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西斜。
洛陽。
綠了自家小舅子的呂布,從小平津關迴到了洛陽。
按理說,洛陽距小平津關不過二三十裏,呂布應該很快就能迴到洛陽,但昨晚呂布太疲勞了,睡到今日日過中天才醒。
這不是呂布不行了,而是張寧用太平要術中的房中術來侍奉呂布,弄得呂布欲罷不能,與張寧奮戰至黎明前夕才消停下來。
於是乎,呂布下午才啟程迴洛陽。
秦王宮中,丞相司馬防與一幹大臣,正望眼欲穿的等著呂布。
昨日,司馬防突然收到河東盡失,陝縣淪陷的消息,頓時頭皮發麻,氣得半死。
當初,聽聞天井關失陷,魏續被困上黨的消息時,司馬防是不同意出兵救援的,但呂布一意孤行,鐵了心要從河東出兵救魏續。
現在好了,不僅河東盡失,還被占了陝城。
司馬防太清楚陝縣的重要性了,陝縣不僅是河南賴以生存的鹽鐵要道,更是洛陽與關中來往的咽喉。
而今陝城一失,就意味著洛陽與關中被攔腰截斷了,這對秦國必將是毀滅性的打擊。
但事已至此,司馬防隻能一邊派人向呂布稟報,一邊召集朝中大臣商議對策。
本來,司馬防以為呂布收到這樣晴天霹靂般的消息,會馬不停蹄趕迴洛陽。
但誰曾想,他們從昨夜等到現在,呂布都還沒有迴來。
這一刻,司馬防真是又氣又急,他忽然有些後悔,當年就不該答應與呂布聯姻,就不應該支持呂布立足司州。
不過,想到自己的兒子司馬懿,司馬防又好受了很多。
司馬防相信,身在西涼的司馬懿,應該也收到了這些消息。
那麽以他兒子司馬懿的英睿,應該已從西涼撤軍,迴師關中…….
“大王迴來了,大王迴來了!”
就在司馬防思緒飄飛之際,大殿外突然響起公鴨嗓子的歡唿聲。
殿中一幹大臣,暗道終於迴來了,目光齊刷刷投向殿門。
少息,呂布在羽林軍的簇擁中進入大殿,一幹大臣不禁一愣,以前走路龍驤虎步的呂布,今天怎麽給人一種雙腳發軟的感覺呢?
人人不禁暗道,看來大王也是累著了,應該一直在趕路吧!
司馬防見呂布疲憊的樣子,也覺得自己錯怪了呂布,領著群臣齊齊參拜。
“臣等恭迎大王!”
“眾卿平身!”
呂布走到王座,一屁股坐下,右手微抬。
他早已經習慣王這個身份,並且非常享受群臣跪拜,因為這就是王的榮耀。
“謝大王!”
一幹大臣唱謝起身,濟濟一殿。
“諸位愛卿,趙賊不宣而戰,奪我大秦河東,占我大秦陝城,當真是欺人太甚!”
王座上,呂布怒目如鬥,一身虎狼氣息噴薄而出。
一幹大臣都因呂布身上的威壓感到心悸,同時也覺得趙雲確實欺人太甚。
至於不宣而戰,就是大王用詞不當了,好像是我們先在漳南動手的。
“諸位愛卿,都說說該如何驅逐趙賊,收複失地?”
呂布稱王也快三年了,也懂得集思廣益,首先將問題拋給臣子。
作為百官之首的丞相司馬防,手持玉笏,當先發言:
“大王,陝城西接關中,東通洛陽,乃我大秦東西之咽喉,老臣以為應當即刻奪迴陝城,聚東西之力,複克河東!”
“臣等附議!”
一幹大臣齊齊持笏讚同,畢竟陝城那個位置實在是太重要,可以說一天都拖不得!
