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其他人不同,詹徽可以說是見證過顧正臣的整個仕途。
從知縣到知府,從泉州到遼東,從縣男、伯爵到侯爵,看似他平步青雲,仕途如虹,可仔細看,他的每一步走得都十分紮實,每一次升遷都有相應的功勞支撐。
他的崛起,不是靠浙東文臣,也不是靠淮西勳貴,而是真正靠得是自己的本事,包括他爭取來的每個機會,不是用智慧,就是用命換來的。
顧正臣能走到今日,勳貴放心,太子放心,皇帝放心。
說來滑稽,唯一與他一直作對,大不放心的,卻是與顧正臣毫無利益衝突的文官。
深一點想想,也是可以理解。
督察院、給事中這些人可都是要靠彈劾活著,一些官員也想借彈劾來證明自己為國盡忠,博得皇帝青睞繼而升官。
這些人總需要一個靶子。
顧正臣這些年最能蹦躂,還有過焚燒官員、毆打官員的惡劣前科,文官與他幾是水火不容,別看顧正臣深得皇帝信任,功勞高,可有名頭就能彈劾,有理由就能罵人。
說起來也不完全怪文官,拋開文官想上進這些不談,你顧正臣就沒一點錯嗎?
好端端的,你讓那麽多商人到金陵來幹嘛,還在府裏招待他們,如此行徑簡直是不將督察院的人放在眼裏啊。
自己是不想登定遠侯的大門,可若是自己不來,這邵質會來,其他禦史也敢站在門外蛐蛐幾句,指指點點,萬一惹怒了顧正臣挨打了,那自己這個左都禦史的臉麵也就沒了。
為了督察院與自己的顏麵,詹徽隻好登門。
然後——
被拒之門外了。
呂常言看著詹徽,臉上笑得滿是褶子:“詹左都禦史,不巧,老爺說他今日不在府中,若是有事的話,小子可否轉告?”
邵質臉都青了,指著呂常言喊道:“胡說八道,這些人都是為了定遠侯而來,你竟說他不在府中!”
詹徽嘴角動了下,無奈地搖頭苦笑:“邵僉都禦史,既然定遠侯今日不在府中,我們還是迴去吧。”
邵質不樂意:“這擺明了是推脫不見之詞!”
詹徽鳳眼微眯:“那又如何,你能擅闖進去?”
邵質張了張嘴,說不出話。
顧正臣都敢在奉天殿打官員,這若是闖到他的府邸去,被人打殘了丟出來都有可能,這事說到皇帝那裏,自己也不占理。
可任由顧正臣如此胡來,督察院什麽都做不了,實在不甘心。
就在詹徽、邵質轉身欲走時,卻看到了一輛鑲著金黃古銅的馬車而至,兩人吃了一驚,趕忙垂手在側,看到來人是朱標後,恭恭敬敬地行禮。
朱標伸出手,將顧青青接下馬車,看了看著詹徽、邵質,言道:“你們也想湊湊定遠侯府的熱鬧?”
詹徽拱手:“殿下,今日諸多商人進入定遠侯府,督察院擔心有人公然行賄受賄,故此臣等前來查看。”
“行賄受賄?”
朱標暼了一眼詹徽,笑了笑:“受賄之人說的便是顧先生吧,那行賄之人便是說的登府的商人了。青青,你怎麽看?”
顧青青莞爾,輕聲道:“這次登門確實給哥哥帶了些東西,就是不知算不算行賄,兩位要不要打開看看?”
東宮護衛抬了口箱子下來,沉重地放在地上。
詹徽凜然:“臣不敢。”
朱標甩了下袖子:“說起來,你們也是為朝廷盡心,進去吧,孤做主了。”
詹徽、邵質謝過之後,跟著朱標、顧青青走入了府中。
邵質在路過呂常言的時候,還哼了一聲表達不滿。
因為時間、距離的緣故,這次請帖並沒有發往山西、陝西、川蜀、雲南等地,即便這樣,也囊括了應天府、蘇杭、福建、廣州、江西等一眾商人。
如此多巨商雲集,本身就是一樁盛事,畢竟商人也都挺忙的,能將這麽多人喊到一起來,讓他們碰個麵,也不是尋常人能辦到的事。
“李東家,別來無恙?”
“胡東家,近日可好?”
