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黨郡,長子城。
今天是臘月二十八,也就是說還有兩天就過年了!
但一場賊禍,衝散了上黨百姓迎接新年的喜悅,整個城內充斥著緊張、壓抑的氣息。
高聳的城牆上,上黨郡丞賈穆與蘇由並肩城頭,麵目凝重。
他們怎麽都沒想到,有一天黑山賊會殺入上黨?
要知道,上黨雖然與黑山賊同處在龐大的太行山山脈中,但上黨有與天為黨之稱,是河北大地上一塊凸起的高地,四麵八方都是懸崖峭壁,自古就隻有五條山陘可以登上上黨。
而這五條山陘,分別是連通河內的太行陘、白陘,和西通河東的高平關,以及勾連冀州的滏口陘和通往太原的大穀道,並且這五條道路都在白袍軍掌控中。
因為白袍軍掌控這五條要道,可以說上黨是最安全的,但就是這種所有人都認為的安全,變成了隱患。
這一下,所有認為上黨很安全的人,都意識到茫茫太行山中還有通向上黨的路,但現在似乎有點追悔莫及了。
城外,是密密麻麻的賊兵,給人一種蔓延無盡的壓迫感。
蘇由右臂打著繃帶,臉上還帶著淤青,他也是眾多人中認為上黨最安全的一個。
所以,他在運送物資去邯鄲的路途中,毫無防備地遭到了黑山賊的伏擊。
他運送的上千車皮毛自然丟了,麾下五千兵馬也死傷過千,從而給他上了血淋淋的一課。
不過,蘇由在上黨遭到伏擊,對於長子城來說,卻是幸運。
因為蘇由帶著麾下近四千兵卒逃入長子城,給無兵可用的長子城注入了中堅力量。
也正是因為這數千兵力,守住了長子城,護住了城內數萬百姓的生命。
“咚咚~”
城外密密麻麻的賊兵中,又響起了如雷的戰鼓聲。
“賈郡丞,賊兵又要來了,城頭交給我!”
蘇由目光蕭殺,當日被黑山賊伏擊,對他來說絕對是恥辱,他誓要擊退黑山賊洗刷恥辱。
賈穆也不廢話,對蘇由鄭重拱手,快步下了城頭…
今年,是賈穆擔任上黨郡丞的第五年,他沒有當年接手上黨的迷茫和青澀,整個人變得成熟肅然,年紀輕輕已完全具備一方大員的氣質。
現在,賈穆與蘇由二人,分工非常明確,蘇由帶領麾下兵馬負責城頭,而賈穆則組織民夫協助守城。
..
城外,“張”字大旗下,賊帥張燕手中劍鋒向前壓下,嘶喝:“打破城池,雞犬不留!”
“殺~”
密密麻麻的賊兵聲嘶力竭地嘶吼!
數日前,他們襲取了北邊沾縣、涅縣、襄垣、銅鞮、潞縣、壺關縣、屯留、穀遠八縣,獲取了不菲的錢糧,以及令他們狂熱的女人。
而前方的長子城,是上黨郡治所,是上黨最大最繁華的城池,自然更令他們瘋狂。
轉瞬間,長子城另外三座城門處也接連響起攻城的鼓聲,數萬賊兵如蟻群一般湧向城池……
城上,蘇由緩緩拔出腰間佩劍,目光肅殺;他雖然隻有不到四千兵力,四座城門一分兵,每處不足千人,但別忘了這是河北,天下最擅長製弩的地方。
而且,趙雲還是一個極為重視軍械製造的人。
所以,別看上黨內部沒有兵力,但作為上黨治所的長子城卻儲備了不少軍械。
蘇由逃入長子城,正好能有效的利用府庫中的軍械。
隻見,城頭上,是一排向左右蔓延的強弩,上麵是森寒耀目的弩矢之林,僅看一眼,就給人一種頭皮發麻的感覺。
蘇由停在空中的劍刃,倏然斬下,暴喝:“放!”
喝令聲剛落,蓄勢待發的弩矢之林,離弦破空,帶著死亡的唿嘯聲,沒入洶湧而來的賊兵中。
一瞬間,賊兵中慘叫悲鳴迭起,陣型大亂。
不過,這並不能擊退賊兵,他們趁城上填弩的時間,硬著頭皮、扛著雲梯,邁開腳丫子瘋狂往城池衝鋒….
