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安失魂落魄。
確實,洪洞顧家沒出什麽驚才絕豔的人物,自己的兒子顧不霜誦讀多年,都三十歲了,連個秀才都考不上。
以至於現如今,被人欺負到了這種地步!
顧安不知道如何迴到家的,也沒打算將這事告訴老母親,畢竟老母親不可能答應賣掉這宅子,這是顧家的根。
顧家的祠堂就在這裏。
賣了,一代代的老祖宗去哪裏?
隻是不賣的話,那張達摩遲早還是會興風作浪,這人與官府走得近,顧家不是他們的對手。
我為魚肉,人為刀俎。
沒辦法,隻能走一步算一步,走一步是一步,能熬到什麽時候,算什麽時候吧。現在想想,若是沒有當年那些事,顧阫還在的話,興許顧家也不會落到這個地步。
“張家老爺來了。”
在顧安心神不寧時,管家顧川走了過來通報。
說是管家,論輩分顧安都需要喊一聲叔。
隻是顧安聽聞之後有些茫然,問道:“哪個張家老爺?”
顧川迴道:“張書。”
“誰?”
顧安站了起來,難以置信。
自從顧阫帶著張氏與兒女離開洪洞之後,張家再沒與顧家來往過,一晃二十多年從未走動過,甚至是老一輩親家人去世,兩家都沒知會。
老死不相往來,說的就是這。
讓顧安難以相信的是,張書竟然登門了!
“他可說來意?”
“沒有,隻說有重要事。”
“母親那裏知道了嗎?”
“還沒去通報。”
顧安有些難看,但張書時隔二十二年登門,不告訴母親總是不行。
無奈之下,顧安找到了母親。
老顧氏聽聞之後,沉默良久,才開口道:“讓他來吧。”
張書年紀比顧安稍大一些,四方臉,丹鳳眼,舉止之間透著儒雅與沉穩,更有幾分老成,走入房中看了看老顧氏,沒有半點喜色,陰著臉說:“我今日登門,不意味著原諒了你!”
老顧氏沒有反駁,隻是問道:“那你來,是來斥責,數落老身的?”
張書哼了聲:“家妹與妹夫一家人,二十二年杳無音信。我想問問,這麽多年了,你們顧家人還有沒有找他們?”
顧安緊鎖眉頭,歎道:“張兄,不是我們不找,實在是找不到。”
顧阫一家人離開洪洞之後,顧家確實找過。
隻是當聽說顧阫帶人出了山西時,顧家就沒辦法尋找了。
當時外麵正值天下大亂,戰爭頻仍,即便是顧家派人出山西去找,那尋找的人很可能會在半路被人幹掉,或被抓了壯丁,想活命都不容易。
在那種情況下,如何找,怎麽找?
待大明開國之後,顧家曾派人打探消息,可那時候距離顧阫離開都十多年了,還能打探出個什麽消息?你拉個人問,十幾年前有沒有見過一家人從這裏路過,誰記得這些……
“找不到就不找了嗎?”
張書質問。
顧安低頭,無言以對。
張書見顧安、老顧氏不說話,憤怒不已:“當年顧阫有什麽錯,伸張正義,為百姓訴訟官司,怎麽就錯了?他被你們逼出山西,我認了。可顧阫的孩子是無辜的,這些年過去了,你們難道就不想找到他的孩子嗎?”
老顧氏頓了頓拐杖:“你這樣是要我低頭認錯嗎?”
張書揮動手臂:“你不需要給我道歉,要道歉,那也應該給顧阫,我妹妹,還有顧不二、顧青青道歉!”
老顧氏嘴唇有些蒼白。
張書氣喘籲籲,看著老顧氏與顧安的目光依舊難掩憤怒,咬牙道:“我來,不是為了數落你們,也不是為了你們低頭認錯,隻是我想讓你們認一認,這個人是誰。”
說著,張書從懷中取出一張紙,小心翼翼地展開,然後遞給了顧安。
顧安接過紙張掃了一眼,頓時瞪大了眼,趕忙遞至母親眼前。
老顧氏的手哆嗦得很是厲害,拄著拐杖顫巍巍起身,將拐杖交至左手,伸出右手朝著畫像中的人摸去,眼眶變得濕潤起來:“二郎,這是二郎。”
張書喉嚨動了動,上前一步:“當真?”
