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聽聚落大門外是趙雲,徐庶哪敢違抗?
隻見,徐庶連忙下了木梯,與門後手持棍棒的鄉民打開聚落大門。
徐庶倒不擔心趙雲會縱兵劫掠徐家落,不說潁川已是趙雲的領地,就是趙雲的身份也不可能劫掠鄉野。
“草民徐庶,拜見趙州牧!”
徐庶趨身走出聚落,躬身一拜;在他身後,是徐家落一眾鄉民,亦紛紛行拜禮。
“徐先生免禮!”
趙雲打量著徐庶,徐庶身高應有八尺,身形壯碩,麵目方正俊朗,給人英氣勃勃之感。
“謝趙州牧!”
徐庶躬身再一拜,才站直身形。
“我聽一?說,徐先生與承彥先生亦師亦友,想必先生定然不凡!”
趙雲拱手一禮,繼續道:“而今,我軍中尚缺一主簿,不知先生可願屈就?”
眼下,趙雲急著趕迴冀州,自然沒有時間在徐家落耽擱,便直接招攬徐庶。
徐庶一愣,完全沒想到,趙雲一見麵就招攬他,真令他有點受寵若驚。
因為麵前這位,可是當今第一諸侯,兵威浩蕩。
而他想不想入仕?
答案是肯定的,之前在南陽,他就想過投入劉表麾下,一展所學;但仔細了解劉表後,他覺得劉表最終的結局,隻能是被其他諸侯吞並。
既然如此,那他豈會去做一件看不到任何希望的事情?
直到一個多月前,他收到老家急訊,說他老母親生病了,他便從南陽喬裝迴到家鄉穎川照料母親。
而迴鄉沒多久,就聽聞白袍軍在魯陽截殺呂布的消息。
後來,他就在留意蔡瑁的動向,當發現蔡瑁對白袍軍在魯陽不聞不問時,徐庶更好奇了,便喬裝進入陽翟城一探究竟。
直到十日前,身在陽翟城內的他,聽聞趙雲將至陽翟時,他就知道蔡瑁投河北了。
雖然有點想不通,但事實如此。
隨後,他便準備返迴荊州,因為他當年的殺人案,還掛在官府,也不敢在家鄉逗留太久。
但就在他要啟程時,又傳來霍篤在臨潁殺蔡中,對抗白袍軍的消息。
這下,徐庶意識到短時間內肯定迴不了南陽了,因為通往南陽的關卡必定被白袍軍嚴防死守。
而今天,蔡和居然跑來了徐家落,還把趙雲給引來了。
這讓徐庶覺得,一切似乎都是冥冥之中的天意,當即拜倒:
“承蒙州牧抬愛,庶敢不效力!”
趙雲大喜,跳下馬背,親自扶起徐庶,笑道:“吾得元直,如虎添翼也!”
聞言,徐庶很振奮,趙雲用如虎添翼來形容得他效力,可見趙雲對他的重視,謙遜道:“主公言重!”
“哈哈哈!”
趙雲把著徐庶雙臂大笑,這一趟潁川之行,可謂是滿載而歸,不僅殺掉了呂布,還得到了郭嘉、徐庶,以及鍾繇、陳群等大才。
“元直,我急於趕迴冀州,可願隨我一同前往?”
“主公,待在下辭別家母,就隨主公一路!”
趙雲連連道好,為了表達對徐庶的喜愛,隨徐庶一同進入聚落,見到了徐庶的母親。
徐母一見威震天下的趙雲來拜見她,既震驚又感動,對徐庶囑咐道:“君視汝如手足,汝自當視君為腹心。”
徐庶拜倒:“兒,謹記母親教誨!”
……
徐庶辭別徐母後,趙雲的隊伍繼續前進…..
趙雲不禁瞥了一眼蔡和,他感覺蔡和這貨雖然很渾,但卻是人才挖掘機,先讓他得到了郭嘉。
而今天,若非有這貨,必然與徐庶失之交臂。
天黑時分,隊伍在潩水西岸的一個村落外停下,跨過此河就能進入長社境內,距陳留也就很近了。
“奉孝、元直,這是剛剛送來的消息!”