“劉老爺,久仰久仰。”
“張員外,如雷貫耳。”
商人寒暄的熱鬧,轉身看到身著圓領赤袍,腰掛玉帶,頭戴翼善冠而來的朱標,頓時目瞪口呆。
許多商人壓根不認識朱標,還以為是哪個藩王來了。
胡大山走出人群,恭恭敬敬地率先行禮:“草民胡大山,見過太子,太子側妃。”
“太子?”
陳言璿、張功名、唐大邦等人傻眼,跪倒一片。
誰能想到,定遠侯發請帖,太子來了?
朱標麵帶和煦的笑,抬手道:“都起來吧,今日孤來這裏隻是陪側妃而來,順帶旁聽,做個見證,你們不用拘謹,該怎麽說就怎麽說,該怎麽論就怎麽論,不必在意孤。”
陳言璿、唐大邦等人看了一眼顧青青,這個東宮裏的側妃可不簡單啊,她手中的產業可不隻是白糖、海帶那麽簡單,南洋裏的船隊裏,是不是也有她的人誰也說不清楚,有些商人的底細可不太那麽清楚。
商人集議,顧青青確實有這個資格。
朱標側身看向詹徽、邵質:“咱們三個就不要妨礙他們了,旁坐在一側吧。”
詹徽、邵質自然不敢反對。
顧青青剛想尋林誠意,林誠意便隨顧正臣蓮步而至。
林誠意笑著上前,迎上了顧青青。
顧青青與林誠意說了幾句,看向顧正臣:“哥哥,現在就開始嗎?”
顧正臣在給朱標行禮,與眾商人簡短寒暄了下之後,看向林白帆:“人可都到了?”
林白帆點頭:“都到了。”
顧正臣走向一旁的台子,示意眾商落座。
長桌長凳拚出了十幾排,坐下了二百二十六名商人。
稍顯擁擠。
顧青青、林誠意自然是單獨坐在一旁。
朱標、詹徽等人則在不遠處坐著旁觀。
顧正臣掃視過眾商人,淡然一笑,沉聲道:“顧某發了請帖,邀大家集聚金陵。我知道,你們有些人為了趕到這裏,路上行了千餘裏,更有甚者兩千餘裏,顛簸辛苦,大家能來,確實是給足了我情麵。在此,先行謝過。”
從知縣到知府,從泉州到遼東,從縣男、伯爵到侯爵,看似他平步青雲,仕途如虹,可仔細看,他的每一步走得都十分紮實,每一次升遷都有相應的功勞支撐。
他的崛起,不是靠浙東文臣,也不是靠淮西勳貴,而是真正靠得是自己的本事,包括他爭取來的每個機會,不是用智慧,就是用命換來的。
顧正臣能走到今日,勳貴放心,太子放心,皇帝放心。
說來滑稽,唯一與他一直作對,大不放心的,卻是與顧正臣毫無利益衝突的文官。
深一點想想,也是可以理解。
督察院、給事中這些人可都是要靠彈劾活著,一些官員也想借彈劾來證明自己為國盡忠,博得皇帝青睞繼而升官。
這些人總需要一個靶子。
顧正臣這些年最能蹦躂,還有過焚燒官員、毆打官員的惡劣前科,文官與他幾是水火不容,別看顧正臣深得皇帝信任,功勞高,可有名頭就能彈劾,有理由就能罵人。
說起來也不完全怪文官,拋開文官想上進這些不談,你顧正臣就沒一點錯嗎?
好端端的,你讓那麽多商人到金陵來幹嘛,還在府裏招待他們,如此行徑簡直是不將督察院的人放在眼裏啊。
自己是不想登定遠侯的大門,可若是自己不來,這邵質會來,其他禦史也敢站在門外蛐蛐幾句,指指點點,萬一惹怒了顧正臣挨打了,那自己這個左都禦史的臉麵也就沒了。
為了督察院與自己的顏麵,詹徽隻好登門。
然後——
被拒之門外了。
呂常言看著詹徽,臉上笑得滿是褶子:“詹左都禦史,不巧,老爺說他今日不在府中,若是有事的話,小子可否轉告?”
邵質臉都青了,指著呂常言喊道:“胡說八道,這些人都是為了定遠侯而來,你竟說他不在府中!”
詹徽嘴角動了下,無奈地搖頭苦笑:“邵僉都禦史,既然定遠侯今日不在府中,我們還是迴去吧。”
邵質不樂意:“這擺明了是推脫不見之詞!”