老顧氏的臉被淚打濕,哽咽不已:“誰會認不出自家的孩子。”
顧安抬起袖子,擦了擦眼睛,問道:“張兄,這是我那弟弟,是你妹夫顧阫啊。你是見過他的,你們是好友,你知道的。這是你畫的嗎?他年輕的時候,就是這樣子。”
張書自然知道畫像中的人與自己的妹夫有多像,簡直是一個模子裏刻出來的。
可——
張書拿出手帕,擦了下眼角,平複著心頭的起伏:“這畫中的人,不是顧阫!”
老顧氏看向張書,搖頭道:“不可能,這分明就是二郎!”
顧安顫了下手中的畫像:“怎麽會不是顧阫,這模樣是他,絕不會有錯!”
張書坐了下來,深深吸了一口氣:“你們應該知道張遊至吧?”
老顧氏、顧安對視了一眼。
張遊至是張書的侄子,二十七八歲,張書親自啟蒙的孩子,洪武十四年中了秀才,是一個舉人苗子。
好像在今年夏天,被洪洞教喻舉薦去了金陵。
張書咳了幾聲,目光變得銳氣起來:“張遊至去了金陵,因聰慧被引至格物學院進修,他給我來了信,信裏說了許多金陵的事,並附帶了這一張畫像。”
“什麽?”
顧安難以相信。
老顧氏上前:“你是說,顧阫人在金陵?”
張書搖了搖頭:“我再說一次,這畫中之人不是顧阫,而是另外一個人。”
“誰?”
老顧氏、顧安追問。
張書站起身來,神情變得嚴肅起來:“他叫顧——正——臣!”
顧安瞪大雙眼。
誰?
顧正臣?
老顧氏有些茫然:“這個名字好是耳熟,像是在哪裏聽過。”
顧安看向母親,道:“娘,這是定遠侯的名諱!”
老顧氏臉色一變,吃驚地看著張書,指了指顧安手中的畫像:“你,你是說,這畫像中的人是定遠侯,那個顧青天?”
張書重重點頭:“沒錯!”
老顧氏手哆嗦得已經抓不住拐杖了。
顧安心頭狂震,牙齒直磕碰,看著畫像中熟悉的身影,喃喃道:“定遠侯姓顧……”
確實,洪洞顧家沒出什麽驚才絕豔的人物,自己的兒子顧不霜誦讀多年,都三十歲了,連個秀才都考不上。
以至於現如今,被人欺負到了這種地步!
顧安不知道如何迴到家的,也沒打算將這事告訴老母親,畢竟老母親不可能答應賣掉這宅子,這是顧家的根。
顧家的祠堂就在這裏。
賣了,一代代的老祖宗去哪裏?
隻是不賣的話,那張達摩遲早還是會興風作浪,這人與官府走得近,顧家不是他們的對手。
我為魚肉,人為刀俎。
沒辦法,隻能走一步算一步,走一步是一步,能熬到什麽時候,算什麽時候吧。現在想想,若是沒有當年那些事,顧阫還在的話,興許顧家也不會落到這個地步。
“張家老爺來了。”
在顧安心神不寧時,管家顧川走了過來通報。
說是管家,論輩分顧安都需要喊一聲叔。
隻是顧安聽聞之後有些茫然,問道:“哪個張家老爺?”
顧川迴道:“張書。”
“誰?”
顧安站了起來,難以置信。
自從顧阫帶著張氏與兒女離開洪洞之後,張家再沒與顧家來往過,一晃二十多年從未走動過,甚至是老一輩親家人去世,兩家都沒知會。
老死不相往來,說的就是這。
讓顧安難以相信的是,張書竟然登門了!
“他可說來意?”
“沒有,隻說有重要事。”
“母親那裏知道了嗎?”
“還沒去通報。”
顧安有些難看,但張書時隔二十二年登門,不告訴母親總是不行。
無奈之下,顧安找到了母親。
老顧氏聽聞之後,沉默良久,才開口道:“讓他來吧。”
張書年紀比顧安稍大一些,四方臉,丹鳳眼,舉止之間透著儒雅與沉穩,更有幾分老成,走入房中看了看老顧氏,沒有半點喜色,陰著臉說:“我今日登門,不意味著原諒了你!”
老顧氏沒有反駁,隻是問道:“那你來,是來斥責,數落老身的?”
張書哼了聲:“家妹與妹夫一家人,二十二年杳無音信。我想問問,這麽多年了,你們顧家人還有沒有找他們?”
