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思誠橫下心來,咽了口吐沫,說道:“不知你調防做什麽?”
“勤王護駕!”
“用你王家的人護駕?”
“你不聽我號令,我自然要換成聽我號令的人!”
陸思誠仰天大笑,“聽你號令?!沒有兵部的行文,僅憑一方符印就能調動玄武軍,這不合規矩,即便你有天子劍也無濟於事,將在外,君…啊…你…竟敢…”陸思誠驚恐的看著從自己後背貫穿至前胸的一柄長刃,慘嚎一聲頓時氣絕。
下手的正是趙明德。
王子勝和王子朧也被這場麵震懾住了,一個主官說殺就殺,更不提這人背後還有陸家。
帳簾輕動,一個管事太監走了進來,他看著倒在血泊裏的屍體,也被嚇得麵無人色,一個趔趄摔倒在地。
“還有不奉詔的嗎?”王攸獰笑著據案而立,大聲問道。實際上這帳裏站著的軍校多是王家的門生,哪有人敢跳出來反對。見無人應聲,王攸將那枚將印交到王子朧手中,對眾人道:“從現在起,他便是金陵節度使!”
“是!”聲音如洪。
管事太監這才迴過神想起自己的任務來,忙將奉天殿中發生的事情一五一十講出。
“他們倒是打的一手好算盤,竟學著逼宮了。”王子勝聞言也是冷嘲熱諷道。
王攸沉吟不語,心裏想著逼宮,不盡然吧,於是在快速交代幾句後,便跟著管事太監上了車輿往禁宮而去。
為了穩妥起見,王子勝安排了一隊五百人的玄武軍護送,但更多的是為了震懾那些不安分的人並告訴他們金陵王氏的態度。
車輿上,王攸陷入了沉思,依他對小皇帝的了解,其雖年幼卻並非無能,相反聰穎睿智,否則也得不到世宗皇帝的認可,克承大統,禦極萬方,若非北靜王爺犯上作亂,逼得天子南逃……一時間,他倒是看不明白了,莫非小皇帝對自己起了疑心,想借著江南氏族的力量來限製自己?
有必要嗎?他若是坐穩了那個位置,如此行徑倒也無可厚非,可自己明明與他是同舟共濟的,還是說別有用心?
“再捋一捋。”王攸又將如今形勢重新梳理了一遍,江南氏族見皇帝軟弱可欺,所謀求的是更大的利益,就好似東晉那些世家門閥一般,掌控兵權,財權,人事任免權,是故自己這位天子近臣變成了他們的眼中釘,肉中刺。
再看天子,天子要的什麽,經過都中的屍山血海,經過海上的漂泊無定,他此刻最需要的便是安穩,如何才能安穩,手握兵權才能安穩,太祖,太宗,乃至於他的皇爺爺世宗皇帝陛下,皆是手握兵權,是故自己成了他的倚仗,但執刀的也怕刀反過來傷了自己,所以迫切的需要刀鞘,江南氏族便是。
“哎!”王攸想到這兒,也不禁歎了一口長氣,小皇帝是看到了氏族的力量,繼而想到了金陵王氏是江南這片土地上的大氏族,且手握兵權,敢問哪個皇帝敢放心。
其實這破局之法王攸並非沒有,擺在麵前的有兩條路,一條是自己效法董卓曹操領兵入宮,將所有反對自己的人全部鎮壓,可這條路若是走了,那麽北麵那位怕是做夢都會笑醒,奉天靖難,以清君側更是名正言順,彼時自己便是天下人唾棄的逆賊。
另一條路則是還政於君,天子手中有了兵權,便能讓那些氏族之人更好的服從,隻是自己又該落一個怎樣的下場,王攸不敢賭。
狡兔死,走狗烹。
世宗皇帝和父親王子騰便是先例,交了兵權當真就能穩當嗎?
