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烤藤壺
分手迴島,大海成了我的黃金漁場 作者:我不是佩奇媽媽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他大伯相對於他父母來說,簡直好到天上去了。
對張海岱來說,他也就隻有大伯那麽一個親人了。
“這樣不太好吧。”江寒看著張海岱說了一句。
張海岱立馬把腦袋耷拉了下去,“寒哥,我就這麽一說。你別誤會。這藤壺肯定都是要拿來賣的。”
江寒無語,他這個兄弟跟了他那麽久,怎麽就不長腦子呢!
“我的意思是說,光拿這些藤壺可不夠。海參比較補,年紀大的人吃著好。你也拿一些海參給他們。”
張海岱愣了好半天,“寒哥,你是說我可以送藤壺?”
“是啊,藤壺和海參都送一點。”
“海參就不要了,送點藤壺就行了。”海參實在是太貴重了,“大伯現在年紀大了,身體也不太好。就算想吃什麽也沒力氣去趕海了。我弄點藤壺去給他解解饞。”
江寒覺得張海岱還是有長進的。
他以前知道他大伯身體不好,卻還能問他大伯要錢。現在至少能送東西給他了。
“我平時也經常拿我們趕海的東西給我姐。你既然把你大伯當你親人,就應該對她好一點。再說了,今天這些海參都是你自己撿的。你把自己撿的東西送給你大伯,再合適不過。”
張海岱說不過江寒,反正寒哥說的每一句話都讓他信服。
“行,那我都送一點。”
兩個人一邊聊天,一邊賣力的鏟藤壺。
江寒看向沙灘,他看到這個沙灘底下有好多比他腦袋還要大的蝦夷扇貝。
原本他是要挖這些蝦夷扇貝的,但現在他覺得還是鏟這些藤壺要緊。
四個水桶裝滿了,他們就把東西運到船上,再拿空水桶來裝。
這樣來來迴迴好幾趟,他們也不知道到底鏟了多少藤壺。
直到手臂酸了,也開始漲潮了。
江寒和張海岱才退到了他們吃過烤魚的那一小片沙灘上。
他們中午就吃了一條蝴蝶魚,現在整個人是又累又餓。兩條手臂都不像是自己似的,酸得厲害。
“寒哥,現在迴去嗎?”
“再歇歇吧。”這裏風景好,又安靜。在這裏休息,跟在家裏休息也沒什麽區別。
而且他現在不想開船。
兩人就這麽四仰八叉的在太陽曬不到的位置躺著。
海風通過洞口,唿唿的吹在他們身上,比開空調還要舒服。
等恢複些力氣,江寒發現沙灘上還有不少枯樹枝。
“我們吃點東西再迴去吧。”江寒說著,又點起了火來。
“寒哥,我們吃什麽啊?”
“就吃藤壺吧。”那麽多藤壺,他也想嚐嚐味道。
張海岱也立馬行動起來,“寒哥,船上還有一張鐵絲網,我拿過來。”
這鐵絲有個50厘米長,是原先就留在船上的。
因為貼著儲物倉,他們一開始清理船的時候沒發現,今天放魚的時候看見了。
江寒說不要隨便把垃圾扔到大海裏,張海岱就沒把這張鐵絲網扔進大海。
想著迴去之後再處理,沒想到現在可以廢物利用。
張海岱在火堆邊搭了一些大石頭,又把這張鐵絲網搭在這些石頭的中間。
他們撬下來的這些藤壺,被壺口朝上的放在了鐵絲網上烤。
藤壺很快就滋滋的冒出了香味。
江寒把烤好的藤壺放在一邊放涼。
又把新的藤壺烤上去。
“寒哥,這藤壺怎麽吃啊?”
這藤壺的口子太小了,而口子裏麵最先看到的是像雀嘴一樣的尖東西。
用手抓根本抓不出來。
如果是在家裏,他們可以用鑷子把裏麵的肉夾出來。
現在這裏沒什麽工具,難道要用石頭把殼砸開嗎?
