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浦,故友?
顧正臣眯著眼,再次閱讀了一遍書信。
從這封信可以看出,淩說在臨死之前已經萌生了退意,隻不過外為監察禦史,內為檢校,如同惡犬,他想退,也退不得。
“江浦啊!”
顧正臣感歎不已。
這個小地方,竟成了無法忽視的地點。
在十幾年前,那裏有一場風暴雨,直至十幾年後的今日,依舊有風在吹。
隻是淩說並沒有說起這位故友姓名與身份,隻一句垂釣於江水,很難找到此人,畢竟沒事幹的時候,許多船家也拿著魚竿釣釣魚,閑散的老頭,也會到河邊坐一坐。
何況是十幾年前的釣魚佬,更不好找尋。
顧正臣眯著一行字,對蕭成道:“總好過枯草橫生,一家化骨,不見墳丘,這話倒是讓我想起了李大祥一家。若這裏當真說的是李大祥一家,那這淩說確實知道淨罪司的事,甚至可能掌握著那一份名單。”
蕭成想了想,言道:“沒有名字,我們依舊沒辦法深入調查。”
顧正臣淡然一笑:“沒名字,不意味著沒有收獲。江浦故友,至少說明在洪武三年時,這個人就在江浦。垂釣江水,意味著生活安穩,人在金陵總不可能跑到江浦垂釣去,這個人,很可能在江浦長期居留,甚至是安了家。”
“隻要這個人在江浦,總能找到他,無非麻煩一些,耗些時日。羅氏夫婦的案子過去兩年了,不急於一時。再說了,申屠敏、關勝寶與錦衣衛的一些人可都在那盯著,說不定哪天就會有所發現。”
蕭成對顧正臣見微知著的本事很是佩服,也見多了這些,思索了下迴道:“關鍵還是在江浦。”
顧正臣將手中的信單獨拿出來放到一旁,然後翻看後續的信:“江浦一定還有秘密是我們所不知道的,至於能不能挖出來,那就隻能看運氣了。”
“運氣?”
蕭成打量著顧正臣,他可很少將希望寄在運氣上。
顧正臣沒有解釋什麽,陳年舊案不說,這背後還隱藏著快一堵不可跨越的牆,能找到淨罪司的人,並將其收複為自己所用的人,那身份也不會簡單,這背後的事一旦被掀開,那可能就會是死。
為了活下去,暗中的人也不會允許自己輕易將事情調查清楚吧。就如同錦衣衛進入江浦之前,知縣一家人死在了火海之中,這不也是一種避免事發的手段?
想要查清楚這背後的事,除了各中消息、證據外,確實還需要一些運氣才行。
接下來的幾封信,並沒有什麽可說的,不是噓寒問暖,就是家長裏短,並沒有涉及什麽,倒是在洪武六年的一封信裏,淩說曾警告過淩言不要招惹是非,並說出了一句“朝廷內氣氛驟緊,良弓走狗終沒好去處”的話。
這感慨,雖然寫在洪武六年的信上,可信是洪武三年寫出來的,這也說明當年淩說感知到危險越發接近。
一連幾封信看下去,並沒有什麽收獲。
顧正臣拿起了最後一封信,麵無表情地展開,看了一眼陡然站起身來。
“怎麽了?”
蕭成見顧正臣如此震驚,趕忙問道。
顧正臣捏著信紙,凝眸道:“羅根!”
蕭成吃驚地看向顧正臣。
顧正臣深吸了一口氣,念道:“風雨欲來,必有雷霆,我命或不久,以往信件,具焚燒莫要保留,以免惹禍上身。安送我母,他日你若遇有麻煩,生活無以為繼,可前往江浦,找尋羅根夫婦。”
“他們有恩於我,如今以擺渡為生,切記,不到絕困,莫要前往。長風俱往,安有歸處,漫歲月之辛,說與誰聽?堂弟,餘生自求多福,還請代我為母親服喪……”
蕭成聽著信中內容,有些不可思議:“淩說竟然提到了羅根,難不成這羅根是淨罪司的人,那他的死——”
顧正臣麵色也變得凝重起來:“現在還不能斷定羅根出自淨罪司,但這是淩說所有信件裏,唯一的名字!這一筆的存在,至少說明淩說與羅根關係不同尋常,甚至兩人共事過!”