呂布沉默不語,其實他也非常清楚必須以最快的時間奪迴陝城,才能恢複與關中的聯係,從而與關中攻打河東。
但是,呂布現在手上沒有什麽兵馬可用。
別看他昨晚牛逼哄哄對張寧說,他有十四萬精銳,但呂布大部分兵馬不是在西涼隨司馬懿討伐韓遂、馬騰,就是在漳南跟白袍軍幹仗,以及屯駐司州各處要地…..
比如中牟、京南四關廣成關、河內孟門關等地,從而導致洛陽現在所有兵力加起來,也不過八千人。
而這八千兵馬,分別是守衛洛陽的五千羽林軍,以及剛剛跟他迴來的三千兵騎。
如果把洛陽這八千兵馬調去攻打陝城,不說這點兵馬能不能奪迴陝城,反正這八千兵馬一走,洛陽是無兵留守了?
到時候,萬一洛陽出個反賊,那豈不是把他呂布的窩都給端了?
畢竟當年趙雲救少帝時,楊彪等人就這麽幹過。
但若留一部分羽林軍在洛陽,隻帶少量兵馬去攻陝城,那還有個屁用。
同時,在呂布心中,不僅要攻打陝城,更要奪迴河內箕關。
但問題是,他手中此刻無兵可用啊?
司馬防似乎看出呂布在想什麽,持玉笏道:“大王,老臣以為當棄漳南,以保司隸!”
這是司馬防昨夜與一幹大臣商議的結果,因為當下洛陽實在無兵可用,而想要奪迴陝城,就隻能放棄冀州漳南,將漳南的兵馬調迴來保全司州,不然別無他法。
王座上,呂布依舊沉吟不語,不說冀州漳南是用三千戰馬從袁紹那裏換來的,就是這些年他在漳南投入的人力物力,就耗費了當年董卓搜刮的一半錢糧。
現在,司馬防讓他放棄漳南,這比割呂布的肉還痛。
一時間,大殿冷場,顯然呂布不願放棄漳南。
司馬防氣極,都到這個時候了,還分不清輕重嗎?
司馬防持玉笏跪地:“大王,物有守宮斷尾,人有斷臂求生,孰輕孰重,大王焉能不明?”
“容孤王想想!”
………
與此同時。
河東,茅津渡。
茅津渡雖然沒有往日商人如蟻,貨物如織的繁榮景象……
但此刻,渡口仍舊是一派繁忙景象,因為今早韓猛率五千步軍剛抵達茅津渡,就接到搭建浮橋連通南北兩岸的軍令。
隻見,水流平緩,且寬闊的河麵上,一艘艘渡船成行排列,然後白袍軍士用成人手臂那麽粗的鐵鏈,將一艘艘渡船串聯固定,接著又用木板鋪砌在渡船上,逐漸形成一條數米寬的浮橋….
茅津渡對岸,趙雲看著忙碌的浮橋工事,心中在想如果我是呂布,麵對這座浮橋該如何破解?
因為這座浮橋連通後,他對陝城控製力更強,不僅有了後勤保證,還可以利用浮橋快速增兵陝城。
也就是說,這座浮橋可謂是趙雲立足陝城的根本,一旦浮橋沒了,那麽黃河就是一道天塹,陝城就成了孤城。
“阿父,你在想什麽?”
趙雲身旁,隨同五千步軍一道抵達此地的趙胤,見趙雲目露沉思的樣子,好奇的問了一句。
趙雲收迴思緒,看向趙胤:“胤兒,為父在想,如何才能保住此橋!”
聞言,趙胤看了看正搭建的浮橋,又看向後方在騎兵監督下挖掘壕溝、構築壁壘的三四萬勞力,這些人由陝縣百姓和商販民夫組成。
趙胤道:“阿父深挖壕溝,築造壁壘連通至陝城,使浮橋與陝城連成一體,這樣不就能阻絕秦軍破壞浮橋嗎?”
在趙胤看來,自己父親深挖壕溝、構築壁壘連接陝城,就相當於浮橋與陝城融合在一起了,哪怕秦軍殺來,有壕溝壁壘兩道防禦工事,秦軍根本就碰不到浮橋。
趙雲亦迴首望向後方,說道:“胤兒,這左右兩條壕溝壁壘,確實可使陝城與浮橋融為一體,能起到阻隔秦軍破壞浮橋的作用;但你要記住,天下不存在無懈可擊的防禦,唯有拾遺補缺,方能無患。”
“阿父教誨,孩兒銘記!”
