浚稽山東南兩百餘裏處,如山高聳的“趙”字大纛,在漠風中獵獵作響,與之遙相唿應的萬千旌旗,如汪洋般蕩漾,似乎在述說漠北的廣袤與蒼茫……
以趙字大纛為中心的方圓二十裏內,是蔓延無盡的軍帳,以及擁擠蓋野的數十萬牛羊….
牛羊發出躁動不安地叫聲,仿佛感知到了大戰將至的壓迫氣息…
中軍大帳內,趙雲手執毫筆正在一張白帛上勾畫,上麵標注有山川河流、方位地名,顯然是一幅正在完善的地圖。
陰山以北的廣闊草原,對於趙雲是陌生的。
所以,他從出陰山,就派出大批斥候打探地理,再根據斥候的匯報,以及鮮卑俘虜口中的信息,繪製草原地圖。
今年,若按後世紀年法是公元194年,他醒來這個世界已經十年。
這十年,他從征黃巾至今,一直都在打仗,十年的軍戎生涯,讓他深知地理是戰爭的基礎。
因為戰爭的其他因素,都是會變化的,但地理相對是固定的,隻要掌握了地理,那麽就能立於不敗之地。
“啾啾~~”
忽然,中軍大帳上空響起尖銳而洪亮的鷹唳聲!
乖巧坐在趙雲身側,注視著趙雲繪圖的阿奴,一聽鷹唳聲,如白兔一般跳起,飄然出帳。
少傾,阿奴又從帳外進來,手肘上站著一隻斂翅雄鷹,阿奴道:
“布裏告訴我,步度根大軍距此已不遠了!”
趙雲輕輕擱下毫筆,抬目看向阿奴手肘上的雄鷹:“再讓它打探西、南,方圓百裏之外!”
阿奴頓時明白趙雲的意思,趙雲這是考慮到步度根有分兵突襲側翼和後方的可能。
隻聽阿奴對手肘上雄鷹嘀咕幾聲,便出帳將雄鷹放飛。
趙雲曾問過阿奴怎麽和鷹交流,阿奴說這是她與布裏的默契,也是每個控鷹人都不同的交流方式。
於是,趙雲將之稱為鳥語,此後也不再好奇阿奴對鷹到底嘀咕了什麽?
大概一個時辰後,一伍斥候疾馳入營地,向趙雲稟報步度根大軍距此已不足百裏。
而這個時候,營地已經在備戰,這就體現出了獵鷹的優勢,它能比斥候先一步將偵察到敵人的消息送來。
但是,獵鷹也有缺點,它雖然能早早發現敵人,但它不像斥候可以估算敵人的數量,以及敵人的行軍狀態,是急行軍,亦或者是平緩行軍,還有敵軍軍容、裝備等情況,獵鷹都是無法提供的。
隨即,斥候詳細匯報打探到的情況,斥候說步度根一方行軍速度平緩,但對大軍周邊封控非常嚴密,有數千哨騎遊戈在大軍方圓三十裏,他們與之交手多次,才鑽進其封控範圍。
不過,很快就被趕了出來,並未探知其軍隊人數。
聽後,趙雲指節習慣性地叩擊身前矮幾,陷入了思索……
步度根以數千哨騎封控,絕對是大手筆,其目的就是讓他無法通過斥候探知其虛實。
但趙雲認為,這隻是基本目的,更重要的應該是步度根在掩蓋什麽?
趙雲的目光迴到身前地圖上,此地方圓百裏是平坦廣袤的草原,隻有他駐營的東側有一條平緩的河流。
他派人測量過,這條河流雖然平緩,但水深數丈,是一道天然的屏障。
想到此處,趙雲對帳外道:“速請阿烏大汗!”
……
沒過多久,阿烏來到趙雲大帳裏,躬身施禮:“小王參見趙州牧!”
“阿烏大汗免禮,請入座!”
