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7章 燕歸秋
讓人在身上留下記號,本是十分屈辱之事,更何況是前胸衣襟,簡直就是侮辱,但葉萬池絲毫不以為意,轉過頭對楊晉一道:“賢師侄,我們先退出去。”
楊晉一知道他另有辦法,瞪了麵前啐自己唾沫的男子一眼,正欲挪步,後者似是覺得他的眼神冒犯到自己,又或者仗著自己人多,有心要發難,喝道:“小混蛋,你這是什麽眼神?”
楊晉一料想不到對方這等兇惡,這等蠻不講理,沉聲道:“你再說一句?”
那人邁出一步,道:“小混……”
“蛋”字沒能開口,就聽啪、啪兩聲清脆的響聲,那人身子大幅度左右晃蕩,接著仰頭向後跌去,再一看,其左右臉頰印著兩個巴掌印,已經臃腫發紫,想來這兩巴掌的力道不輕。
葉天心叫道:“打得好!”堵在胸口的一口惡氣總算吐了出來。
中原散修們目瞪口呆,都不見楊晉一如何動作,後者卻已換了方位,麵色冷峻地站在跌倒在地的那人麵前,望著身前人,似在詢問“還有誰來”?
江蒼內心震撼,眼前這個年輕人所展現出來的實力,遠非自己能及,若非對方手下留情,地上這家夥恐怕已經腦漿迸裂而亡了。
“好哇,好哇,這小子膽敢當眾逞兇,江老哥,你便使判官筆教他嚐嚐苦頭!”
人群裏不知是誰喊了這麽一句。
江蒼心中惱怒,要看是誰在喊,但人影攢動,根本辨不清是誰在說話,暗罵一句道:“他媽的,你怎麽不上去?”
楊晉一覷著眉頭望向他,他故作鎮定,高聲道:“江湖如枰,豈容一子亂勢?今日便容他逞了能,明日過後,任他東方仲龍手段通天,也難掀半點風浪。”
言外之意,他認為楊晉一是東方仲龍的手下。
“大家便聽我一言,放了他們離開,否則因為我等影響了明日大計,實在得不償失。”
一席話說得冠冕堂皇,漂亮已極,周圍人無不為之讚同,均想有理,江蒼率先讓出路來,身後人跟上,紛紛退向兩側。
葉萬池對楊晉一道:“賢師侄,我們走。”
楊晉一跟在三人身後,踱步向外走出。
走迴長街,楊晉一頗為不解,問道:“師叔,他們為什麽說我們是‘假水猴子’?”
葉萬池搖頭輕歎,苦笑著娓娓道來。
原來在東海,那些身著東海人服飾的中原人,一般都被認作是東海人的走狗。
其實入鄉隨俗,穿穿東海人的服飾並沒什麽問題,可偏偏有些中原人賣友求榮,甘做人奴,披上東海的“皮”,幹盡殘害手足,出賣同袍的事情。這其中又以薑氏籠絡的那批中原高手為最。時間一長,大家便對身著東海服飾的中原人深惡痛絕,一旦見到,必然群起而攻之,輕則教訓一番,重則打死打殘,而穿東海人服飾這件事,也被中原人視作是一種恥辱,所以一般情況下,絕沒有中原人肯穿東海人的服飾見人。
葉萬池一家久居蓬萊山野,早已入鄉隨俗,穿東海人的服飾出行已經成了習慣,倒也沒有想那麽多,不料眾位中原散修對此事尤其介懷,方才致雙方產生了誤會。
“啊,”楊晉一恍然大悟,道:“難怪芷嫣他們易了容,卻始終穿著中原人的衣裳。”
“這些人總算是錚錚鐵骨,若非如此,適才我也要忍不住動手啦。”葉萬池笑道。
葉天心遠眺望海樓,但見四周人群密密麻麻,愁道:“現在如何是好?”