顧安緊鎖眉頭,歎道:“張兄,不是我們不找,實在是找不到。”
顧阫一家人離開洪洞之後,顧家確實找過。
隻是當聽說顧阫帶人出了山西時,顧家就沒辦法尋找了。
當時外麵正值天下大亂,戰爭頻仍,即便是顧家派人出山西去找,那尋找的人很可能會在半路被人幹掉,或被抓了壯丁,想活命都不容易。
在那種情況下,如何找,怎麽找?
待大明開國之後,顧家曾派人打探消息,可那時候距離顧阫離開都十多年了,還能打探出個什麽消息?你拉個人問,十幾年前有沒有見過一家人從這裏路過,誰記得這些……
“找不到就不找了嗎?”
張書質問。
顧安低頭,無言以對。
張書見顧安、老顧氏不說話,憤怒不已:“當年顧阫有什麽錯,伸張正義,為百姓訴訟官司,怎麽就錯了?他被你們逼出山西,我認了。可顧阫的孩子是無辜的,這些年過去了,你們難道就不想找到他的孩子嗎?”
老顧氏頓了頓拐杖:“你這樣是要我低頭認錯嗎?”
張書揮動手臂:“你不需要給我道歉,要道歉,那也應該給顧阫,我妹妹,還有顧不二、顧青青道歉!”
老顧氏嘴唇有些蒼白。
張書氣喘籲籲,看著老顧氏與顧安的目光依舊難掩憤怒,咬牙道:“我來,不是為了數落你們,也不是為了你們低頭認錯,隻是我想讓你們認一認,這個人是誰。”
說著,張書從懷中取出一張紙,小心翼翼地展開,然後遞給了顧安。
顧安接過紙張掃了一眼,頓時瞪大了眼,趕忙遞至母親眼前。
老顧氏的手哆嗦得很是厲害,拄著拐杖顫巍巍起身,將拐杖交至左手,伸出右手朝著畫像中的人摸去,眼眶變得濕潤起來:“二郎,這是二郎。”
張書喉嚨動了動,上前一步:“當真?”
老顧氏的臉被淚打濕,哽咽不已:“誰會認不出自家的孩子。”
顧安抬起袖子,擦了擦眼睛,問道:“張兄,這是我那弟弟,是你妹夫顧阫啊。你是見過他的,你們是好友,你知道的。這是你畫的嗎?他年輕的時候,就是這樣子。”
張書自然知道畫像中的人與自己的妹夫有多像,簡直是一個模子裏刻出來的。
可——
張書拿出手帕,擦了下眼角,平複著心頭的起伏:“這畫中的人,不是顧阫!”
老顧氏看向張書,搖頭道:“不可能,這分明就是二郎!”
顧安顫了下手中的畫像:“怎麽會不是顧阫,這模樣是他,絕不會有錯!”
張書坐了下來,深深吸了一口氣:“你們應該知道張遊至吧?”
老顧氏、顧安對視了一眼。
張遊至是張書的侄子,二十七八歲,張書親自啟蒙的孩子,洪武十四年中了秀才,是一個舉人苗子。
好像在今年夏天,被洪洞教喻舉薦去了金陵。
張書咳了幾聲,目光變得銳氣起來:“張遊至去了金陵,因聰慧被引至格物學院進修,他給我來了信,信裏說了許多金陵的事,並附帶了這一張畫像。”
“什麽?”
顧安難以相信。
老顧氏上前:“你是說,顧阫人在金陵?”
張書搖了搖頭:“我再說一次,這畫中之人不是顧阫,而是另外一個人。”
“誰?”
老顧氏、顧安追問。
張書站起身來,神情變得嚴肅起來:“他叫顧——正——臣!”
顧安瞪大雙眼。
誰?
顧正臣?
老顧氏有些茫然:“這個名字好是耳熟,像是在哪裏聽過。”
顧安看向母親,道:“娘,這是定遠侯的名諱!”
老顧氏臉色一變,吃驚地看著張書,指了指顧安手中的畫像:“你,你是說,這畫像中的人是定遠侯,那個顧青天?”
張書重重點頭:“沒錯!”
老顧氏手哆嗦得已經抓不住拐杖了。
顧安心頭狂震,牙齒直磕碰,看著畫像中熟悉的身影,喃喃道:“定遠侯姓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