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雨村哪裏會放過這個保命的機會,就好比當初榮寧二府倒台前,他便四處鑽營,隻為與賈家撇清關係,一切以保全性命為先,什麽道德禮義,忠孝節氣,皆不如自個兒的身家性命重要。
他常常自詡自己的運氣很好,當年一介酸儒進京趕考,得遇貴人甄家老爺相贈紋銀,以免饑寒交迫;而後高中進士,娶美嬌娘為妻,走馬上任大如州;初次入仕,因不識時務遭上官彈壓駁斥被貶,恰逢人生低穀之際,又蒙揚州巡鹽禦史林家老爺慧眼拜為西席;一次前往應天途中,從好友張如圭處得知天子聖明,起複官員,由此平步青雲,借賈王兩家之勢,官拜大司馬……
往昔榮哀曆曆在目,賈雨村哪裏肯放棄,當即高唿道:“王爺,我知道陛下…”
“拖下去!”葛衣道袍的文士當即打斷,叱命左右將賈化叉出金殿,如此機密怎能當眾說出,更何況那小兒如何擔得起陛下二字,若當真是陛下,那後頭王爺稱帝又當何如?豈不笑話?
水溶見忠順王爺狼狽模樣,欲命人上前診治,可卻被忠順王爺拒絕,忠順王爺道:“用不著你假惺惺,你我二人相爭多年,應該知道放虎歸山的壞處。世宗皇帝駕崩之際,是我心軟了,現如今你成了事,就不要羞辱本王了。至於你的心思,我曉得,那個位置你想坐的名正言順,可本王偏不會如你的願。哈哈……至於陛下的下落,嘿嘿……陛下會為本王報仇的!世祖皇帝遷都長安,為的便是震懾蠻夷,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本王受先帝倚重之恩,攝政於國,雖無君之名,亦有君之實。水溶!”
忠順王用盡力氣喝道,“我國朝疆土一寸皆不能讓於外夷!”而後他顫巍的站起身,麵朝金殿高處的禦座而立,喃喃道:“斜陽欲落去,一望黯銷魂,陛下,臣弟……”
鮮血汩汩流下,忠順王爺拔劍自刎於金殿。
是夜,水溶臉色陰沉的坐在榻上,都說人之將死,其言也善。
“殿下莫不是心軟了?”
燈下那謀主先生的一句話讓水溶立刻從惆悵失落的情緒中掙脫出來,水溶倒也不避諱,直言道:“還請先生教我才好。”
“殿下謙虛了,忠順王爺臨終之言大善。”
“先生莫不是……”水溶目光變得陰鷙起來,他知道這是個機會。
水溶點了點頭,至於底下的事就讓下麵的人安排,他隻要決策和結果就行。
“賈雨村言明太孫去了應天,走海路。”先生繼續道。
“王文泱呢?”水溶壓根沒把小皇帝放在心上,反倒是王攸讓他難解心頭之恨,恨不得將其給斬了。
“和太孫一起。”
“該死!”水溶憤怒的拍了一下桌案,“洛陽如何了?”
“底下人來報,王仁已經控製住了洛陽王家。”先生說話直切主題,幹淨利落。
“密報給王仁,差事若是辦得好,孤許他做平安州節度使。”
“是。”
“江南應天那邊我們的人還剩多少?”水溶問道。
“……”
“怎麽了?”瞧著這麾下第一謀士的神態,水溶知道結果為何。
“殿下,有得必有失。江南那邊須得和東平郡王知會一聲。”
“穆家?嗬!”水溶一聲冷笑,也不知是想起了什麽事,沒了下文。
先生沉默,並非他揣摩不出來,而是有些事不好明麵上說。
“賈化此人如何?”水溶突兀問及賈雨村。
“殿下是要殺他?”看似多此一舉,可先生卻並非作保,而是值此關鍵時刻,需為主分憂。
水溶用手指輕扣桌案,咚咚聲連綿不絕,似在等待。
“待局麵穩定,再殺不遲。”
對於謀士的建議,水溶不以為然。
“遊街示眾,定刑議罪,收監死牢,秋後處斬。”
“就這麽辦吧,罪名加一條背主。相信王兄泉下會喜聞樂見的。”
……
洛陽王氏內宅,濃煙滾滾,火光衝天。
王仁氣的破口大罵,逮住一個守更的小廝就是用鞭子往死裏抽,啐道:“如何走的水?”
