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標看著進入輦車的顧正臣,稱讚道:“從今日起,朝堂上如何孤不敢說,可這金陵百姓,一時半會怕是不會盯著畝產高低的真偽來論了。”
高產農作物,別管是不是真的,租下田地給朝廷誰不樂意?
租半年,三石米,自己吭哧半年也刨不出來三石米。再說了,這土豆都是稀罕物,能輪到自家田地裏,那可都是值得吹噓的事。
還有啊——
這種出來土豆之後,你說定遠侯要不要來,說不定皇帝都來看看呢。
這可是一輩子想求都求不來的榮耀。
大戶、商人想要這份榮耀,有田的百姓也想要。
最主要的是,顧正臣這個舉動對外展示出了對農作物高產的絕對自信,而這份自信,足以壓倒許多非議。
假的誰敢堂而皇之地拿出來?
隻有真的,才不怕檢驗,才敢於拿出來讓世人見證。
不過這個舉動還是有點問題,不少人急著去應天府,給水師將士歡唿的人少了,這讓享受別人目光的鄧鎮、李景隆等人很是鬱悶……
入宮。
奉天大殿,宴已擺上。
因為水師將士人不少,還有一群勳貴子弟,所以武將之中,也就公侯陪著,文官之中,也就尚書、侍郎等堂官陪著,其他官員各自散去,該去衙署幹活的幹活,該迴家的迴家……
即便如此,奉天殿還是坐不開,以至於一些官員與將官不得不坐到了殿外。
待眾人落座,朱元璋舉起酒杯,威嚴地說:“定遠侯一到金陵,便言說起水師傷亡,這第一杯酒,便敬給那些犧牲的將士。”
說罷,酒水灑出一線。
朱標、李文忠、顧正臣等紛紛舉杯灑酒。
酒水再滿。
朱元璋再舉杯:“這二杯酒,朕當敬給遠航水師將官,還有你們這些出力冒險的勳貴子弟,是你們齊心協力,遠赴重洋,曆經艱辛,為大明拿迴來了這等奇珍,奠定了大明盛世之基!諸位,共飲!”
水師將官紛紛舉杯,一飲而盡。
端起第三杯酒,朱元璋看向了顧正臣:“無論是籌劃出航事宜,還是帶領船隊遠航,亦或是帶隊深入未知之地找尋土豆、番薯之物,你都居功甚偉,無可代替。朕這杯酒,敬你!”
“臣不敢當。”
顧正臣推脫。
朱元璋嗬嗬搖了搖頭:“少囉嗦,舉杯!”
顧正臣無奈。
杯空。
朱元璋放下酒杯,目光看向李景隆:“在外麵你說起了火山岩漿,講講這段事讓我們開開眼界如何?”
李景隆沒想到皇帝會讓自己說話,緊張地看向李文忠,見父親點頭,這才安心下來,放開了講了起來:“那時是在拿到了白番薯、紅番薯,在撤退時遇到的,先是地龍翻身,漫山遍野的野獸受驚……”
朱元璋、朱標等人聽得入神。
顧正臣則麵帶笑意,安靜地,慢條斯理地吃著飯。
李景隆放開了,喝了酒的鄧鎮也忍不住插嘴了,段施敏嗓門大了不少,高令時說話的時候還不忘感恩朱元璋給自己加入水師的機會……
宴會這種事,吃了喝酒就是說話。
這話匣子打開之後,那要說的事就太多了,一年多的事,怎麽都不太可能在短時間內講完。
也不知道怎麽迴事,齊王朱楨、楚王朱榑等人一杯酒接一杯酒地給顧正臣敬酒,頻繁得有些反常,尤其是那笑容總感覺有些不對勁,直至未成年的朱檀也來敬酒,顧正臣才看向一旁的朱標。
朱標坐在顧正臣身旁,輕聲道:“陛下打算將他們送到先生身邊教導一二……”
顧正臣明白過來,也有些苦澀。
朱楨還好說,老六穩重,不需要怎麽教,可齊王朱榑這他娘的可是個暴虐成性之人,據說這個家夥無法無天,殺了五個指揮,九個千戶,二十個百戶,一個知府,四個生員……合計四百八十二人。
還有魯王朱檀,這家夥就是個混賬東西,一心想著長生不老,修煉成仙。吃點重金屬啥的沒什麽不可以,可問題是這家夥竟用童男童女當藥引……