趙胤受教的點了點頭,他不禁想到父親打造的鐵浮屠,雖然有著無與倫比的攻擊力和防禦力,但也並非毫無破綻。
而這個時候,就要站在敵人的角度,尋找破綻,拾遺補缺。
沉吟半晌後,趙胤好似是想到了什麽,說道:“阿父,浮橋以船為載體,若敵方遣善遊者施以火計,豈不危矣?”
趙雲欣慰地看著兒子,這一點雖然他早已想到,並有應對之策,但兒子小小年紀就能想到這點,足見其智,笑道:
“幸得吾兒提醒,當以牛皮覆橋,防敵火計!”
得到父親誇獎,趙胤心裏喜滋滋的,他腦筋急轉,以敵人的角度,不斷尋找己方的破綻..
就在他盯著浮橋的目光中,一支小船從北岸急速劃來,像是有什麽急事。
不多時,小船靠岸,船上跳下一名斥候,急忙來到趙雲父子麵前,躬身稟報:
“啟稟主公,呂布昨日現於箕關外,其後撤迴河內!”
趙雲淡然一笑;既然呂布出現在箕關外,那麽呂布應該已想到我會對河東動手,但反應還是太過遲鈍了。
趙雲對來報斥候道:“迴去轉告孝興,嚴守關城,不得有失。”
“諾!”
斥候應諾離去後,趙胤道:“聽阿父的意思,呂布有可能派重兵爭奪箕關?之前阿父不是說,陝城才是呂布必爭的命脈嗎?”
對於兒子的提問,趙雲從來都是有問必答,況且他把趙胤帶在身邊,就是讓兒子在戰爭中學習,耐心解釋道:
“胤兒,陝城坐斷崤函,是呂布當前最重要的地方,但是箕關卻是我們最重要的地方。”
“你想啊,假設呂布奪迴箕關,那麽秦軍便能從箕關進入河東,而我們所處的位置,在河東西南..”
趙雲說到這裏話語一頓,看著趙胤。
趙胤恍然大悟,驚心道:“若真如父親所說那般,一旦呂布奪迴箕關,秦軍通過箕關進入河東,豈不是能截斷了我們的後路?”
趙雲頷首道:“所以說,箕關是我們最重要的地方,隻要箕關不失,為父便能以陝城截斷崤函,再以蒲阪津,虎視關中。”
“反之,箕關一旦有失,秦軍便能從箕關殺入河東,那麽為父在陝城和蒲阪津的布局,不僅會化為烏有,還有被截斷後路的危險。”
趙胤重重點頭道:“箕關確實是我們最重要的地方,但呂布能看出來嗎?”
這句話裏,趙雲聽出了輕視,嚴肅道:“胤兒,別小看任何對手,在你沒有把他徹底擊敗前,永遠不能掉以輕心。”
“呂布雖然勇力勝於智力,但他縱橫沙場半生,豈能不知箕關之重?”
“謝阿父教誨,孩兒再也不敢小覷任何人了!”
趙胤低著頭,一副我錯了的樣子;他剛才之所以輕視呂布,是因為他聽說,呂布就從未贏過自己父親。
“走吧,迴城晡食了!”
趙雲看了看天色,差不多已到吃晚飯的時間,邁步向陝城走去….
趙胤哦了一聲,跟在趙雲屁股後麵,快到陝城城門時,又問道:
“阿父,孩兒還有個問題,您說呂布會派重兵爭奪箕關,但河內軍在上黨已被我方吃掉八成,那麽呂布拿什麽爭奪箕關?”
趙雲腳步不停,嘴角微微勾勒:“呂布在漳南,不是還有幾萬兵卒嗎?”
“阿父的意思是,呂布會從漳南撤軍?”
趙雲冷然道:“他沒有選擇!”