趙雲微微頷首,右手引向側席。
阿烏應聲入座,沒有了之前的拘謹。
跟隨趙雲二十多日,阿烏發現趙雲這個人,其實隻要你聽他的話,趙雲待人是溫潤有禮的,並沒有令人反感的盛氣淩人,反而讓人生出一種如沐春風的感覺。
阿烏坐定後,趙雲問道:“阿烏大汗,步度根一直封控甚嚴,使我方無法探知其虛實,對此你怎麽看?”
聞言,阿烏麵色凝重,對於步度根乃檀石槐之孫的身份,他是自卑的!
同時,步度根手中的實力,他也是忌憚的。
從發現步度根大軍越過浚稽山後,阿烏亦派出大量哨騎探查步度根大軍虛實,但都被步度根麾下精銳殺散,使他的人根本無法靠近步度根大軍。
而未知,永遠是最令人好奇和彷徨的!
如今,步度根距此地已不足百裏,好奇逐漸減低,對阿烏來說更多的是彷徨與恐懼。
阿烏心裏其實一直有個疑問,他不明白,趙雲為何會選擇在最利於遊牧民族作戰的平原上,迎戰步度根?
而不是,發揚漢軍善於利用山川河流為屏障的優點?
誠然,他們都是騎兵,選擇平原方便衝殺,但阿烏篤定步度根殺來的騎兵一定比他們多。
到時候,在毫無地理優勢的情況下,以少打多,真的很危險!
不過,阿烏不敢說出心中疑問,因為趙雲喜歡聽話的人。
見阿烏擰眉不語,趙雲笑了笑,他已聽聞阿烏麾下軍中有很多質疑聲音,但他沒必要解釋,說道:
“阿烏大汗,你我心裏都清楚,步度根敢來,兵力必定勝於我方,那麽這將是我們的決死之戰,唯有向死而生!”
向死而生?
阿烏愣了愣,這莫非就是漢人兵法中所說的置之死地而後生?
隻聽趙雲繼續道:“阿烏大汗,我剛才說的話,希望你傳達於麾下部眾,我們所處的乃是死地,叫他們摒棄一切雜念,想活…就得拚命!”
“此戰若敗,我等皆屍橫荒野,遭飛鷹野狼啃食。”
“但是,此戰若勝,龍城的女人和牛羊,就是我們的戰利品!”
“小王謹記!”
阿烏右手貼胸,躬身應聲;不說他們的家人被趙雲捏著手裏,光他們屠滅步度根轄下數十個部落,他索頭部就與步度根結下了死仇。
現在,趙雲讓他們拚命,那麽他們就必須拚命,為了家人,也為了活下去。
當然,勝利的果實也是令他們狂熱的。
如今,他的部眾已搶得兩萬多女人,有女人就能生孩子,就能壯大部族人口。
所以,趙雲說得對,此戰若勝,他們就能殺去步度根老巢龍城,俘獲更多的女人和牛羊……
…….
另一邊,綠草連天的草原上,鋪天蓋野的鮮卑騎兵緩緩南進..
代表西部鮮卑大汗的王旗下,步度根望了望沉入地平線的紅日,對左右道:
“此地距趙雲營地還有多遠?”
“迴大汗,應在六十餘裏!”戴胡阿狼泥躬身迴答。
步度根點了點頭:“那便在此露營休整!”
步度根話語落下,當即有一隊令騎飛馳而出,於騎兵大隊兩側高喝:
“大汗有令,就地露營!”
當龐大的騎兵隊伍停下時,暮色已經深沉….
步度根麾下一眾將領,陸陸續續趕來剛紮下的王帳。
王帳內,步度根端坐在胡床上,目光掃向盤坐於兩側的一眾將領…
這些將領中,有身型矮壯,大頭平臉,典型匈奴人外貌的人,也有高鼻深目,甚至是藍目的丁零人外貌,還有金發赤須,身型高大的堅昆人外貌,以及膚色白皙,須發濃密的混血人外貌。
在東漢後期,鮮卑是非常強大的,領土麵積東西長達一萬四千多裏,南北寬達七千多裏,與東漢的領土都相差無幾,是繼匈奴之後的草原霸主。
但是,遊牧民族有個天然缺陷,那就是人口薄弱,不過遊牧民族也有他們的辦法,那就是兼並一切可以兼並的人口,然後生出一大堆雜種..
