涅城外,白袍軍斥候虐殺賊兵斥候。
而上黨東部壺關外,也出現差不多的場景,白袍軍斥候正瘋狂追殺賊兵斥候。
壺關外的斥侯統領,是趙雲小舅子甄堯,他原本負責偵查冀州漳水一線,但在接到命令後,帶領五百斥候跟隨何茂西進壺關。
一到壺關,甄堯發現關外有很多賊兵線眼徘徊,當即出關大舉追殺賊兵斥候,一時間攆的賊兵斥候上躥下跳,倉惶四逃…..
壺關關城內,何茂麾下五千兵馬正在休整,他是昨日抵達壺關的。
何茂,三十歲,南陽富戶出身,曾在其從兄何進麾下效力。
當年,何進敗亡後,何茂投入袁紹麾下為將,曾與田豐打造冀北防線抵禦趙雲南下,參與了高陽之戰。
高陽一戰敗北後,何茂隨田豐退至滹沱河南岸,又與田豐打造滹沱河冀中防線,但就在這個時候田豐卻被袁紹逼迫自殺。
至此事後,何茂對袁紹大失所望,遂帶著部眾投降趙雲,與他在曆史上率眾投降曹操有些相似。
雖然何茂在曆史上被史官一筆帶過,但能在惜字如金的史官筆下留姓名,也絕非常人。
何茂投入趙雲麾下已有兩三年,開頭坐了兩年冷板凳,去年雖然隨軍征伐南匈奴,但很快就搞起了運輸,也有點不得重用。
不過這次,趙雲親點他的將,命他出兵上黨,令何茂非常激動,這對他來說是一個彰顯能力和立功的機會。
所以,一到壺關,何茂就不停向方悅打聽賊兵的情況,基本是事無巨細的程度。
好在,去年何茂搞了一年運輸,常常路過壺關,與方悅早就混熟了,方悅自然將自己知道的一五一十告知何茂。
關城營房內,當何茂聽到數萬賊兵屯駐潞縣、銅鞮、屯留三城後,不禁蹙眉道:
“此三城互成犄角,位於壺關以西,正好控扼壺關,我方欲馳援長子,三城便是眼中之釘,肉中之刺也!”
方悅也知道橫在長子與壺關之間的三城,必須拔掉,但何茂隻有五千兵馬,就算加上他的兩千駐軍,也不過七千人。
七千人野戰數萬賊兵,他們有戰一戰的信心,但若是去攻有上萬據城而守的賊兵,就有些力有不逮了。
兩人沉默了起來,顯然率軍攻城是最不明智的,但不攻城的話怎麽辦?
難道對潞縣三城視而不見,直接繞城去長子城嗎?
這樣是能增強長子城的防禦,但長子城有這麽多糧食夠援軍吃嗎?
一旦深入長子,那邊城中糧草又不夠,那可真是弄巧成拙。
一時間,二人愁眉不展,打吧…是攻堅戰得不償失!
不打吧….又怕繞城去長子被賊兵切斷補給。
沉默半響後,何茂腦中靈光一閃,對方悅道:
“孝興兄,我想了一個折中的法子,你看中不中?”
方悅頓時來了精神,連忙道:“長興兄快快道來!”
何茂當即小聲道:“孝興兄,我的法子是這樣的…….”
…..
第二天,清晨。
何茂率領三千兵馬,做出五千兵馬的假象,快速向壺關西南方向的長子城進發。
何茂的行軍速度極快,不到午時數千兵馬就出現在了潞城外,頓時令城上賊兵大驚失色,慌亂地組織防守。
但接下來的一幕,令城上賊兵大跌眼鏡,數千白袍軍看都不看潞城一眼,直接繞城而過,一副老子沒看見你們的架勢。
見此,一眾賊兵麵麵相覷,你們不是來攻城的嗎?
咋繞城走了呢?
