更強;但老爺子理論上卻能擁有更多子孫,所以“擴張速度”完勝母係,姬昌和田氏就是個標準例子。
雖然不願意采納鬻熊的建議,但姬昌覺得收養一批孤兒當養子還是沒什麽問題的。
於是他決定雙管齊下,一方麵自己多多操勞,另一方麵則是張榜詢問國人有沒有因為家境困難而養不起的孩子,自己願意把他們當自己兒子來養。
當然了,一定得是姬姓氏族的孩子,不能隨便什麽阿貓阿狗都來插一腳。
楊戩和姚遠進城時看到的便是這樣一副景象——一群貴族國人正輪流將家裏的老二或者老三拉到姬氏宗廟裏,讓他們一個一個地見過姬昌,姬昌要反複考核,確認這孩子不笨後,才讓他們在自家宗廟譜係上記錄。
“這麽多的兒子,看來他是不想要迴伯邑了。”楊戩歎了口氣說,“好狠啊。”
也不知道是不是想起了自己爹媽“拋棄”自己的事,楊戩的情緒顯得有些低落。
不過姚遠卻想得更多——有關那“雷震子”的。
——原來是這樣。他想到了什麽。
那應雷而生的雷震子之所以能充當周朝八百年的守護神,想必大部分是因為姬昌這個喜歡收養義子的習慣,哪怕雲中子提早就在朝歌布局了許久,依然是等著姬昌認了這個幹兒子後才收雷震子為徒,當真是處心積慮。
也不知道昆侖山到底是許諾了鬻熊什麽,讓他這麽早就開始幫忙謀劃布局,要不是姚遠提前知道了答桉,隻怕他依然不知道元始天尊做的是什麽局。
聖人真是謀劃深遠,自己還是太天真了。
既然沒有辦法在深遠上與聖人較勁,那就隻能堂堂正正地打根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