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正臣彎下腰,撿起了髒了的金桔,擦了擦,放迴了盤子裏,神情肅然地迴道:“臣領旨。”
不去,不行。
正如朱元璋所言,辦成事與辦好事完全不一樣。
僅僅想要辦成事,大明官員那麽多,隨便選幾個能幹的官員,比如方克勤、韓宜可、魏觀、開濟等等,甚至是山西現在的布政使司也能辦了。
可辦成事,看的是結果,不問過程。
至於遷移過程中是不是使用了暴力,是不是對待百姓如同囚犯一樣綁起來,是不是切了腳指甲當移民標記,是不是凍餓而死也不管不顧……
這些沒人在意。
即便有人在意,受限於權力、能力,地方上的掣肘,他們也未必能管得過來。
移民說起來就兩個字,可背後牽扯的事太多太多,曆史中明初的大移民,就是從洪洞那裏,以欺騙、強製的手段,將百姓遷出去的。
嚎啕於野,屍寒於路,這事不是沒發生過。
百姓被綁住雙手,想去上個廁所都需要喊一嗓子“解手”,以至於移民之後,解手成為了一些地方上廁所的代稱。
這背後的百姓苦難,許多官員壓根就不在乎。
但顧正臣在乎。
這一世,祖上洪洞。
而上一世,祖上也是來自於洪洞,至於是從哪裏被趕到洪洞遷出去的,已是找尋不見。
洪洞大槐樹,可以說是兩世的根。
在這個時代裏,若是可以,顧正臣希望做點什麽,至少,在移民的過程中,讓百姓少受點罪,少死幾個人,少一些悲劇與怨恨。
正如老朱所言,順路的事……
苦澀地笑了笑,顧正臣直言道:“陛下,那移民之策……”
朱元璋擺了擺手:“和以往一樣,移民之後墾荒田地五年不上稅,三年不服徭役,朝廷給耕牛、農具等。每一戶給道裏費、安置費銀鈔三十貫,這是朝廷能做到的極限了。”
僅僅是移民花銷,便是六百萬銀鈔。
別以為在這個五貫錢足夠一家五口開支一年的洪武朝,給三十貫還給耕牛之類的待遇多好,這三十貫錢包含了道裏費與安置費,也就是說,離開山西之後,吃的喝的,是需要用錢來買的,朝廷可以沿途擺攤,但你必須花錢……
還有到了地方,你總需要住的地方吧,茅草屋也不是沒成本的,不花錢你哪來的木頭,隨便撿一些樹枝也搭不出來房子,到了地方你也得吃喝吧……
三十貫看著是不少了,可也耐不住用錢的地方多。
這個費用,隻能辦成事,距離辦好這件事,遠遠不夠。
朱元璋對盤算的顧正臣,直言道:“朕知道這些錢財不夠,可也沒辦法,這是全部了。”
顧正臣盤算了一番,認真地說:“臣可以從其他地方弄來一些錢鈔,隻是這件事需要陛下點頭才行……”
朱元璋聽完顧正臣的話之後,並沒有立刻答應,從亭中走出,思索了片刻,這才迴道:“這法子雖是可行,但蒙受損失的是朝廷。不過——目前來看,損失一些也就損失一些吧,朕準了。”
顧正臣送朱元璋上了輦車,朱元璋隔著簾子說了句:“若是有人找你麻煩,就推到秦王身上。”
“謝陛下。”
顧正臣行禮,目送輦車離開。
唐大帆、馬直、萬諒、趙臻等人走了過來,行禮寒暄。
顧正臣仔細看著每一個人,唐大帆、馬直等人還好,雖然熬出了些白發,可畢竟算年輕,隻是趙臻這老頭,是越發的蒼老了,老的胡須已白如雪,老臉之上全是褶子,有些皮都耷拉著。
“一別許久,諸多辛苦了。”
顧正臣拱手。
唐大帆、馬直等人笑得很是燦爛。
唐大帆將一本冊子遞給顧正臣:“這是自顧堂長出航之後,格物學院的事件簡報,詳細的情況則在書樓之內。”
顧正臣接過冊子:“高產農作物的消息傳開之後,格物學院內部有沒有爭議?”