緊接著,又是一波如收割機般的駑雨,一個個賊兵倒在了衝鋒的路上。
但幸存的賊兵,並未停下腳步,依舊在往前衝….
他們不是有什麽信仰可以做到舍生忘死,而是他們每個人都有欲望,掠奪的欲望…..
“投石,放!”
強駑打擊過後,賊兵已進入城池兩百步,城上一架架投石車,拋起漫天飛石。
飛石眨眼落下,頓時響起地動山搖的聲音,無數賊兵在落石打擊下,死傷一片….
攻城賊兵後方,張字大旗下,張燕目光冷冽,麵無表情。
“將軍,何不分兵南掠?”
張燕對攻城的傷亡能做到麵不改色,但張燕麾下很多將領做不到,比如大將杜長,因不忍攻城的巨大傷亡,發出了質疑。
在杜長看來,既然蘇由守在這裏,那麽他們根本沒必要踢長子城這顆釘子,直接分兵劫掠無兵駐守的上黨南部五縣豈不更好?
張燕蠟黃的臉上,露出一副高深莫測的表情,冷笑道:“長子必須打!”
杜長還欲再言,卻被一名腰插殺豬刀的賊將製止:
“老三你就別說了,將軍這麽做肯定是有道理的,你且伏耳過來,我告訴你個秘密!”
杜長一愣,好奇地湊耳過去,隻聽殺豬刀賊將,壓低聲音道:
“老三,你不覺得當日蘇由能帶著那麽多人逃脫很奇怪嗎?其實那天我堵口子,故意放他出去的!”
杜長一聽,勃然大怒,破口大罵:“季隗你個狗日的,你竟然….”
殺豬刀賊將連忙捂住杜長嘴巴,在杜長耳朵邊,低聲解釋:
“你跟我急個卵啊,是將軍讓我這麽做的!”
杜長頓時目瞪口呆,難以置信地望向張燕,將軍怎麽要故意放走蘇由?
若當日全殲蘇由,那麽長子城就無兵可守,長子城就是他們砧板上的肉!
那像現在,長子成了塊硬骨頭,他們牙都快啃崩了。
但是,張燕沒有給杜長解惑的意思。
激烈的攻城一晃到了中午,賊兵雖然前仆後繼、悍不畏死,但打了一個上午,連城池都沒有摸到。
張燕見攻城士氣已瀉,轉身道:“鳴金收兵!”
鳴金聲一響,攻城賊兵如落潮一般退去…..
緊接著,其他三座城門外也接連響起鳴金收兵的聲音。
不過,從賊兵聞令收兵的隊形可以看出,黑山軍與當年的黃巾軍有了很大的區別。
當年,黃巾軍是一群男女老幼齊上陣的烏合之眾。
而如今的黑山軍,隊伍裏沒有一個老弱,而且他們聞令識令,甚至在撤退時都能保持一定的陣型。
由此可見,黑山軍早已不是當年的烏合之眾,這也許就是曆史上,黑山軍為何如此難纏的原因之一。
收兵迴營後,季隗找到杜長:“老三,剛才我給你說的話,你可不要給其他人說,這是機密!”
杜長滿腹不解,勾住季隗肩膀,抓耳撓腮的道:“老季,我怎麽都想不明白,將軍為何要這麽做,你能不能告訴我?”
季隗掙開杜長的手,壓低聲音道:“都給你說是機密,怎麽能說出來?你自己琢磨吧!嘿嘿….其實我也在琢磨!”
“你個狗日的!”
杜長一推季隗,罵罵咧咧地走了。
張燕大帳裏,張燕盤坐在炭爐邊,爐火上溫著酒水,沒一會兒就散發出醉人的酒香。
張燕與趙雲之兄趙風同歲,今年三十有六,也許是在深山中待久了,張燕有種往野獸進化的趨勢,一頭黑白相間的長發披散著,兩腮濃密的胡須卷翹著,坐在那裏就像一頭雄獅,一點也沒有外號飛燕的輕靈。
不過,張燕這副容貌,更添氣勢,不愧是擁眾百萬的黑山軍賊帥。
張燕端起爐火上沁人心脾的美酒,淺淺地飲了一口,隨即將手中的溫酒奠在地上,喃喃自語:
“義兄、阿河,燕對不起你們,是燕當年錯信他,才害了你們!”