隊伍在村落外駐紮下來後,趙雲把郭嘉、徐庶二人叫到帳中,將一封剛剛收到的信件遞給二人傳閱。
信是兗州境內不良人收集到的消息,信中說:隨著呂布身死魯陽的消息傳入兗州,曹操在其控製範圍內,大肆堅壁清野……
同時,曹操遷移了與陳留接壤的十數城百姓。
另外,之前屯駐在東郡燕縣的於禁,也東撤進了濮陽城。
還有駐守豫州梁郡的曹仁,也放棄了梁郡,撤入濟陰郡治所定陶城。
待二人閱覽完信件後,趙雲補充道:
“另據我方探知,曹操大致有十萬兵力,如今他收縮防線,聚兵聚民於各郡大城,二位先生對此有何高見?”
郭嘉與徐庶雖然同是陽翟人,但二人以前沒有交集,想到徐庶新投,便拱手讓徐庶先發表見解。
徐庶拱手迴禮,向郭嘉投以感激的眼神;他剛剛投入趙雲麾下,確實應該表現一下他的才能。
而且,趙雲把他叫來,應該就有考校他的意思在裏麵。
徐庶對趙雲拱手揖禮:“主公,兗州地勢平坦,極利騎兵作戰;如今曹操此舉,顯然深知無力阻擋突騎,故而收縮防線,固守大城,欲以城障之利,以為對抗!”
趙雲微微頷首,曹操這番部署,確實是知道在野外幹不過他,打算利用城障與他對抗。
但這樣的話,他騎兵方麵的優勢就無法完全發揮出來。
那麽,想要打曹操,就得去攻一座座兵力雄厚的大城。
可以說,曹操此舉牢牢抓住了地利,他若不投入數倍於曹操的兵力,根本破不了一座座兵力雄厚的大城。
當然,曹操此舉也並非沒有破綻,因為曹操總不可能一輩子躲城裏吧?
糧食也不可能吃不完吧?
所以,對付曹操這種部署最好的方式,就是與曹操耗,耗到曹操糧盡兵潰。
但這隻是一廂情願的臆想,因為趙雲的對手可不止一個曹操。
隻聽徐庶繼續道:“然,當今之勢,猶戰國之時,今,曹操聚兵坐守,必引外援!”
趙雲深以為然地點了點頭,之前在陝城時,他就對趙胤說過,隨著天下格局越來越明朗,那麽就會出現戰國形態,你合縱,我連橫。
遠的不說,袁紹往青州北部平原郡集結兵馬,就是曹操的外援。
而這,就會牽製他一大部分兵力,如此一來,還有多少兵力去與曹操慢慢耗?
所以說,想要消滅曹操絕非易事。
再看漢末曆史,從諸侯伐董割據,到曆史上曹丕篡漢(即公元190年~220年),其間有整整三十年時間。
也就是說,漢末諸侯打了整整三十年,都還有三個諸侯。(其實還有割據遼東的公孫政權)
可見,往後想要滅掉一方諸侯,隻會越來越難。
因為其他諸侯不會坐視其滅亡,這就形成了戰國特色的合縱聯盟。
趙雲非常認可徐庶的觀點,如今曹操坐守兗州,說白了就是集中兵力,再與外援互相策應。
如此一來,隻要他的兵馬深入曹操的地盤,曹操就能用堅城拖住他。
而曹操的外援,就能趁機攻打他的邊防線,開辟第二戰場。
這樣的話,不僅分化了他的兵力,還使他處於多線作戰,這可是兵家大忌。
“那元直以為,我方當如何應對?”
趙雲看向徐庶、郭嘉二人,這就是他將二人叫來的核心問題,如何應對曹操的合縱之勢?
“主公,在下以為,當前應按兵休甲,靜待時機!”