洛陽。
綠了自家小舅子的呂布,從小平津關迴到了洛陽。
按理說,洛陽距小平津關不過二三十裏,呂布應該很快就能迴到洛陽,但昨晚呂布太疲勞了,睡到今日日過中天才醒。
這不是呂布不行了,而是張寧用太平要術中的房中術來侍奉呂布,弄得呂布欲罷不能,與張寧奮戰至黎明前夕才消停下來。
於是乎,呂布下午才啟程迴洛陽。
秦王宮中,丞相司馬防與一幹大臣,正望眼欲穿的等著呂布。
昨日,司馬防突然收到河東盡失,陝縣淪陷的消息,頓時頭皮發麻,氣得半死。
當初,聽聞天井關失陷,魏續被困上黨的消息時,司馬防是不同意出兵救援的,但呂布一意孤行,鐵了心要從河東出兵救魏續。
現在好了,不僅河東盡失,還被占了陝城。
司馬防太清楚陝縣的重要性了,陝縣不僅是河南賴以生存的鹽鐵要道,更是洛陽與關中來往的咽喉。
而今陝城一失,就意味著洛陽與關中被攔腰截斷了,這對秦國必將是毀滅性的打擊。
但事已至此,司馬防隻能一邊派人向呂布稟報,一邊召集朝中大臣商議對策。
本來,司馬防以為呂布收到這樣晴天霹靂般的消息,會馬不停蹄趕迴洛陽。
但誰曾想,他們從昨夜等到現在,呂布都還沒有迴來。
這一刻,司馬防真是又氣又急,他忽然有些後悔,當年就不該答應與呂布聯姻,就不應該支持呂布立足司州。
不過,想到自己的兒子司馬懿,司馬防又好受了很多。
司馬防相信,身在西涼的司馬懿,應該也收到了這些消息。
那麽以他兒子司馬懿的英睿,應該已從西涼撤軍,迴師關中…….
“大王迴來了,大王迴來了!”
就在司馬防思緒飄飛之際,大殿外突然響起公鴨嗓子的歡唿聲。
殿中一幹大臣,暗道終於迴來了,目光齊刷刷投向殿門。
少息,呂布在羽林軍的簇擁中進入大殿,一幹大臣不禁一愣,以前走路龍驤虎步的呂布,今天怎麽給人一種雙腳發軟的感覺呢?
人人不禁暗道,看來大王也是累著了,應該一直在趕路吧!
司馬防見呂布疲憊的樣子,也覺得自己錯怪了呂布,領著群臣齊齊參拜。
“臣等恭迎大王!”
“眾卿平身!”
呂布走到王座,一屁股坐下,右手微抬。
他早已經習慣王這個身份,並且非常享受群臣跪拜,因為這就是王的榮耀。
“謝大王!”
一幹大臣唱謝起身,濟濟一殿。
“諸位愛卿,趙賊不宣而戰,奪我大秦河東,占我大秦陝城,當真是欺人太甚!”
王座上,呂布怒目如鬥,一身虎狼氣息噴薄而出。
一幹大臣都因呂布身上的威壓感到心悸,同時也覺得趙雲確實欺人太甚。
至於不宣而戰,就是大王用詞不當了,好像是我們先在漳南動手的。
“諸位愛卿,都說說該如何驅逐趙賊,收複失地?”
呂布稱王也快三年了,也懂得集思廣益,首先將問題拋給臣子。
作為百官之首的丞相司馬防,手持玉笏,當先發言:
“大王,陝城西接關中,東通洛陽,乃我大秦東西之咽喉,老臣以為應當即刻奪迴陝城,聚東西之力,複克河東!”
“臣等附議!”
一幹大臣齊齊持笏讚同,畢竟陝城那個位置實在是太重要,可以說一天都拖不得!
