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素曉聽了三娘的話,有些感觸。像三娘這樣的女娃的學識與見識,確實已經優於很多女子一輩子了。她知書明理、臨危不懼、聰穎有餘、果決謙虛。懂書中的文字,也懂天下的道理;會打點身邊的事,也能斷言朝堂的事。確實是值得很多女娃羨慕與學習的。
她看向靜楠,征求著靜楠的意見,靜楠微微笑著:“小妹總是有一些驚人的想法。女子開蒙、不看家世,唯品性與悟性。讓更多的女子成為有才情、有眼界的人,真真是一件好事。我若是女子,我定然願意加入。”
三娘被靜楠誇紅了臉:“大哥,也就是讓自己有點事做,幫助一下那些窮苦的孩子,讓女子更能明白事理而已。”然後她略略狡黠的一笑:“可惜啊,你這樣的年紀,我定然是不肯收的,太——老——了!哈哈哈哈。”說完發出一串長長的笑聲。
楊素曉聽了也捂著嘴笑了起來,靜楠被她笑的一愣,隨即也無奈的笑著,隻用手點著她。三個人又恢複了趙頊來訪之前的一派融融之色,圍坐在一起守歲。
“你可與二舅舅說過?”靜楠一邊幫楊素曉剝著鬆仁,一邊問著。“還沒有,我隻是最近才有這個想法的,還沒來的及說。”三娘捧著下巴似乎在認真的思考這件事。
“想來你二舅舅也不會拒絕。”楊素曉把手裏的一把鬆仁攏了攏,放在麵前的小碟裏,往三娘麵前推了推,“他早就有普教天下之心,奈何他是男子,又是被捧高的夫子,沒有時間也沒有機會去做更多的事。這次京城的書院也算是他的心願達成,牛刀小試。如果真的能如他所願,為更多的貧苦百姓的孩子開蒙、為更有才學的孩子引路,那麽他也會將這個書院開到更多的地方,讓天下不在苦於讀書門檻太高。”
三娘聽著楊素曉說著二舅舅的暢想,這不就像她上一世的教育普及?不論什麽家境,都可以讀書識字,用知識改變命運。
“二舅舅的想法果然很好。”三娘對楊素致的想法讚不絕口。
“是的,你所想的女子學堂,正好彌補了他不便教授女子的缺憾,想來你二舅舅是不會拒絕的。”楊素曉很了解她的兩個哥哥,也很支持他們所做的一切。
“小妹,你想過具體做法沒有?最好做個計劃,不然可不一定有人家會把女娃送過來開蒙的。”靜楠太了解現在的人了,有錢人家的小姐還好,家裏人還願意她們多學點知識。但多數不願孩子拋頭露麵,都在家裏請先生教著。窮苦人家的孩子,一般早早就為了生計奔波,小小年紀做飯洗衣、管代弟妹,甚至出去幹活,是沒有機會去學堂的。所以他雖然很支持三娘的想法,卻又很替她擔憂。
“大哥說的很有道理。”三娘鄭重的點點頭,雖然宋朝是一個非常開明的朝代,但是對於女子無處不在的束縛依然存在。而且社會等級森嚴,平民躍層十分困難。這也就是範仲淹當年新政想要改革的一個重要內容。“可是,我想,每個人都有尋求知識的權利,也希望每個人都能更清楚的認識自己、認識世界。”三娘說的堅定,“我會認真考慮這件事情的。”
“好!如果這個利國利民的事情能做的長久,大哥也願意辭去官職與二舅舅和你一起,讓百姓都能讀書。”靜楠被三娘感動著,說的情真意切。
“那怎麽可能?大哥哥的前途要緊,我們還要‘官商勾結’,做大做強呢。”三娘笑的狹促,靜楠一愣,被她的胡言亂語嚇了一跳,而後也覺得好笑起來:“好,一言為定,做大做強!”
在陳家母子三人的笑聲中,新的一年,悄然而至。
她看向靜楠,征求著靜楠的意見,靜楠微微笑著:“小妹總是有一些驚人的想法。女子開蒙、不看家世,唯品性與悟性。讓更多的女子成為有才情、有眼界的人,真真是一件好事。我若是女子,我定然願意加入。”
三娘被靜楠誇紅了臉:“大哥,也就是讓自己有點事做,幫助一下那些窮苦的孩子,讓女子更能明白事理而已。”然後她略略狡黠的一笑:“可惜啊,你這樣的年紀,我定然是不肯收的,太——老——了!哈哈哈哈。”說完發出一串長長的笑聲。
楊素曉聽了也捂著嘴笑了起來,靜楠被她笑的一愣,隨即也無奈的笑著,隻用手點著她。三個人又恢複了趙頊來訪之前的一派融融之色,圍坐在一起守歲。
“你可與二舅舅說過?”靜楠一邊幫楊素曉剝著鬆仁,一邊問著。“還沒有,我隻是最近才有這個想法的,還沒來的及說。”三娘捧著下巴似乎在認真的思考這件事。
“想來你二舅舅也不會拒絕。”楊素曉把手裏的一把鬆仁攏了攏,放在麵前的小碟裏,往三娘麵前推了推,“他早就有普教天下之心,奈何他是男子,又是被捧高的夫子,沒有時間也沒有機會去做更多的事。這次京城的書院也算是他的心願達成,牛刀小試。如果真的能如他所願,為更多的貧苦百姓的孩子開蒙、為更有才學的孩子引路,那麽他也會將這個書院開到更多的地方,讓天下不在苦於讀書門檻太高。”
三娘聽著楊素曉說著二舅舅的暢想,這不就像她上一世的教育普及?不論什麽家境,都可以讀書識字,用知識改變命運。
“二舅舅的想法果然很好。”三娘對楊素致的想法讚不絕口。
“是的,你所想的女子學堂,正好彌補了他不便教授女子的缺憾,想來你二舅舅是不會拒絕的。”楊素曉很了解她的兩個哥哥,也很支持他們所做的一切。
“小妹,你想過具體做法沒有?最好做個計劃,不然可不一定有人家會把女娃送過來開蒙的。”靜楠太了解現在的人了,有錢人家的小姐還好,家裏人還願意她們多學點知識。但多數不願孩子拋頭露麵,都在家裏請先生教著。窮苦人家的孩子,一般早早就為了生計奔波,小小年紀做飯洗衣、管代弟妹,甚至出去幹活,是沒有機會去學堂的。所以他雖然很支持三娘的想法,卻又很替她擔憂。
“大哥說的很有道理。”三娘鄭重的點點頭,雖然宋朝是一個非常開明的朝代,但是對於女子無處不在的束縛依然存在。而且社會等級森嚴,平民躍層十分困難。這也就是範仲淹當年新政想要改革的一個重要內容。“可是,我想,每個人都有尋求知識的權利,也希望每個人都能更清楚的認識自己、認識世界。”三娘說的堅定,“我會認真考慮這件事情的。”
“好!如果這個利國利民的事情能做的長久,大哥也願意辭去官職與二舅舅和你一起,讓百姓都能讀書。”靜楠被三娘感動著,說的情真意切。
“那怎麽可能?大哥哥的前途要緊,我們還要‘官商勾結’,做大做強呢。”三娘笑的狹促,靜楠一愣,被她的胡言亂語嚇了一跳,而後也覺得好笑起來:“好,一言為定,做大做強!”
在陳家母子三人的笑聲中,新的一年,悄然而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