這樣一來,裏麵的湯就沒了。
雀嘴藤壺裏頭的湯汁,可是一絕。
江寒把自己的瑞士軍刀給他,“你先把上麵的殼削掉一點,再拿著刀把肉撬出來。”
張海岱按照江寒說的去做,果然把肉撬出來了。
這個時候的殼已經不燙了,但肉還冒著絲絲的熱氣。
張海岱吃了一口,鮮的整個人都要冒煙了,“寒哥,真的太好吃了。”
他像喝水一樣,又把殼裏麵的湯水給喝了。
這種帶著自然海水味道的湯,濃縮了雀嘴藤壺的精華,簡直有一種形容不出的鮮。
“寒哥,都說鵝頸藤壺貴。說鵝頸藤壺是來自地獄的美食。我覺得美食這東西是見仁見智的。我就覺得鵝頸藤壺沒有雀嘴藤壺好吃。”
江寒來了興趣,“你還吃過鵝頸藤壺?”
那東西可是稀罕貨,平時市麵上基本看不到,就算看到了,那價格也是貴的離譜。
這種東西連他也是隻聽過,沒吃過。
“我以前不是一直混日子嘛。以前混的那一幫人中,有人弄到了鵝頸藤壺。”
“他也沒有要賺錢的概念,就幾個兄弟一起分了吃了。要我說鮮是鮮,就是這後味不好,有點苦。”
江寒震驚,“你是不是舌頭出問題了?這麽貴的東西還苦?”
“那我就不知道了,反正我當時吃的時候是苦的。”
江寒不知道該怎麽評論了,這東西他也沒吃過,他也不知道到底是怎麽樣的。
江寒也弄了一個藤壺來吃,那味道果然鮮美無比。
這裏的雀嘴藤壺比他以往吃過的任何一次都要好吃。
這一迴,他對自己的貨更有信心了。
60塊錢一斤賣給他們,他們絕對不虧。
江寒和張海岱兩人連續吃了好幾個藤壺。
這些藤壺都是帶殼的,看上去挺大,其實裏麵沒有多少肉。
他們兩個大男人光吃藤壺,也吃不飽。
江寒又挑了幾根海參出來。
他用瑞士軍刀從海參的腹部割開一個口子,再把裏麵的內髒掏幹淨。
然後把兩隻海參串成一串,一共串了12串,也做成了燒烤。
烤完後,他和張海岱兩個人一人分了六串來吃。
也就是一人吃12根。
“寒哥,我們這樣吃會不會補壞啊?”
聽說海參這東西很補,很多常年吃海參的人買過去也隻是兩三天吃一根。
這一下子吃十二根的,不知道晚上會不會流鼻血。
“應該不會吧,我都已經把最小的幾根挑出來了。”
那些大的一根頂這些三四根。
對張海岱來說,他也就隻有大伯那麽一個親人了。
“這樣不太好吧。”江寒看著張海岱說了一句。
張海岱立馬把腦袋耷拉了下去,“寒哥,我就這麽一說。你別誤會。這藤壺肯定都是要拿來賣的。”
江寒無語,他這個兄弟跟了他那麽久,怎麽就不長腦子呢!
“我的意思是說,光拿這些藤壺可不夠。海參比較補,年紀大的人吃著好。你也拿一些海參給他們。”
張海岱愣了好半天,“寒哥,你是說我可以送藤壺?”
“是啊,藤壺和海參都送一點。”
“海參就不要了,送點藤壺就行了。”海參實在是太貴重了,“大伯現在年紀大了,身體也不太好。就算想吃什麽也沒力氣去趕海了。我弄點藤壺去給他解解饞。”
江寒覺得張海岱還是有長進的。
他以前知道他大伯身體不好,卻還能問他大伯要錢。現在至少能送東西給他了。
“我平時也經常拿我們趕海的東西給我姐。你既然把你大伯當你親人,就應該對她好一點。再說了,今天這些海參都是你自己撿的。你把自己撿的東西送給你大伯,再合適不過。”
張海岱說不過江寒,反正寒哥說的每一句話都讓他信服。
“行,那我都送一點。”
兩個人一邊聊天,一邊賣力的鏟藤壺。
江寒看向沙灘,他看到這個沙灘底下有好多比他腦袋還要大的蝦夷扇貝。
原本他是要挖這些蝦夷扇貝的,但現在他覺得還是鏟這些藤壺要緊。
四個水桶裝滿了,他們就把東西運到船上,再拿空水桶來裝。
這樣來來迴迴好幾趟,他們也不知道到底鏟了多少藤壺。
直到手臂酸了,也開始漲潮了。
江寒和張海岱才退到了他們吃過烤魚的那一小片沙灘上。
他們中午就吃了一條蝴蝶魚,現在整個人是又累又餓。兩條手臂都不像是自己似的,酸得厲害。
“寒哥,現在迴去嗎?”
