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哥?”
朱棡、朱棣一臉驚訝,難以置信。
沐春、趙海樓、李子發等人一個個麵麵相覷,想到過太子可能會來,但沒想到過太子會出金陵三十裏來。另外,這太子旁邊的人是誰,太子妃常氏,側妃呂氏、顧氏,一旁的孩子是誰?
娘啊,太子妃身前的孩子該不會是皇長孫朱雄英吧,那呂氏身前的是朱允炆,顧氏抱著的是東宮千金朱月盈?
在朱標、太子妃等人身後,還有不少人頭戴袞冕!
能戴這種東西的,除了皇帝,太子之外,也就隻有藩王了!
朱棡深吸了一口氣,看向顧正臣:“先生,五弟,六弟,七弟都來了,還有不少人,應該是所有皇子,除了年幼與不在京的都到了。”
顧正臣不由動容。
這不是東宮盡出,而是皇室子弟盡出!出金陵三十裏,在這裏迎接水師歸來!
朱標乘坐的是一艘高大的樓船,高度與寶船相當。
這是一條河船,走不了海,但用在此時最為合適,可以平視寶船之上的人。
可寶船當麵,那種威嚴與壓力還是讓不少人難以承受,年幼的朱允炆就嚇得躲在呂氏身後,又被呂氏給強行推了出來,一副想哭又不敢哭的樣子。朱雄英緊握著小手,迎接著撲麵而來的威壓。
楚王朱楨、齊王朱榑等人一個個麵色嚴肅,神情裏還夾雜著幾分不自然,似是有些抵觸。
朱榑對今日的安排就很是不滿,身為皇子,跟著父皇在長江邊站一站也就夠了,表示個意思,可一下子出京三十裏,還是在半夜的時候就來了。
這正月還沒過一半呢,晚上的夜可冷了。
就因為顧正臣這家夥,害得自己連覺都沒得睡,還冷得跟個孫子一樣?
憑啥!
我是皇子,他隻是一介侯爵,一個外臣,僅此而已。
隻不過朱榑不敢埋怨,畢竟朱檀這會眼睛還紅著呢。
在一個時辰之前,朱檀忍不住抱怨,任憑其他人如何安撫都不管用,朱標隻說了一句話就讓朱檀哭了:“身為皇子,當以國事為重。若不以國事為重,何以為皇子?”
這話說得很直接,你要麽在這裏辦國事,要麽你別當皇子了。
不當皇子當什麽?
庶民!
朱標的話說到這個份上,已經表達了最強硬的態度。朱榑、朱檀等人再不甘心,那也必須在這裏候著。
朱橚眼紅了,先生啊先生,你可算是迴來了……
船頭相對。
顧正臣率水師將官、勳貴子弟等,肅然行禮:“臣等——拜見太子,太子妃與諸親王!”
朱標抬手:“免禮!”
看著顧正臣那張熟悉的臉,朱標眼眶溫熱,雙手抬起,長袖微動,隨後沉聲喊道:“孤——奉大明皇帝命,以大明儲君,東宮太子之身,率東宮家眷、諸皇子與駙馬都尉!
“迎——忠義報國,憂國憂民的定遠侯——迴家!”
“迎——英勇無畏、遠赴數萬裏,為國為萬民的偉大水師將士——迴家!”
“迎——盡職盡責,同為國運,與水師共生死的教喻、陰陽人、天文生……醫者、蒸汽機維護人員——迴家!”
“迎——踏破重浪,安全歸來的大明戰船——迴家!”
洪亮的聲音順著長江之水,傳蕩至旗艦後麵的船隊之上,一些距離遠的船隻聽不清楚,卻也有了望軍士告知,太子與諸親王迎候……
船隊上下,肅然而立。
朱標帶頭,行禮在前。
太子妃、側妃,皇孫,諸親王等,紛紛行禮。
顧正臣鼻子一酸,眼睛刹那濕了。
朱棡、朱棣已忍不住抽泣起來。
沐春、徐允恭、李景隆等人也嘴角顫動,趙海樓這些粗鄙的漢子,那也是紅了眼。
這一連串的迎,讓人不得不動容。
帶頭的可是太子一家人,還有一幹皇子,這就等同於,老朱後麵的二代、三代君主,都來了,一幹皇室的人也來了,給足了水師榮耀,給足了水師禮儀!
顧正臣看著朱標直起了腰,一臉的笑意,還有妹妹那期待的目光,微微點了點頭,喊道:“臣等愧不敢當,謝殿下!”
“謝殿下!”