“換了裝,從另一方再過去。”
幾人尋到一處偏僻的小巷,楊晉一使出“破界浮屠”,四人先後進去換裝,再出來時,已重現中原的模樣打扮。
一行人在城中輾轉幾次,總算踏上了東麵的長街,於人群中穿梭,在距望海樓還有一段距離時,他們便再也進不去了——麵前的百十來人,都是散修中名聲響亮的人物,他們若是再往前走,恐怕要遭人懷疑,當下停了下來,和旁人抱拳告禮,說自己四人是方書文和吳開山的朋友,聽說諸位好漢在這裏商討大事,特意前來湊湊熱鬧,想要一睹高人真容。
幾人故意隱藏實力,旁人見他們修為淺顯,又是“青山隱鶴”方書文和“獨釣叟”吳開山的朋友,便也沒做過多詢問。
到了傍晚,大夥兒攜手席地而坐,燃起篝火,圍在火前劃拳飲酒,好不熱鬧。
這一晚,鹽城鼓樂喧天,散修們的喧浪聲一次次衝擊著東方一族的神經,作為主人的他們嚴陣以待,麵對這群不速之客,不敢有半點放鬆。
天將亮時,眾位散修調息打坐,待得朝暉自天邊迸射而出,所有人精神抖擻地睜開了眼來。
今日,便是英雄帖中約定的早春廿四。
一年前,大家收到以“東方芷嫣”的名義送來的英雄帖,邀請群雄在這月廿四到這鹽城一聚,說是有幾件大事向和大家商討,還要求大夥兒在此之前,一定要把嚴口風,不得泄露半點消息。
群雄怎會搭理一個東方氏的女人?他們之所以會來這裏,全看在那位近十年間名震蓬萊的舟山高人的麵子上——請柬的落款處有這位高人的名章。
據說此人姓燕,名歸秋,自舟山成名,其真實身份,至今仍然是個謎團。
有人說他是三族的仇敵,遊曆至舟山,在一座荒蕪破敗的道觀裏,發現了半卷刻有道家秘法的金箔,之後一躍成為名震八方的江湖豪強;有人說他原是舟山附近最猖獗的綠林匪幫海蛇幫的二當家,因為得罪了舟山裏的世外高人,被降服後,迫於無奈,方才改邪歸正;也有人說曾見過他後頸浮現的赤紅咒印,說他是被封印的申屠一族的家夥;更有甚者,說他曾在月圓夜潛入東麵海眼,從龍宮廢墟裏拽出一本成仙圖,讓他有了抬手間翻江倒海的神通……
總之,關於他的身份,江湖上眾說紛紜,難辨真假,莫衷一是。
這燕歸秋為何會幫東方芷嫣?眾人亦是捕風捉影,添油加醋,繼而妄加揣測,稱他們早已結為道侶,否則憑散修們一貫的脾性,絕不會插手三族中任何一方的家事——人人都知道,她東方芷嫣的父親,是被現任族長東方仲龍所殺。
既然東方芷嫣和東方仲龍有殺父之仇,燕歸秋又要為前者撐腰,難免要惹人遐想,認為他與東方芷嫣關係莫逆,時間一長,更想當然的認為燕歸秋就是他東方仲陽的乘龍快婿,遣人送來英雄帖,就是要為其嶽父東方仲龍報仇雪恨,畢竟這才算出師有名,再妥當不過。
而近日大夥兒賞麵前來,一來因他燕歸秋實力不俗,威名赫赫,成事有大把握;二來若能幫他們拿下東方氏族的大權,那七彩島上的九天七彩石,未來必定就有他們的一份,而這貪利秉性,也是本次盟會最大的未定之數。唉,要知道這群人雖然修為不凡,可終究是群“利”字當頭的烏合之眾,不然在東海的中原人又怎會被三族欺辱這麽多年?
讓人在身上留下記號,本是十分屈辱之事,更何況是前胸衣襟,簡直就是侮辱,但葉萬池絲毫不以為意,轉過頭對楊晉一道:“賢師侄,我們先退出去。”
楊晉一知道他另有辦法,瞪了麵前啐自己唾沫的男子一眼,正欲挪步,後者似是覺得他的眼神冒犯到自己,又或者仗著自己人多,有心要發難,喝道:“小混蛋,你這是什麽眼神?”
楊晉一料想不到對方這等兇惡,這等蠻不講理,沉聲道:“你再說一句?”
那人邁出一步,道:“小混……”
“蛋”字沒能開口,就聽啪、啪兩聲清脆的響聲,那人身子大幅度左右晃蕩,接著仰頭向後跌去,再一看,其左右臉頰印著兩個巴掌印,已經臃腫發紫,想來這兩巴掌的力道不輕。
葉天心叫道:“打得好!”堵在胸口的一口惡氣總算吐了出來。
中原散修們目瞪口呆,都不見楊晉一如何動作,後者卻已換了方位,麵色冷峻地站在跌倒在地的那人麵前,望著身前人,似在詢問“還有誰來”?
江蒼內心震撼,眼前這個年輕人所展現出來的實力,遠非自己能及,若非對方手下留情,地上這家夥恐怕已經腦漿迸裂而亡了。
“好哇,好哇,這小子膽敢當眾逞兇,江老哥,你便使判官筆教他嚐嚐苦頭!”
人群裏不知是誰喊了這麽一句。
江蒼心中惱怒,要看是誰在喊,但人影攢動,根本辨不清是誰在說話,暗罵一句道:“他媽的,你怎麽不上去?”
楊晉一覷著眉頭望向他,他故作鎮定,高聲道:“江湖如枰,豈容一子亂勢?今日便容他逞了能,明日過後,任他東方仲龍手段通天,也難掀半點風浪。”
言外之意,他認為楊晉一是東方仲龍的手下。
“大家便聽我一言,放了他們離開,否則因為我等影響了明日大計,實在得不償失。”
一席話說得冠冕堂皇,漂亮已極,周圍人無不為之讚同,均想有理,江蒼率先讓出路來,身後人跟上,紛紛退向兩側。
葉萬池對楊晉一道:“賢師侄,我們走。”
楊晉一跟在三人身後,踱步向外走出。
走迴長街,楊晉一頗為不解,問道:“師叔,他們為什麽說我們是‘假水猴子’?”