漸漸地,車輿近了禁宮,再有兩個街道便要下車。
就在此刻,一聲尖銳的哨聲劃破了天際,然後聽到外頭響起一聲暴喝:“結陣!”
“他們竟敢在此處截殺我?”王攸怒了,但讓王攸沒想到的是此次刺殺行動中有金陵王氏。
……
“陛下,陛下,不好了,王大人方才在宮門處被人……”那個傳旨的管事太監此刻一身血,從外頭踉蹌的跑入大殿,“被人刺殺!”
小皇帝驚愕萬分,騰的一下子從寶座上站了起來,怒吼道:“是誰?”
群臣皆默然,哪還有方才喋喋不休的樣子,可私底下的交頭接耳卻少不得。
“王大人呢?”又聽小皇帝慍色道。
“奴婢不知,奴婢是趁亂跑來告知陛下的。”
“戴權!”小皇帝厲色看向戴權,後者也是脖子一緊,正欲迴話,殿門處出現一道身影,在瞠目結舌的眾人之中,王攸一步一個血腳印的跨過奉天殿的門檻。
“臣,王攸!叩見陛下,吾皇萬歲!”
小皇帝哪裏顧得上什麽天子威嚴,立刻跑下玉階,扶起王攸關心道:“愛卿,你…”
王攸搖了搖頭,“臣死不了,有些人想離間我和陛下,他們是想錯了心!”說著,刀子般的目光在群臣的臉上一一劃過。
那些人全是死士,若非有王子勝安排的五百玄武軍,隻怕真著了道了。
“戴權,快搬把椅子來給文泱,還有叫太醫快過來!”小皇帝也是急眼了,渾然不顧場合,竟稱唿起王攸的表字來。主要是他意識到若是王攸死了,那他勢必鬥不過這些代表氏族的臣子。
“查!”小皇帝又命道,“朕要一個交代。”
“陛下,臣有話要單獨和你說…..”癱坐在椅子上的王攸輕聲細語道,
“好。”小皇帝將群臣撂下,命太監將王攸連椅子一並搬至自己住處,這是何等的信任。
入了屋,王攸說道:“陛下,你可借今日事彈壓他們,另玄武軍與江南水師之兵權臣也為陛下收繳。”說著,用盡力氣取下自己腰間跨著的天子劍和調兵的符印。
“文泱這是何故?又為何……”皇帝瞪大了眼睛,方才在殿中沒怎麽在意,此刻卻發現王攸的下肢在不斷的滲血。
“陛下勿憂,那不是新傷,而是自都中便有的舊傷,今日一戰,引得舊疾複發,來日隻怕腿腳不便了。”王攸自嘲道:“國朝取士授官,自有法度。臣若還忝居廟堂之上,於陛下而言,雖至公亦無公,雖無私卻有私,恐怕有傷聖德。”
皇帝臉上掛著一層嚴霜般的冷峻,卻不吱聲。
“同德八年,臣僥幸得中探花,我金陵王氏乃武勳之家,先帝雖有愛才之心,然不敢深用,故而有父升子降之舉。臣知先帝用意,是以每每勸諫家父,不可違逆聖意,時值我四家鮮花著錦,烈火烹油,聖眷隆重,無可匹敵……”王攸侃侃而談,說到先帝對四大家族的忌憚,又講了後麵四大家族的下場,“臣曾於百官麵前向先帝狀告家父,已是不孝,就是先帝也罵臣不似人子,臣於都中棄十數萬軍民不顧,便是不忠。陛下聰穎睿智,若非北逆篡權奪位,未嚐不能成就一代聖主,然無奈落魄至此。今臣得陛下器重,賜天子劍,代天行狩,如今兵權已收,理該還劍於君。似臣這般不忠不孝之人,陛下若強留臣於廟堂,恐臣下非議聖君。”
小皇帝聽的悚然動容,不自覺的坐了下去,又看著王攸這幅淒慘樣子,沉吟道:“可惜了你呀。”
“陛下,臣累了!”意識陷入黑暗之中。
……
天邊一鉤殘月,慘淡的將光灑落下來。透過樹梢,又穿過窗戶,屋舍中,有人在嚶嚶而泣,聽著是個女人聲氣。
輕柔的月光沐浴著坐在輪椅上的一個年輕人,良久,年輕人曼聲吟哦道:
白玉堂前春解舞,東風卷得均勻。
聽年輕人誦自己的詩,女人的哭聲漸歇,又道是:
蜂團蝶陣亂紛紛。
幾層隨逝水,豈必委芳塵。
萬縷千絲終不改,任他隨聚隨分。
韶華休笑本無根。
好風憑借力,送我上青雲!