“也許你們都不會想到,當年那個粗布麻衣的少年,已經成為了令無數人跪地仰望的人!”
說到這裏,張燕雙拳捏得咯吱作響,切齒痛恨道:
“但是…他的一切,都是踏著你們屍骨得來的,這筆血賬,是時候算了!”
“將軍!”
軍帳外突然響起季隗的聲音。
張燕雖然是賊,但張燕卻有大漢朝廷敕封的官職。
當年,靈帝在世時,因無力圍剿黑山賊,又恰逢張燕遣使至洛陽請降,於是靈帝借坡下驢,封張燕為平難中郎將,管理百萬黑山賊盤踞的太行山山區。
自此之後,張燕就名正言順盤踞在太行山中,打著官方的名頭,幹著四處劫掠的勾當。
而董卓進京後,天下進入諸侯割據的局麵。
當初,張燕也有響應伐董撈取政治資本走出深山的打算,但想到發起討董檄文的趙雲,張燕瞬間打消了念頭。
因為,張燕與趙雲有著一段無法化解的血仇。
聽聞季隗的聲音,張燕重新倒酒溫在爐火上,對外道:“進來吧!”
季隗進入帳中,見張燕身前地上奠著酒痕,他知道將軍這是在祭奠張牛角和褚河。
一瞬間,季隗腦海中浮現一段記憶….
那是十年前,那一年大賢良師為救天下苦難者,對暴政發起反抗,是為黃巾起義。
而他們在渠帥張牛角的帶領下奉命攻打常山,就在他們快攻下常山王都元氏城時,一個粗布麻衣,手執大槍的少年來投效他們。
因少年是他們同鄉,更是將軍好友的弟弟,所以將軍非常相信少年,對少年委以重任。
但就是這份信任,害了他們;那少年騙取他們的信任,刺殺了渠帥張牛角,導致數萬黃巾軍分崩離析,而將軍也背上弑殺義兄的惡名。
後來,雖然真相大白,還將軍清白,但從那件事情之後,少年的名頭越來越響,在常山打出了赫赫威名。
其後,將軍為了給義兄張牛角報仇,與黃龍聯合攻打真定,卻沒想到少年狡詐如狼,不僅一把火燒了黃龍部曲,還殺了將軍的親弟弟褚河。
而將軍也在真定城外大敗,被少年一路追殺,差點就死在少年手裏。
經過當年常山之事後,少年踏著黃巾軍的屍骨,走出常山,成了官。
時至今日,當年那個在他記憶中的少年,早已今非昔比,成為了河北的無冕之王…..
“老季!”
見季隗愣自出神,張燕喊了一聲。
季隗收迴思緒,不好意思地撓了撓頭,隨即想到正事,稟報道:
“將軍,這都幾天了,三關不見任何動靜,這該如何是好?”
其實,張燕圍攻長子城的目的,是誘上黨壺關、壺口關、天井關三處駐軍來援。
張燕深知,他不能再繼續待在山中了,因為趙雲的勢力越來越大,對河北的掌控也越來越強。
正所謂臥榻之處豈容他人酣睡?既然趙雲早晚要對他用兵,那麽他何不趁上黨空虛之際,趁虛而入?
張燕的目的很明確,故意放蘇由死守長子城,誘使三關駐軍來援,一旦上黨三關守將出兵馳援長子。
那麽,他埋伏在三關附近的黑山軍,就能趁機奪取三關。
而一旦奪取三關,張燕不僅切斷了冀州與上黨的聯係,還打通了與河內秦軍的通道。
如此一來,張燕隻需扼守上黨西北的大穀道,就能完成割據上黨的目的。
而割據上黨,就對太原、冀州有居高臨下的優勢,向西北可襲擾太原,東下可侵冀州,南麵可與呂布結盟。
可以說,隻要拿下上黨,張燕就掌握了戰爭主動權,能成為真正的一方諸侯。
張燕端起爐火上的溫酒,呷了一口,將酒甕遞給季隗,說道:
“看來我們打得不夠狠,明日各門增兵一萬,給我狠狠的打,我倒要看他們能旁觀多久!”