馬直重重點頭:“確實有過爭議,畢竟這事超出了我們的認知。不過格物學院的規訓在那擺著,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實踐出真知,一直教導全院弟子反對要有證據,不靠捕風捉影來發言,所以有些議論,卻沒大的動靜。”
唐大帆咳了咳:“說起來,儒學院的議論聲最大,這些人引經據典,隻為說明古來不曾有之。可蒸汽機古來也不曾有,難不成就沒有了?青黴素古來不曾有,難不成就沒有了?”
“舉例反駁,這些人也就啞了。可話說出去之後,我們心裏也沒底。那,顧堂長,這是農業學院的代院長袁生,博聞強識不說,還是個莊稼老手,本是想過過悠然南山的日子,被我們請了來……”
顧正臣看著袁生,瘦削的麵頰,顴骨微凸,臉上有數道如龜裂稻田的皺紋,從眼角爬至鬢角,臉上出現了深褐色的曬斑,一雙眼微微眯著,似是怎麽也睜不大,一雙粗糙的手垂著,笑得很是憨厚。
“不必代院長,直接任職院長便是,你們選出來的人我信得過。”顧正臣對袁生點了點頭,然後問:“你也不信畝產十幾石的話吧?”
袁生很是直接地點了下頭:“確實,我不信。所以我會安排好每個農學院的人做好細節,並掌握栽種方法,日後收成時,好證明我是對的,還是定遠侯是對的。”
顧正臣哈哈大笑起來,對苦笑的唐大帆道:“這是一個合格的農業學院院長,實事求是,不唯權貴,很好。”
唐大帆鬆了一口氣。
格物學院上下不信高產的人可不在少數,但苦於沒有證據,加上這些是海外之物,誰也沒見過,所以不好站出來說什麽。
農學院的人更是如此,他們知道田地裏能長出什麽,長不出什麽。
所以,大家都很努力,努力去證明一個結果。
顧正臣看向趙臻:“我聽說金陵建了一座京師大醫院,並接納了不少病症,甚至都已經完成了二十幾場手術,可有此事?”
趙臻眼神中帶著幾分驕傲,張開沒了門牙,漏風的嘴:“是啊,新醫學終於從格物學院走出去了,我老了,能活到這一日,也算是沒遺憾了……”
不去,不行。
正如朱元璋所言,辦成事與辦好事完全不一樣。
僅僅想要辦成事,大明官員那麽多,隨便選幾個能幹的官員,比如方克勤、韓宜可、魏觀、開濟等等,甚至是山西現在的布政使司也能辦了。
可辦成事,看的是結果,不問過程。
至於遷移過程中是不是使用了暴力,是不是對待百姓如同囚犯一樣綁起來,是不是切了腳指甲當移民標記,是不是凍餓而死也不管不顧……
這些沒人在意。
即便有人在意,受限於權力、能力,地方上的掣肘,他們也未必能管得過來。
移民說起來就兩個字,可背後牽扯的事太多太多,曆史中明初的大移民,就是從洪洞那裏,以欺騙、強製的手段,將百姓遷出去的。
嚎啕於野,屍寒於路,這事不是沒發生過。
百姓被綁住雙手,想去上個廁所都需要喊一嗓子“解手”,以至於移民之後,解手成為了一些地方上廁所的代稱。
這背後的百姓苦難,許多官員壓根就不在乎。
但顧正臣在乎。
這一世,祖上洪洞。
而上一世,祖上也是來自於洪洞,至於是從哪裏被趕到洪洞遷出去的,已是找尋不見。
洪洞大槐樹,可以說是兩世的根。
在這個時代裏,若是可以,顧正臣希望做點什麽,至少,在移民的過程中,讓百姓少受點罪,少死幾個人,少一些悲劇與怨恨。
正如老朱所言,順路的事……
苦澀地笑了笑,顧正臣直言道:“陛下,那移民之策……”
朱元璋擺了擺手:“和以往一樣,移民之後墾荒田地五年不上稅,三年不服徭役,朝廷給耕牛、農具等。每一戶給道裏費、安置費銀鈔三十貫,這是朝廷能做到的極限了。”
僅僅是移民花銷,便是六百萬銀鈔。