“姐姐又在執拗什麽呢?”王攸問道。
寶釵答:“興許我是個不祥之人,天生便是體有熱毒,需用冷香丸才能解,故而害的爹爹為此東奔西跑,英年早逝。稍長些,見哥哥不上進,便讀了書,殊不知自己越是那般知書達理,哥哥愈發荒唐,害的哥哥打死了人,吃了掛落,為此還要母親寫信向賈王兩家求救,全家也搬去了都中。再後來,便是到了姨媽家,遇見了寶玉,你,還有她和一眾姐妹,我時常在想若是當年我沒去都中,是否大家的結局會不同?寶玉走了,母親和哥哥也離我而去。現如今我又害了你,你是那日為了救我和香菱才受的傷,若非如此,你也不會落到這般境地,害的你……我的罪孽太深……好風憑借力,送我上青雲,我高看了自己,到頭來卻是一場空……”
“我又想起了那年八月十五你生辰宴上,我等一道抽花簽。她當時抽到的是一隻芙蓉,上麵有風露清愁四字,反麵道是莫怨東風當自嗟。而今你與她分割兩地,一南一北,恰也應了此讖。探丫頭抽到的是一隻杏花,上為瑤池仙品,反麵道是日邊紅杏倚雲栽,彼時眾人開玩笑說她嫁的貴婿,大嫂子更是以王妃取笑,這貴婿與王妃中的王字恰恰指的是你這個王氏嫡子。你當時抽到的是一隻修篁,上為曉葉扶疏,反麵道是及淩雲處尚虛心,你這些年即便是高官厚祿,名頂金榜時,都時常不忘居安思危的道理,始終秉行著自己的那一份堅持。而我…抽到的是一隻牡丹,豔冠群芳的牡丹,任是無情也動人…哈哈…任是無情也動人,無情我沒做到,自然也打動不了人,也自然有此下場。”
王攸望著眼前這個又哭又笑的寶姐姐,不由的心裏一疼。他想著安慰一下,卻又不知從何說起。
“你用不著可憐我,我也認命了。這些時日我想了許多,許多許多,寶玉即便是找迴來了,他的心和魂也都去了,彼時他苦我也苦,索性撒手放他去吧,你也不必大費周章的派人去尋他了,如此,我也不欠你什麽,自然也用不著還。至於我,滿身孽障,即便此刻是死了,到了地下閻王判官跟前,也少不得油烹湯劐,索性今日斷了俗塵,來日與青燈相伴,抄經祈福。”說罷,便是從袖中拿出一把剪刀,又將頭上的金簪取下,喀嚓一聲剪斷了青絲,伴隨著青絲落下的還有兩行泛紅的淚。
“攸兄弟,你保重!”
王攸喉頭就好似被東西堵了一般,手背上的青筋也是發脹,這一切太快了,快的讓他措手不及,至少此刻的他來不及阻止。
“寶…釵!”
薛寶釵還是頭一迴從王攸口中聽到自己的名字,那是一種惋惜,悲憤,難過的情感。
隻見王攸撥動輪子,來到落發處,彎腰將頭發小心拾起,然後又移至桌案前,蘸墨提筆寫下了兩個字,與斷發一並交給了寶釵。
寶釵看著紙上的“雪瑾”兩字,她笑了。
婉婉一笑,任是無情也動人。
“勤王護駕!”
