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喬納森的事情,李想根本就沒有放在心上,他此時正密切關注著製造工廠。
就在前幾天,戰車研發部門,給他送來了一份兒生產規劃。
根據玩家們目前遇到的各種機器人和載具,研發部門弄出來一種,專門應對裝甲部隊的戰車。
這種戰車拋棄了厚重的裝甲,車上裝備了一門60毫米口徑,55倍徑的長管滑膛炮,采用普通的裝甲車底盤,兩個人就能操作。
為了防備無人機,車頂上還加裝了一座四聯裝的高射機槍。
這種戰車被命名為‘毒蜂’,由於裝備了高能電池,它可以在荒野上跑出一百公裏的高速。
這種毒蜂要的就是以量取勝,靠的就是速度快數量多,根本就沒考慮什麽存活性。
隻要能跟敵人打出1:1,甚至5:1,10:1的交換比,基地都不會心疼。
玩家們手裏的反裝甲力量太過於薄弱,火箭筒在麵對各種機器人時,極其乏力。
反坦克導彈倒是稍微好一點,畢竟導彈的初速較快,機器人躲閃的難度比較大。
但是對基地來說,沒有那麽多的稀有金屬,能用來大規模的,給玩家們裝備反坦克導彈。
這種毒蜂便應運而生了。
毒蜂的口徑雖然不大,但是55倍徑的長度,可以可以將炮彈的初速提升到將近1000米\/秒,配上穿甲彈之後,玩家們遇到的所有機器人,都扛不住它一炮。
之所以選用60毫米的口徑,是因為現在戰場上,還沒遇到裝甲更加厚重的機器人。
60毫米的口徑,可以讓毒蜂攜帶更多的彈藥,同時還能加快射擊速度。
較小的口徑還能節省空間,工程師在車上又給毒蜂加裝了一個小型對空搜索雷達,配合四聯裝的防空機槍,可以很好的防備低空無人機,隻是需要再加一名成員,但這對玩家們來說就很實用了。
這種武器的設計初衷,就是為了加強玩家們的反裝甲能力。
反正玩家們也不怕死,他們考慮的隻有能不能幹掉敵人,以命換命的打法,他們最熟悉不過了。
空軍方麵,基地已經開始在‘噴火’戰鬥機的藍本上,進行改裝加強,這種二戰幾乎是最強的螺旋槳戰鬥,能飛出將近一馬赫的高速。
雖然還無法跟噴氣式戰鬥機爭雄,但是隻要數量上來了,還是能勉強跟金雀花公司的雄風一較高下的。
在模擬空戰中,隻要十多架強化噴火,就能幹掉一架雄風,比原來的螺旋槳戰鬥機,有了大大的提高。
目前基地正在測試一種超重型螺旋槳戰鬥機,打算用小型核聚變反應堆功能,換裝渦槳發動機之後,增加多個螺旋槳,將起飛重量提升到極限。
研發部門打算,將這種飛機改裝成強大的空中堡壘,飛機外部加裝一層80毫米防護裝甲,在飛機上布置大量的防空導彈,和海量的無人機。
同時,隻要起飛重量和載重沒有問題,還會嚐試在上麵加裝對地攻擊的火炮。
這種飛機不要求速度,隻要求火力和裝甲。
主打的就是一個抗揍火力猛,最好挨上幾輪導彈,也能頑強的生存下來。
目前研發部門最大的問題不是技術,而是防護能力,他們認為就算是加裝了一層裝甲,也扛不住幾發防空導彈。
所以這幫喪心病狂的家夥們,正在研究能不能將密集陣近防炮,在飛機上裝幾門。
這樣在麵對來襲的導彈和無人機時,就可以安枕無憂了。
實驗型的空中堡壘,起飛重量達到了580噸,最大載重也提升到200噸,飛機上裝備的導彈和無人機數量,完全顛覆了玩家們的想象。
但是最大的問題還是防護不足,盡管加裝了外部裝甲,可是機翼上麵還是很容易受到攻擊。
研發部門正在研究怎麽保護機翼,隻要完成了這一項,這款空中堡壘就可以上戰場了。
到時候,它既是一架無人機母機,也是一座強大的火力輸出平台,自身還擁有強大的防護能力。
除非對方使用大量的重型防空導彈攻擊,不然的話,僅憑雄風攜帶的那七八發空空導彈,就算是全部命中,也不一定能打下來。
這種飛機起飛的時候,需要加裝火箭助推器,不然僅憑自身的升力,跑道都不知道要建多長。
在模擬空戰中,它可以硬抗十多架雄風的攻擊而不落下風,反而是雄風會被它上麵海量的無人機,和導彈追的四處逃命。
可惜基地沒有足夠 多的燃油,不然的話,換裝噴氣式發動機,無論是戰鬥機,還是空中堡壘,都能讓基地的空軍煥然一新。
第一批毒蜂馬上就要走下生產線了,它們將被運往前線,在前線實驗它們的性能是否達標。
李想站在工廠大門口,數據無聊的在工廠內亂竄,一幫工廠的領導圍著李想拍馬屁,讓他有些飄飄然。
這些工廠領導,有現實世界支援的管理人員,也有本地土著,甚至還有幾名玩家,要在這裏過一把當領導的癮。
但無論他們來自哪裏,此時都要對李想保持必要的尊重。
第一輛毒蜂的炮管出現在工廠大門口,那三米多長的炮管,讓它看上去,好像一個放大版的獨角天牛。
不過任何人,都不會懷疑這個家夥的威力。
李想站到毒蜂上,欣喜的撫摸著它細長的炮管。
基地的工廠,終於能生產戰車了!