今天是臘月二十八,也就是說還有兩天就過年了!
但一場賊禍,衝散了上黨百姓迎接新年的喜悅,整個城內充斥著緊張、壓抑的氣息。
高聳的城牆上,上黨郡丞賈穆與蘇由並肩城頭,麵目凝重。
他們怎麽都沒想到,有一天黑山賊會殺入上黨?
要知道,上黨雖然與黑山賊同處在龐大的太行山山脈中,但上黨有與天為黨之稱,是河北大地上一塊凸起的高地,四麵八方都是懸崖峭壁,自古就隻有五條山陘可以登上上黨。
而這五條山陘,分別是連通河內的太行陘、白陘,和西通河東的高平關,以及勾連冀州的滏口陘和通往太原的大穀道,並且這五條道路都在白袍軍掌控中。
因為白袍軍掌控這五條要道,可以說上黨是最安全的,但就是這種所有人都認為的安全,變成了隱患。
這一下,所有認為上黨很安全的人,都意識到茫茫太行山中還有通向上黨的路,但現在似乎有點追悔莫及了。
城外,是密密麻麻的賊兵,給人一種蔓延無盡的壓迫感。
蘇由右臂打著繃帶,臉上還帶著淤青,他也是眾多人中認為上黨最安全的一個。
所以,他在運送物資去邯鄲的路途中,毫無防備地遭到了黑山賊的伏擊。
他運送的上千車皮毛自然丟了,麾下五千兵馬也死傷過千,從而給他上了血淋淋的一課。
不過,蘇由在上黨遭到伏擊,對於長子城來說,卻是幸運。
因為蘇由帶著麾下近四千兵卒逃入長子城,給無兵可用的長子城注入了中堅力量。
也正是因為這數千兵力,守住了長子城,護住了城內數萬百姓的生命。
“咚咚~”
城外密密麻麻的賊兵中,又響起了如雷的戰鼓聲。
“賈郡丞,賊兵又要來了,城頭交給我!”
蘇由目光蕭殺,當日被黑山賊伏擊,對他來說絕對是恥辱,他誓要擊退黑山賊洗刷恥辱。
賈穆也不廢話,對蘇由鄭重拱手,快步下了城頭…
今年,是賈穆擔任上黨郡丞的第五年,他沒有當年接手上黨的迷茫和青澀,整個人變得成熟肅然,年紀輕輕已完全具備一方大員的氣質。
現在,賈穆與蘇由二人,分工非常明確,蘇由帶領麾下兵馬負責城頭,而賈穆則組織民夫協助守城。
..
城外,“張”字大旗下,賊帥張燕手中劍鋒向前壓下,嘶喝:“打破城池,雞犬不留!”
“殺~”
密密麻麻的賊兵聲嘶力竭地嘶吼!
數日前,他們襲取了北邊沾縣、涅縣、襄垣、銅鞮、潞縣、壺關縣、屯留、穀遠八縣,獲取了不菲的錢糧,以及令他們狂熱的女人。
而前方的長子城,是上黨郡治所,是上黨最大最繁華的城池,自然更令他們瘋狂。
轉瞬間,長子城另外三座城門處也接連響起攻城的鼓聲,數萬賊兵如蟻群一般湧向城池……
城上,蘇由緩緩拔出腰間佩劍,目光肅殺;他雖然隻有不到四千兵力,四座城門一分兵,每處不足千人,但別忘了這是河北,天下最擅長製弩的地方。
而且,趙雲還是一個極為重視軍械製造的人。
所以,別看上黨內部沒有兵力,但作為上黨治所的長子城卻儲備了不少軍械。
蘇由逃入長子城,正好能有效的利用府庫中的軍械。
隻見,城頭上,是一排向左右蔓延的強弩,上麵是森寒耀目的弩矢之林,僅看一眼,就給人一種頭皮發麻的感覺。
蘇由停在空中的劍刃,倏然斬下,暴喝:“放!”
喝令聲剛落,蓄勢待發的弩矢之林,離弦破空,帶著死亡的唿嘯聲,沒入洶湧而來的賊兵中。
一瞬間,賊兵中慘叫悲鳴迭起,陣型大亂。
不過,這並不能擊退賊兵,他們趁城上填弩的時間,硬著頭皮、扛著雲梯,邁開腳丫子瘋狂往城池衝鋒….