“再歇歇吧。”這裏風景好,又安靜。在這裏休息,跟在家裏休息也沒什麽區別。
而且他現在不想開船。
兩人就這麽四仰八叉的在太陽曬不到的位置躺著。
海風通過洞口,唿唿的吹在他們身上,比開空調還要舒服。
等恢複些力氣,江寒發現沙灘上還有不少枯樹枝。
“我們吃點東西再迴去吧。”江寒說著,又點起了火來。
“寒哥,我們吃什麽啊?”
“就吃藤壺吧。”那麽多藤壺,他也想嚐嚐味道。
張海岱也立馬行動起來,“寒哥,船上還有一張鐵絲網,我拿過來。”
這鐵絲有個50厘米長,是原先就留在船上的。
因為貼著儲物倉,他們一開始清理船的時候沒發現,今天放魚的時候看見了。
江寒說不要隨便把垃圾扔到大海裏,張海岱就沒把這張鐵絲網扔進大海。
想著迴去之後再處理,沒想到現在可以廢物利用。
張海岱在火堆邊搭了一些大石頭,又把這張鐵絲網搭在這些石頭的中間。
他們撬下來的這些藤壺,被壺口朝上的放在了鐵絲網上烤。
藤壺很快就滋滋的冒出了香味。
江寒把烤好的藤壺放在一邊放涼。
又把新的藤壺烤上去。
“寒哥,這藤壺怎麽吃啊?”
這藤壺的口子太小了,而口子裏麵最先看到的是像雀嘴一樣的尖東西。
用手抓根本抓不出來。
如果是在家裏,他們可以用鑷子把裏麵的肉夾出來。
現在這裏沒什麽工具,難道要用石頭把殼砸開嗎?
這樣一來,裏麵的湯就沒了。
雀嘴藤壺裏頭的湯汁,可是一絕。
江寒把自己的瑞士軍刀給他,“你先把上麵的殼削掉一點,再拿著刀把肉撬出來。”
張海岱按照江寒說的去做,果然把肉撬出來了。
這個時候的殼已經不燙了,但肉還冒著絲絲的熱氣。
張海岱吃了一口,鮮的整個人都要冒煙了,“寒哥,真的太好吃了。”
他像喝水一樣,又把殼裏麵的湯水給喝了。
這種帶著自然海水味道的湯,濃縮了雀嘴藤壺的精華,簡直有一種形容不出的鮮。
“寒哥,都說鵝頸藤壺貴。說鵝頸藤壺是來自地獄的美食。我覺得美食這東西是見仁見智的。我就覺得鵝頸藤壺沒有雀嘴藤壺好吃。”
江寒來了興趣,“你還吃過鵝頸藤壺?”
那東西可是稀罕貨,平時市麵上基本看不到,就算看到了,那價格也是貴的離譜。
這種東西連他也是隻聽過,沒吃過。
“我以前不是一直混日子嘛。以前混的那一幫人中,有人弄到了鵝頸藤壺。”
“他也沒有要賺錢的概念,就幾個兄弟一起分了吃了。要我說鮮是鮮,就是這後味不好,有點苦。”
江寒震驚,“你是不是舌頭出問題了?這麽貴的東西還苦?”
“那我就不知道了,反正我當時吃的時候是苦的。”
江寒不知道該怎麽評論了,這東西他也沒吃過,他也不知道到底是怎麽樣的。
江寒也弄了一個藤壺來吃,那味道果然鮮美無比。
這裏的雀嘴藤壺比他以往吃過的任何一次都要好吃。
這一迴,他對自己的貨更有信心了。
60塊錢一斤賣給他們,他們絕對不虧。
江寒和張海岱兩人連續吃了好幾個藤壺。
這些藤壺都是帶殼的,看上去挺大,其實裏麵沒有多少肉。
他們兩個大男人光吃藤壺,也吃不飽。
江寒又挑了幾根海參出來。
他用瑞士軍刀從海參的腹部割開一個口子,再把裏麵的內髒掏幹淨。
然後把兩隻海參串成一串,一共串了12串,也做成了燒烤。
烤完後,他和張海岱兩個人一人分了六串來吃。
也就是一人吃12根。
“寒哥,我們這樣吃會不會補壞啊?”
聽說海參這東西很補,很多常年吃海參的人買過去也隻是兩三天吃一根。
這一下子吃十二根的,不知道晚上會不會流鼻血。
“應該不會吧,我都已經把最小的幾根挑出來了。”
那些大的一根頂這些三四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