呂布沉默不語,其實他也非常清楚必須以最快的時間奪迴陝城,才能恢複與關中的聯係,從而與關中攻打河東。
但是,呂布現在手上沒有什麽兵馬可用。
別看他昨晚牛逼哄哄對張寧說,他有十四萬精銳,但呂布大部分兵馬不是在西涼隨司馬懿討伐韓遂、馬騰,就是在漳南跟白袍軍幹仗,以及屯駐司州各處要地…..
比如中牟、京南四關廣成關、河內孟門關等地,從而導致洛陽現在所有兵力加起來,也不過八千人。
而這八千兵馬,分別是守衛洛陽的五千羽林軍,以及剛剛跟他迴來的三千兵騎。
如果把洛陽這八千兵馬調去攻打陝城,不說這點兵馬能不能奪迴陝城,反正這八千兵馬一走,洛陽是無兵留守了?
到時候,萬一洛陽出個反賊,那豈不是把他呂布的窩都給端了?
畢竟當年趙雲救少帝時,楊彪等人就這麽幹過。
但若留一部分羽林軍在洛陽,隻帶少量兵馬去攻陝城,那還有個屁用。
同時,在呂布心中,不僅要攻打陝城,更要奪迴河內箕關。
但問題是,他手中此刻無兵可用啊?
司馬防似乎看出呂布在想什麽,持玉笏道:“大王,老臣以為當棄漳南,以保司隸!”
這是司馬防昨夜與一幹大臣商議的結果,因為當下洛陽實在無兵可用,而想要奪迴陝城,就隻能放棄冀州漳南,將漳南的兵馬調迴來保全司州,不然別無他法。
王座上,呂布依舊沉吟不語,不說冀州漳南是用三千戰馬從袁紹那裏換來的,就是這些年他在漳南投入的人力物力,就耗費了當年董卓搜刮的一半錢糧。
現在,司馬防讓他放棄漳南,這比割呂布的肉還痛。
一時間,大殿冷場,顯然呂布不願放棄漳南。
司馬防氣極,都到這個時候了,還分不清輕重嗎?
司馬防持玉笏跪地:“大王,物有守宮斷尾,人有斷臂求生,孰輕孰重,大王焉能不明?”
“容孤王想想!”
………
與此同時。
河東,茅津渡。
茅津渡雖然沒有往日商人如蟻,貨物如織的繁榮景象……
但此刻,渡口仍舊是一派繁忙景象,因為今早韓猛率五千步軍剛抵達茅津渡,就接到搭建浮橋連通南北兩岸的軍令。
隻見,水流平緩,且寬闊的河麵上,一艘艘渡船成行排列,然後白袍軍士用成人手臂那麽粗的鐵鏈,將一艘艘渡船串聯固定,接著又用木板鋪砌在渡船上,逐漸形成一條數米寬的浮橋….
茅津渡對岸,趙雲看著忙碌的浮橋工事,心中在想如果我是呂布,麵對這座浮橋該如何破解?
因為這座浮橋連通後,他對陝城控製力更強,不僅有了後勤保證,還可以利用浮橋快速增兵陝城。
也就是說,這座浮橋可謂是趙雲立足陝城的根本,一旦浮橋沒了,那麽黃河就是一道天塹,陝城就成了孤城。
“阿父,你在想什麽?”
趙雲身旁,隨同五千步軍一道抵達此地的趙胤,見趙雲目露沉思的樣子,好奇的問了一句。
趙雲收迴思緒,看向趙胤:“胤兒,為父在想,如何才能保住此橋!”
聞言,趙胤看了看正搭建的浮橋,又看向後方在騎兵監督下挖掘壕溝、構築壁壘的三四萬勞力,這些人由陝縣百姓和商販民夫組成。
趙胤道:“阿父深挖壕溝,築造壁壘連通至陝城,使浮橋與陝城連成一體,這樣不就能阻絕秦軍破壞浮橋嗎?”
在趙胤看來,自己父親深挖壕溝、構築壁壘連接陝城,就相當於浮橋與陝城融合在一起了,哪怕秦軍殺來,有壕溝壁壘兩道防禦工事,秦軍根本就碰不到浮橋。
趙雲亦迴首望向後方,說道:“胤兒,這左右兩條壕溝壁壘,確實可使陝城與浮橋融為一體,能起到阻隔秦軍破壞浮橋的作用;但你要記住,天下不存在無懈可擊的防禦,唯有拾遺補缺,方能無患。”
“阿父教誨,孩兒銘記!”
