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留,延津渡口。
經過一日時間,跟隨趙雲的兩千天狼騎,八百虎衛、八百輔騎,已全部渡過黃河,踏足延津渡口。
別看趙雲這支騎兵隻有不到四千人,但戰馬卻破萬,其中虎衛就是一人三馬的配置,天狼騎也是一人雙馬。
可以說,這樣的騎兵配置,絕對是當世最華麗的配置。
當然,這主要得益於,趙雲去年覆滅南匈奴,以及整合鮮卑諸部,獲得了大量的戰馬。
“參見主公(趙州牧),胤公子!”
趙雲父子倆坐的是最後一輪渡船,渡船剛靠岸,早已恭候在南岸的一群人連忙迎了上來,齊齊在岸邊躬身行禮。
其中就有陳留太守張邈,延津守將高雅,陳留主簿劉翊、郡丞董訪、功曹秦周、倉曹蔡穀、督郵阮瑀、酸棗縣令等一幹人。
“諸君免禮!”
趙雲父子倆沿著搭上岸邊的艞板,走向迎來的一群人。
趙胤跟在他爹身邊有半年多了,也見慣了這種眾將相迎的場麵,沒有初時的拘謹,整個人顯得很從容,昂首挺胸地跟在趙雲身邊。
“孟卓兄,你我可是有數年未見了,此乃舊雨重逢也!”
一到眾人麵前,趙雲連忙扶住躬身相迎的張邈,語氣中洋溢著舊友重逢的喜悅之情。
五年前,十八路諸侯討董,趙雲在那時與張邈相熟,雖然當時沒有結下太深的交情,但終究一起戰鬥過。
之前,趙雲派使者入陳留,希望借延津跨過黃河。
其實,當時趙雲是沒抱什麽希望的,因為他知道張邈與曹操是真正的鐵哥們。
所以,僅抱著試一試的心態。
但令趙雲沒想到的是,張邈居然選擇主動投靠他,這對趙雲來說確實是意外之喜。
不過,轉念一想,趙雲也就釋然了。
首先,張邈的領地在中原腹心,地勢平坦,乃四戰之地,伐董結束後這些年,張邈守住陳留都非常吃力,更不要說開疆擴土。
而今,天下格局漸漸成型,以張邈的眼光不可能不知道,他早晚被人吞並。
再則,張邈有八廚的高名,是天下出了名的老大哥。
而曹操曾經是張邈的小老弟,且多次受張邈庇護。
作為老大哥的張邈,自然很難接受給自己曾經的小弟,當小弟的心理落差。
所以,這也許就是曆史上張邈背叛曹操原因之一,畢竟當大哥的人,都是好麵子的,怎麽可能接受給自己曾經的小弟,當小弟呢?
不過,此時的張邈,其實並不算背叛曹操,因為他之前隻是與曹操關係密切,並沒有投入曹操麾下。
一聽趙雲說起數年未見,張邈也是感慨萬千….
當年,他與趙雲一樣,同為一方諸侯,但誰又能想到,如今趙雲已雄踞河北,成為天下實力最強的諸侯。
而他,孤守陳留,每日膽戰心驚,恐被他人吞並。
不過,在他決心投靠趙雲後,整個人反而輕鬆了很多,雖然失去了一方諸侯的身份和地位,但他不用再膽戰心驚了。
而且,他也非常清楚,自己根本守不住陳留,與其被人吞並後身死家亡,還不如找個強大的靠山,福澤子孫。
“與趙州牧有五年未見了!”
張邈頗為感動,趙雲稱他為兄,還說兩人是舊雨重逢,可見趙雲對他的尊重,躬身再揖道:“主公,在下已在城中備下薄酒,請!”
張邈直接稱唿都換了,趙雲給予了他足夠的尊敬,那他就該拿出該有的誠意。
“孟卓兄同請!”