小廝被打的快沒了氣,哪裏還迴的了話,其實這把火哪裏要怪守更的人,純屬是王仁自導自演的一場戲,目的就是製造意外。
那可是用火油點的,用水是哪裏澆的滅的,怕是越往裏添水,火勢起的越快。
“燒吧,燒吧!”王仁興奮不已。
石夫人從夢中被疏影連聲叫起,聽說走水後,也是大驚失色。
“太太,咱們必須得先出去,找個安全的地方。後園子有水塘,去那兒避避才好。”疏影說著便要去開門,卻發現門不知何時被人從外頭用鎖給鎖住了。
石夫人頓時想明白了前因後果,又命疏影看看窗戶,果不出所料,連窗子也被封死了。
“畜生!”石夫人暗罵一句,麵對如此絕境,她也是無計可施。
“娘,娘!”走投無路之際,石夫人好似聽到兒媳林黛玉的唿喊聲,不待她說話,隻見疏影麵露喜色,高聲喚道:“是大奶奶!”
確認無誤後,疏影高興道:“太太,確實是大奶奶的聲音。”
石夫人欲言又止,忖道:“她如何出來的?”
“大奶奶,我們在這兒。”不容石夫人細想,疏影再度叫喊道。
“娘,你們怎麽還不出來?快出來啊,火燒過來了。”外頭也再次傳來林黛玉焦急的聲音。
“奶奶,我們的門和窗都被從外頭鎖住了,出不去。”疏影忙答道。
少時,一道影子自窗戶處顯露出來,分不清楚是誰,隻見其手中拿著一柄短刃,朝著門摸過來。
疏影慌的要叫出聲,卻被石夫人一把捂住嘴。
隻聽哐當一聲,好似門鎖被人用利器斬斷,跌落在地。
石夫人死死的盯住門口,身子朝著窗邊走去,那裏有兒子留給她的一件東西,她記得那是一把西洋火槍。
隻可惜她不會使,但唬唬人還是可以的。
進屋來的是一個陌生女子。
“你是誰?”石夫人叱道。
“太太真是貴人多忘事,當年若非太太要除掉我,大爺也不會讓我離開王家。”女子對眼前這個太太並不感冒,甚至有些怨恨。
他常常自詡自己的運氣很好,當年一介酸儒進京趕考,得遇貴人甄家老爺相贈紋銀,以免饑寒交迫;而後高中進士,娶美嬌娘為妻,走馬上任大如州;初次入仕,因不識時務遭上官彈壓駁斥被貶,恰逢人生低穀之際,又蒙揚州巡鹽禦史林家老爺慧眼拜為西席;一次前往應天途中,從好友張如圭處得知天子聖明,起複官員,由此平步青雲,借賈王兩家之勢,官拜大司馬……
往昔榮哀曆曆在目,賈雨村哪裏肯放棄,當即高唿道:“王爺,我知道陛下…”
“拖下去!”葛衣道袍的文士當即打斷,叱命左右將賈化叉出金殿,如此機密怎能當眾說出,更何況那小兒如何擔得起陛下二字,若當真是陛下,那後頭王爺稱帝又當何如?豈不笑話?
水溶見忠順王爺狼狽模樣,欲命人上前診治,可卻被忠順王爺拒絕,忠順王爺道:“用不著你假惺惺,你我二人相爭多年,應該知道放虎歸山的壞處。世宗皇帝駕崩之際,是我心軟了,現如今你成了事,就不要羞辱本王了。至於你的心思,我曉得,那個位置你想坐的名正言順,可本王偏不會如你的願。哈哈……至於陛下的下落,嘿嘿……陛下會為本王報仇的!世祖皇帝遷都長安,為的便是震懾蠻夷,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本王受先帝倚重之恩,攝政於國,雖無君之名,亦有君之實。水溶!”
忠順王用盡力氣喝道,“我國朝疆土一寸皆不能讓於外夷!”而後他顫巍的站起身,麵朝金殿高處的禦座而立,喃喃道:“斜陽欲落去,一望黯銷魂,陛下,臣弟……”
鮮血汩汩流下,忠順王爺拔劍自刎於金殿。
是夜,水溶臉色陰沉的坐在榻上,都說人之將死,其言也善。
“殿下莫不是心軟了?”