“首先,主公新誅呂布,雖有攻無不克之勢,然新下郡縣,士心未附,民心未安!這就像山珍海味入口,卻未咽入腹中!”
“另外,主公誅呂布,已令天下震動,各地諸侯,無不自危;若主公此時趁勢攻打曹操,各地諸侯必然出兵援助曹操,此天下皆敵也!”
“故而,在下以為,主公應掩蓋鋒芒,徐徐圖之!”
徐庶這一番言論,可謂是說到了趙雲心坎裏。
之前,趙雲是準備攜帶誅呂布的士氣,一鼓作氣攻殺曹操的,因為曹操對他主動亮刀,派曹洪與戲誌才偷襲陽平郡。
雖然張遼粉碎了曹操的意圖,但這梁子是結下了,也使趙雲有了攻打曹操的借口。
但是,如今曹操在兗州堅壁清野,集中兵力於各郡大城,若他直直殺入曹操的地盤,就會深陷戰爭的泥潭,猶如大鵝打小烏,無法自拔。
而戰事一旦持久,最近新得的河東、河內、河南、陳留、潁川五郡,都會因戰爭出現不穩定的因素。
畢竟,剛剛拿下的這五郡,可沒有什麽歸屬感,難保不會出現叛亂。
所以,在這種情況下,最明智的做法,無疑是停止軍事行動,先消化新得的五郡之地,然後再徐徐圖之。
“元直此言,深得吾心!”
趙雲擊節讚歎,若是其他謀士為了表現自己的才能,必然力主開戰,在戰爭中展現其能。
而徐庶,卻是勸他先固內,再圖外,可謂是老成謀國之言!
不過,曹操這種合縱之勢,對他始終是個大麻煩,就算這次按甲休兵,但他早晚要對曹操用兵。
就在趙雲要問徐庶,如何破解曹操的合縱之勢時,率領麾下斥候在外遊戈的甄堯,急奔至帳外,大唿:
“主公,外麵好多鹿,一大群鹿!”
隻見,徐庶連忙下了木梯,與門後手持棍棒的鄉民打開聚落大門。
徐庶倒不擔心趙雲會縱兵劫掠徐家落,不說潁川已是趙雲的領地,就是趙雲的身份也不可能劫掠鄉野。
“草民徐庶,拜見趙州牧!”
徐庶趨身走出聚落,躬身一拜;在他身後,是徐家落一眾鄉民,亦紛紛行拜禮。
“徐先生免禮!”
趙雲打量著徐庶,徐庶身高應有八尺,身形壯碩,麵目方正俊朗,給人英氣勃勃之感。
“謝趙州牧!”
徐庶躬身再一拜,才站直身形。
“我聽一?說,徐先生與承彥先生亦師亦友,想必先生定然不凡!”
趙雲拱手一禮,繼續道:“而今,我軍中尚缺一主簿,不知先生可願屈就?”
眼下,趙雲急著趕迴冀州,自然沒有時間在徐家落耽擱,便直接招攬徐庶。
徐庶一愣,完全沒想到,趙雲一見麵就招攬他,真令他有點受寵若驚。
因為麵前這位,可是當今第一諸侯,兵威浩蕩。
而他想不想入仕?
答案是肯定的,之前在南陽,他就想過投入劉表麾下,一展所學;但仔細了解劉表後,他覺得劉表最終的結局,隻能是被其他諸侯吞並。
既然如此,那他豈會去做一件看不到任何希望的事情?