不..應該叫混血兒!
現在,步度根麾下這些長相各異的將領,就是當年他祖父檀石槐,兼並丁零、堅昆、匈奴的產物。
步度根目光遊巡帳中一遍,最終停在空著的右首位,對左首一將問道:“阿狼泥,騫曼可有消息傳來?”
戴胡阿狼泥右手貼胸,恭敬道:“迴大汗,右校王適才傳來消息,他已繞至趙雲後方,隻待大汗狼煙為號,便與大汗夾擊趙雲!”
聞言,步度根非常振奮;從越過浚稽山後,他派出數千親衛精騎封控大軍方圓三十裏,清除趙雲一方的斥候遊哨。
然後,他派從弟騫曼領三萬騎兵繞去趙雲後方。
而他,則領著麾下七萬騎兵慢悠悠向南壓進,其目的自然是為繞後的騫曼拖延時間。
如今,騫曼已繞至趙雲後方,那麽勝利就離他不遠了。
步度根戰意昂然道:“諸位,都聽到了吧?右校王已成功繞至趙雲後方,覆滅趙雲就在眼前!”
“此乃天狼神佑我大鮮卑,此戰滅殺趙雲,必重振我大鮮卑輝煌,屆時殺入漢境,掠盡漢女!”
一聽掠盡漢女,帳中一眾鮮卑將領,如打了興奮劑一般,個個雙目放光,暗咽口水,齊齊大喝:
“滅殺趙雲,掠盡漢女!”
“哈哈哈!”
見一眾將領戰意高昂,步度根仰首大笑。
部眾要漢人的錢糧和女人,而他要的是重振先祖雄風,建立屬於他的大鮮卑帝國。
一想到自己有望複興大鮮卑帝國,步度根就無比振奮,當即大喝:
“傳令下去,休整一夜,一戰滅趙!”
以趙字大纛為中心的方圓二十裏內,是蔓延無盡的軍帳,以及擁擠蓋野的數十萬牛羊….
牛羊發出躁動不安地叫聲,仿佛感知到了大戰將至的壓迫氣息…
中軍大帳內,趙雲手執毫筆正在一張白帛上勾畫,上麵標注有山川河流、方位地名,顯然是一幅正在完善的地圖。
陰山以北的廣闊草原,對於趙雲是陌生的。
所以,他從出陰山,就派出大批斥候打探地理,再根據斥候的匯報,以及鮮卑俘虜口中的信息,繪製草原地圖。
今年,若按後世紀年法是公元194年,他醒來這個世界已經十年。
這十年,他從征黃巾至今,一直都在打仗,十年的軍戎生涯,讓他深知地理是戰爭的基礎。
因為戰爭的其他因素,都是會變化的,但地理相對是固定的,隻要掌握了地理,那麽就能立於不敗之地。
“啾啾~~”
忽然,中軍大帳上空響起尖銳而洪亮的鷹唳聲!
乖巧坐在趙雲身側,注視著趙雲繪圖的阿奴,一聽鷹唳聲,如白兔一般跳起,飄然出帳。
少傾,阿奴又從帳外進來,手肘上站著一隻斂翅雄鷹,阿奴道:
“布裏告訴我,步度根大軍距此已不遠了!”
趙雲輕輕擱下毫筆,抬目看向阿奴手肘上的雄鷹:“再讓它打探西、南,方圓百裏之外!”
阿奴頓時明白趙雲的意思,趙雲這是考慮到步度根有分兵突襲側翼和後方的可能。
隻聽阿奴對手肘上雄鷹嘀咕幾聲,便出帳將雄鷹放飛。
趙雲曾問過阿奴怎麽和鷹交流,阿奴說這是她與布裏的默契,也是每個控鷹人都不同的交流方式。
於是,趙雲將之稱為鳥語,此後也不再好奇阿奴對鷹到底嘀咕了什麽?