緊接著,又是一波如收割機般的駑雨,一個個賊兵倒在了衝鋒的路上。
但幸存的賊兵,並未停下腳步,依舊在往前衝….
他們不是有什麽信仰可以做到舍生忘死,而是他們每個人都有欲望,掠奪的欲望…..
“投石,放!”
強駑打擊過後,賊兵已進入城池兩百步,城上一架架投石車,拋起漫天飛石。
飛石眨眼落下,頓時響起地動山搖的聲音,無數賊兵在落石打擊下,死傷一片….
攻城賊兵後方,張字大旗下,張燕目光冷冽,麵無表情。
“將軍,何不分兵南掠?”
張燕對攻城的傷亡能做到麵不改色,但張燕麾下很多將領做不到,比如大將杜長,因不忍攻城的巨大傷亡,發出了質疑。
在杜長看來,既然蘇由守在這裏,那麽他們根本沒必要踢長子城這顆釘子,直接分兵劫掠無兵駐守的上黨南部五縣豈不更好?
張燕蠟黃的臉上,露出一副高深莫測的表情,冷笑道:“長子必須打!”
杜長還欲再言,卻被一名腰插殺豬刀的賊將製止:
“老三你就別說了,將軍這麽做肯定是有道理的,你且伏耳過來,我告訴你個秘密!”
杜長一愣,好奇地湊耳過去,隻聽殺豬刀賊將,壓低聲音道:
“老三,你不覺得當日蘇由能帶著那麽多人逃脫很奇怪嗎?其實那天我堵口子,故意放他出去的!”
杜長一聽,勃然大怒,破口大罵:“季隗你個狗日的,你竟然….”
殺豬刀賊將連忙捂住杜長嘴巴,在杜長耳朵邊,低聲解釋:
“你跟我急個卵啊,是將軍讓我這麽做的!”
杜長頓時目瞪口呆,難以置信地望向張燕,將軍怎麽要故意放走蘇由?
若當日全殲蘇由,那麽長子城就無兵可守,長子城就是他們砧板上的肉!
那像現在,長子成了塊硬骨頭,他們牙都快啃崩了。
但是,張燕沒有給杜長解惑的意思。
激烈的攻城一晃到了中午,賊兵雖然前仆後繼、悍不畏死,但打了一個上午,連城池都沒有摸到。
張燕見攻城士氣已瀉,轉身道:“鳴金收兵!”
鳴金聲一響,攻城賊兵如落潮一般退去…..
緊接著,其他三座城門外也接連響起鳴金收兵的聲音。
不過,從賊兵聞令收兵的隊形可以看出,黑山軍與當年的黃巾軍有了很大的區別。
當年,黃巾軍是一群男女老幼齊上陣的烏合之眾。
而如今的黑山軍,隊伍裏沒有一個老弱,而且他們聞令識令,甚至在撤退時都能保持一定的陣型。
由此可見,黑山軍早已不是當年的烏合之眾,這也許就是曆史上,黑山軍為何如此難纏的原因之一。
收兵迴營後,季隗找到杜長:“老三,剛才我給你說的話,你可不要給其他人說,這是機密!”
杜長滿腹不解,勾住季隗肩膀,抓耳撓腮的道:“老季,我怎麽都想不明白,將軍為何要這麽做,你能不能告訴我?”
季隗掙開杜長的手,壓低聲音道:“都給你說是機密,怎麽能說出來?你自己琢磨吧!嘿嘿….其實我也在琢磨!”
“你個狗日的!”
杜長一推季隗,罵罵咧咧地走了。
張燕大帳裏,張燕盤坐在炭爐邊,爐火上溫著酒水,沒一會兒就散發出醉人的酒香。
張燕與趙雲之兄趙風同歲,今年三十有六,也許是在深山中待久了,張燕有種往野獸進化的趨勢,一頭黑白相間的長發披散著,兩腮濃密的胡須卷翹著,坐在那裏就像一頭雄獅,一點也沒有外號飛燕的輕靈。
不過,張燕這副容貌,更添氣勢,不愧是擁眾百萬的黑山軍賊帥。
張燕端起爐火上沁人心脾的美酒,淺淺地飲了一口,隨即將手中的溫酒奠在地上,喃喃自語:
“義兄、阿河,燕對不起你們,是燕當年錯信他,才害了你們!”
