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巡怒氣衝衝地迴到郡府,越想越氣,他覺得與裴元紹這種人同郡為官,就是他的恥辱,遂帶著親隨北出盧奴城,去代城告狀。
中山郡丞被氣走的消息,很快就傳開了……
身在冀北高陽的趙、霍二賊,聽到這個消息後,欣喜萬分!
造反這些時日,其實他們並非毫無忌憚,所忌憚者就是中山太守裴元紹,因為他們打探到,中山太守裴元紹手中有一支白袍軍。
據說這支白袍軍有五千人,去年一直負責從廣昌押送糧草南下,為當時徐晃、張遼二軍提供糧草。
後來,徐、張二軍駐軍冀南後,這支白袍軍又向在常山剿賊的陳宮提供糧草。
對於白袍軍,趙、霍二人是非常害怕的,況且還是五千兵力。
自從打探到這些消息,二人就停止了攻伐,甚至有些後悔當初上頭了,不該說造反就開幹。
但現在,二人一致認為,裴元紹就如傳聞中一樣,是個隻會在女人肚皮上使勁的廢物。
不然,裴元紹擁有五千白袍軍怎麽不來打我們?
又怎麽會把趙雲的妻舅都給氣跑了?
得出這個結論後,趙、霍二人忌憚之心盡去,連忙派人聯絡盟友孫伉,決定進軍中山,滅了裴元紹。
因為二賊認為,張巡已經去代城告狀,到時候代城方麵肯定會撤了裴元紹,換將統領中山境內的白袍軍,屆時來一個猛將,他們可吃不消。
所以,趁裴元紹這個廢物還掌著五千白袍軍時,先滅了這支白袍軍,到時候沒了這支白袍軍,就是趙雲親自來都無兵可用。
趙犢、霍奴有這個想法,身在滹沱河以南數縣造反的孫伉,也是這個想法,都覺得趁白袍軍主將無能,先滅了裴元紹手中的白袍軍。
屆時,趙雲隻能從邊關,或者冀南調兵。
而等那些地方的兵馬殺到,他們都將城防打造地固若金湯了,就完全有了與趙雲周旋的力量。
兩支叛軍首腦想法一致,自然是一拍即合,於是雙方集結麾下主力,向中山挺進。
一踏入中山境內,兩股叛軍首腦步步為營,畢竟白袍軍威名赫赫,還是會忍不住緊張的。
在中山安國縣境內,他們遇到了急急忙忙來阻擊他們的白袍軍,人數隻有千人,雙方一交手就被三萬叛軍殺得丟盔棄甲,向治所盧奴逃去。
擊敗了白袍軍,頓時令趙犢、霍奴、孫伉三人信心倍增,叛軍士氣空前高漲。
緊接著,叛軍又在中山安熹境內遇到一支前來阻擊的白袍軍,人數也在千人左右,毫無意外,這支白袍軍又被叛軍打得丟盔棄甲。
若說第一次擊敗白袍軍,振奮了叛軍士氣,那麽第二次擊敗白袍軍,就使叛軍生出了輕視之心,認為白袍軍不過爾爾。
這一下,趙犢、霍奴、孫伉三人,對白袍軍最後一絲忌憚都消失了,不再步步為營,而是領著三萬叛軍急撲治所盧奴城,誓要快速拿下盧奴城,占據中山郡。
安熹本就離盧奴很近,不到一日,三萬多叛軍就殺到了盧奴城外。
趙、霍、孫三賊首,抬眼望向城頭,隻見城頭空無一人,隻剩一杆杆白袍軍旗幟,在春風中孤獨地飄揚。
見此情形,三賊首俱是一愣,莫非裴元紹那廢物已經溜了?
當即,就要派斥候去打探。
然而就在這時,盧奴城城門卻突然緩緩開啟…..
三人目光齊刷刷投向漸開的城門,當先入目,便是一名肩扛狼牙棒,身如肉山的高大胖子,其後則是林立如潮的白袍軍。
叛軍陣前,趙、霍、孫三人沒有絲毫驚慌,反而是麵露不屑。
他們覺得,裴元紹還真是個廢物,接連吃了兩次敗仗,有城障不守,居然還敢出城?