於是,一眾賊兵齊齊望向剛剛趕來城頭的主將羅市。
羅市氣喘籲籲,他也想不通白袍軍為何不攻城,就敢深入上黨。
不過,他也懶得去想,認為這種事情應該讓張燕去燒腦,便急忙派人出城向張燕稟報。
但令羅市憤怒的是,他的人剛放出城,就被城外騎著高頭大馬,像餓狼一樣的白袍軍斥候給宰了,並且挑著人頭在城外耀武揚威。
不過,羅市也不氣餒,又從城上放死士下城,試圖衝破白袍軍斥候的封鎖。
但是,就在羅市的目光中,死士出城轉眼就變成了死人。
羅市很憤怒,又接二連三派人出城,且派的死士越來越多,但無一例外都被一支支白袍軍斥候射成了刺蝟。
一晃到了下午,潞城四門外各堆著百十個人頭。
羅市看著血淋淋的人頭,從最初的憤怒,變成無奈,他很想率大軍出城與白袍軍斥候拚命。
但想到張燕給他據城死守的命令,還是打消了出城念頭,並且意識到白袍軍很可能是故意用這種方式激他出城。
另一邊,何茂領著麾下兵馬在天黑之前,已出現在屯留城外。
屯留守將白雀視色如命,正在城中淫樂,突聞白袍軍殺到了城下,頓時嚇得軟了。
白雀急急忙忙披著衣服往城頭趕,嘴裏罵咧道:
“羅市那個混蛋,他不是在潞城嗎?怎麽白袍軍都殺到我這裏了,也不通知一聲?”
當白雀趕到屯留北門時,打著火把長龍的白袍軍已繞過了屯留北門,快速向西南方向前進。
白雀愣了愣,張燕不是說扼守三城,白袍軍就不敢深入嗎?
這咋和張燕說的不一樣?
愣了半響,白雀也沒想個所以然,但他想到要通知張燕,如羅市那樣急忙派人出城。
但還是被白袍軍斥候截殺了,不過在這黑燈瞎火的晚上,白雀根本沒發現他派出的人,變成了死人。
待白袍軍火把長龍遠去後,白雀繼續迴城中挑燈淫樂…..
…
長子城外。
當日,張燕放棄攻打長子城後,便讓親信季隗率領一萬本部駐紮在長子城外牽製城內白袍軍,使其不敢輕舉妄動。
季隗這個人,在一眾黑山軍頭領中本事並不突出,但此人執行力非常強。
張燕讓他盯著長子城,他就派遣大量兵力封控長子城,用他向張燕保證的話就是:長子城內一隻蒼蠅也甭想飛出來!
夜色越來越深,季隗領著一隊親兵正夜巡各處哨卡……
季隗對長子城的封控是這樣的,圍著城池每隔五十步,置一處哨卡駐兵一百,以此類推,他在長子城外布置了八十處哨卡,徹底將長子城圍了起來。
這番布置,確實能切斷長子城對外界的聯係,但這裏麵也有巨大的缺陷,甚至是兵家大忌,那就是兵力太過分散,一旦遇襲,基本毫無招架之力。
不過,季隗不覺得自己做法有問題,他隻知道張燕讓他盯著長子城,那他就眼睛不眨地盯著。
繞著長子城夜巡一圈後,已到了下半夜,季隗這才迴到長子城北門外的營地裏。
營裏有兩千兵卒,除了少量值夜的,其他都在酣睡中。
聽著鼾聲,季隗也非常困,不禁哈欠連天,沒一會兒就在帳中睡著了…
深沉的夜色中,寒風凜冽…..
長子城以北,絳水北岸。
何茂麾下三千兵馬正在此地休整;今日天黑前他就到了屯留城外,而屯留距離長子並不遠,隻有六十裏的樣子,所以在抵達絳水後,何茂選擇休整一番。
絳水河,是屯留縣與長子縣的分界,踏過此河,就進入了長子境內,距離長子城也就隻有二十裏的樣子。
此刻,何茂既緊張又激動,此次他用的就是一個快字,先用斥候封控消息,再用最快的速度突過潞城、屯留,奇襲長子城外賊兵。
現在,潞城、屯留已過,就剩長子城外的賊兵了。
就在這時,冰封的河麵上響起馬蹄叩冰的清脆聲,何茂急忙循聲望去。
“將軍,我等已摸至賊兵營外,未發現賊兵哨馬!”