直到一個多月前,他收到老家急訊,說他老母親生病了,他便從南陽喬裝迴到家鄉穎川照料母親。
而迴鄉沒多久,就聽聞白袍軍在魯陽截殺呂布的消息。
後來,他就在留意蔡瑁的動向,當發現蔡瑁對白袍軍在魯陽不聞不問時,徐庶更好奇了,便喬裝進入陽翟城一探究竟。
直到十日前,身在陽翟城內的他,聽聞趙雲將至陽翟時,他就知道蔡瑁投河北了。
雖然有點想不通,但事實如此。
隨後,他便準備返迴荊州,因為他當年的殺人案,還掛在官府,也不敢在家鄉逗留太久。
但就在他要啟程時,又傳來霍篤在臨潁殺蔡中,對抗白袍軍的消息。
這下,徐庶意識到短時間內肯定迴不了南陽了,因為通往南陽的關卡必定被白袍軍嚴防死守。
而今天,蔡和居然跑來了徐家落,還把趙雲給引來了。
這讓徐庶覺得,一切似乎都是冥冥之中的天意,當即拜倒:
“承蒙州牧抬愛,庶敢不效力!”
趙雲大喜,跳下馬背,親自扶起徐庶,笑道:“吾得元直,如虎添翼也!”
聞言,徐庶很振奮,趙雲用如虎添翼來形容得他效力,可見趙雲對他的重視,謙遜道:“主公言重!”
“哈哈哈!”
趙雲把著徐庶雙臂大笑,這一趟潁川之行,可謂是滿載而歸,不僅殺掉了呂布,還得到了郭嘉、徐庶,以及鍾繇、陳群等大才。
“元直,我急於趕迴冀州,可願隨我一同前往?”
“主公,待在下辭別家母,就隨主公一路!”
趙雲連連道好,為了表達對徐庶的喜愛,隨徐庶一同進入聚落,見到了徐庶的母親。
徐母一見威震天下的趙雲來拜見她,既震驚又感動,對徐庶囑咐道:“君視汝如手足,汝自當視君為腹心。”
徐庶拜倒:“兒,謹記母親教誨!”
……
徐庶辭別徐母後,趙雲的隊伍繼續前進…..
趙雲不禁瞥了一眼蔡和,他感覺蔡和這貨雖然很渾,但卻是人才挖掘機,先讓他得到了郭嘉。
而今天,若非有這貨,必然與徐庶失之交臂。
天黑時分,隊伍在潩水西岸的一個村落外停下,跨過此河就能進入長社境內,距陳留也就很近了。
“奉孝、元直,這是剛剛送來的消息!”
隊伍在村落外駐紮下來後,趙雲把郭嘉、徐庶二人叫到帳中,將一封剛剛收到的信件遞給二人傳閱。
信是兗州境內不良人收集到的消息,信中說:隨著呂布身死魯陽的消息傳入兗州,曹操在其控製範圍內,大肆堅壁清野……
同時,曹操遷移了與陳留接壤的十數城百姓。
另外,之前屯駐在東郡燕縣的於禁,也東撤進了濮陽城。
還有駐守豫州梁郡的曹仁,也放棄了梁郡,撤入濟陰郡治所定陶城。
待二人閱覽完信件後,趙雲補充道:
“另據我方探知,曹操大致有十萬兵力,如今他收縮防線,聚兵聚民於各郡大城,二位先生對此有何高見?”
郭嘉與徐庶雖然同是陽翟人,但二人以前沒有交集,想到徐庶新投,便拱手讓徐庶先發表見解。
徐庶拱手迴禮,向郭嘉投以感激的眼神;他剛剛投入趙雲麾下,確實應該表現一下他的才能。
而且,趙雲把他叫來,應該就有考校他的意思在裏麵。
徐庶對趙雲拱手揖禮:“主公,兗州地勢平坦,極利騎兵作戰;如今曹操此舉,顯然深知無力阻擋突騎,故而收縮防線,固守大城,欲以城障之利,以為對抗!”
趙雲微微頷首,曹操這番部署,確實是知道在野外幹不過他,打算利用城障與他對抗。
但這樣的話,他騎兵方麵的優勢就無法完全發揮出來。
那麽,想要打曹操,就得去攻一座座兵力雄厚的大城。
可以說,曹操此舉牢牢抓住了地利,他若不投入數倍於曹操的兵力,根本破不了一座座兵力雄厚的大城。
當然,曹操此舉也並非沒有破綻,因為曹操總不可能一輩子躲城裏吧?