“興許羅根犯過錯,興許是其他原因,羅根欠了淩說一份人情。在淩說看來,羅根是可以信任的。隻是羅根也死了,想要知道其中內情,恐怕也沒什麽機會了。”
蕭成鬱悶不已:“查到現在,還是一無所獲?”
顧正臣盯著桌上的信,將無關緊要的信收起來,隻留下了兩封,思索著說:“羅根夫婦家裏我們去過,不見魚竿,不見魚簍。隻要深入調查下,詢問下周圍百姓,就可以查清楚羅根是不是垂釣江水的故人。”
“若那個人不是羅根,說明在江浦還有一個出自檢校或淨罪司的人,現在的問題是,我們能不能將這個故人找出來。”
蕭成有些沮喪:“你要找的是名單,可這裏沒有名單,隻猜謎一般,我們要調查到什麽時候才能破案?”
顧正臣坐了下來,輕輕一笑:“我們來山西是為了移民之事,至於這案件,不急,大不了移民之後再去處理。再說了,著急也沒用,哪怕是我們人在江浦,這也不是一天兩天能查清楚的,何況檢校或淨罪司出身的人,他們善於偽裝,改變身份。”
“雖然沒有找到名單,至少我們知道了一點,這羅根的身份不簡單,從他籍貫滁州,到江浦後住在李大祥家不遠推測,很可能與李大祥遇害有關。”
“假設羅根移居江浦是為了調查李大祥之死,或者是找出背後之人,那他們的死就可以解釋了。興許是他們調查到了什麽,被人發現,然後動手殺了羅根夫婦。這樣一來,羅根夫婦的死便可以解釋得通。”
蕭成點了點頭。
能被淩說提到的人,不是淨罪司的人,那也應該是檢校,尋常百姓的可能性不能說沒有,隻是說小。
顧正臣指了指兩封信:“但羅根與李大祥之間的關係,我們始終還沒找到。李大祥的身份調查出來了,可羅根的過去我們還沒調查出來,這一點很重要。”
顧正臣眯著眼,再次閱讀了一遍書信。
從這封信可以看出,淩說在臨死之前已經萌生了退意,隻不過外為監察禦史,內為檢校,如同惡犬,他想退,也退不得。
“江浦啊!”
顧正臣感歎不已。
這個小地方,竟成了無法忽視的地點。
在十幾年前,那裏有一場風暴雨,直至十幾年後的今日,依舊有風在吹。
隻是淩說並沒有說起這位故友姓名與身份,隻一句垂釣於江水,很難找到此人,畢竟沒事幹的時候,許多船家也拿著魚竿釣釣魚,閑散的老頭,也會到河邊坐一坐。
何況是十幾年前的釣魚佬,更不好找尋。
顧正臣眯著一行字,對蕭成道:“總好過枯草橫生,一家化骨,不見墳丘,這話倒是讓我想起了李大祥一家。若這裏當真說的是李大祥一家,那這淩說確實知道淨罪司的事,甚至可能掌握著那一份名單。”
蕭成想了想,言道:“沒有名字,我們依舊沒辦法深入調查。”
顧正臣淡然一笑:“沒名字,不意味著沒有收獲。江浦故友,至少說明在洪武三年時,這個人就在江浦。垂釣江水,意味著生活安穩,人在金陵總不可能跑到江浦垂釣去,這個人,很可能在江浦長期居留,甚至是安了家。”
“隻要這個人在江浦,總能找到他,無非麻煩一些,耗些時日。羅氏夫婦的案子過去兩年了,不急於一時。再說了,申屠敏、關勝寶與錦衣衛的一些人可都在那盯著,說不定哪天就會有所發現。”
蕭成對顧正臣見微知著的本事很是佩服,也見多了這些,思索了下迴道:“關鍵還是在江浦。”
顧正臣將手中的信單獨拿出來放到一旁,然後翻看後續的信:“江浦一定還有秘密是我們所不知道的,至於能不能挖出來,那就隻能看運氣了。”
“運氣?”
