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樓,雅間。
推杯換盞,琴瑟有聲。
張達摩哈著腰倒滿酒,對尖臉紅鼻的縣丞王舟笑道:“隻要這事辦成了,好處少不了大人的。”
王舟端起酒杯,卻沒有湊到嘴邊,而是以警告的眼神看著張達摩:“什麽事,哪裏有事朝廷要移民,我們就順朝廷的旨意辦事,與你何幹”
張達摩哈哈大笑起來。
高,實在是高。
王舟滋溜了一口酒,感歎起來:“說起來,我在這洪洞幹了也有些年了,年紀也不小了,興許明年就要返迴老家蒙城,守著那三畝薄田過日子了,實在是比不上張老爺在這逍遙啊。”
張達摩將手伸入袖子裏,拿出了一疊寶鈔:“王縣丞,這是小子的一點心意。”
王舟臉色一沉:“你看我像是收受賄賂的人嗎朝廷查貪查得嚴,稍有不慎便是剝皮而死!快收起來吧,這若是被人看到,我可說不清楚。”
張達摩轉念一想,將手收了迴去,低聲道:“王縣丞乃是清廉幹吏,小子佩服。我聽說蒙城不少人仰慕王縣丞,會投獻二百畝地至府上。”
“哦,有這麽一迴事嗎”
王舟眉頭一挑,露出了五六道抬頭紋。
張達摩拍了拍袖子:“自然是有的。”
王舟了然,將杯中酒一飲而盡,隨後道:“就是不知道致仕之後,有沒有可人的丫鬟伺候。若是有那麽三兩個丫鬟照料,也算是頤養天年了。”
張達摩暗暗咬牙。
這貪欲還真是無底洞啊。
不過事已至此,張達摩隻好笑著答應:“王縣丞的心願,我相信一定會實現的。”
“是嗎”
王舟笑得很得意。
張達摩鄭重承諾:“當然!”
王舟喝了幾杯酒,便起身道:“張達摩,你我之間清清白白,不存在任何交易。這事你務必記在心中,若是哪天忘了,嘴不嚴了,顧家可以消失,張家也一樣。”
張達摩諂媚地攙了下王舟:“王縣丞還不放心我,我是個實誠人。”
王舟笑著走了。
張達摩送出門外,返迴雅間坐了下來。
四十餘歲的張求知走了進來,看著疲憊的父親,言道:“達,為了是那一座宅院,付出這麽多,值得嗎”
“叫父親!”
張達摩板著臉糾正。
張求知隻好拱了拱手:“孩兒見過父親。”
張達摩端起酒壺,直接灌了幾口,才對張求知道:“這世道,有錢的不如有權的,而我們家想要握住權力,那就必須出官員才行。哪怕是出個七品知縣,年老歸田縣衙裏坐著的官員也得給咱們幾分麵子。”
“李半仙算過,前些年顧家的祖宅被煞氣衝了風水,一家人生活變得困苦,但這些年又開始聚氣了,說什麽否極泰來,不出三代,必有登堂入室之輩。”
“這可不是李半仙一麵之詞,我也找過其他懂風水的看過,皆說那片宅院有福氣。既是如此,那就沒道理繼續讓顧家人占據著,想方設法拿過來,咱們搬過去住,說不得你兒子,你孫子裏,就能出個宰相。”
張求知很想告訴老爹,大明沒宰相……
話到嘴邊,又給吞了迴去。
張達摩頗是得意地笑了出來:“王縣丞是一個說到就能做到的人,移民上的事還不需要知縣費心去辦。顧家那老婦還有顧安不在洪洞也好,施壓顧知微,等他們迴來這宅子可就易主了。”
張求知有些許擔憂:“父親,這顧安、老顧氏去年臘月裏匆匆出了洪洞,至今沒歸,咱們多方打探,也沒個準消息,你說他們這是去做什麽了,這都快一年了還沒迴來,該不會是迴不來了吧”
張達摩拿起筷子,夾著菜:“還能去幹什麽,自然是去找顧不寒。”
