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與瑪雅人打交道,必須懂得一些瑪雅人的語言。
連話都聽不懂,手腳並用比劃的溝通也不盡有效,至少需要知道一些基礎性的語言,這樣才能更好了解瑪雅人,並在找到奇琴伊察裏城邦時從容應對。
學習異族語言對於朱棣、沐春、馬三寶等人來說已經不算是什麽陌生的事了,畢竟印加語言他們學得不錯,粗淺的對話都能搞定。
總結學習印加語的經驗,照搬過來學習瑪雅語言,給他們半個月或一個月,總能掌握一些基本詞匯、簡單用語了。
朱棡、朱棣正挖番薯挖得高興,突然領了學習的任務,臉都拉長了。
朱棡有些不滿,對顧正臣抱怨道:“先生,咱們都找到番薯了,幹嘛還要學這些鳥語,帶走這些番薯,咱們可以迴家了。”
沐春直點頭。
等這裏的番薯全部挖出來,數量應該不少,即便是不足,在這周圍找尋下,應該還能找到番薯地。隻要番薯夠了,任務完成,沒必要再深入瑪雅人的世界,也沒必要學習瑪雅語言。
當然,學習外語的過程很痛苦……
顧正臣指了指番薯地:“番薯分兩類,紅番薯與白番薯。這裏的番薯外皮是紅色或紫紅色,打開看裏麵的果肉偏黃,是紅番薯,適合烤製、蒸煮。另一種是白番薯,外皮為淡黃色或白色,裏麵果肉為白色,雖不如紅番薯甜,可更適合代替主食。”
“我想這周圍應該全都是紅番薯,而白番薯並不在這裏。你們誰告訴我,不要白番薯了,就此迴家?”
白番薯,澱粉高。
能不能吃上紅薯粉條就看白番薯的了,這時候迴去怎麽行……
朱棡、朱棣、沐春等人麻爪了。
仔細想想也是,先生繪製的圖上確實畫了兩種番薯圖。
而眼前的番薯,便是紅番薯。
辛辛苦苦來了一趟,隻帶迴去了紅番薯,卻沒帶走白番薯,這任務完成得不完美啊。
顧正臣看了看遠處叫喊卻不敢過來的瑪雅婦人與老人,對朱棣等人道:“我也想早點迴家,可這任務並未完成。我們已經到了這裏,繼續走下去才能心無遺憾地離開美洲。”
朱棣拍了拍手上的泥土,抓過基尼齊便往一旁帶:“老規矩,先分散學,然後一起總結。”
朱棡、沐春等人也開始挑人了。
輪到馬三寶時,隻剩下一個沒人挑選的,哭得很委屈的艾珂。
軍隊都到了這裏,自然不可能做事做一半,這不符合大明水師的秉性,隻帶白番薯迴去,那也不好交差。
萬一老朱在吃了紅番薯之後心血來潮,感慨這麽一句:不知白番薯什麽滋味。
那放棄繼續找尋的所有人,豈不是汗顏,有負聖恩?
來一趟美洲太不容易了,事不幹利索可不行。
朱棡給俘虜補了兩腳,你他娘的就不知道種點白番薯?
被迫學習的人是痛苦的,但這不妨礙眾將士的歡樂。
越來越多的番薯被挖了出來,廢寢忘食,直至天黑了,還在那刨土,火把一點,在夜裏接著幹。
這群人夠瘋狂的,地都翻了兩遍了才罷手。
趙海樓安排人將所有的番薯集中起來,堆出了三個高高的番薯堆。
高令時眼睛火熱。
方美也渴望至極。
土豆沒機會挖,不知道畝產多少,可番薯是自己親手挖出來的,如此多,怎麽看產量都不低。
“秤,誰有秤?”
朱棡嚷嚷著。
可全軍上下無人應聲。
誰深入探索,會帶秤那種東西……
秤杆還好說,可秤砣就是個鐵疙瘩,在減少負累,長途行軍時,沒人會帶那玩意。
不過這難不住明軍,既然沒有秤,那就用人稱量。
於是,當天晚上一個平衡翹板被打造了出來,就是一根木頭放在一個支點上,兩端安放橫木,放上大點的兜簍。
一頭放番薯,一端放人,隻要知道人的重量,當番薯的重量與人重量持平時,木頭會從一頭翹起的狀態變為平衡狀態。
李景隆坐在兜簍裏,一臉憤怒地問:“為何是我?”