“也許你們都不會想到,當年那個粗布麻衣的少年,已經成為了令無數人跪地仰望的人!”
說到這裏,張燕雙拳捏得咯吱作響,切齒痛恨道:
“但是…他的一切,都是踏著你們屍骨得來的,這筆血賬,是時候算了!”
“將軍!”
軍帳外突然響起季隗的聲音。
張燕雖然是賊,但張燕卻有大漢朝廷敕封的官職。
當年,靈帝在世時,因無力圍剿黑山賊,又恰逢張燕遣使至洛陽請降,於是靈帝借坡下驢,封張燕為平難中郎將,管理百萬黑山賊盤踞的太行山山區。
自此之後,張燕就名正言順盤踞在太行山中,打著官方的名頭,幹著四處劫掠的勾當。
而董卓進京後,天下進入諸侯割據的局麵。
當初,張燕也有響應伐董撈取政治資本走出深山的打算,但想到發起討董檄文的趙雲,張燕瞬間打消了念頭。
因為,張燕與趙雲有著一段無法化解的血仇。
聽聞季隗的聲音,張燕重新倒酒溫在爐火上,對外道:“進來吧!”
季隗進入帳中,見張燕身前地上奠著酒痕,他知道將軍這是在祭奠張牛角和褚河。
一瞬間,季隗腦海中浮現一段記憶….
那是十年前,那一年大賢良師為救天下苦難者,對暴政發起反抗,是為黃巾起義。
而他們在渠帥張牛角的帶領下奉命攻打常山,就在他們快攻下常山王都元氏城時,一個粗布麻衣,手執大槍的少年來投效他們。
因少年是他們同鄉,更是將軍好友的弟弟,所以將軍非常相信少年,對少年委以重任。
但就是這份信任,害了他們;那少年騙取他們的信任,刺殺了渠帥張牛角,導致數萬黃巾軍分崩離析,而將軍也背上弑殺義兄的惡名。
後來,雖然真相大白,還將軍清白,但從那件事情之後,少年的名頭越來越響,在常山打出了赫赫威名。
其後,將軍為了給義兄張牛角報仇,與黃龍聯合攻打真定,卻沒想到少年狡詐如狼,不僅一把火燒了黃龍部曲,還殺了將軍的親弟弟褚河。
而將軍也在真定城外大敗,被少年一路追殺,差點就死在少年手裏。
經過當年常山之事後,少年踏著黃巾軍的屍骨,走出常山,成了官。
時至今日,當年那個在他記憶中的少年,早已今非昔比,成為了河北的無冕之王…..
“老季!”
見季隗愣自出神,張燕喊了一聲。
季隗收迴思緒,不好意思地撓了撓頭,隨即想到正事,稟報道:
“將軍,這都幾天了,三關不見任何動靜,這該如何是好?”
其實,張燕圍攻長子城的目的,是誘上黨壺關、壺口關、天井關三處駐軍來援。
張燕深知,他不能再繼續待在山中了,因為趙雲的勢力越來越大,對河北的掌控也越來越強。
正所謂臥榻之處豈容他人酣睡?既然趙雲早晚要對他用兵,那麽他何不趁上黨空虛之際,趁虛而入?
張燕的目的很明確,故意放蘇由死守長子城,誘使三關駐軍來援,一旦上黨三關守將出兵馳援長子。
那麽,他埋伏在三關附近的黑山軍,就能趁機奪取三關。
而一旦奪取三關,張燕不僅切斷了冀州與上黨的聯係,還打通了與河內秦軍的通道。
如此一來,張燕隻需扼守上黨西北的大穀道,就能完成割據上黨的目的。
而割據上黨,就對太原、冀州有居高臨下的優勢,向西北可襲擾太原,東下可侵冀州,南麵可與呂布結盟。
可以說,隻要拿下上黨,張燕就掌握了戰爭主動權,能成為真正的一方諸侯。
張燕端起爐火上的溫酒,呷了一口,將酒甕遞給季隗,說道:
“看來我們打得不夠狠,明日各門增兵一萬,給我狠狠的打,我倒要看他們能旁觀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