張求知皺眉:“可若是去找顧不寒,那顧知微身為父親不應該跟著同去嗎為何去的人反而是顧安,還有那張書,他們可不在意顧不寒的死活,為何一起出了門”
張達摩想不通,也懶得去多想:“這些都是小事,不必在意,就是他們人死在外麵也無妨。眼下有個棘手的事,聽說新來的知府是個鬼臉,到任之後便杖打了幾個胥吏與衙役,治下頗嚴”
張求知見張達摩起身夾菜,便伸手將菜端了過去:“傳聞新上任的知府一張臉完全被毀了,十分恐怖嚇人,去接的禮官都嚇壞了,外界說,這是個從天花死人堆裏爬出來的官員,命硬得很。”
“這段時日,幾次召見各縣知縣,強令縣衙自查自改,還說九月開始之後,便會徹查各縣問題,一旦查實,嚴懲不貸,洪洞知縣肖九成這又去了臨汾,尚未迴來。”
張達摩放下筷子:“說起來這也是個麻煩,且看看吧。知府再有本事,他也沒有三頭六臂,分身乏術,總歸管不到這洪洞來。”
張求知應下,問:“中秋就在眼前了,若是顧知微過中秋不交出房契,該怎麽辦”
張達摩目光變得陰冷起來:“顧家已經窮困潦倒了,經不起什麽風波了,他敢不低頭,那就想辦法讓他們家躺下幾個人。比如那顧不器、顧不阿,嗬嗬,命重要還是宅子重要,他還是分得清楚吧”
張求知明白了。
中秋夜。
天陰,不見月。
顧知微坐在天井裏,失魂落魄。
周氏拿了件衣裳給顧知微披上,輕聲道:“夜有些涼。”
顧知微看向周氏,悲痛地說:“張達摩差人送來了最後的話,明日不交出房契,便會不擇手段,還說——一旦上了移民名冊,任誰都不能更改,讓我們好好思量。周娘,你說我該怎麽辦”
“不寒被移到了山東,他雖說信裏說那大顏村很是不錯,鄉親對他很照顧。可這分明是安撫之言,若是不慍也被移出去,你還能挺得住嗎”
周氏抓著顧知微有些冰冷的手:“走一個孩子我就丟了半條命,若是再走一個孩子——與其生離死別,不如我死在這裏,換他們留下來,也好過去外地!”
死了娘,當兒子的必須守孝三年。移民這事再大,也需要給孝道讓路。
推杯換盞,琴瑟有聲。
張達摩哈著腰倒滿酒,對尖臉紅鼻的縣丞王舟笑道:“隻要這事辦成了,好處少不了大人的。”
王舟端起酒杯,卻沒有湊到嘴邊,而是以警告的眼神看著張達摩:“什麽事,哪裏有事朝廷要移民,我們就順朝廷的旨意辦事,與你何幹”
張達摩哈哈大笑起來。
高,實在是高。
王舟滋溜了一口酒,感歎起來:“說起來,我在這洪洞幹了也有些年了,年紀也不小了,興許明年就要返迴老家蒙城,守著那三畝薄田過日子了,實在是比不上張老爺在這逍遙啊。”
張達摩將手伸入袖子裏,拿出了一疊寶鈔:“王縣丞,這是小子的一點心意。”
王舟臉色一沉:“你看我像是收受賄賂的人嗎朝廷查貪查得嚴,稍有不慎便是剝皮而死!快收起來吧,這若是被人看到,我可說不清楚。”
張達摩轉念一想,將手收了迴去,低聲道:“王縣丞乃是清廉幹吏,小子佩服。我聽說蒙城不少人仰慕王縣丞,會投獻二百畝地至府上。”
“哦,有這麽一迴事嗎”
王舟眉頭一挑,露出了五六道抬頭紋。
張達摩拍了拍袖子:“自然是有的。”
王舟了然,將杯中酒一飲而盡,隨後道:“就是不知道致仕之後,有沒有可人的丫鬟伺候。若是有那麽三兩個丫鬟照料,也算是頤養天年了。”
張達摩暗暗咬牙。
這貪欲還真是無底洞啊。
不過事已至此,張達摩隻好笑著答應:“王縣丞的心願,我相信一定會實現的。”
“是嗎”
王舟笑得很得意。
張達摩鄭重承諾:“當然!”