大概一個時辰後,一伍斥候疾馳入營地,向趙雲稟報步度根大軍距此已不足百裏。
而這個時候,營地已經在備戰,這就體現出了獵鷹的優勢,它能比斥候先一步將偵察到敵人的消息送來。
但是,獵鷹也有缺點,它雖然能早早發現敵人,但它不像斥候可以估算敵人的數量,以及敵人的行軍狀態,是急行軍,亦或者是平緩行軍,還有敵軍軍容、裝備等情況,獵鷹都是無法提供的。
隨即,斥候詳細匯報打探到的情況,斥候說步度根一方行軍速度平緩,但對大軍周邊封控非常嚴密,有數千哨騎遊戈在大軍方圓三十裏,他們與之交手多次,才鑽進其封控範圍。
不過,很快就被趕了出來,並未探知其軍隊人數。
聽後,趙雲指節習慣性地叩擊身前矮幾,陷入了思索……
步度根以數千哨騎封控,絕對是大手筆,其目的就是讓他無法通過斥候探知其虛實。
但趙雲認為,這隻是基本目的,更重要的應該是步度根在掩蓋什麽?
趙雲的目光迴到身前地圖上,此地方圓百裏是平坦廣袤的草原,隻有他駐營的東側有一條平緩的河流。
他派人測量過,這條河流雖然平緩,但水深數丈,是一道天然的屏障。
想到此處,趙雲對帳外道:“速請阿烏大汗!”
……
沒過多久,阿烏來到趙雲大帳裏,躬身施禮:“小王參見趙州牧!”
“阿烏大汗免禮,請入座!”
趙雲微微頷首,右手引向側席。
阿烏應聲入座,沒有了之前的拘謹。
跟隨趙雲二十多日,阿烏發現趙雲這個人,其實隻要你聽他的話,趙雲待人是溫潤有禮的,並沒有令人反感的盛氣淩人,反而讓人生出一種如沐春風的感覺。
阿烏坐定後,趙雲問道:“阿烏大汗,步度根一直封控甚嚴,使我方無法探知其虛實,對此你怎麽看?”
聞言,阿烏麵色凝重,對於步度根乃檀石槐之孫的身份,他是自卑的!
同時,步度根手中的實力,他也是忌憚的。
從發現步度根大軍越過浚稽山後,阿烏亦派出大量哨騎探查步度根大軍虛實,但都被步度根麾下精銳殺散,使他的人根本無法靠近步度根大軍。
而未知,永遠是最令人好奇和彷徨的!
如今,步度根距此地已不足百裏,好奇逐漸減低,對阿烏來說更多的是彷徨與恐懼。
阿烏心裏其實一直有個疑問,他不明白,趙雲為何會選擇在最利於遊牧民族作戰的平原上,迎戰步度根?
而不是,發揚漢軍善於利用山川河流為屏障的優點?
誠然,他們都是騎兵,選擇平原方便衝殺,但阿烏篤定步度根殺來的騎兵一定比他們多。
到時候,在毫無地理優勢的情況下,以少打多,真的很危險!
不過,阿烏不敢說出心中疑問,因為趙雲喜歡聽話的人。
見阿烏擰眉不語,趙雲笑了笑,他已聽聞阿烏麾下軍中有很多質疑聲音,但他沒必要解釋,說道:
“阿烏大汗,你我心裏都清楚,步度根敢來,兵力必定勝於我方,那麽這將是我們的決死之戰,唯有向死而生!”
向死而生?
阿烏愣了愣,這莫非就是漢人兵法中所說的置之死地而後生?
隻聽趙雲繼續道:“阿烏大汗,我剛才說的話,希望你傳達於麾下部眾,我們所處的乃是死地,叫他們摒棄一切雜念,想活…就得拚命!”