葉萬池搖頭輕歎,苦笑著娓娓道來。
原來在東海,那些身著東海人服飾的中原人,一般都被認作是東海人的走狗。
其實入鄉隨俗,穿穿東海人的服飾並沒什麽問題,可偏偏有些中原人賣友求榮,甘做人奴,披上東海的“皮”,幹盡殘害手足,出賣同袍的事情。這其中又以薑氏籠絡的那批中原高手為最。時間一長,大家便對身著東海服飾的中原人深惡痛絕,一旦見到,必然群起而攻之,輕則教訓一番,重則打死打殘,而穿東海人服飾這件事,也被中原人視作是一種恥辱,所以一般情況下,絕沒有中原人肯穿東海人的服飾見人。
葉萬池一家久居蓬萊山野,早已入鄉隨俗,穿東海人的服飾出行已經成了習慣,倒也沒有想那麽多,不料眾位中原散修對此事尤其介懷,方才致雙方產生了誤會。
“啊,”楊晉一恍然大悟,道:“難怪芷嫣他們易了容,卻始終穿著中原人的衣裳。”
“這些人總算是錚錚鐵骨,若非如此,適才我也要忍不住動手啦。”葉萬池笑道。
葉天心遠眺望海樓,但見四周人群密密麻麻,愁道:“現在如何是好?”
“換了裝,從另一方再過去。”
幾人尋到一處偏僻的小巷,楊晉一使出“破界浮屠”,四人先後進去換裝,再出來時,已重現中原的模樣打扮。
一行人在城中輾轉幾次,總算踏上了東麵的長街,於人群中穿梭,在距望海樓還有一段距離時,他們便再也進不去了——麵前的百十來人,都是散修中名聲響亮的人物,他們若是再往前走,恐怕要遭人懷疑,當下停了下來,和旁人抱拳告禮,說自己四人是方書文和吳開山的朋友,聽說諸位好漢在這裏商討大事,特意前來湊湊熱鬧,想要一睹高人真容。
幾人故意隱藏實力,旁人見他們修為淺顯,又是“青山隱鶴”方書文和“獨釣叟”吳開山的朋友,便也沒做過多詢問。
到了傍晚,大夥兒攜手席地而坐,燃起篝火,圍在火前劃拳飲酒,好不熱鬧。
這一晚,鹽城鼓樂喧天,散修們的喧浪聲一次次衝擊著東方一族的神經,作為主人的他們嚴陣以待,麵對這群不速之客,不敢有半點放鬆。
天將亮時,眾位散修調息打坐,待得朝暉自天邊迸射而出,所有人精神抖擻地睜開了眼來。
今日,便是英雄帖中約定的早春廿四。
一年前,大家收到以“東方芷嫣”的名義送來的英雄帖,邀請群雄在這月廿四到這鹽城一聚,說是有幾件大事向和大家商討,還要求大夥兒在此之前,一定要把嚴口風,不得泄露半點消息。
群雄怎會搭理一個東方氏的女人?他們之所以會來這裏,全看在那位近十年間名震蓬萊的舟山高人的麵子上——請柬的落款處有這位高人的名章。
據說此人姓燕,名歸秋,自舟山成名,其真實身份,至今仍然是個謎團。
有人說他是三族的仇敵,遊曆至舟山,在一座荒蕪破敗的道觀裏,發現了半卷刻有道家秘法的金箔,之後一躍成為名震八方的江湖豪強;有人說他原是舟山附近最猖獗的綠林匪幫海蛇幫的二當家,因為得罪了舟山裏的世外高人,被降服後,迫於無奈,方才改邪歸正;也有人說曾見過他後頸浮現的赤紅咒印,說他是被封印的申屠一族的家夥;更有甚者,說他曾在月圓夜潛入東麵海眼,從龍宮廢墟裏拽出一本成仙圖,讓他有了抬手間翻江倒海的神通……
總之,關於他的身份,江湖上眾說紛紜,難辨真假,莫衷一是。
這燕歸秋為何會幫東方芷嫣?眾人亦是捕風捉影,添油加醋,繼而妄加揣測,稱他們早已結為道侶,否則憑散修們一貫的脾性,絕不會插手三族中任何一方的家事——人人都知道,她東方芷嫣的父親,是被現任族長東方仲龍所殺。
既然東方芷嫣和東方仲龍有殺父之仇,燕歸秋又要為前者撐腰,難免要惹人遐想,認為他與東方芷嫣關係莫逆,時間一長,更想當然的認為燕歸秋就是他東方仲陽的乘龍快婿,遣人送來英雄帖,就是要為其嶽父東方仲龍報仇雪恨,畢竟這才算出師有名,再妥當不過。
而近日大夥兒賞麵前來,一來因他燕歸秋實力不俗,威名赫赫,成事有大把握;二來若能幫他們拿下東方氏族的大權,那七彩島上的九天七彩石,未來必定就有他們的一份,而這貪利秉性,也是本次盟會最大的未定之數。唉,要知道這群人雖然修為不凡,可終究是群“利”字當頭的烏合之眾,不然在東海的中原人又怎會被三族欺辱這麽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