詹徽鳳眼微眯:“那又如何,你能擅闖進去?”
邵質張了張嘴,說不出話。
顧正臣都敢在奉天殿打官員,這若是闖到他的府邸去,被人打殘了丟出來都有可能,這事說到皇帝那裏,自己也不占理。
可任由顧正臣如此胡來,督察院什麽都做不了,實在不甘心。
就在詹徽、邵質轉身欲走時,卻看到了一輛鑲著金黃古銅的馬車而至,兩人吃了一驚,趕忙垂手在側,看到來人是朱標後,恭恭敬敬地行禮。
朱標伸出手,將顧青青接下馬車,看了看著詹徽、邵質,言道:“你們也想湊湊定遠侯府的熱鬧?”
詹徽拱手:“殿下,今日諸多商人進入定遠侯府,督察院擔心有人公然行賄受賄,故此臣等前來查看。”
“行賄受賄?”
朱標暼了一眼詹徽,笑了笑:“受賄之人說的便是顧先生吧,那行賄之人便是說的登府的商人了。青青,你怎麽看?”
顧青青莞爾,輕聲道:“這次登門確實給哥哥帶了些東西,就是不知算不算行賄,兩位要不要打開看看?”
東宮護衛抬了口箱子下來,沉重地放在地上。
詹徽凜然:“臣不敢。”
朱標甩了下袖子:“說起來,你們也是為朝廷盡心,進去吧,孤做主了。”
詹徽、邵質謝過之後,跟著朱標、顧青青走入了府中。
邵質在路過呂常言的時候,還哼了一聲表達不滿。
因為時間、距離的緣故,這次請帖並沒有發往山西、陝西、川蜀、雲南等地,即便這樣,也囊括了應天府、蘇杭、福建、廣州、江西等一眾商人。
如此多巨商雲集,本身就是一樁盛事,畢竟商人也都挺忙的,能將這麽多人喊到一起來,讓他們碰個麵,也不是尋常人能辦到的事。
“李東家,別來無恙?”
“胡東家,近日可好?”
“劉老爺,久仰久仰。”
“張員外,如雷貫耳。”
商人寒暄的熱鬧,轉身看到身著圓領赤袍,腰掛玉帶,頭戴翼善冠而來的朱標,頓時目瞪口呆。
許多商人壓根不認識朱標,還以為是哪個藩王來了。
胡大山走出人群,恭恭敬敬地率先行禮:“草民胡大山,見過太子,太子側妃。”
“太子?”
陳言璿、張功名、唐大邦等人傻眼,跪倒一片。
誰能想到,定遠侯發請帖,太子來了?
朱標麵帶和煦的笑,抬手道:“都起來吧,今日孤來這裏隻是陪側妃而來,順帶旁聽,做個見證,你們不用拘謹,該怎麽說就怎麽說,該怎麽論就怎麽論,不必在意孤。”
陳言璿、唐大邦等人看了一眼顧青青,這個東宮裏的側妃可不簡單啊,她手中的產業可不隻是白糖、海帶那麽簡單,南洋裏的船隊裏,是不是也有她的人誰也說不清楚,有些商人的底細可不太那麽清楚。
商人集議,顧青青確實有這個資格。
朱標側身看向詹徽、邵質:“咱們三個就不要妨礙他們了,旁坐在一側吧。”
詹徽、邵質自然不敢反對。
顧青青剛想尋林誠意,林誠意便隨顧正臣蓮步而至。
林誠意笑著上前,迎上了顧青青。
顧青青與林誠意說了幾句,看向顧正臣:“哥哥,現在就開始嗎?”
顧正臣在給朱標行禮,與眾商人簡短寒暄了下之後,看向林白帆:“人可都到了?”
林白帆點頭:“都到了。”
顧正臣走向一旁的台子,示意眾商落座。
長桌長凳拚出了十幾排,坐下了二百二十六名商人。
稍顯擁擠。
顧青青、林誠意自然是單獨坐在一旁。
朱標、詹徽等人則在不遠處坐著旁觀。
顧正臣掃視過眾商人,淡然一笑,沉聲道:“顧某發了請帖,邀大家集聚金陵。我知道,你們有些人為了趕到這裏,路上行了千餘裏,更有甚者兩千餘裏,顛簸辛苦,大家能來,確實是給足了我情麵。在此,先行謝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