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月後。
公元193年,五月二十日這天。
幽、並、冀三州各地官府,突然發布一道告示:
在半年後,幽、並、冀三州將禁止銅幣流通,改用更輕便、更好用的神授紙幣,作為流通貨幣!
請三州萬民,務必在半年內將手中銅錢至官府兌換紙幣,否則過期作廢。
同時,即今日起,官府所收稅賦以及官賣鹽鐵糧等物品,全部改用紙幣交易。
這道告示一出,幽、並、冀三州所有人大嘩,首先冒出的疑問:紙幣是什麽?
這時,各地百姓發現,署衙旁邊之前兩三個月,一直圍起來不讓人靠近的地方,今天拆除了高高的圍欄,露出一道頗有貴氣的小衙門。
“上麵寫的什麽?”
人群圍攏在小衙門外,一眾百姓好奇地望著小衙門上的牌匾,不認識上麵寫的什麽?
這時,小衙門內,走出一名身著嶄新官服的官員,他對一眾百姓拱手道:
“諸位父老鄉親,鄙人乃此地金行吏,此處便是兌換紙幣的金行!”
“從今日開始,十萬貶值銅幣可兌換六百文紙幣!”
“拿到紙幣之後,諸位鄉親可用紙幣去一旁官倉,購買糧食、鹽、布匹、農具等一切所需品!當然,也可以私下購買物品!”
百姓中,馬上有人問道:“十萬銅幣換六百文,那六百文能買多少糧食?”
對於老百姓來說,什麽幣種流通不重要,重要的是這種幣種值不值錢,就像手上的銅幣,一千多斤重才能買一百二十斤糧食;(本書中的斤,為漢斤,約250克)
所以,老百姓最關心的是,換成紙幣的錢,能買多少糧食?
金行吏伸出一根手指:“六百文可買一石糧!”
一眾百姓聞言,開始心算了起來,現在市價已經是十二萬錢一石糧,而與官府兌換十萬錢就可以買一石糧,那他們豈不能從中賺兩萬錢差價?
一算有利可圖,一眾百姓都變得心動起來,可就是沒人馬上行動去換新幣。
金行吏等了半天,也不見有人行動,遂從金行內取了一遝麵值一百的紫幣出來,他抽出一張紙幣,揚起道:
“諸位鄉親,這就是紙幣,此乃吾等之主趙州牧,得上神夢中授法所製,你們看…上麵的蒼龍栩栩如生,製作巧奪天工,亙古未有!”
一眾百姓一見,確實被紙幣上的圖案吸引,當真是製作精美,再聽是三州之主得上神授法所製,突然變得肅然起敬。
這時,一名粗糙漢子大聲道:“俺這就迴家取錢來換!”
“吾在此恭候這位鄉親!”金行吏拱手說道。
過了好半晌,那位粗糙漢子帶著一家老小推著板車,終於到了金行衙門。
粗糙漢子指著板車上兩大麻袋銅錢:“這便是十萬銅幣!
金行吏道了一聲好,向後招了招手,當即有幾名下手,提著秤來秤銅錢。
錢貶值到現在這種程度,自然不會有人去數,都是直接上秤。
待幾名下手秤過銅錢,確定都是銅幣後,金行吏從手中一遝紫幣裏,抽出六張交給粗糙漢子,介紹道:
“這位鄉親你看,這紙幣上有一豎和兩個圈,就是一百文,我們稱它為龍幣!給…這六百文是你的了!”
粗糙漢子愣愣地接過輕飄飄的六張紙幣,忽然有種上當受騙的感覺:
“俺那麽多銅錢,就換這麽一點點?而且這薄薄的,壞了怎麽辦?”
金行吏拱手道:“這位鄉親,錢值不值不是以數量和重量決定,而是它能買多少東西!”
“還有,你擔心紙幣壞了怎麽辦?這個問題州牧早已下明令,紙幣一經發行,官府絕對保障人民的利益!”
“故而,紙幣若有掉色、陳舊、損壞等情況,隻要在能辨識出來是紙幣,都可以拿到各地金行兌換嶄新同麵值的紙幣,絕對保障每一位紙幣持有者的財產安全!”
粗糙漢子默然地點了點頭,又問道:“這幾張錢,真能買一石糧?”