當然,朱榑、朱檀這些事都是發生在就藩之後,沒就藩之前,這還是個人呢……
還有救。
顧正臣側身:“先將他們送格物學院半年吧,收收性子也是好事。”
朱標含笑:“父皇也是這個意思,等先生休息一段時日,想帶到身邊時再帶一帶他們,言傳身教,也好讓他們能明智識大體。”
宴會從中午持續到了傍晚,直至不勝酒力的人多起來,這場宴會總算是結束了。
馬三寶攙著有些醉意的顧正臣出了宮,張培、姚鎮的馬車已等候多時,顧正臣拍了拍張培、姚鎮的肩膀,帶馬三寶上了馬車,吩咐道:“迴家吧。”
馬動車行,終抵家門。
張和站在門口,見下了馬車的顧正臣腳步有些不穩,上前扶住,笑道:“慶功酒醉人啊,隻是到家了,可就要喝一碗醒酒湯了。三寶啊,你爹娘與大哥都在府中,一起進去吧。”
馬三寶高興不已。
剛進院子,馬哈隻、馬文銘就迎了過來,馬三寶嗚地便撲了過去。
張和沒打擾這一家人的團聚,與顧正臣到了後院。
顧正臣看著母親,肅然行禮:“兒離家日久,不能在膝前盡孝,今日歸來,給母親請安。”
顧老夫人攙起顧正臣:“自古忠孝兩難全,你為國為民做的這些事,娘都看在眼裏,這事做得,也該去做。好孩子,讓娘好好看看,聽桑桑說,你可沒少受累……”
顧正臣感覺房間裏暖和,便脫下外衣:“我受的累,大家都在受。誠意,先讓我抱抱閨女,想死了。”
張希婉盈盈笑道:“隻想閨女?”
顧正臣瞪了一眼張希婉:“兒子也想,還想你們,夠了吧?”
張希婉側身,抱起顧治世,嗔了句:“身邊有桑桑跟著,哪會想我與誠意。兒子,你說你爹偏心不偏心?”
顧正臣逗逗女兒,逗逗兒子,問道:“這一年來,金陵發生了許多事,聽聞皇後病得很是嚴重,待好了之後,皇室給了顧治平一個定遠將軍。這定遠將軍,是如何來的?”
高產農作物,別管是不是真的,租下田地給朝廷誰不樂意?
租半年,三石米,自己吭哧半年也刨不出來三石米。再說了,這土豆都是稀罕物,能輪到自家田地裏,那可都是值得吹噓的事。
還有啊——
這種出來土豆之後,你說定遠侯要不要來,說不定皇帝都來看看呢。
這可是一輩子想求都求不來的榮耀。
大戶、商人想要這份榮耀,有田的百姓也想要。
最主要的是,顧正臣這個舉動對外展示出了對農作物高產的絕對自信,而這份自信,足以壓倒許多非議。
假的誰敢堂而皇之地拿出來?
隻有真的,才不怕檢驗,才敢於拿出來讓世人見證。
不過這個舉動還是有點問題,不少人急著去應天府,給水師將士歡唿的人少了,這讓享受別人目光的鄧鎮、李景隆等人很是鬱悶……
入宮。
奉天大殿,宴已擺上。
因為水師將士人不少,還有一群勳貴子弟,所以武將之中,也就公侯陪著,文官之中,也就尚書、侍郎等堂官陪著,其他官員各自散去,該去衙署幹活的幹活,該迴家的迴家……
即便如此,奉天殿還是坐不開,以至於一些官員與將官不得不坐到了殿外。
待眾人落座,朱元璋舉起酒杯,威嚴地說:“定遠侯一到金陵,便言說起水師傷亡,這第一杯酒,便敬給那些犧牲的將士。”
說罷,酒水灑出一線。
朱標、李文忠、顧正臣等紛紛舉杯灑酒。
酒水再滿。
朱元璋再舉杯:“這二杯酒,朕當敬給遠航水師將官,還有你們這些出力冒險的勳貴子弟,是你們齊心協力,遠赴重洋,曆經艱辛,為大明拿迴來了這等奇珍,奠定了大明盛世之基!諸位,共飲!”
水師將官紛紛舉杯,一飲而盡。
端起第三杯酒,朱元璋看向了顧正臣:“無論是籌劃出航事宜,還是帶領船隊遠航,亦或是帶隊深入未知之地找尋土豆、番薯之物,你都居功甚偉,無可代替。朕這杯酒,敬你!”