這種人不是無腦匹夫是什麽?
三人輕撥馬韁迴陣,抽出佩劍,向前一壓,嘶聲大喝:“誅白袍,下盧奴…殺!”
命令一下,三萬叛軍如蟻湧向前方….
另一邊,裴元紹領著三千白袍軍已出城,見烏泱烏泱的叛軍,鋪天蓋地湧來,裴元紹不僅毫無懼色,整個人還顯得非常興奮,就像玩小娘子的關鍵時刻一般。
隻見他漲紅著脖子,聲嘶力竭大喝:“二三子些,一個字….幹!”
“幹”字一落,裴元紹倒提著狼牙棒,踏地如雷般的前奔。
“幹!”
三千白袍軍齊齊嘶吼,跟隨裴元紹的腳步,迎向叛軍人潮。
“哼!不自量力!”
叛軍戰車上,霍奴不屑冷哼。
轉眼間,雙方皆已進入對方箭弩射程,三千白袍軍中,騰起一片箭雨,朝叛軍人潮頭頂灌去,瞬間驚起一片慘叫聲。
不過,叛軍人數實在太多,如汪洋中的漣漪一般,微不足道。
同樣,叛軍也對三千白袍投來一陣鬆軟稀疏的箭雨,數量雖眾,但弓弩性能太差,勁道不足。
而且,白袍軍人人披甲,幾乎是撓癢癢一般。
短暫的遠程交手後,雙方已到短兵相接的激烈時刻,隻見裴元紹蓄勢手中狼牙棒,如山一般橫砸向麵前的數名叛軍,數名叛軍舉木板盾格擋,可惜木板盾太脆弱,直接被砸得斷裂,數名叛軍慘叫倒地。
裴元紹趁勢突入叛軍中,手上狼牙棒蠻橫地一通狂砸,挨者傷碰者死,無人可擋。
裴元紹身後,是陣型嚴整,如絞肉機般的白袍方陣,他們如牆推進,如山撼地,無情地收割一個個叛軍。
叛軍人數雖然是三千白袍軍的十倍,但亂糟糟的他們,就像飛蛾撲火,隻要撲向白袍軍方陣,就會被無情絞殺。
叛軍後陣,趙犢、霍奴、孫伉三人心中一顫,這支白袍軍怎麽和前兩次遇到的不一樣?
記得前兩次,猛虎架不過群狼,直接被我們殺潰了啊?
但眼前這支白袍軍,怎麽像礁石一樣,任憑海浪滔天,仍不能撼其一分?
三人心頭雖然驚懼,不過還未慌,認為戰鬥才開始,過一會兒就能以人多的優勢擊破白袍軍方陣。
但是,隨著時間流逝,白袍軍方陣如故,就像一架行走的絞肉機,殺得己方兵卒已不敢衝擊對方,開始膽顫地後退。
這一下,趙犢、霍奴、孫伉感受到了白袍軍的強大,也意識到有時候人多就不一定有用。
“嗚嗚!”
就在趙、霍、張三人心慌意亂時,叛軍人潮左右側翼,同時響起了衝鋒的號角聲。
隻見,平曠的原野上,兩支各約千人的白袍軍,步履如飛殺來。
他們…就是在安國和安熹兩縣,被叛軍打得丟盔棄甲的兩支白袍軍。
這兩支白袍軍的出現,成了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三萬打三千都打不過,再來兩支白袍軍從側翼殺來,那誰遭得住?
側翼兩支白袍軍一頭殺叛軍中,叛軍瞬間就潰了,鬼哭狼嚎地如蟻四散。
趙犢、霍奴、孫伉三人如墜深淵,都意識到被算計了,前兩支白袍軍就是故意誘他們深入的。
不過,三人來不及後悔,驚慌失措地拔馬後逃。
而冀州是非常缺馬的,趙、霍、孫三賊首雖然有坐騎,但也僅三人有坐騎。
打馬逃離戰場後,三人早將親信甩遠,隻剩他們三騎在來時的路上狂奔。
這時,斜刺裏突然殺出一隊白袍軍斥候,紛紛端起手中軍弩,朝三人射去。
而趙犢、霍奴、孫伉三人還沒有反應過來,就被弩矢紮成了蜂窩,一頭栽下奔馬。
…….