朱棣強忍笑意:“你隻是一百一十斤重,用你最合適不過。”
朱棡哈哈大笑:“隻有你在船上稱量過體重,我們可沒稱量過……”
李景隆憋屈。
雖說自己沒參加印加之行,可後來送藥的時候,那也是拚了命的,迴到海邊一稱量,都瘦到一百斤了,在船上吃喝補充,下船的時候特意稱量了下,一百一十斤……
隻是想看看自己有沒有補迴去,誰能想,竟被人當成了秤砣……
“過秤吧。”
“先生,我這段時間行軍可能又瘦了,用我不太準啊。”
“放心吧,我心中有數——你沒瘦。”
顧正臣開口。
李景隆目瞪口呆,這也行?
朱棣、沐春、趙海樓等人忍不住大笑起來。
裝番薯的高令時也差點使不上力氣。
沒人有心思睡覺,也沒人困倦,所有人都在等待稱量的結果。
朱棣搓著手,對顧正臣道:“先生,你說能有多少斤?”
朱棡插嘴:“我想,至少也有個九千斤。”
沐春問道:“有沒有可能破萬斤,這裏可是有三畝多地。”
“也有這個可能。”
徐允恭期待著。
梅殷拿著筆,記錄著,上麵寫的是“多少筐李景隆”……
用李景隆當重量單位,也真有他的。
李景隆已經麻木了,一會翹起來,一會掉下去,來來迴迴已不知多少次,這還是晚上,別人不困,自己困啊,還有,晚飯都沒吃,肚子都餓癟了,這稱出來能準嗎?
一堆紅薯稱量完了,開始下一堆。
三更盡。
所有的紅薯稱完了。
梅殷拿著冊子,手有些哆嗦,在所有人期待的目光中,對顧正臣大聲稟告:“迴定遠侯,三畝餘田,挖出番薯一百一十八筐李景隆,折合一萬兩千九百八十斤,考慮誤差,最低一萬兩千斤,折合八十石,畝產二十五石以上。”
二十五石!
這個數字一出來,將士沸騰了!
如此巨大的產量,在這之前沒人敢想過,在最瘋狂的夢裏都不曾出現過!
可現在,走到了現實裏!
“蒼天啊!”
趙海樓仰頭凝望夜空!
有了這產量奇高的番薯,日後——一定會少餓死很多人吧!
連話都聽不懂,手腳並用比劃的溝通也不盡有效,至少需要知道一些基礎性的語言,這樣才能更好了解瑪雅人,並在找到奇琴伊察裏城邦時從容應對。
學習異族語言對於朱棣、沐春、馬三寶等人來說已經不算是什麽陌生的事了,畢竟印加語言他們學得不錯,粗淺的對話都能搞定。
總結學習印加語的經驗,照搬過來學習瑪雅語言,給他們半個月或一個月,總能掌握一些基本詞匯、簡單用語了。
朱棡、朱棣正挖番薯挖得高興,突然領了學習的任務,臉都拉長了。
朱棡有些不滿,對顧正臣抱怨道:“先生,咱們都找到番薯了,幹嘛還要學這些鳥語,帶走這些番薯,咱們可以迴家了。”
沐春直點頭。
等這裏的番薯全部挖出來,數量應該不少,即便是不足,在這周圍找尋下,應該還能找到番薯地。隻要番薯夠了,任務完成,沒必要再深入瑪雅人的世界,也沒必要學習瑪雅語言。
當然,學習外語的過程很痛苦……
顧正臣指了指番薯地:“番薯分兩類,紅番薯與白番薯。這裏的番薯外皮是紅色或紫紅色,打開看裏麵的果肉偏黃,是紅番薯,適合烤製、蒸煮。另一種是白番薯,外皮為淡黃色或白色,裏麵果肉為白色,雖不如紅番薯甜,可更適合代替主食。”
“我想這周圍應該全都是紅番薯,而白番薯並不在這裏。你們誰告訴我,不要白番薯了,就此迴家?”