“臣不敢當。”
顧正臣推脫。
朱元璋嗬嗬搖了搖頭:“少囉嗦,舉杯!”
顧正臣無奈。
杯空。
朱元璋放下酒杯,目光看向李景隆:“在外麵你說起了火山岩漿,講講這段事讓我們開開眼界如何?”
李景隆沒想到皇帝會讓自己說話,緊張地看向李文忠,見父親點頭,這才安心下來,放開了講了起來:“那時是在拿到了白番薯、紅番薯,在撤退時遇到的,先是地龍翻身,漫山遍野的野獸受驚……”
朱元璋、朱標等人聽得入神。
顧正臣則麵帶笑意,安靜地,慢條斯理地吃著飯。
李景隆放開了,喝了酒的鄧鎮也忍不住插嘴了,段施敏嗓門大了不少,高令時說話的時候還不忘感恩朱元璋給自己加入水師的機會……
宴會這種事,吃了喝酒就是說話。
這話匣子打開之後,那要說的事就太多了,一年多的事,怎麽都不太可能在短時間內講完。
也不知道怎麽迴事,齊王朱楨、楚王朱榑等人一杯酒接一杯酒地給顧正臣敬酒,頻繁得有些反常,尤其是那笑容總感覺有些不對勁,直至未成年的朱檀也來敬酒,顧正臣才看向一旁的朱標。
朱標坐在顧正臣身旁,輕聲道:“陛下打算將他們送到先生身邊教導一二……”
顧正臣明白過來,也有些苦澀。
朱楨還好說,老六穩重,不需要怎麽教,可齊王朱榑這他娘的可是個暴虐成性之人,據說這個家夥無法無天,殺了五個指揮,九個千戶,二十個百戶,一個知府,四個生員……合計四百八十二人。
還有魯王朱檀,這家夥就是個混賬東西,一心想著長生不老,修煉成仙。吃點重金屬啥的沒什麽不可以,可問題是這家夥竟用童男童女當藥引……
當然,朱榑、朱檀這些事都是發生在就藩之後,沒就藩之前,這還是個人呢……
還有救。
顧正臣側身:“先將他們送格物學院半年吧,收收性子也是好事。”
朱標含笑:“父皇也是這個意思,等先生休息一段時日,想帶到身邊時再帶一帶他們,言傳身教,也好讓他們能明智識大體。”
宴會從中午持續到了傍晚,直至不勝酒力的人多起來,這場宴會總算是結束了。
馬三寶攙著有些醉意的顧正臣出了宮,張培、姚鎮的馬車已等候多時,顧正臣拍了拍張培、姚鎮的肩膀,帶馬三寶上了馬車,吩咐道:“迴家吧。”
馬動車行,終抵家門。
張和站在門口,見下了馬車的顧正臣腳步有些不穩,上前扶住,笑道:“慶功酒醉人啊,隻是到家了,可就要喝一碗醒酒湯了。三寶啊,你爹娘與大哥都在府中,一起進去吧。”
馬三寶高興不已。
剛進院子,馬哈隻、馬文銘就迎了過來,馬三寶嗚地便撲了過去。
張和沒打擾這一家人的團聚,與顧正臣到了後院。
顧正臣看著母親,肅然行禮:“兒離家日久,不能在膝前盡孝,今日歸來,給母親請安。”
顧老夫人攙起顧正臣:“自古忠孝兩難全,你為國為民做的這些事,娘都看在眼裏,這事做得,也該去做。好孩子,讓娘好好看看,聽桑桑說,你可沒少受累……”
顧正臣感覺房間裏暖和,便脫下外衣:“我受的累,大家都在受。誠意,先讓我抱抱閨女,想死了。”
張希婉盈盈笑道:“隻想閨女?”
顧正臣瞪了一眼張希婉:“兒子也想,還想你們,夠了吧?”
張希婉側身,抱起顧治世,嗔了句:“身邊有桑桑跟著,哪會想我與誠意。兒子,你說你爹偏心不偏心?”
顧正臣逗逗女兒,逗逗兒子,問道:“這一年來,金陵發生了許多事,聽聞皇後病得很是嚴重,待好了之後,皇室給了顧治平一個定遠將軍。這定遠將軍,是如何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