別以為在這個五貫錢足夠一家五口開支一年的洪武朝,給三十貫還給耕牛之類的待遇多好,這三十貫錢包含了道裏費與安置費,也就是說,離開山西之後,吃的喝的,是需要用錢來買的,朝廷可以沿途擺攤,但你必須花錢……
還有到了地方,你總需要住的地方吧,茅草屋也不是沒成本的,不花錢你哪來的木頭,隨便撿一些樹枝也搭不出來房子,到了地方你也得吃喝吧……
三十貫看著是不少了,可也耐不住用錢的地方多。
這個費用,隻能辦成事,距離辦好這件事,遠遠不夠。
朱元璋對盤算的顧正臣,直言道:“朕知道這些錢財不夠,可也沒辦法,這是全部了。”
顧正臣盤算了一番,認真地說:“臣可以從其他地方弄來一些錢鈔,隻是這件事需要陛下點頭才行……”
朱元璋聽完顧正臣的話之後,並沒有立刻答應,從亭中走出,思索了片刻,這才迴道:“這法子雖是可行,但蒙受損失的是朝廷。不過——目前來看,損失一些也就損失一些吧,朕準了。”
顧正臣送朱元璋上了輦車,朱元璋隔著簾子說了句:“若是有人找你麻煩,就推到秦王身上。”
“謝陛下。”
顧正臣行禮,目送輦車離開。
唐大帆、馬直、萬諒、趙臻等人走了過來,行禮寒暄。
顧正臣仔細看著每一個人,唐大帆、馬直等人還好,雖然熬出了些白發,可畢竟算年輕,隻是趙臻這老頭,是越發的蒼老了,老的胡須已白如雪,老臉之上全是褶子,有些皮都耷拉著。
“一別許久,諸多辛苦了。”
顧正臣拱手。
唐大帆、馬直等人笑得很是燦爛。
唐大帆將一本冊子遞給顧正臣:“這是自顧堂長出航之後,格物學院的事件簡報,詳細的情況則在書樓之內。”
顧正臣接過冊子:“高產農作物的消息傳開之後,格物學院內部有沒有爭議?”
馬直重重點頭:“確實有過爭議,畢竟這事超出了我們的認知。不過格物學院的規訓在那擺著,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實踐出真知,一直教導全院弟子反對要有證據,不靠捕風捉影來發言,所以有些議論,卻沒大的動靜。”
唐大帆咳了咳:“說起來,儒學院的議論聲最大,這些人引經據典,隻為說明古來不曾有之。可蒸汽機古來也不曾有,難不成就沒有了?青黴素古來不曾有,難不成就沒有了?”
“舉例反駁,這些人也就啞了。可話說出去之後,我們心裏也沒底。那,顧堂長,這是農業學院的代院長袁生,博聞強識不說,還是個莊稼老手,本是想過過悠然南山的日子,被我們請了來……”
顧正臣看著袁生,瘦削的麵頰,顴骨微凸,臉上有數道如龜裂稻田的皺紋,從眼角爬至鬢角,臉上出現了深褐色的曬斑,一雙眼微微眯著,似是怎麽也睜不大,一雙粗糙的手垂著,笑得很是憨厚。
“不必代院長,直接任職院長便是,你們選出來的人我信得過。”顧正臣對袁生點了點頭,然後問:“你也不信畝產十幾石的話吧?”
袁生很是直接地點了下頭:“確實,我不信。所以我會安排好每個農學院的人做好細節,並掌握栽種方法,日後收成時,好證明我是對的,還是定遠侯是對的。”
顧正臣哈哈大笑起來,對苦笑的唐大帆道:“這是一個合格的農業學院院長,實事求是,不唯權貴,很好。”
唐大帆鬆了一口氣。
格物學院上下不信高產的人可不在少數,但苦於沒有證據,加上這些是海外之物,誰也沒見過,所以不好站出來說什麽。
農學院的人更是如此,他們知道田地裏能長出什麽,長不出什麽。
所以,大家都很努力,努力去證明一個結果。
顧正臣看向趙臻:“我聽說金陵建了一座京師大醫院,並接納了不少病症,甚至都已經完成了二十幾場手術,可有此事?”
趙臻眼神中帶著幾分驕傲,張開沒了門牙,漏風的嘴:“是啊,新醫學終於從格物學院走出去了,我老了,能活到這一日,也算是沒遺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