蕭成打量著顧正臣,他可很少將希望寄在運氣上。
顧正臣沒有解釋什麽,陳年舊案不說,這背後還隱藏著快一堵不可跨越的牆,能找到淨罪司的人,並將其收複為自己所用的人,那身份也不會簡單,這背後的事一旦被掀開,那可能就會是死。
為了活下去,暗中的人也不會允許自己輕易將事情調查清楚吧。就如同錦衣衛進入江浦之前,知縣一家人死在了火海之中,這不也是一種避免事發的手段?
想要查清楚這背後的事,除了各中消息、證據外,確實還需要一些運氣才行。
接下來的幾封信,並沒有什麽可說的,不是噓寒問暖,就是家長裏短,並沒有涉及什麽,倒是在洪武六年的一封信裏,淩說曾警告過淩言不要招惹是非,並說出了一句“朝廷內氣氛驟緊,良弓走狗終沒好去處”的話。
這感慨,雖然寫在洪武六年的信上,可信是洪武三年寫出來的,這也說明當年淩說感知到危險越發接近。
一連幾封信看下去,並沒有什麽收獲。
顧正臣拿起了最後一封信,麵無表情地展開,看了一眼陡然站起身來。
“怎麽了?”
蕭成見顧正臣如此震驚,趕忙問道。
顧正臣捏著信紙,凝眸道:“羅根!”
蕭成吃驚地看向顧正臣。
顧正臣深吸了一口氣,念道:“風雨欲來,必有雷霆,我命或不久,以往信件,具焚燒莫要保留,以免惹禍上身。安送我母,他日你若遇有麻煩,生活無以為繼,可前往江浦,找尋羅根夫婦。”
“他們有恩於我,如今以擺渡為生,切記,不到絕困,莫要前往。長風俱往,安有歸處,漫歲月之辛,說與誰聽?堂弟,餘生自求多福,還請代我為母親服喪……”
蕭成聽著信中內容,有些不可思議:“淩說竟然提到了羅根,難不成這羅根是淨罪司的人,那他的死——”
顧正臣麵色也變得凝重起來:“現在還不能斷定羅根出自淨罪司,但這是淩說所有信件裏,唯一的名字!這一筆的存在,至少說明淩說與羅根關係不同尋常,甚至兩人共事過!”
“興許羅根犯過錯,興許是其他原因,羅根欠了淩說一份人情。在淩說看來,羅根是可以信任的。隻是羅根也死了,想要知道其中內情,恐怕也沒什麽機會了。”
蕭成鬱悶不已:“查到現在,還是一無所獲?”
顧正臣盯著桌上的信,將無關緊要的信收起來,隻留下了兩封,思索著說:“羅根夫婦家裏我們去過,不見魚竿,不見魚簍。隻要深入調查下,詢問下周圍百姓,就可以查清楚羅根是不是垂釣江水的故人。”
“若那個人不是羅根,說明在江浦還有一個出自檢校或淨罪司的人,現在的問題是,我們能不能將這個故人找出來。”
蕭成有些沮喪:“你要找的是名單,可這裏沒有名單,隻猜謎一般,我們要調查到什麽時候才能破案?”
顧正臣坐了下來,輕輕一笑:“我們來山西是為了移民之事,至於這案件,不急,大不了移民之後再去處理。再說了,著急也沒用,哪怕是我們人在江浦,這也不是一天兩天能查清楚的,何況檢校或淨罪司出身的人,他們善於偽裝,改變身份。”
“雖然沒有找到名單,至少我們知道了一點,這羅根的身份不簡單,從他籍貫滁州,到江浦後住在李大祥家不遠推測,很可能與李大祥遇害有關。”
“假設羅根移居江浦是為了調查李大祥之死,或者是找出背後之人,那他們的死就可以解釋了。興許是他們調查到了什麽,被人發現,然後動手殺了羅根夫婦。這樣一來,羅根夫婦的死便可以解釋得通。”
蕭成點了點頭。
能被淩說提到的人,不是淨罪司的人,那也應該是檢校,尋常百姓的可能性不能說沒有,隻是說小。
顧正臣指了指兩封信:“但羅根與李大祥之間的關係,我們始終還沒找到。李大祥的身份調查出來了,可羅根的過去我們還沒調查出來,這一點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