金行吏向上拱了拱手,崇敬道:“此乃上神親授州牧的上幣,你若不信,馬上可以去官倉使用,看鄙人有沒有誆你!”
粗糙漢子將信將疑地看了金行吏一眼,又想到是上神授於州牧的,便帶著妻兒推著空板車,去府衙另一邊開放的官倉。
沒一會兒,粗糙漢子推著一袋糧食來到金行外,喜道:“這位官人未誆俺,真的可以用紙幣買糧食,俺這就迴家將家中銅錢都拿來換,以後買東西就不用費力推銅錢了!”
有了這位粗糙漢子佐證,一眾百姓抱著試一試的心態,紛紛迴家去搬銅錢換紙幣….
這是幽、並兩州各地兌換紙幣的普遍情形,而冀州各處金行,就非常冷清。
因為冀州這幾個月瘋狂往幽、並兩州拋售銅幣,導致銅錢已經非常稀缺,就是普通百姓手中原本的貶值銅錢,都被各地大族以超低的價格收去幽、並兩州拋掉了。
沒有銅錢換紙幣,對於從幽並搜刮了大批財物的冀州各地大族來說,本來沒有什麽。
但官府在發布紙幣告示的同時,規定代紙、留香必須用紙幣才能購買,不然不賣。
要知道,從今年年初,代城就以代紙、留香生產不足為由,斷貨了三四個月。
這就導致,天下各地大族奇缺代紙、留香,甚至這兩樣東西的黑市價格都炒高了兩三倍。
如今,代紙、留香重新出售了,但隻以紙幣結算,就是黃金都不認了,這可愁壞了冀州各地大族。
……
安平郡。
郡守府內,安平郡丞周佩心不在焉地處理手上政務,心中暗道:
如今,整個冀州,乃至河水以南的天下各州,都非常缺代紙和留香了。
若家族在這個時候換到紙幣,再用紙幣購買代紙和留香,販賣出去,那家族豈不是要大賺一筆?
其實在冀州,有周佩這種想法的豪強大族,實在是太多了。
正所謂,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
隻要有利,就會有人前仆後繼。
冀州各地大族也是如此,既然冀州因為沒有銅錢換不到紙幣,那我們就去幽、並,用手中財物去換幽、並兩州民間的銅錢,再用銅錢換紙幣。
一時間,冀州各地大族又開始往幽、並兩州湧…..
這次,他們不是去換財物,而是用手中的財物去換紙幣。
冀州是幽、並、冀三州中人口最多,土地最肥沃,經濟最好的一州。
再加上,之前用貶值銅錢狠狠刮了一遍幽、並兩州,使得各地大族手中都有不菲的財物。
冀州各地富豪一到幽、並兩州,本來想重新迴收銅幣換紙幣的,但因為官府紙幣信用高,等他們到幽、並兩州時,民間銅幣已經不多了。
迴收不到銅幣,冀州一眾富豪索性直接用財物換民間的紙幣。
而幽、並民間發行的紙幣是有限的,需求增加後,百姓手中的紙幣就開始升值了。
從一開始,六百文可以買一石糧食,逐漸變成五百文就可以買一石糧食,接著四百文就可以買一石糧食了。
最後,不到兩個月時間,三百文就可以買一石糧食了。
這一下,冀州富豪手中的財富,開始流入幽、並兩州。
而幽、並兩州發行的紙幣,也開始流入冀州…..
…..