雖然隻是一個皮薄餡大的拚湊產物,但對於一直靠著步兵打天下的基地來說,這無疑是一個新的裏程碑。
自此以後,基地也將能在這個世界上,占有一席之地了。
第一批毒蜂有50輛,由於需要的操作員較少,堪堪能組成一個戰車營。
它們將會給玩家們,帶來翻天覆地的改變。
玩家們再也不用冒著性命危險,跟敵人的機器人部隊硬拚了。
這個世界上的各方勢力,很少會生產大量的坦克,尤其是重型坦克。
這可能也跟他們麵對的對手有關,那些變異生物靠的是數量取勝,便宜方便的裝甲車,就能勝任部隊中的支援火力。
偶爾需要突擊力量,靈活多變,遠近皆宜的各種機器人,是他們的首選。
但是對於基地來說,所有人都是敵人,他們的目標不僅有變異生物,還有那個各地的割據勢力。
毒蜂隻是基地的第一款自行反坦克炮,未來,基地還會研發更多的裝甲部隊,以應對不同的戰場需要。
看著漸行漸遠的毒蜂,數據撇了撇嘴說道:“這種東西你也敢送到戰場上,那50毫米的裝甲,能扛得住什麽?”
“這要是在大聯盟,研發這種垃圾的人,會被直接拉去打靶。”
“也就你們這種窮光蛋,才敢用這種武器。”
“真是光腳的不怕穿鞋的,是嗎?”
就在前幾天,戰車研發部門,給他送來了一份兒生產規劃。
根據玩家們目前遇到的各種機器人和載具,研發部門弄出來一種,專門應對裝甲部隊的戰車。
這種戰車拋棄了厚重的裝甲,車上裝備了一門60毫米口徑,55倍徑的長管滑膛炮,采用普通的裝甲車底盤,兩個人就能操作。
為了防備無人機,車頂上還加裝了一座四聯裝的高射機槍。
這種戰車被命名為‘毒蜂’,由於裝備了高能電池,它可以在荒野上跑出一百公裏的高速。
這種毒蜂要的就是以量取勝,靠的就是速度快數量多,根本就沒考慮什麽存活性。
隻要能跟敵人打出1:1,甚至5:1,10:1的交換比,基地都不會心疼。
玩家們手裏的反裝甲力量太過於薄弱,火箭筒在麵對各種機器人時,極其乏力。
反坦克導彈倒是稍微好一點,畢竟導彈的初速較快,機器人躲閃的難度比較大。
但是對基地來說,沒有那麽多的稀有金屬,能用來大規模的,給玩家們裝備反坦克導彈。
這種毒蜂便應運而生了。
毒蜂的口徑雖然不大,但是55倍徑的長度,可以可以將炮彈的初速提升到將近1000米\/秒,配上穿甲彈之後,玩家們遇到的所有機器人,都扛不住它一炮。
之所以選用60毫米的口徑,是因為現在戰場上,還沒遇到裝甲更加厚重的機器人。
60毫米的口徑,可以讓毒蜂攜帶更多的彈藥,同時還能加快射擊速度。
較小的口徑還能節省空間,工程師在車上又給毒蜂加裝了一個小型對空搜索雷達,配合四聯裝的防空機槍,可以很好的防備低空無人機,隻是需要再加一名成員,但這對玩家們來說就很實用了。
這種武器的設計初衷,就是為了加強玩家們的反裝甲能力。
反正玩家們也不怕死,他們考慮的隻有能不能幹掉敵人,以命換命的打法,他們最熟悉不過了。
空軍方麵,基地已經開始在‘噴火’戰鬥機的藍本上,進行改裝加強,這種二戰幾乎是最強的螺旋槳戰鬥,能飛出將近一馬赫的高速。
雖然還無法跟噴氣式戰鬥機爭雄,但是隻要數量上來了,還是能勉強跟金雀花公司的雄風一較高下的。
在模擬空戰中,隻要十多架強化噴火,就能幹掉一架雄風,比原來的螺旋槳戰鬥機,有了大大的提高。
目前基地正在測試一種超重型螺旋槳戰鬥機,打算用小型核聚變反應堆功能,換裝渦槳發動機之後,增加多個螺旋槳,將起飛重量提升到極限。
研發部門打算,將這種飛機改裝成強大的空中堡壘,飛機外部加裝一層80毫米防護裝甲,在飛機上布置大量的防空導彈,和海量的無人機。