糧食也不可能吃不完吧?
所以,對付曹操這種部署最好的方式,就是與曹操耗,耗到曹操糧盡兵潰。
但這隻是一廂情願的臆想,因為趙雲的對手可不止一個曹操。
隻聽徐庶繼續道:“然,當今之勢,猶戰國之時,今,曹操聚兵坐守,必引外援!”
趙雲深以為然地點了點頭,之前在陝城時,他就對趙胤說過,隨著天下格局越來越明朗,那麽就會出現戰國形態,你合縱,我連橫。
遠的不說,袁紹往青州北部平原郡集結兵馬,就是曹操的外援。
而這,就會牽製他一大部分兵力,如此一來,還有多少兵力去與曹操慢慢耗?
所以說,想要消滅曹操絕非易事。
再看漢末曆史,從諸侯伐董割據,到曆史上曹丕篡漢(即公元190年~220年),其間有整整三十年時間。
也就是說,漢末諸侯打了整整三十年,都還有三個諸侯。(其實還有割據遼東的公孫政權)
可見,往後想要滅掉一方諸侯,隻會越來越難。
因為其他諸侯不會坐視其滅亡,這就形成了戰國特色的合縱聯盟。
趙雲非常認可徐庶的觀點,如今曹操坐守兗州,說白了就是集中兵力,再與外援互相策應。
如此一來,隻要他的兵馬深入曹操的地盤,曹操就能用堅城拖住他。
而曹操的外援,就能趁機攻打他的邊防線,開辟第二戰場。
這樣的話,不僅分化了他的兵力,還使他處於多線作戰,這可是兵家大忌。
“那元直以為,我方當如何應對?”
趙雲看向徐庶、郭嘉二人,這就是他將二人叫來的核心問題,如何應對曹操的合縱之勢?
“主公,在下以為,當前應按兵休甲,靜待時機!”
“首先,主公新誅呂布,雖有攻無不克之勢,然新下郡縣,士心未附,民心未安!這就像山珍海味入口,卻未咽入腹中!”
“另外,主公誅呂布,已令天下震動,各地諸侯,無不自危;若主公此時趁勢攻打曹操,各地諸侯必然出兵援助曹操,此天下皆敵也!”
“故而,在下以為,主公應掩蓋鋒芒,徐徐圖之!”
徐庶這一番言論,可謂是說到了趙雲心坎裏。
之前,趙雲是準備攜帶誅呂布的士氣,一鼓作氣攻殺曹操的,因為曹操對他主動亮刀,派曹洪與戲誌才偷襲陽平郡。
雖然張遼粉碎了曹操的意圖,但這梁子是結下了,也使趙雲有了攻打曹操的借口。
但是,如今曹操在兗州堅壁清野,集中兵力於各郡大城,若他直直殺入曹操的地盤,就會深陷戰爭的泥潭,猶如大鵝打小烏,無法自拔。
而戰事一旦持久,最近新得的河東、河內、河南、陳留、潁川五郡,都會因戰爭出現不穩定的因素。
畢竟,剛剛拿下的這五郡,可沒有什麽歸屬感,難保不會出現叛亂。
所以,在這種情況下,最明智的做法,無疑是停止軍事行動,先消化新得的五郡之地,然後再徐徐圖之。
“元直此言,深得吾心!”
趙雲擊節讚歎,若是其他謀士為了表現自己的才能,必然力主開戰,在戰爭中展現其能。
而徐庶,卻是勸他先固內,再圖外,可謂是老成謀國之言!
不過,曹操這種合縱之勢,對他始終是個大麻煩,就算這次按甲休兵,但他早晚要對曹操用兵。
就在趙雲要問徐庶,如何破解曹操的合縱之勢時,率領麾下斥候在外遊戈的甄堯,急奔至帳外,大唿:
“主公,外麵好多鹿,一大群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