代城,州牧府。
政務堂內,作為金行司司長的蘇雙,正在向趙雲匯報,各地金行紙幣發行的情況。
隻聽蘇雙說,如今,幽並兩州各處金行的紙幣已經告罄,而民間對紙幣需求極大,導致劣質銅幣都跟著升值了。
在紙幣發行前,民間均價十二萬錢買一石糧,但現在因民間大量銅錢收歸官府,冀地豪強又蜂擁幽並兩州換紙幣,導致銅幣都跟著升值,六萬錢就可以換一石糧。
所以,蘇雙提議開放金銀等財物可以至官府兌換紙幣。
趙雲點了點頭,發行紙幣時,他規定隻能用銅幣兌換紙幣,目的是清除民間泛濫的銅錢,淨化市場。
而為了清理這些泛濫的銅錢,他投入非常之大。
因為一開始,老百姓兌換到紙幣,對紙幣信心不足,所以他們不會把紙幣留在手中。
而是,用剛兌換的紙幣,去購買官倉的糧食布匹等實物。
這就導致,趙雲發行出去的紙幣,其實有七成以上都迴到了各地官倉。
而官倉內的糧食布匹等實物,自然被百姓用紙幣購買一空了。
所以說,趙雲為了紙幣的發行,投入之大;據當前發行的紙幣量,趙雲就把去年賣徐州戰馬的近四百萬石糧砸了進去。
同時,還有從泉州、右北平海陽調集的百萬石鹽,以及漁陽煉鐵城打造出來的大批鐵質農具,和數以十萬計的布匹。
而這些東西的價值總和,已經超過了四十億文錢,而且幽、並豪強大族,還用兌換的紙幣在官倉買走了大量的黃金。
可以說,趙雲為了紙幣的公信力,完全是投了血本。
正是因為這番血本,使得紙幣在民間贏得了公信力。
這個時候,官倉也該順應市場,釋放官倉內的紙幣,使糧食、財物迴流官倉,不然再這麽下去,代城的財務就要出問題了。
趙雲道:“各地金行紙幣告罄,暫時不用加贈紙幣投放,即刻傳令各地官倉允許民間用糧食、布匹等財物兌換官倉內的紙幣!”
“諾!”
蘇雙躬身應諾;可以想象,一旦各地官倉內的紙幣允許民間兌換,那麽已經升值的紙幣,就會迴流之前賣出去的糧、鹽等物品。
想到這裏,蘇雙不禁偷看了一眼趙雲,自家主公才是玩錢的高手啊!
如今,民間紙幣升值,已到三百文可買一石糧,那麽官倉中的紙幣,也跟著大量升值,這樣就可以換迴比之前流出更多的糧食和財物。
而來換官倉紙幣的,不是幽、並的普通百姓。
而是幽、並、冀三州各地豪強大族,因為隻有他們才能吃下那麽多的紙幣,那麽主公就讓三州豪強大族,心甘情願地被收割一波。
高!
當真是高啊!
想到這些,蘇雙真是對趙雲五體投地,之前讓冀州豪強大族收割幽、並兩州。
而今,馬上就輪到豪強大族手中的財富,流入州府了….
公元193年,五月二十日這天。
幽、並、冀三州各地官府,突然發布一道告示:
在半年後,幽、並、冀三州將禁止銅幣流通,改用更輕便、更好用的神授紙幣,作為流通貨幣!
請三州萬民,務必在半年內將手中銅錢至官府兌換紙幣,否則過期作廢。
同時,即今日起,官府所收稅賦以及官賣鹽鐵糧等物品,全部改用紙幣交易。
這道告示一出,幽、並、冀三州所有人大嘩,首先冒出的疑問:紙幣是什麽?
這時,各地百姓發現,署衙旁邊之前兩三個月,一直圍起來不讓人靠近的地方,今天拆除了高高的圍欄,露出一道頗有貴氣的小衙門。
“上麵寫的什麽?”
人群圍攏在小衙門外,一眾百姓好奇地望著小衙門上的牌匾,不認識上麵寫的什麽?
這時,小衙門內,走出一名身著嶄新官服的官員,他對一眾百姓拱手道:
“諸位父老鄉親,鄙人乃此地金行吏,此處便是兌換紙幣的金行!”
“從今日開始,十萬貶值銅幣可兌換六百文紙幣!”
“拿到紙幣之後,諸位鄉親可用紙幣去一旁官倉,購買糧食、鹽、布匹、農具等一切所需品!當然,也可以私下購買物品!”
百姓中,馬上有人問道:“十萬銅幣換六百文,那六百文能買多少糧食?”
對於老百姓來說,什麽幣種流通不重要,重要的是這種幣種值不值錢,就像手上的銅幣,一千多斤重才能買一百二十斤糧食;(本書中的斤,為漢斤,約250克)
所以,老百姓最關心的是,換成紙幣的錢,能買多少糧食?
金行吏伸出一根手指:“六百文可買一石糧!”
一眾百姓聞言,開始心算了起來,現在市價已經是十二萬錢一石糧,而與官府兌換十萬錢就可以買一石糧,那他們豈不能從中賺兩萬錢差價?