燈下那謀主先生的一句話讓水溶立刻從惆悵失落的情緒中掙脫出來,水溶倒也不避諱,直言道:“還請先生教我才好。”
“殿下謙虛了,忠順王爺臨終之言大善。”
“先生莫不是……”水溶目光變得陰鷙起來,他知道這是個機會。
水溶點了點頭,至於底下的事就讓下麵的人安排,他隻要決策和結果就行。
“賈雨村言明太孫去了應天,走海路。”先生繼續道。
“王文泱呢?”水溶壓根沒把小皇帝放在心上,反倒是王攸讓他難解心頭之恨,恨不得將其給斬了。
“和太孫一起。”
“該死!”水溶憤怒的拍了一下桌案,“洛陽如何了?”
“底下人來報,王仁已經控製住了洛陽王家。”先生說話直切主題,幹淨利落。
“密報給王仁,差事若是辦得好,孤許他做平安州節度使。”
“是。”
“江南應天那邊我們的人還剩多少?”水溶問道。
“……”
“怎麽了?”瞧著這麾下第一謀士的神態,水溶知道結果為何。
“殿下,有得必有失。江南那邊須得和東平郡王知會一聲。”
“穆家?嗬!”水溶一聲冷笑,也不知是想起了什麽事,沒了下文。
先生沉默,並非他揣摩不出來,而是有些事不好明麵上說。
“賈化此人如何?”水溶突兀問及賈雨村。
“殿下是要殺他?”看似多此一舉,可先生卻並非作保,而是值此關鍵時刻,需為主分憂。
水溶用手指輕扣桌案,咚咚聲連綿不絕,似在等待。
“待局麵穩定,再殺不遲。”
對於謀士的建議,水溶不以為然。
“遊街示眾,定刑議罪,收監死牢,秋後處斬。”
“就這麽辦吧,罪名加一條背主。相信王兄泉下會喜聞樂見的。”
……
洛陽王氏內宅,濃煙滾滾,火光衝天。
王仁氣的破口大罵,逮住一個守更的小廝就是用鞭子往死裏抽,啐道:“如何走的水?”
小廝被打的快沒了氣,哪裏還迴的了話,其實這把火哪裏要怪守更的人,純屬是王仁自導自演的一場戲,目的就是製造意外。
那可是用火油點的,用水是哪裏澆的滅的,怕是越往裏添水,火勢起的越快。
“燒吧,燒吧!”王仁興奮不已。
石夫人從夢中被疏影連聲叫起,聽說走水後,也是大驚失色。
“太太,咱們必須得先出去,找個安全的地方。後園子有水塘,去那兒避避才好。”疏影說著便要去開門,卻發現門不知何時被人從外頭用鎖給鎖住了。
石夫人頓時想明白了前因後果,又命疏影看看窗戶,果不出所料,連窗子也被封死了。
“畜生!”石夫人暗罵一句,麵對如此絕境,她也是無計可施。
“娘,娘!”走投無路之際,石夫人好似聽到兒媳林黛玉的唿喊聲,不待她說話,隻見疏影麵露喜色,高聲喚道:“是大奶奶!”
確認無誤後,疏影高興道:“太太,確實是大奶奶的聲音。”
石夫人欲言又止,忖道:“她如何出來的?”
“大奶奶,我們在這兒。”不容石夫人細想,疏影再度叫喊道。
“娘,你們怎麽還不出來?快出來啊,火燒過來了。”外頭也再次傳來林黛玉焦急的聲音。
“奶奶,我們的門和窗都被從外頭鎖住了,出不去。”疏影忙答道。
少時,一道影子自窗戶處顯露出來,分不清楚是誰,隻見其手中拿著一柄短刃,朝著門摸過來。
疏影慌的要叫出聲,卻被石夫人一把捂住嘴。
隻聽哐當一聲,好似門鎖被人用利器斬斷,跌落在地。
石夫人死死的盯住門口,身子朝著窗邊走去,那裏有兒子留給她的一件東西,她記得那是一把西洋火槍。
隻可惜她不會使,但唬唬人還是可以的。
進屋來的是一個陌生女子。
“你是誰?”石夫人叱道。
“太太真是貴人多忘事,當年若非太太要除掉我,大爺也不會讓我離開王家。”女子對眼前這個太太並不感冒,甚至有些怨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