王舟喝了幾杯酒,便起身道:“張達摩,你我之間清清白白,不存在任何交易。這事你務必記在心中,若是哪天忘了,嘴不嚴了,顧家可以消失,張家也一樣。”
張達摩諂媚地攙了下王舟:“王縣丞還不放心我,我是個實誠人。”
王舟笑著走了。
張達摩送出門外,返迴雅間坐了下來。
四十餘歲的張求知走了進來,看著疲憊的父親,言道:“達,為了是那一座宅院,付出這麽多,值得嗎”
“叫父親!”
張達摩板著臉糾正。
張求知隻好拱了拱手:“孩兒見過父親。”
張達摩端起酒壺,直接灌了幾口,才對張求知道:“這世道,有錢的不如有權的,而我們家想要握住權力,那就必須出官員才行。哪怕是出個七品知縣,年老歸田縣衙裏坐著的官員也得給咱們幾分麵子。”
“李半仙算過,前些年顧家的祖宅被煞氣衝了風水,一家人生活變得困苦,但這些年又開始聚氣了,說什麽否極泰來,不出三代,必有登堂入室之輩。”
“這可不是李半仙一麵之詞,我也找過其他懂風水的看過,皆說那片宅院有福氣。既是如此,那就沒道理繼續讓顧家人占據著,想方設法拿過來,咱們搬過去住,說不得你兒子,你孫子裏,就能出個宰相。”
張求知很想告訴老爹,大明沒宰相……
話到嘴邊,又給吞了迴去。
張達摩頗是得意地笑了出來:“王縣丞是一個說到就能做到的人,移民上的事還不需要知縣費心去辦。顧家那老婦還有顧安不在洪洞也好,施壓顧知微,等他們迴來這宅子可就易主了。”
張求知有些許擔憂:“父親,這顧安、老顧氏去年臘月裏匆匆出了洪洞,至今沒歸,咱們多方打探,也沒個準消息,你說他們這是去做什麽了,這都快一年了還沒迴來,該不會是迴不來了吧”
張達摩拿起筷子,夾著菜:“還能去幹什麽,自然是去找顧不寒。”
張求知皺眉:“可若是去找顧不寒,那顧知微身為父親不應該跟著同去嗎為何去的人反而是顧安,還有那張書,他們可不在意顧不寒的死活,為何一起出了門”
張達摩想不通,也懶得去多想:“這些都是小事,不必在意,就是他們人死在外麵也無妨。眼下有個棘手的事,聽說新來的知府是個鬼臉,到任之後便杖打了幾個胥吏與衙役,治下頗嚴”
張求知見張達摩起身夾菜,便伸手將菜端了過去:“傳聞新上任的知府一張臉完全被毀了,十分恐怖嚇人,去接的禮官都嚇壞了,外界說,這是個從天花死人堆裏爬出來的官員,命硬得很。”
“這段時日,幾次召見各縣知縣,強令縣衙自查自改,還說九月開始之後,便會徹查各縣問題,一旦查實,嚴懲不貸,洪洞知縣肖九成這又去了臨汾,尚未迴來。”
張達摩放下筷子:“說起來這也是個麻煩,且看看吧。知府再有本事,他也沒有三頭六臂,分身乏術,總歸管不到這洪洞來。”
張求知應下,問:“中秋就在眼前了,若是顧知微過中秋不交出房契,該怎麽辦”
張達摩目光變得陰冷起來:“顧家已經窮困潦倒了,經不起什麽風波了,他敢不低頭,那就想辦法讓他們家躺下幾個人。比如那顧不器、顧不阿,嗬嗬,命重要還是宅子重要,他還是分得清楚吧”
張求知明白了。
中秋夜。
天陰,不見月。
顧知微坐在天井裏,失魂落魄。
周氏拿了件衣裳給顧知微披上,輕聲道:“夜有些涼。”
顧知微看向周氏,悲痛地說:“張達摩差人送來了最後的話,明日不交出房契,便會不擇手段,還說——一旦上了移民名冊,任誰都不能更改,讓我們好好思量。周娘,你說我該怎麽辦”
“不寒被移到了山東,他雖說信裏說那大顏村很是不錯,鄉親對他很照顧。可這分明是安撫之言,若是不慍也被移出去,你還能挺得住嗎”
周氏抓著顧知微有些冰冷的手:“走一個孩子我就丟了半條命,若是再走一個孩子——與其生離死別,不如我死在這裏,換他們留下來,也好過去外地!”
死了娘,當兒子的必須守孝三年。移民這事再大,也需要給孝道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