白番薯,澱粉高。
能不能吃上紅薯粉條就看白番薯的了,這時候迴去怎麽行……
朱棡、朱棣、沐春等人麻爪了。
仔細想想也是,先生繪製的圖上確實畫了兩種番薯圖。
而眼前的番薯,便是紅番薯。
辛辛苦苦來了一趟,隻帶迴去了紅番薯,卻沒帶走白番薯,這任務完成得不完美啊。
顧正臣看了看遠處叫喊卻不敢過來的瑪雅婦人與老人,對朱棣等人道:“我也想早點迴家,可這任務並未完成。我們已經到了這裏,繼續走下去才能心無遺憾地離開美洲。”
朱棣拍了拍手上的泥土,抓過基尼齊便往一旁帶:“老規矩,先分散學,然後一起總結。”
朱棡、沐春等人也開始挑人了。
輪到馬三寶時,隻剩下一個沒人挑選的,哭得很委屈的艾珂。
軍隊都到了這裏,自然不可能做事做一半,這不符合大明水師的秉性,隻帶白番薯迴去,那也不好交差。
萬一老朱在吃了紅番薯之後心血來潮,感慨這麽一句:不知白番薯什麽滋味。
那放棄繼續找尋的所有人,豈不是汗顏,有負聖恩?
來一趟美洲太不容易了,事不幹利索可不行。
朱棡給俘虜補了兩腳,你他娘的就不知道種點白番薯?
被迫學習的人是痛苦的,但這不妨礙眾將士的歡樂。
越來越多的番薯被挖了出來,廢寢忘食,直至天黑了,還在那刨土,火把一點,在夜裏接著幹。
這群人夠瘋狂的,地都翻了兩遍了才罷手。
趙海樓安排人將所有的番薯集中起來,堆出了三個高高的番薯堆。
高令時眼睛火熱。
方美也渴望至極。
土豆沒機會挖,不知道畝產多少,可番薯是自己親手挖出來的,如此多,怎麽看產量都不低。
“秤,誰有秤?”
朱棡嚷嚷著。
可全軍上下無人應聲。
誰深入探索,會帶秤那種東西……
秤杆還好說,可秤砣就是個鐵疙瘩,在減少負累,長途行軍時,沒人會帶那玩意。
不過這難不住明軍,既然沒有秤,那就用人稱量。
於是,當天晚上一個平衡翹板被打造了出來,就是一根木頭放在一個支點上,兩端安放橫木,放上大點的兜簍。
一頭放番薯,一端放人,隻要知道人的重量,當番薯的重量與人重量持平時,木頭會從一頭翹起的狀態變為平衡狀態。
李景隆坐在兜簍裏,一臉憤怒地問:“為何是我?”
朱棣強忍笑意:“你隻是一百一十斤重,用你最合適不過。”
朱棡哈哈大笑:“隻有你在船上稱量過體重,我們可沒稱量過……”
李景隆憋屈。
雖說自己沒參加印加之行,可後來送藥的時候,那也是拚了命的,迴到海邊一稱量,都瘦到一百斤了,在船上吃喝補充,下船的時候特意稱量了下,一百一十斤……
隻是想看看自己有沒有補迴去,誰能想,竟被人當成了秤砣……
“過秤吧。”
“先生,我這段時間行軍可能又瘦了,用我不太準啊。”
“放心吧,我心中有數——你沒瘦。”
顧正臣開口。
李景隆目瞪口呆,這也行?
朱棣、沐春、趙海樓等人忍不住大笑起來。
裝番薯的高令時也差點使不上力氣。
沒人有心思睡覺,也沒人困倦,所有人都在等待稱量的結果。
朱棣搓著手,對顧正臣道:“先生,你說能有多少斤?”
朱棡插嘴:“我想,至少也有個九千斤。”
沐春問道:“有沒有可能破萬斤,這裏可是有三畝多地。”
“也有這個可能。”
徐允恭期待著。
梅殷拿著筆,記錄著,上麵寫的是“多少筐李景隆”……
用李景隆當重量單位,也真有他的。
李景隆已經麻木了,一會翹起來,一會掉下去,來來迴迴已不知多少次,這還是晚上,別人不困,自己困啊,還有,晚飯都沒吃,肚子都餓癟了,這稱出來能準嗎?
一堆紅薯稱量完了,開始下一堆。
三更盡。
所有的紅薯稱完了。
梅殷拿著冊子,手有些哆嗦,在所有人期待的目光中,對顧正臣大聲稟告:“迴定遠侯,三畝餘田,挖出番薯一百一十八筐李景隆,折合一萬兩千九百八十斤,考慮誤差,最低一萬兩千斤,折合八十石,畝產二十五石以上。”
二十五石!
這個數字一出來,將士沸騰了!
如此巨大的產量,在這之前沒人敢想過,在最瘋狂的夢裏都不曾出現過!
可現在,走到了現實裏!
“蒼天啊!”
趙海樓仰頭凝望夜空!
有了這產量奇高的番薯,日後——一定會少餓死很多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