“用你王家的人護駕?”
“你不聽我號令,我自然要換成聽我號令的人!”
陸思誠仰天大笑,“聽你號令?!沒有兵部的行文,僅憑一方符印就能調動玄武軍,這不合規矩,即便你有天子劍也無濟於事,將在外,君…啊…你…竟敢…”陸思誠驚恐的看著從自己後背貫穿至前胸的一柄長刃,慘嚎一聲頓時氣絕。
下手的正是趙明德。
王子勝和王子朧也被這場麵震懾住了,一個主官說殺就殺,更不提這人背後還有陸家。
帳簾輕動,一個管事太監走了進來,他看著倒在血泊裏的屍體,也被嚇得麵無人色,一個趔趄摔倒在地。
“還有不奉詔的嗎?”王攸獰笑著據案而立,大聲問道。實際上這帳裏站著的軍校多是王家的門生,哪有人敢跳出來反對。見無人應聲,王攸將那枚將印交到王子朧手中,對眾人道:“從現在起,他便是金陵節度使!”
“是!”聲音如洪。
管事太監這才迴過神想起自己的任務來,忙將奉天殿中發生的事情一五一十講出。
“他們倒是打的一手好算盤,竟學著逼宮了。”王子勝聞言也是冷嘲熱諷道。
王攸沉吟不語,心裏想著逼宮,不盡然吧,於是在快速交代幾句後,便跟著管事太監上了車輿往禁宮而去。
為了穩妥起見,王子勝安排了一隊五百人的玄武軍護送,但更多的是為了震懾那些不安分的人並告訴他們金陵王氏的態度。
車輿上,王攸陷入了沉思,依他對小皇帝的了解,其雖年幼卻並非無能,相反聰穎睿智,否則也得不到世宗皇帝的認可,克承大統,禦極萬方,若非北靜王爺犯上作亂,逼得天子南逃……一時間,他倒是看不明白了,莫非小皇帝對自己起了疑心,想借著江南氏族的力量來限製自己?
有必要嗎?他若是坐穩了那個位置,如此行徑倒也無可厚非,可自己明明與他是同舟共濟的,還是說別有用心?
“再捋一捋。”王攸又將如今形勢重新梳理了一遍,江南氏族見皇帝軟弱可欺,所謀求的是更大的利益,就好似東晉那些世家門閥一般,掌控兵權,財權,人事任免權,是故自己這位天子近臣變成了他們的眼中釘,肉中刺。
再看天子,天子要的什麽,經過都中的屍山血海,經過海上的漂泊無定,他此刻最需要的便是安穩,如何才能安穩,手握兵權才能安穩,太祖,太宗,乃至於他的皇爺爺世宗皇帝陛下,皆是手握兵權,是故自己成了他的倚仗,但執刀的也怕刀反過來傷了自己,所以迫切的需要刀鞘,江南氏族便是。
“哎!”王攸想到這兒,也不禁歎了一口長氣,小皇帝是看到了氏族的力量,繼而想到了金陵王氏是江南這片土地上的大氏族,且手握兵權,敢問哪個皇帝敢放心。
其實這破局之法王攸並非沒有,擺在麵前的有兩條路,一條是自己效法董卓曹操領兵入宮,將所有反對自己的人全部鎮壓,可這條路若是走了,那麽北麵那位怕是做夢都會笑醒,奉天靖難,以清君側更是名正言順,彼時自己便是天下人唾棄的逆賊。
另一條路則是還政於君,天子手中有了兵權,便能讓那些氏族之人更好的服從,隻是自己又該落一個怎樣的下場,王攸不敢賭。
狡兔死,走狗烹。
世宗皇帝和父親王子騰便是先例,交了兵權當真就能穩當嗎?
漸漸地,車輿近了禁宮,再有兩個街道便要下車。
就在此刻,一聲尖銳的哨聲劃破了天際,然後聽到外頭響起一聲暴喝:“結陣!”