水師將士齊聲呐喊,聲浪從一艘船上跳到另一艘船上,傳蕩出去數裏之遙!
朱標有很多話想問顧正臣與朱棡、朱棣,隻是此時此地並不合適,隻好命人劃船,在前麵為水師開路。
顧正臣見朱標的船動了,轉過身喊道:“告訴所有兄弟,讓我們跟著太子、諸王,一起——迴家了!”
“迴家!”
船再次行進,速度並不快。
長江南岸,騎著馬的軍士看到了行進的水師船隊,催馬便奔了出去。
金陵外,長江南岸。
壘築而起的三丈高台,早已布置妥當。
朱元璋率領後宮馬皇後與一幹妃嬪,大駕鹵薄出了金陵城。
隊伍之龐大,威儀之甚,為大明開國以來首次。
走在最前麵的,是身披藍屜,不加裝飾的四頭導象,緊隨其後的則是五頭寶象,裝飾以各色諸寶,懸掛紅纓銅鈴,身繪彩雲,身背寶匣。這些大象,不少是占城國送來的。
在大象隊之後,則是手持靜鞭的民尉,一丈三尺的長鞭一揮,聲響明亮,沿街肅靜。
威儀無雙的五輅車隊緩緩而行,最前麵的是六匹馬的玉輅,上有太常大旗,其後的金輅、象輅、革輅、木輅,皆是四匹馬,插著不同的大旗。五輅一般情況下並不坐人,屬於擺排場,充門麵的,也就充庭車。
五輅之後,是一隊隊的鼓樂隊、兵旗隊,在這之後才是龍鳳輦,三十六人抬著的大轎,龍鳳輦兩側,而是二品以上的文武大臣,後麵是侍衛,文武百官,宦官宮女,整個隊伍連綿出去足有四裏多長。
浩浩蕩蕩,至長江邊。
朱元璋、馬皇後等人下了輦車,登上高台,群臣各自站列,定遠侯的人與金陵耆老被安置在了靠前位置。
“報——水師船隊距此二十裏!”
“報——水師船隊距此十五裏!”
軍士縱馬奔告。
李文忠將消息告知朱元璋,朱元璋看著寬闊的長江水麵,對馬皇後道:“咱們在這裏送他們離開,也在這裏接他們迴來。就是不知道——他們犧牲了多少人……”
朱棡、朱棣一臉驚訝,難以置信。
沐春、趙海樓、李子發等人一個個麵麵相覷,想到過太子可能會來,但沒想到過太子會出金陵三十裏來。另外,這太子旁邊的人是誰,太子妃常氏,側妃呂氏、顧氏,一旁的孩子是誰?
娘啊,太子妃身前的孩子該不會是皇長孫朱雄英吧,那呂氏身前的是朱允炆,顧氏抱著的是東宮千金朱月盈?
在朱標、太子妃等人身後,還有不少人頭戴袞冕!
能戴這種東西的,除了皇帝,太子之外,也就隻有藩王了!
朱棡深吸了一口氣,看向顧正臣:“先生,五弟,六弟,七弟都來了,還有不少人,應該是所有皇子,除了年幼與不在京的都到了。”
顧正臣不由動容。
這不是東宮盡出,而是皇室子弟盡出!出金陵三十裏,在這裏迎接水師歸來!
朱標乘坐的是一艘高大的樓船,高度與寶船相當。
這是一條河船,走不了海,但用在此時最為合適,可以平視寶船之上的人。
可寶船當麵,那種威嚴與壓力還是讓不少人難以承受,年幼的朱允炆就嚇得躲在呂氏身後,又被呂氏給強行推了出來,一副想哭又不敢哭的樣子。朱雄英緊握著小手,迎接著撲麵而來的威壓。
楚王朱楨、齊王朱榑等人一個個麵色嚴肅,神情裏還夾雜著幾分不自然,似是有些抵觸。
朱榑對今日的安排就很是不滿,身為皇子,跟著父皇在長江邊站一站也就夠了,表示個意思,可一下子出京三十裏,還是在半夜的時候就來了。
這正月還沒過一半呢,晚上的夜可冷了。
就因為顧正臣這家夥,害得自己連覺都沒得睡,還冷得跟個孫子一樣?
憑啥!
我是皇子,他隻是一介侯爵,一個外臣,僅此而已。
隻不過朱榑不敢埋怨,畢竟朱檀這會眼睛還紅著呢。
在一個時辰之前,朱檀忍不住抱怨,任憑其他人如何安撫都不管用,朱標隻說了一句話就讓朱檀哭了:“身為皇子,當以國事為重。若不以國事為重,何以為皇子?”