一算有利可圖,一眾百姓都變得心動起來,可就是沒人馬上行動去換新幣。
金行吏等了半天,也不見有人行動,遂從金行內取了一遝麵值一百的紫幣出來,他抽出一張紙幣,揚起道:
“諸位鄉親,這就是紙幣,此乃吾等之主趙州牧,得上神夢中授法所製,你們看…上麵的蒼龍栩栩如生,製作巧奪天工,亙古未有!”
一眾百姓一見,確實被紙幣上的圖案吸引,當真是製作精美,再聽是三州之主得上神授法所製,突然變得肅然起敬。
這時,一名粗糙漢子大聲道:“俺這就迴家取錢來換!”
“吾在此恭候這位鄉親!”金行吏拱手說道。
過了好半晌,那位粗糙漢子帶著一家老小推著板車,終於到了金行衙門。
粗糙漢子指著板車上兩大麻袋銅錢:“這便是十萬銅幣!
金行吏道了一聲好,向後招了招手,當即有幾名下手,提著秤來秤銅錢。
錢貶值到現在這種程度,自然不會有人去數,都是直接上秤。
待幾名下手秤過銅錢,確定都是銅幣後,金行吏從手中一遝紫幣裏,抽出六張交給粗糙漢子,介紹道:
“這位鄉親你看,這紙幣上有一豎和兩個圈,就是一百文,我們稱它為龍幣!給…這六百文是你的了!”
粗糙漢子愣愣地接過輕飄飄的六張紙幣,忽然有種上當受騙的感覺:
“俺那麽多銅錢,就換這麽一點點?而且這薄薄的,壞了怎麽辦?”
金行吏拱手道:“這位鄉親,錢值不值不是以數量和重量決定,而是它能買多少東西!”
“還有,你擔心紙幣壞了怎麽辦?這個問題州牧早已下明令,紙幣一經發行,官府絕對保障人民的利益!”
“故而,紙幣若有掉色、陳舊、損壞等情況,隻要在能辨識出來是紙幣,都可以拿到各地金行兌換嶄新同麵值的紙幣,絕對保障每一位紙幣持有者的財產安全!”
粗糙漢子默然地點了點頭,又問道:“這幾張錢,真能買一石糧?”
金行吏向上拱了拱手,崇敬道:“此乃上神親授州牧的上幣,你若不信,馬上可以去官倉使用,看鄙人有沒有誆你!”
粗糙漢子將信將疑地看了金行吏一眼,又想到是上神授於州牧的,便帶著妻兒推著空板車,去府衙另一邊開放的官倉。
沒一會兒,粗糙漢子推著一袋糧食來到金行外,喜道:“這位官人未誆俺,真的可以用紙幣買糧食,俺這就迴家將家中銅錢都拿來換,以後買東西就不用費力推銅錢了!”
有了這位粗糙漢子佐證,一眾百姓抱著試一試的心態,紛紛迴家去搬銅錢換紙幣….
這是幽、並兩州各地兌換紙幣的普遍情形,而冀州各處金行,就非常冷清。
因為冀州這幾個月瘋狂往幽、並兩州拋售銅幣,導致銅錢已經非常稀缺,就是普通百姓手中原本的貶值銅錢,都被各地大族以超低的價格收去幽、並兩州拋掉了。
沒有銅錢換紙幣,對於從幽並搜刮了大批財物的冀州各地大族來說,本來沒有什麽。
但官府在發布紙幣告示的同時,規定代紙、留香必須用紙幣才能購買,不然不賣。
要知道,從今年年初,代城就以代紙、留香生產不足為由,斷貨了三四個月。
這就導致,天下各地大族奇缺代紙、留香,甚至這兩樣東西的黑市價格都炒高了兩三倍。
如今,代紙、留香重新出售了,但隻以紙幣結算,就是黃金都不認了,這可愁壞了冀州各地大族。
……
安平郡。
郡守府內,安平郡丞周佩心不在焉地處理手上政務,心中暗道:
如今,整個冀州,乃至河水以南的天下各州,都非常缺代紙和留香了。
若家族在這個時候換到紙幣,再用紙幣購買代紙和留香,販賣出去,那家族豈不是要大賺一筆?
其實在冀州,有周佩這種想法的豪強大族,實在是太多了。
正所謂,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
隻要有利,就會有人前仆後繼。
冀州各地大族也是如此,既然冀州因為沒有銅錢換不到紙幣,那我們就去幽、並,用手中財物去換幽、並兩州民間的銅錢,再用銅錢換紙幣。
一時間,冀州各地大族又開始往幽、並兩州湧…..