同時,隻要起飛重量和載重沒有問題,還會嚐試在上麵加裝對地攻擊的火炮。
這種飛機不要求速度,隻要求火力和裝甲。
主打的就是一個抗揍火力猛,最好挨上幾輪導彈,也能頑強的生存下來。
目前研發部門最大的問題不是技術,而是防護能力,他們認為就算是加裝了一層裝甲,也扛不住幾發防空導彈。
所以這幫喪心病狂的家夥們,正在研究能不能將密集陣近防炮,在飛機上裝幾門。
這樣在麵對來襲的導彈和無人機時,就可以安枕無憂了。
實驗型的空中堡壘,起飛重量達到了580噸,最大載重也提升到200噸,飛機上裝備的導彈和無人機數量,完全顛覆了玩家們的想象。
但是最大的問題還是防護不足,盡管加裝了外部裝甲,可是機翼上麵還是很容易受到攻擊。
研發部門正在研究怎麽保護機翼,隻要完成了這一項,這款空中堡壘就可以上戰場了。
到時候,它既是一架無人機母機,也是一座強大的火力輸出平台,自身還擁有強大的防護能力。
除非對方使用大量的重型防空導彈攻擊,不然的話,僅憑雄風攜帶的那七八發空空導彈,就算是全部命中,也不一定能打下來。
這種飛機起飛的時候,需要加裝火箭助推器,不然僅憑自身的升力,跑道都不知道要建多長。
在模擬空戰中,它可以硬抗十多架雄風的攻擊而不落下風,反而是雄風會被它上麵海量的無人機,和導彈追的四處逃命。
可惜基地沒有足夠 多的燃油,不然的話,換裝噴氣式發動機,無論是戰鬥機,還是空中堡壘,都能讓基地的空軍煥然一新。
第一批毒蜂馬上就要走下生產線了,它們將被運往前線,在前線實驗它們的性能是否達標。
李想站在工廠大門口,數據無聊的在工廠內亂竄,一幫工廠的領導圍著李想拍馬屁,讓他有些飄飄然。
這些工廠領導,有現實世界支援的管理人員,也有本地土著,甚至還有幾名玩家,要在這裏過一把當領導的癮。
但無論他們來自哪裏,此時都要對李想保持必要的尊重。
第一輛毒蜂的炮管出現在工廠大門口,那三米多長的炮管,讓它看上去,好像一個放大版的獨角天牛。
不過任何人,都不會懷疑這個家夥的威力。
李想站到毒蜂上,欣喜的撫摸著它細長的炮管。
基地的工廠,終於能生產戰車了!
雖然隻是一個皮薄餡大的拚湊產物,但對於一直靠著步兵打天下的基地來說,這無疑是一個新的裏程碑。
自此以後,基地也將能在這個世界上,占有一席之地了。
第一批毒蜂有50輛,由於需要的操作員較少,堪堪能組成一個戰車營。
它們將會給玩家們,帶來翻天覆地的改變。
玩家們再也不用冒著性命危險,跟敵人的機器人部隊硬拚了。
這個世界上的各方勢力,很少會生產大量的坦克,尤其是重型坦克。
這可能也跟他們麵對的對手有關,那些變異生物靠的是數量取勝,便宜方便的裝甲車,就能勝任部隊中的支援火力。
偶爾需要突擊力量,靈活多變,遠近皆宜的各種機器人,是他們的首選。
但是對於基地來說,所有人都是敵人,他們的目標不僅有變異生物,還有那個各地的割據勢力。
毒蜂隻是基地的第一款自行反坦克炮,未來,基地還會研發更多的裝甲部隊,以應對不同的戰場需要。
看著漸行漸遠的毒蜂,數據撇了撇嘴說道:“這種東西你也敢送到戰場上,那50毫米的裝甲,能扛得住什麽?”
“這要是在大聯盟,研發這種垃圾的人,會被直接拉去打靶。”
“也就你們這種窮光蛋,才敢用這種武器。”
“真是光腳的不怕穿鞋的,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