“他們竟敢在此處截殺我?”王攸怒了,但讓王攸沒想到的是此次刺殺行動中有金陵王氏。
……
“陛下,陛下,不好了,王大人方才在宮門處被人……”那個傳旨的管事太監此刻一身血,從外頭踉蹌的跑入大殿,“被人刺殺!”
小皇帝驚愕萬分,騰的一下子從寶座上站了起來,怒吼道:“是誰?”
群臣皆默然,哪還有方才喋喋不休的樣子,可私底下的交頭接耳卻少不得。
“王大人呢?”又聽小皇帝慍色道。
“奴婢不知,奴婢是趁亂跑來告知陛下的。”
“戴權!”小皇帝厲色看向戴權,後者也是脖子一緊,正欲迴話,殿門處出現一道身影,在瞠目結舌的眾人之中,王攸一步一個血腳印的跨過奉天殿的門檻。
“臣,王攸!叩見陛下,吾皇萬歲!”
小皇帝哪裏顧得上什麽天子威嚴,立刻跑下玉階,扶起王攸關心道:“愛卿,你…”
王攸搖了搖頭,“臣死不了,有些人想離間我和陛下,他們是想錯了心!”說著,刀子般的目光在群臣的臉上一一劃過。
那些人全是死士,若非有王子勝安排的五百玄武軍,隻怕真著了道了。
“戴權,快搬把椅子來給文泱,還有叫太醫快過來!”小皇帝也是急眼了,渾然不顧場合,竟稱唿起王攸的表字來。主要是他意識到若是王攸死了,那他勢必鬥不過這些代表氏族的臣子。
“查!”小皇帝又命道,“朕要一個交代。”
“陛下,臣有話要單獨和你說…..”癱坐在椅子上的王攸輕聲細語道,
“好。”小皇帝將群臣撂下,命太監將王攸連椅子一並搬至自己住處,這是何等的信任。
入了屋,王攸說道:“陛下,你可借今日事彈壓他們,另玄武軍與江南水師之兵權臣也為陛下收繳。”說著,用盡力氣取下自己腰間跨著的天子劍和調兵的符印。
“文泱這是何故?又為何……”皇帝瞪大了眼睛,方才在殿中沒怎麽在意,此刻卻發現王攸的下肢在不斷的滲血。
“陛下勿憂,那不是新傷,而是自都中便有的舊傷,今日一戰,引得舊疾複發,來日隻怕腿腳不便了。”王攸自嘲道:“國朝取士授官,自有法度。臣若還忝居廟堂之上,於陛下而言,雖至公亦無公,雖無私卻有私,恐怕有傷聖德。”
皇帝臉上掛著一層嚴霜般的冷峻,卻不吱聲。
“同德八年,臣僥幸得中探花,我金陵王氏乃武勳之家,先帝雖有愛才之心,然不敢深用,故而有父升子降之舉。臣知先帝用意,是以每每勸諫家父,不可違逆聖意,時值我四家鮮花著錦,烈火烹油,聖眷隆重,無可匹敵……”王攸侃侃而談,說到先帝對四大家族的忌憚,又講了後麵四大家族的下場,“臣曾於百官麵前向先帝狀告家父,已是不孝,就是先帝也罵臣不似人子,臣於都中棄十數萬軍民不顧,便是不忠。陛下聰穎睿智,若非北逆篡權奪位,未嚐不能成就一代聖主,然無奈落魄至此。今臣得陛下器重,賜天子劍,代天行狩,如今兵權已收,理該還劍於君。似臣這般不忠不孝之人,陛下若強留臣於廟堂,恐臣下非議聖君。”
小皇帝聽的悚然動容,不自覺的坐了下去,又看著王攸這幅淒慘樣子,沉吟道:“可惜了你呀。”
“陛下,臣累了!”意識陷入黑暗之中。
……
天邊一鉤殘月,慘淡的將光灑落下來。透過樹梢,又穿過窗戶,屋舍中,有人在嚶嚶而泣,聽著是個女人聲氣。
輕柔的月光沐浴著坐在輪椅上的一個年輕人,良久,年輕人曼聲吟哦道:
白玉堂前春解舞,東風卷得均勻。
聽年輕人誦自己的詩,女人的哭聲漸歇,又道是:
蜂團蝶陣亂紛紛。
幾層隨逝水,豈必委芳塵。
萬縷千絲終不改,任他隨聚隨分。
韶華休笑本無根。
好風憑借力,送我上青雲!