趙胤受教的點了點頭,他不禁想到父親打造的鐵浮屠,雖然有著無與倫比的攻擊力和防禦力,但也並非毫無破綻。
而這個時候,就要站在敵人的角度,尋找破綻,拾遺補缺。
沉吟半晌後,趙胤好似是想到了什麽,說道:“阿父,浮橋以船為載體,若敵方遣善遊者施以火計,豈不危矣?”
趙雲欣慰地看著兒子,這一點雖然他早已想到,並有應對之策,但兒子小小年紀就能想到這點,足見其智,笑道:
“幸得吾兒提醒,當以牛皮覆橋,防敵火計!”
得到父親誇獎,趙胤心裏喜滋滋的,他腦筋急轉,以敵人的角度,不斷尋找己方的破綻..
就在他盯著浮橋的目光中,一支小船從北岸急速劃來,像是有什麽急事。
不多時,小船靠岸,船上跳下一名斥候,急忙來到趙雲父子麵前,躬身稟報:
“啟稟主公,呂布昨日現於箕關外,其後撤迴河內!”
趙雲淡然一笑;既然呂布出現在箕關外,那麽呂布應該已想到我會對河東動手,但反應還是太過遲鈍了。
趙雲對來報斥候道:“迴去轉告孝興,嚴守關城,不得有失。”
“諾!”
斥候應諾離去後,趙胤道:“聽阿父的意思,呂布有可能派重兵爭奪箕關?之前阿父不是說,陝城才是呂布必爭的命脈嗎?”
對於兒子的提問,趙雲從來都是有問必答,況且他把趙胤帶在身邊,就是讓兒子在戰爭中學習,耐心解釋道:
“胤兒,陝城坐斷崤函,是呂布當前最重要的地方,但是箕關卻是我們最重要的地方。”
“你想啊,假設呂布奪迴箕關,那麽秦軍便能從箕關進入河東,而我們所處的位置,在河東西南..”
趙雲說到這裏話語一頓,看著趙胤。
趙胤恍然大悟,驚心道:“若真如父親所說那般,一旦呂布奪迴箕關,秦軍通過箕關進入河東,豈不是能截斷了我們的後路?”
趙雲頷首道:“所以說,箕關是我們最重要的地方,隻要箕關不失,為父便能以陝城截斷崤函,再以蒲阪津,虎視關中。”
“反之,箕關一旦有失,秦軍便能從箕關殺入河東,那麽為父在陝城和蒲阪津的布局,不僅會化為烏有,還有被截斷後路的危險。”
趙胤重重點頭道:“箕關確實是我們最重要的地方,但呂布能看出來嗎?”
這句話裏,趙雲聽出了輕視,嚴肅道:“胤兒,別小看任何對手,在你沒有把他徹底擊敗前,永遠不能掉以輕心。”
“呂布雖然勇力勝於智力,但他縱橫沙場半生,豈能不知箕關之重?”
“謝阿父教誨,孩兒再也不敢小覷任何人了!”
趙胤低著頭,一副我錯了的樣子;他剛才之所以輕視呂布,是因為他聽說,呂布就從未贏過自己父親。
“走吧,迴城晡食了!”
趙雲看了看天色,差不多已到吃晚飯的時間,邁步向陝城走去….
趙胤哦了一聲,跟在趙雲屁股後麵,快到陝城城門時,又問道:
“阿父,孩兒還有個問題,您說呂布會派重兵爭奪箕關,但河內軍在上黨已被我方吃掉八成,那麽呂布拿什麽爭奪箕關?”
趙雲腳步不停,嘴角微微勾勒:“呂布在漳南,不是還有幾萬兵卒嗎?”
“阿父的意思是,呂布會從漳南撤軍?”
趙雲冷然道:“他沒有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