轉眼間,一騎斥候來到何茂麵前稟報。
聞報,何茂心中緊張盡去,當即喝令全軍直撲長子。
三千兵馬已休整半夜,體力基本恢複,在何茂一聲令下,向長子城快速奔進。
二十裏的距離,對於輕裝簡行的三千兵馬來說並不遠,他們在黎明前最黑暗的時刻殺到了賊兵營地外。
而賊兵營地北門,已被甄堯帶領百名斥候悶聲襲取,營門大開。
何茂一見,大喜過望,這一刻他已不必掩蓋聲勢,直接揮軍殺入賊兵營地。
睡夢中的賊兵突然遭到襲擊,個個都有些發懵,但淒厲的慘叫聲,瞬間驚醒他們,個個慌亂無措,如無頭蒼蠅一般亂竄,整個營地一片混亂。
季隗可能因為睡的比較晚,他是被帳外親兵喊醒的,一聽營地裏殺聲一片,季隗頓時渾身冰涼,急的像兔兒一般,飛奔出大帳。
“渠帥,快走!”
季隗剛出帳,帳外親兵就拉著他逃,隻見整個營地裏火勢蔓延,聲勢滔天的白袍軍正迅猛地追殺賊兵,殺得賊兵倉惶逃竄,毫無招架之力。
這一刻,季隗幡然醒悟,終於意識到自己犯了一個天大的錯誤,那就是他不僅分散兵力,還將所有注意力都放在了長子城,對後方不派一兵一卒,導致敵人都殺來了,他還渾然不知。
同時,季隗也對羅市、白雀等人痛恨不已,這幾個混賬不是攔在白袍軍必經之路上嗎?
為何白袍軍都殺到長子了,也沒人通知老子?
而上黨東部壺關外,也出現差不多的場景,白袍軍斥候正瘋狂追殺賊兵斥候。
壺關外的斥侯統領,是趙雲小舅子甄堯,他原本負責偵查冀州漳水一線,但在接到命令後,帶領五百斥候跟隨何茂西進壺關。
一到壺關,甄堯發現關外有很多賊兵線眼徘徊,當即出關大舉追殺賊兵斥候,一時間攆的賊兵斥候上躥下跳,倉惶四逃…..
壺關關城內,何茂麾下五千兵馬正在休整,他是昨日抵達壺關的。
何茂,三十歲,南陽富戶出身,曾在其從兄何進麾下效力。
當年,何進敗亡後,何茂投入袁紹麾下為將,曾與田豐打造冀北防線抵禦趙雲南下,參與了高陽之戰。
高陽一戰敗北後,何茂隨田豐退至滹沱河南岸,又與田豐打造滹沱河冀中防線,但就在這個時候田豐卻被袁紹逼迫自殺。
至此事後,何茂對袁紹大失所望,遂帶著部眾投降趙雲,與他在曆史上率眾投降曹操有些相似。
雖然何茂在曆史上被史官一筆帶過,但能在惜字如金的史官筆下留姓名,也絕非常人。
何茂投入趙雲麾下已有兩三年,開頭坐了兩年冷板凳,去年雖然隨軍征伐南匈奴,但很快就搞起了運輸,也有點不得重用。
不過這次,趙雲親點他的將,命他出兵上黨,令何茂非常激動,這對他來說是一個彰顯能力和立功的機會。
所以,一到壺關,何茂就不停向方悅打聽賊兵的情況,基本是事無巨細的程度。
好在,去年何茂搞了一年運輸,常常路過壺關,與方悅早就混熟了,方悅自然將自己知道的一五一十告知何茂。
關城營房內,當何茂聽到數萬賊兵屯駐潞縣、銅鞮、屯留三城後,不禁蹙眉道:
“此三城互成犄角,位於壺關以西,正好控扼壺關,我方欲馳援長子,三城便是眼中之釘,肉中之刺也!”