這次,他們不是去換財物,而是用手中的財物去換紙幣。
冀州是幽、並、冀三州中人口最多,土地最肥沃,經濟最好的一州。
再加上,之前用貶值銅錢狠狠刮了一遍幽、並兩州,使得各地大族手中都有不菲的財物。
冀州各地富豪一到幽、並兩州,本來想重新迴收銅幣換紙幣的,但因為官府紙幣信用高,等他們到幽、並兩州時,民間銅幣已經不多了。
迴收不到銅幣,冀州一眾富豪索性直接用財物換民間的紙幣。
而幽、並民間發行的紙幣是有限的,需求增加後,百姓手中的紙幣就開始升值了。
從一開始,六百文可以買一石糧食,逐漸變成五百文就可以買一石糧食,接著四百文就可以買一石糧食了。
最後,不到兩個月時間,三百文就可以買一石糧食了。
這一下,冀州富豪手中的財富,開始流入幽、並兩州。
而幽、並兩州發行的紙幣,也開始流入冀州…..
…..
代城,州牧府。
政務堂內,作為金行司司長的蘇雙,正在向趙雲匯報,各地金行紙幣發行的情況。
隻聽蘇雙說,如今,幽並兩州各處金行的紙幣已經告罄,而民間對紙幣需求極大,導致劣質銅幣都跟著升值了。
在紙幣發行前,民間均價十二萬錢買一石糧,但現在因民間大量銅錢收歸官府,冀地豪強又蜂擁幽並兩州換紙幣,導致銅幣都跟著升值,六萬錢就可以換一石糧。
所以,蘇雙提議開放金銀等財物可以至官府兌換紙幣。
趙雲點了點頭,發行紙幣時,他規定隻能用銅幣兌換紙幣,目的是清除民間泛濫的銅錢,淨化市場。
而為了清理這些泛濫的銅錢,他投入非常之大。
因為一開始,老百姓兌換到紙幣,對紙幣信心不足,所以他們不會把紙幣留在手中。
而是,用剛兌換的紙幣,去購買官倉的糧食布匹等實物。
這就導致,趙雲發行出去的紙幣,其實有七成以上都迴到了各地官倉。
而官倉內的糧食布匹等實物,自然被百姓用紙幣購買一空了。
所以說,趙雲為了紙幣的發行,投入之大;據當前發行的紙幣量,趙雲就把去年賣徐州戰馬的近四百萬石糧砸了進去。
同時,還有從泉州、右北平海陽調集的百萬石鹽,以及漁陽煉鐵城打造出來的大批鐵質農具,和數以十萬計的布匹。
而這些東西的價值總和,已經超過了四十億文錢,而且幽、並豪強大族,還用兌換的紙幣在官倉買走了大量的黃金。
可以說,趙雲為了紙幣的公信力,完全是投了血本。
正是因為這番血本,使得紙幣在民間贏得了公信力。
這個時候,官倉也該順應市場,釋放官倉內的紙幣,使糧食、財物迴流官倉,不然再這麽下去,代城的財務就要出問題了。
趙雲道:“各地金行紙幣告罄,暫時不用加贈紙幣投放,即刻傳令各地官倉允許民間用糧食、布匹等財物兌換官倉內的紙幣!”
“諾!”
蘇雙躬身應諾;可以想象,一旦各地官倉內的紙幣允許民間兌換,那麽已經升值的紙幣,就會迴流之前賣出去的糧、鹽等物品。
想到這裏,蘇雙不禁偷看了一眼趙雲,自家主公才是玩錢的高手啊!
如今,民間紙幣升值,已到三百文可買一石糧,那麽官倉中的紙幣,也跟著大量升值,這樣就可以換迴比之前流出更多的糧食和財物。
而來換官倉紙幣的,不是幽、並的普通百姓。
而是幽、並、冀三州各地豪強大族,因為隻有他們才能吃下那麽多的紙幣,那麽主公就讓三州豪強大族,心甘情願地被收割一波。
高!
當真是高啊!
想到這些,蘇雙真是對趙雲五體投地,之前讓冀州豪強大族收割幽、並兩州。
而今,馬上就輪到豪強大族手中的財富,流入州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