盧奴城外,從叛軍潰散後,白袍軍不再組成嚴整方陣,開始四散追殺叛軍,殺得整個原野血流成河。
不久後,斥候隊策馬來到裴元紹麵前,隊長提著三個頭發拴一起的人頭,呈給裴元紹:
“啟稟將軍,趙犢、霍奴、孫伉三賊已伏誅,此乃首級!”
裴元紹抓起三顆人頭,扔在地上踹了幾腳,嘴裏罵罵咧咧:
“三個狗日的,居然敢造反?這下掉腦袋了吧?”
裴元紹這個人,文化沒有,武藝也一般,但這貨腦子夠用。
從接到代城傳來的平叛命令,裴元紹就在想,要怎麽才能收拾叛軍?
一開始他想過即刻出兵涿郡,但很快就否決了這個想法!
因為他一旦出兵涿郡,那麽趙犢、霍奴必定據城死守,而他兵力不多,叛軍又有城池為屏障,一時半會兒肯定平不了叛。
所以,他就在想,怎麽把叛軍誘出城來揍,隻要沒有城池為障,他有十足把握滅了叛軍。
但他知道,要想把叛軍誘出城被他揍,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於是,他覺得應該讓叛軍壯大一些,多攻下幾座城池,這樣叛軍壯大了,就有了底氣,或者說膽子。
這就是他當初按兵不動的原因,結果趙犢、霍奴等賊還是很慫。
這下,裴元紹決定給叛軍信心和膽氣,遂本色出演自己的浪蕩,讓叛軍輕視自己。
這次,趙犢、霍奴果然漲了膽氣,主動出兵中山。
一聽叛軍主動出兵來攻中山,裴元紹知道自己要吃肉了,當即派陳皮和吳老二各領一支白袍軍佯裝阻擊叛軍,將叛軍誘來盧奴。
而這對裴元紹來說,隻要將叛軍誘來盧奴,那麽憑借白袍軍的戰力,他就穩贏了!
中山郡丞被氣走的消息,很快就傳開了……
身在冀北高陽的趙、霍二賊,聽到這個消息後,欣喜萬分!
造反這些時日,其實他們並非毫無忌憚,所忌憚者就是中山太守裴元紹,因為他們打探到,中山太守裴元紹手中有一支白袍軍。
據說這支白袍軍有五千人,去年一直負責從廣昌押送糧草南下,為當時徐晃、張遼二軍提供糧草。
後來,徐、張二軍駐軍冀南後,這支白袍軍又向在常山剿賊的陳宮提供糧草。
對於白袍軍,趙、霍二人是非常害怕的,況且還是五千兵力。
自從打探到這些消息,二人就停止了攻伐,甚至有些後悔當初上頭了,不該說造反就開幹。
但現在,二人一致認為,裴元紹就如傳聞中一樣,是個隻會在女人肚皮上使勁的廢物。
不然,裴元紹擁有五千白袍軍怎麽不來打我們?
又怎麽會把趙雲的妻舅都給氣跑了?