“姐姐又在執拗什麽呢?”王攸問道。
寶釵答:“興許我是個不祥之人,天生便是體有熱毒,需用冷香丸才能解,故而害的爹爹為此東奔西跑,英年早逝。稍長些,見哥哥不上進,便讀了書,殊不知自己越是那般知書達理,哥哥愈發荒唐,害的哥哥打死了人,吃了掛落,為此還要母親寫信向賈王兩家求救,全家也搬去了都中。再後來,便是到了姨媽家,遇見了寶玉,你,還有她和一眾姐妹,我時常在想若是當年我沒去都中,是否大家的結局會不同?寶玉走了,母親和哥哥也離我而去。現如今我又害了你,你是那日為了救我和香菱才受的傷,若非如此,你也不會落到這般境地,害的你……我的罪孽太深……好風憑借力,送我上青雲,我高看了自己,到頭來卻是一場空……”
“我又想起了那年八月十五你生辰宴上,我等一道抽花簽。她當時抽到的是一隻芙蓉,上麵有風露清愁四字,反麵道是莫怨東風當自嗟。而今你與她分割兩地,一南一北,恰也應了此讖。探丫頭抽到的是一隻杏花,上為瑤池仙品,反麵道是日邊紅杏倚雲栽,彼時眾人開玩笑說她嫁的貴婿,大嫂子更是以王妃取笑,這貴婿與王妃中的王字恰恰指的是你這個王氏嫡子。你當時抽到的是一隻修篁,上為曉葉扶疏,反麵道是及淩雲處尚虛心,你這些年即便是高官厚祿,名頂金榜時,都時常不忘居安思危的道理,始終秉行著自己的那一份堅持。而我…抽到的是一隻牡丹,豔冠群芳的牡丹,任是無情也動人…哈哈…任是無情也動人,無情我沒做到,自然也打動不了人,也自然有此下場。”
王攸望著眼前這個又哭又笑的寶姐姐,不由的心裏一疼。他想著安慰一下,卻又不知從何說起。
“你用不著可憐我,我也認命了。這些時日我想了許多,許多許多,寶玉即便是找迴來了,他的心和魂也都去了,彼時他苦我也苦,索性撒手放他去吧,你也不必大費周章的派人去尋他了,如此,我也不欠你什麽,自然也用不著還。至於我,滿身孽障,即便此刻是死了,到了地下閻王判官跟前,也少不得油烹湯劐,索性今日斷了俗塵,來日與青燈相伴,抄經祈福。”說罷,便是從袖中拿出一把剪刀,又將頭上的金簪取下,喀嚓一聲剪斷了青絲,伴隨著青絲落下的還有兩行泛紅的淚。
“攸兄弟,你保重!”
王攸喉頭就好似被東西堵了一般,手背上的青筋也是發脹,這一切太快了,快的讓他措手不及,至少此刻的他來不及阻止。
“寶…釵!”
薛寶釵還是頭一迴從王攸口中聽到自己的名字,那是一種惋惜,悲憤,難過的情感。
隻見王攸撥動輪子,來到落發處,彎腰將頭發小心拾起,然後又移至桌案前,蘸墨提筆寫下了兩個字,與斷發一並交給了寶釵。
寶釵看著紙上的“雪瑾”兩字,她笑了。
婉婉一笑,任是無情也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