趙雲把著張邈的手,好似與張邈有著深厚的友情。
對於張邈投靠,趙雲是非常欣喜的;須知,如今張邈也並非毫無實力,手中亦有兩萬陳留軍,掌控著兗州人口最多的陳留郡,有近八十萬人口。
如果張邈與曹操湊一塊兒抵抗他,那他想要跨過黃河,可要費不少力氣。
隨後,趙雲父子倆在張邈一行人的簇擁中,前往酸棗城。
在前往酸棗的路途中,張邈一一向趙雲介紹了主簿劉翊、郡丞董訪、功曹秦周、倉曹蔡穀、督郵阮瑀幾人。
劉翊出身潁川豪族,與張邈一樣是那種家裏有礦,樂善好施,且不求迴報的人。
劉翊這種性格,自然與張邈合得來,被張邈辟為主簿。
董訪,濟陰人,其兄董昭,現為袁紹麾下謀臣。
秦周,陳留本地人,與張邈同為八廚之一,同樣是家裏有礦的人。
蔡穀,陳留蔡氏出身,是趙雲老丈人蔡邕的從弟。
阮瑀,也是陳留人,是幾人之中最年輕的一個,字元瑜,也與趙雲有一些關係,乃是蔡邕的弟子,俊秀文溢,章辭華美,乃曆史上建安七子之一。
當然,阮瑀現在還沒有建安七子的高名。
但趙雲前世不是學曆史專業的,對於這幾位留名曆史的人,並無印象。
不過,隻要是有真正才能的人,他都會因才施用。
不久後,一行人進入酸棗縣署。
“報~”
就在宴席即將開始時,堂外卻傳來了急報聲。
少頃,氣喘籲籲的騎士,奔入大堂,急聲稟報:
“啟稟主公,高將軍急報,李肅事漏,被削首掛關!”
聞言,張邈等人微驚,李肅事漏?莫非之前撤入虎牢關的李肅,已暗中投降了?
“知道了!”
趙雲一副毫不在意的樣子,向外揮退騎士,端起酒觴,對張邈等人遙敬道:
“謝孟卓兄盛情,諸君請!”
“主公請!”
張邈等人連忙舉盞相請,他們估計李肅應該是趙雲奪虎牢關的內應,但見趙雲一副毫不在意的樣子,他們也不好問。
接著,劉翊等人一一向趙雲敬酒,酒宴上觥籌交錯,一副好不暢快的氛圍。
見趙雲絲毫不受突發事件影響情緒,張邈在感歎趙雲城府之深的同時,也不得不佩服趙雲這份處變不驚的氣度,暗道:趙子龍不愧能成為當今第一諸侯。
夜色深沉,城中酒宴結束,趙雲父子倆下榻地點,張邈早已經準備好,正是酸棗縣署後院。
從趙雲進入酸棗縣署前,八百虎衛早已駐入整個縣署,每一處都由虎衛守衛。
“阿父,李肅被殺,那虎牢關豈不是要強攻了?”
父子倆剛進入後院拱門,趙胤就忍不住問了出來。
“李肅那個匹夫,既要做婊子,又想立牌坊,真是死有餘辜,但可恨壞我大事!”
趙雲麵色鐵青,當日,他特意寫信李肅,就是估計呂布會將李肅撤入虎牢關,所以打算策反李肅趁機幫他奪下虎牢關。
但李肅那個匹夫,卻不願直接起兵反叛呂布,而是想出什麽暗助奪關,明顯就是既要做婊子,又想立牌坊。
如今,李肅倒是死有餘辜,但讓趙雲失去了輕易奪下虎牢關的機會。
雖然此事讓趙雲惱恨不已,但事已至此,多說無益。
步入房中後,趙雲說道:“李肅這事發生後,呂布必然更加警覺,況且虎牢關天險,強攻不可取!”
“那怎麽辦?”
趙胤愁著一張小臉,這半年來,他天天跟在軍中,每天接觸的都是軍事,所以每天想的也是軍事。
如今,沒了李肅那個內應,呂布有洛陽八關之固,想要殺入洛陽可就不容易了。
見兒子愁著臉兒,趙雲不禁笑道:“胤兒,為父都沒有愁,你愁什麽?”
趙胤望向自己父親,依舊愁著小臉道:“如此一來,我方不是很難進洛陽了嗎?”
趙雲霸目一凜,冷冷道:“進不了洛陽,那咱們就等呂布自己出來!”
趙胤一愣:“呂布有洛陽八關之固,他會自己出來嗎?”
“昨日蘇子路不是說,李肅曾傳訊,說呂布準備逃離洛陽了嗎?”
聞言,趙胤恍然道:“阿父的意思是,我們在呂布出逃的路上等著他?”
趙雲霸目冷冽:“然也!”