這話說得很直接,你要麽在這裏辦國事,要麽你別當皇子了。
不當皇子當什麽?
庶民!
朱標的話說到這個份上,已經表達了最強硬的態度。朱榑、朱檀等人再不甘心,那也必須在這裏候著。
朱橚眼紅了,先生啊先生,你可算是迴來了……
船頭相對。
顧正臣率水師將官、勳貴子弟等,肅然行禮:“臣等——拜見太子,太子妃與諸親王!”
朱標抬手:“免禮!”
看著顧正臣那張熟悉的臉,朱標眼眶溫熱,雙手抬起,長袖微動,隨後沉聲喊道:“孤——奉大明皇帝命,以大明儲君,東宮太子之身,率東宮家眷、諸皇子與駙馬都尉!
“迎——忠義報國,憂國憂民的定遠侯——迴家!”
“迎——英勇無畏、遠赴數萬裏,為國為萬民的偉大水師將士——迴家!”
“迎——盡職盡責,同為國運,與水師共生死的教喻、陰陽人、天文生……醫者、蒸汽機維護人員——迴家!”
“迎——踏破重浪,安全歸來的大明戰船——迴家!”
洪亮的聲音順著長江之水,傳蕩至旗艦後麵的船隊之上,一些距離遠的船隻聽不清楚,卻也有了望軍士告知,太子與諸親王迎候……
船隊上下,肅然而立。
朱標帶頭,行禮在前。
太子妃、側妃,皇孫,諸親王等,紛紛行禮。
顧正臣鼻子一酸,眼睛刹那濕了。
朱棡、朱棣已忍不住抽泣起來。
沐春、徐允恭、李景隆等人也嘴角顫動,趙海樓這些粗鄙的漢子,那也是紅了眼。
這一連串的迎,讓人不得不動容。
帶頭的可是太子一家人,還有一幹皇子,這就等同於,老朱後麵的二代、三代君主,都來了,一幹皇室的人也來了,給足了水師榮耀,給足了水師禮儀!
顧正臣看著朱標直起了腰,一臉的笑意,還有妹妹那期待的目光,微微點了點頭,喊道:“臣等愧不敢當,謝殿下!”
“謝殿下!”
水師將士齊聲呐喊,聲浪從一艘船上跳到另一艘船上,傳蕩出去數裏之遙!
朱標有很多話想問顧正臣與朱棡、朱棣,隻是此時此地並不合適,隻好命人劃船,在前麵為水師開路。
顧正臣見朱標的船動了,轉過身喊道:“告訴所有兄弟,讓我們跟著太子、諸王,一起——迴家了!”
“迴家!”
船再次行進,速度並不快。
長江南岸,騎著馬的軍士看到了行進的水師船隊,催馬便奔了出去。
金陵外,長江南岸。
壘築而起的三丈高台,早已布置妥當。
朱元璋率領後宮馬皇後與一幹妃嬪,大駕鹵薄出了金陵城。
隊伍之龐大,威儀之甚,為大明開國以來首次。
走在最前麵的,是身披藍屜,不加裝飾的四頭導象,緊隨其後的則是五頭寶象,裝飾以各色諸寶,懸掛紅纓銅鈴,身繪彩雲,身背寶匣。這些大象,不少是占城國送來的。
在大象隊之後,則是手持靜鞭的民尉,一丈三尺的長鞭一揮,聲響明亮,沿街肅靜。
威儀無雙的五輅車隊緩緩而行,最前麵的是六匹馬的玉輅,上有太常大旗,其後的金輅、象輅、革輅、木輅,皆是四匹馬,插著不同的大旗。五輅一般情況下並不坐人,屬於擺排場,充門麵的,也就充庭車。
五輅之後,是一隊隊的鼓樂隊、兵旗隊,在這之後才是龍鳳輦,三十六人抬著的大轎,龍鳳輦兩側,而是二品以上的文武大臣,後麵是侍衛,文武百官,宦官宮女,整個隊伍連綿出去足有四裏多長。
浩浩蕩蕩,至長江邊。
朱元璋、馬皇後等人下了輦車,登上高台,群臣各自站列,定遠侯的人與金陵耆老被安置在了靠前位置。
“報——水師船隊距此二十裏!”
“報——水師船隊距此十五裏!”
軍士縱馬奔告。
李文忠將消息告知朱元璋,朱元璋看著寬闊的長江水麵,對馬皇後道:“咱們在這裏送他們離開,也在這裏接他們迴來。就是不知道——他們犧牲了多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