“此戰若敗,我等皆屍橫荒野,遭飛鷹野狼啃食。”
“但是,此戰若勝,龍城的女人和牛羊,就是我們的戰利品!”
“小王謹記!”
阿烏右手貼胸,躬身應聲;不說他們的家人被趙雲捏著手裏,光他們屠滅步度根轄下數十個部落,他索頭部就與步度根結下了死仇。
現在,趙雲讓他們拚命,那麽他們就必須拚命,為了家人,也為了活下去。
當然,勝利的果實也是令他們狂熱的。
如今,他的部眾已搶得兩萬多女人,有女人就能生孩子,就能壯大部族人口。
所以,趙雲說得對,此戰若勝,他們就能殺去步度根老巢龍城,俘獲更多的女人和牛羊……
…….
另一邊,綠草連天的草原上,鋪天蓋野的鮮卑騎兵緩緩南進..
代表西部鮮卑大汗的王旗下,步度根望了望沉入地平線的紅日,對左右道:
“此地距趙雲營地還有多遠?”
“迴大汗,應在六十餘裏!”戴胡阿狼泥躬身迴答。
步度根點了點頭:“那便在此露營休整!”
步度根話語落下,當即有一隊令騎飛馳而出,於騎兵大隊兩側高喝:
“大汗有令,就地露營!”
當龐大的騎兵隊伍停下時,暮色已經深沉….
步度根麾下一眾將領,陸陸續續趕來剛紮下的王帳。
王帳內,步度根端坐在胡床上,目光掃向盤坐於兩側的一眾將領…
這些將領中,有身型矮壯,大頭平臉,典型匈奴人外貌的人,也有高鼻深目,甚至是藍目的丁零人外貌,還有金發赤須,身型高大的堅昆人外貌,以及膚色白皙,須發濃密的混血人外貌。
在東漢後期,鮮卑是非常強大的,領土麵積東西長達一萬四千多裏,南北寬達七千多裏,與東漢的領土都相差無幾,是繼匈奴之後的草原霸主。
但是,遊牧民族有個天然缺陷,那就是人口薄弱,不過遊牧民族也有他們的辦法,那就是兼並一切可以兼並的人口,然後生出一大堆雜種..
不..應該叫混血兒!
現在,步度根麾下這些長相各異的將領,就是當年他祖父檀石槐,兼並丁零、堅昆、匈奴的產物。
步度根目光遊巡帳中一遍,最終停在空著的右首位,對左首一將問道:“阿狼泥,騫曼可有消息傳來?”
戴胡阿狼泥右手貼胸,恭敬道:“迴大汗,右校王適才傳來消息,他已繞至趙雲後方,隻待大汗狼煙為號,便與大汗夾擊趙雲!”
聞言,步度根非常振奮;從越過浚稽山後,他派出數千親衛精騎封控大軍方圓三十裏,清除趙雲一方的斥候遊哨。
然後,他派從弟騫曼領三萬騎兵繞去趙雲後方。
而他,則領著麾下七萬騎兵慢悠悠向南壓進,其目的自然是為繞後的騫曼拖延時間。
如今,騫曼已繞至趙雲後方,那麽勝利就離他不遠了。
步度根戰意昂然道:“諸位,都聽到了吧?右校王已成功繞至趙雲後方,覆滅趙雲就在眼前!”
“此乃天狼神佑我大鮮卑,此戰滅殺趙雲,必重振我大鮮卑輝煌,屆時殺入漢境,掠盡漢女!”
一聽掠盡漢女,帳中一眾鮮卑將領,如打了興奮劑一般,個個雙目放光,暗咽口水,齊齊大喝:
“滅殺趙雲,掠盡漢女!”
“哈哈哈!”
見一眾將領戰意高昂,步度根仰首大笑。
部眾要漢人的錢糧和女人,而他要的是重振先祖雄風,建立屬於他的大鮮卑帝國。
一想到自己有望複興大鮮卑帝國,步度根就無比振奮,當即大喝:
“傳令下去,休整一夜,一戰滅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