方悅也知道橫在長子與壺關之間的三城,必須拔掉,但何茂隻有五千兵馬,就算加上他的兩千駐軍,也不過七千人。
七千人野戰數萬賊兵,他們有戰一戰的信心,但若是去攻有上萬據城而守的賊兵,就有些力有不逮了。
兩人沉默了起來,顯然率軍攻城是最不明智的,但不攻城的話怎麽辦?
難道對潞縣三城視而不見,直接繞城去長子城嗎?
這樣是能增強長子城的防禦,但長子城有這麽多糧食夠援軍吃嗎?
一旦深入長子,那邊城中糧草又不夠,那可真是弄巧成拙。
一時間,二人愁眉不展,打吧…是攻堅戰得不償失!
不打吧….又怕繞城去長子被賊兵切斷補給。
沉默半響後,何茂腦中靈光一閃,對方悅道:
“孝興兄,我想了一個折中的法子,你看中不中?”
方悅頓時來了精神,連忙道:“長興兄快快道來!”
何茂當即小聲道:“孝興兄,我的法子是這樣的…….”
…..
第二天,清晨。
何茂率領三千兵馬,做出五千兵馬的假象,快速向壺關西南方向的長子城進發。
何茂的行軍速度極快,不到午時數千兵馬就出現在了潞城外,頓時令城上賊兵大驚失色,慌亂地組織防守。
但接下來的一幕,令城上賊兵大跌眼鏡,數千白袍軍看都不看潞城一眼,直接繞城而過,一副老子沒看見你們的架勢。
見此,一眾賊兵麵麵相覷,你們不是來攻城的嗎?
咋繞城走了呢?
於是,一眾賊兵齊齊望向剛剛趕來城頭的主將羅市。
羅市氣喘籲籲,他也想不通白袍軍為何不攻城,就敢深入上黨。
不過,他也懶得去想,認為這種事情應該讓張燕去燒腦,便急忙派人出城向張燕稟報。
但令羅市憤怒的是,他的人剛放出城,就被城外騎著高頭大馬,像餓狼一樣的白袍軍斥候給宰了,並且挑著人頭在城外耀武揚威。
不過,羅市也不氣餒,又從城上放死士下城,試圖衝破白袍軍斥候的封鎖。
但是,就在羅市的目光中,死士出城轉眼就變成了死人。
羅市很憤怒,又接二連三派人出城,且派的死士越來越多,但無一例外都被一支支白袍軍斥候射成了刺蝟。
一晃到了下午,潞城四門外各堆著百十個人頭。
羅市看著血淋淋的人頭,從最初的憤怒,變成無奈,他很想率大軍出城與白袍軍斥候拚命。
但想到張燕給他據城死守的命令,還是打消了出城念頭,並且意識到白袍軍很可能是故意用這種方式激他出城。
另一邊,何茂領著麾下兵馬在天黑之前,已出現在屯留城外。
屯留守將白雀視色如命,正在城中淫樂,突聞白袍軍殺到了城下,頓時嚇得軟了。
白雀急急忙忙披著衣服往城頭趕,嘴裏罵咧道:
“羅市那個混蛋,他不是在潞城嗎?怎麽白袍軍都殺到我這裏了,也不通知一聲?”
當白雀趕到屯留北門時,打著火把長龍的白袍軍已繞過了屯留北門,快速向西南方向前進。
白雀愣了愣,張燕不是說扼守三城,白袍軍就不敢深入嗎?
這咋和張燕說的不一樣?
愣了半響,白雀也沒想個所以然,但他想到要通知張燕,如羅市那樣急忙派人出城。
但還是被白袍軍斥候截殺了,不過在這黑燈瞎火的晚上,白雀根本沒發現他派出的人,變成了死人。
待白袍軍火把長龍遠去後,白雀繼續迴城中挑燈淫樂…..