得出這個結論後,趙、霍二人忌憚之心盡去,連忙派人聯絡盟友孫伉,決定進軍中山,滅了裴元紹。
因為二賊認為,張巡已經去代城告狀,到時候代城方麵肯定會撤了裴元紹,換將統領中山境內的白袍軍,屆時來一個猛將,他們可吃不消。
所以,趁裴元紹這個廢物還掌著五千白袍軍時,先滅了這支白袍軍,到時候沒了這支白袍軍,就是趙雲親自來都無兵可用。
趙犢、霍奴有這個想法,身在滹沱河以南數縣造反的孫伉,也是這個想法,都覺得趁白袍軍主將無能,先滅了裴元紹手中的白袍軍。
屆時,趙雲隻能從邊關,或者冀南調兵。
而等那些地方的兵馬殺到,他們都將城防打造地固若金湯了,就完全有了與趙雲周旋的力量。
兩支叛軍首腦想法一致,自然是一拍即合,於是雙方集結麾下主力,向中山挺進。
一踏入中山境內,兩股叛軍首腦步步為營,畢竟白袍軍威名赫赫,還是會忍不住緊張的。
在中山安國縣境內,他們遇到了急急忙忙來阻擊他們的白袍軍,人數隻有千人,雙方一交手就被三萬叛軍殺得丟盔棄甲,向治所盧奴逃去。
擊敗了白袍軍,頓時令趙犢、霍奴、孫伉三人信心倍增,叛軍士氣空前高漲。
緊接著,叛軍又在中山安熹境內遇到一支前來阻擊的白袍軍,人數也在千人左右,毫無意外,這支白袍軍又被叛軍打得丟盔棄甲。
若說第一次擊敗白袍軍,振奮了叛軍士氣,那麽第二次擊敗白袍軍,就使叛軍生出了輕視之心,認為白袍軍不過爾爾。
這一下,趙犢、霍奴、孫伉三人,對白袍軍最後一絲忌憚都消失了,不再步步為營,而是領著三萬叛軍急撲治所盧奴城,誓要快速拿下盧奴城,占據中山郡。
安熹本就離盧奴很近,不到一日,三萬多叛軍就殺到了盧奴城外。
趙、霍、孫三賊首,抬眼望向城頭,隻見城頭空無一人,隻剩一杆杆白袍軍旗幟,在春風中孤獨地飄揚。
見此情形,三賊首俱是一愣,莫非裴元紹那廢物已經溜了?
當即,就要派斥候去打探。
然而就在這時,盧奴城城門卻突然緩緩開啟…..
三人目光齊刷刷投向漸開的城門,當先入目,便是一名肩扛狼牙棒,身如肉山的高大胖子,其後則是林立如潮的白袍軍。
叛軍陣前,趙、霍、孫三人沒有絲毫驚慌,反而是麵露不屑。
他們覺得,裴元紹還真是個廢物,接連吃了兩次敗仗,有城障不守,居然還敢出城?
這種人不是無腦匹夫是什麽?
三人輕撥馬韁迴陣,抽出佩劍,向前一壓,嘶聲大喝:“誅白袍,下盧奴…殺!”
命令一下,三萬叛軍如蟻湧向前方….
另一邊,裴元紹領著三千白袍軍已出城,見烏泱烏泱的叛軍,鋪天蓋地湧來,裴元紹不僅毫無懼色,整個人還顯得非常興奮,就像玩小娘子的關鍵時刻一般。
隻見他漲紅著脖子,聲嘶力竭大喝:“二三子些,一個字….幹!”
“幹”字一落,裴元紹倒提著狼牙棒,踏地如雷般的前奔。
“幹!”
三千白袍軍齊齊嘶吼,跟隨裴元紹的腳步,迎向叛軍人潮。
“哼!不自量力!”
叛軍戰車上,霍奴不屑冷哼。
轉眼間,雙方皆已進入對方箭弩射程,三千白袍軍中,騰起一片箭雨,朝叛軍人潮頭頂灌去,瞬間驚起一片慘叫聲。
不過,叛軍人數實在太多,如汪洋中的漣漪一般,微不足道。
同樣,叛軍也對三千白袍投來一陣鬆軟稀疏的箭雨,數量雖眾,但弓弩性能太差,勁道不足。
而且,白袍軍人人披甲,幾乎是撓癢癢一般。
短暫的遠程交手後,雙方已到短兵相接的激烈時刻,隻見裴元紹蓄勢手中狼牙棒,如山一般橫砸向麵前的數名叛軍,數名叛軍舉木板盾格擋,可惜木板盾太脆弱,直接被砸得斷裂,數名叛軍慘叫倒地。
裴元紹趁勢突入叛軍中,手上狼牙棒蠻橫地一通狂砸,挨者傷碰者死,無人可擋。
裴元紹身後,是陣型嚴整,如絞肉機般的白袍方陣,他們如牆推進,如山撼地,無情地收割一個個叛軍。
叛軍人數雖然是三千白袍軍的十倍,但亂糟糟的他們,就像飛蛾撲火,隻要撲向白袍軍方陣,就會被無情絞殺。
叛軍後陣,趙犢、霍奴、孫伉三人心中一顫,這支白袍軍怎麽和前兩次遇到的不一樣?