經過一日時間,跟隨趙雲的兩千天狼騎,八百虎衛、八百輔騎,已全部渡過黃河,踏足延津渡口。
別看趙雲這支騎兵隻有不到四千人,但戰馬卻破萬,其中虎衛就是一人三馬的配置,天狼騎也是一人雙馬。
可以說,這樣的騎兵配置,絕對是當世最華麗的配置。
當然,這主要得益於,趙雲去年覆滅南匈奴,以及整合鮮卑諸部,獲得了大量的戰馬。
“參見主公(趙州牧),胤公子!”
趙雲父子倆坐的是最後一輪渡船,渡船剛靠岸,早已恭候在南岸的一群人連忙迎了上來,齊齊在岸邊躬身行禮。
其中就有陳留太守張邈,延津守將高雅,陳留主簿劉翊、郡丞董訪、功曹秦周、倉曹蔡穀、督郵阮瑀、酸棗縣令等一幹人。
“諸君免禮!”
趙雲父子倆沿著搭上岸邊的艞板,走向迎來的一群人。
趙胤跟在他爹身邊有半年多了,也見慣了這種眾將相迎的場麵,沒有初時的拘謹,整個人顯得很從容,昂首挺胸地跟在趙雲身邊。
“孟卓兄,你我可是有數年未見了,此乃舊雨重逢也!”
一到眾人麵前,趙雲連忙扶住躬身相迎的張邈,語氣中洋溢著舊友重逢的喜悅之情。
五年前,十八路諸侯討董,趙雲在那時與張邈相熟,雖然當時沒有結下太深的交情,但終究一起戰鬥過。
之前,趙雲派使者入陳留,希望借延津跨過黃河。
其實,當時趙雲是沒抱什麽希望的,因為他知道張邈與曹操是真正的鐵哥們。
所以,僅抱著試一試的心態。
但令趙雲沒想到的是,張邈居然選擇主動投靠他,這對趙雲來說確實是意外之喜。
不過,轉念一想,趙雲也就釋然了。
首先,張邈的領地在中原腹心,地勢平坦,乃四戰之地,伐董結束後這些年,張邈守住陳留都非常吃力,更不要說開疆擴土。
而今,天下格局漸漸成型,以張邈的眼光不可能不知道,他早晚被人吞並。
再則,張邈有八廚的高名,是天下出了名的老大哥。
而曹操曾經是張邈的小老弟,且多次受張邈庇護。
作為老大哥的張邈,自然很難接受給自己曾經的小弟,當小弟的心理落差。
所以,這也許就是曆史上張邈背叛曹操原因之一,畢竟當大哥的人,都是好麵子的,怎麽可能接受給自己曾經的小弟,當小弟呢?
不過,此時的張邈,其實並不算背叛曹操,因為他之前隻是與曹操關係密切,並沒有投入曹操麾下。
一聽趙雲說起數年未見,張邈也是感慨萬千….
當年,他與趙雲一樣,同為一方諸侯,但誰又能想到,如今趙雲已雄踞河北,成為天下實力最強的諸侯。
而他,孤守陳留,每日膽戰心驚,恐被他人吞並。
不過,在他決心投靠趙雲後,整個人反而輕鬆了很多,雖然失去了一方諸侯的身份和地位,但他不用再膽戰心驚了。
而且,他也非常清楚,自己根本守不住陳留,與其被人吞並後身死家亡,還不如找個強大的靠山,福澤子孫。
“與趙州牧有五年未見了!”
張邈頗為感動,趙雲稱他為兄,還說兩人是舊雨重逢,可見趙雲對他的尊重,躬身再揖道:“主公,在下已在城中備下薄酒,請!”
張邈直接稱唿都換了,趙雲給予了他足夠的尊敬,那他就該拿出該有的誠意。
“孟卓兄同請!”