…
長子城外。
當日,張燕放棄攻打長子城後,便讓親信季隗率領一萬本部駐紮在長子城外牽製城內白袍軍,使其不敢輕舉妄動。
季隗這個人,在一眾黑山軍頭領中本事並不突出,但此人執行力非常強。
張燕讓他盯著長子城,他就派遣大量兵力封控長子城,用他向張燕保證的話就是:長子城內一隻蒼蠅也甭想飛出來!
夜色越來越深,季隗領著一隊親兵正夜巡各處哨卡……
季隗對長子城的封控是這樣的,圍著城池每隔五十步,置一處哨卡駐兵一百,以此類推,他在長子城外布置了八十處哨卡,徹底將長子城圍了起來。
這番布置,確實能切斷長子城對外界的聯係,但這裏麵也有巨大的缺陷,甚至是兵家大忌,那就是兵力太過分散,一旦遇襲,基本毫無招架之力。
不過,季隗不覺得自己做法有問題,他隻知道張燕讓他盯著長子城,那他就眼睛不眨地盯著。
繞著長子城夜巡一圈後,已到了下半夜,季隗這才迴到長子城北門外的營地裏。
營裏有兩千兵卒,除了少量值夜的,其他都在酣睡中。
聽著鼾聲,季隗也非常困,不禁哈欠連天,沒一會兒就在帳中睡著了…
深沉的夜色中,寒風凜冽…..
長子城以北,絳水北岸。
何茂麾下三千兵馬正在此地休整;今日天黑前他就到了屯留城外,而屯留距離長子並不遠,隻有六十裏的樣子,所以在抵達絳水後,何茂選擇休整一番。
絳水河,是屯留縣與長子縣的分界,踏過此河,就進入了長子境內,距離長子城也就隻有二十裏的樣子。
此刻,何茂既緊張又激動,此次他用的就是一個快字,先用斥候封控消息,再用最快的速度突過潞城、屯留,奇襲長子城外賊兵。
現在,潞城、屯留已過,就剩長子城外的賊兵了。
就在這時,冰封的河麵上響起馬蹄叩冰的清脆聲,何茂急忙循聲望去。
“將軍,我等已摸至賊兵營外,未發現賊兵哨馬!”
轉眼間,一騎斥候來到何茂麵前稟報。
聞報,何茂心中緊張盡去,當即喝令全軍直撲長子。
三千兵馬已休整半夜,體力基本恢複,在何茂一聲令下,向長子城快速奔進。
二十裏的距離,對於輕裝簡行的三千兵馬來說並不遠,他們在黎明前最黑暗的時刻殺到了賊兵營地外。
而賊兵營地北門,已被甄堯帶領百名斥候悶聲襲取,營門大開。
何茂一見,大喜過望,這一刻他已不必掩蓋聲勢,直接揮軍殺入賊兵營地。
睡夢中的賊兵突然遭到襲擊,個個都有些發懵,但淒厲的慘叫聲,瞬間驚醒他們,個個慌亂無措,如無頭蒼蠅一般亂竄,整個營地一片混亂。
季隗可能因為睡的比較晚,他是被帳外親兵喊醒的,一聽營地裏殺聲一片,季隗頓時渾身冰涼,急的像兔兒一般,飛奔出大帳。
“渠帥,快走!”
季隗剛出帳,帳外親兵就拉著他逃,隻見整個營地裏火勢蔓延,聲勢滔天的白袍軍正迅猛地追殺賊兵,殺得賊兵倉惶逃竄,毫無招架之力。
這一刻,季隗幡然醒悟,終於意識到自己犯了一個天大的錯誤,那就是他不僅分散兵力,還將所有注意力都放在了長子城,對後方不派一兵一卒,導致敵人都殺來了,他還渾然不知。
同時,季隗也對羅市、白雀等人痛恨不已,這幾個混賬不是攔在白袍軍必經之路上嗎?
為何白袍軍都殺到長子了,也沒人通知老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