記得前兩次,猛虎架不過群狼,直接被我們殺潰了啊?
但眼前這支白袍軍,怎麽像礁石一樣,任憑海浪滔天,仍不能撼其一分?
三人心頭雖然驚懼,不過還未慌,認為戰鬥才開始,過一會兒就能以人多的優勢擊破白袍軍方陣。
但是,隨著時間流逝,白袍軍方陣如故,就像一架行走的絞肉機,殺得己方兵卒已不敢衝擊對方,開始膽顫地後退。
這一下,趙犢、霍奴、孫伉感受到了白袍軍的強大,也意識到有時候人多就不一定有用。
“嗚嗚!”
就在趙、霍、張三人心慌意亂時,叛軍人潮左右側翼,同時響起了衝鋒的號角聲。
隻見,平曠的原野上,兩支各約千人的白袍軍,步履如飛殺來。
他們…就是在安國和安熹兩縣,被叛軍打得丟盔棄甲的兩支白袍軍。
這兩支白袍軍的出現,成了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三萬打三千都打不過,再來兩支白袍軍從側翼殺來,那誰遭得住?
側翼兩支白袍軍一頭殺叛軍中,叛軍瞬間就潰了,鬼哭狼嚎地如蟻四散。
趙犢、霍奴、孫伉三人如墜深淵,都意識到被算計了,前兩支白袍軍就是故意誘他們深入的。
不過,三人來不及後悔,驚慌失措地拔馬後逃。
而冀州是非常缺馬的,趙、霍、孫三賊首雖然有坐騎,但也僅三人有坐騎。
打馬逃離戰場後,三人早將親信甩遠,隻剩他們三騎在來時的路上狂奔。
這時,斜刺裏突然殺出一隊白袍軍斥候,紛紛端起手中軍弩,朝三人射去。
而趙犢、霍奴、孫伉三人還沒有反應過來,就被弩矢紮成了蜂窩,一頭栽下奔馬。
…….
盧奴城外,從叛軍潰散後,白袍軍不再組成嚴整方陣,開始四散追殺叛軍,殺得整個原野血流成河。
不久後,斥候隊策馬來到裴元紹麵前,隊長提著三個頭發拴一起的人頭,呈給裴元紹:
“啟稟將軍,趙犢、霍奴、孫伉三賊已伏誅,此乃首級!”
裴元紹抓起三顆人頭,扔在地上踹了幾腳,嘴裏罵罵咧咧:
“三個狗日的,居然敢造反?這下掉腦袋了吧?”
裴元紹這個人,文化沒有,武藝也一般,但這貨腦子夠用。
從接到代城傳來的平叛命令,裴元紹就在想,要怎麽才能收拾叛軍?
一開始他想過即刻出兵涿郡,但很快就否決了這個想法!
因為他一旦出兵涿郡,那麽趙犢、霍奴必定據城死守,而他兵力不多,叛軍又有城池為屏障,一時半會兒肯定平不了叛。
所以,他就在想,怎麽把叛軍誘出城來揍,隻要沒有城池為障,他有十足把握滅了叛軍。
但他知道,要想把叛軍誘出城被他揍,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於是,他覺得應該讓叛軍壯大一些,多攻下幾座城池,這樣叛軍壯大了,就有了底氣,或者說膽子。
這就是他當初按兵不動的原因,結果趙犢、霍奴等賊還是很慫。
這下,裴元紹決定給叛軍信心和膽氣,遂本色出演自己的浪蕩,讓叛軍輕視自己。
這次,趙犢、霍奴果然漲了膽氣,主動出兵中山。
一聽叛軍主動出兵來攻中山,裴元紹知道自己要吃肉了,當即派陳皮和吳老二各領一支白袍軍佯裝阻擊叛軍,將叛軍誘來盧奴。
而這對裴元紹來說,隻要將叛軍誘來盧奴,那麽憑借白袍軍的戰力,他就穩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