趙雲把著張邈的手,好似與張邈有著深厚的友情。
對於張邈投靠,趙雲是非常欣喜的;須知,如今張邈也並非毫無實力,手中亦有兩萬陳留軍,掌控著兗州人口最多的陳留郡,有近八十萬人口。
如果張邈與曹操湊一塊兒抵抗他,那他想要跨過黃河,可要費不少力氣。
隨後,趙雲父子倆在張邈一行人的簇擁中,前往酸棗城。
在前往酸棗的路途中,張邈一一向趙雲介紹了主簿劉翊、郡丞董訪、功曹秦周、倉曹蔡穀、督郵阮瑀幾人。
劉翊出身潁川豪族,與張邈一樣是那種家裏有礦,樂善好施,且不求迴報的人。
劉翊這種性格,自然與張邈合得來,被張邈辟為主簿。
董訪,濟陰人,其兄董昭,現為袁紹麾下謀臣。
秦周,陳留本地人,與張邈同為八廚之一,同樣是家裏有礦的人。
蔡穀,陳留蔡氏出身,是趙雲老丈人蔡邕的從弟。
阮瑀,也是陳留人,是幾人之中最年輕的一個,字元瑜,也與趙雲有一些關係,乃是蔡邕的弟子,俊秀文溢,章辭華美,乃曆史上建安七子之一。
當然,阮瑀現在還沒有建安七子的高名。
但趙雲前世不是學曆史專業的,對於這幾位留名曆史的人,並無印象。
不過,隻要是有真正才能的人,他都會因才施用。
不久後,一行人進入酸棗縣署。
“報~”
就在宴席即將開始時,堂外卻傳來了急報聲。
少頃,氣喘籲籲的騎士,奔入大堂,急聲稟報:
“啟稟主公,高將軍急報,李肅事漏,被削首掛關!”
聞言,張邈等人微驚,李肅事漏?莫非之前撤入虎牢關的李肅,已暗中投降了?
“知道了!”
趙雲一副毫不在意的樣子,向外揮退騎士,端起酒觴,對張邈等人遙敬道:
“謝孟卓兄盛情,諸君請!”
“主公請!”
張邈等人連忙舉盞相請,他們估計李肅應該是趙雲奪虎牢關的內應,但見趙雲一副毫不在意的樣子,他們也不好問。
接著,劉翊等人一一向趙雲敬酒,酒宴上觥籌交錯,一副好不暢快的氛圍。
見趙雲絲毫不受突發事件影響情緒,張邈在感歎趙雲城府之深的同時,也不得不佩服趙雲這份處變不驚的氣度,暗道:趙子龍不愧能成為當今第一諸侯。
夜色深沉,城中酒宴結束,趙雲父子倆下榻地點,張邈早已經準備好,正是酸棗縣署後院。
從趙雲進入酸棗縣署前,八百虎衛早已駐入整個縣署,每一處都由虎衛守衛。
“阿父,李肅被殺,那虎牢關豈不是要強攻了?”
父子倆剛進入後院拱門,趙胤就忍不住問了出來。
“李肅那個匹夫,既要做婊子,又想立牌坊,真是死有餘辜,但可恨壞我大事!”
趙雲麵色鐵青,當日,他特意寫信李肅,就是估計呂布會將李肅撤入虎牢關,所以打算策反李肅趁機幫他奪下虎牢關。
但李肅那個匹夫,卻不願直接起兵反叛呂布,而是想出什麽暗助奪關,明顯就是既要做婊子,又想立牌坊。
如今,李肅倒是死有餘辜,但讓趙雲失去了輕易奪下虎牢關的機會。
雖然此事讓趙雲惱恨不已,但事已至此,多說無益。
步入房中後,趙雲說道:“李肅這事發生後,呂布必然更加警覺,況且虎牢關天險,強攻不可取!”
“那怎麽辦?”
趙胤愁著一張小臉,這半年來,他天天跟在軍中,每天接觸的都是軍事,所以每天想的也是軍事。
如今,沒了李肅那個內應,呂布有洛陽八關之固,想要殺入洛陽可就不容易了。
見兒子愁著臉兒,趙雲不禁笑道:“胤兒,為父都沒有愁,你愁什麽?”
趙胤望向自己父親,依舊愁著小臉道:“如此一來,我方不是很難進洛陽了嗎?”
趙雲霸目一凜,冷冷道:“進不了洛陽,那咱們就等呂布自己出來!”
趙胤一愣:“呂布有洛陽八關之固,他會自己出來嗎?”
“昨日蘇子路不是說,李肅曾傳訊,說呂布準備逃離洛陽了嗎?”
聞言,趙胤恍然道:“阿父的意思是,我們在呂布出逃的路上等著他?”
趙雲霸目冷冽:“然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