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元宗離去
綜武:長生萬古,每天自動變強 作者:維周公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在呂不韋看來,元宗既然來到大秦,就該為大秦服務,天下諸子百家在呂不韋眼中都是待價而沽之人,他可以與諸子百家的人談條件,但不接受諸子百家拒絕他的要求。
“老夫聽聞元宗先生很願意聽李先生的話,難道李先生請他出山,他都不願意嗎?”
李驚蟬搖搖頭:“元宗是墨家巨子,墨家一向以兼愛、非攻為宗旨,若元宗真的出手幫助秦軍攻打弱小的東周公,那麽他也就不配為墨家巨子了。”
呂不韋聞言,嗬嗬一笑,眼神輕蔑。
“諸子百家,各有主張,說來說去無非是在這亂世求取一個飛黃騰達的機會,本相願意給墨家這個機會,大秦的廣闊也足以給墨家展現的舞台。”
“但如果墨家不接受,就有些不識好歹了。”
“李先生身為長公子老師,難道不要勸一勸元宗先生嗎?”
李驚蟬輕笑:“呂相國,莫要小看蒙驁將軍,區區一個東周公,封地不過百裏,人口不過數萬,緣何需要霸道機關術和墨家機關術一起聯手。”
呂不韋凝視著李驚蟬,到得此時此刻,他終於發覺李驚蟬在維護元宗,不願讓元宗摻和到這件事裏麵。
“李先生,東周公一戰對我們極為重要。”
“難道李先生不替長公子想?”
李驚蟬聞言反問:“如果攻打一個小小的東周公,都要如此勞師動眾,如何才能讓軍中大將臣服?”
“相國大人還是迴去確保蒙驁將軍的後勤糧草,軍械戰馬不會出問題,如此就是對蒙驁將軍最大的支持了。”
呂不韋見李驚蟬主意堅定,不再多言,起身離開。
他走後不久,元宗來到李驚蟬身前,跪倒在地。
“要走了?”
李驚蟬看著他,語氣有些可惜。
當初的墨翟就是一個很軸的人,哪怕明知自己所做根本不可能成功,更不可能改變這個世界,可他仍舊要堅持非攻、兼愛,到處阻止戰爭。
墨家分裂後,如元宗這樣堅守墨翟理想,而不是如趙墨、齊墨等效力諸侯的墨家弟子,又怎麽可能隨隨便便放棄自己的堅持?
元宗眼眶發紅,當初下山,遇到祖師李驚蟬,對他幫助很大,不單單使他武功提升,對墨家機關術的諸多學問也都有更深理解。
隻是,如今李驚蟬輔佐秦國長公子,目的是一統天下,這是曾記載於祖師墨子筆錄中的事情,那時祖師與墨子祖師就有分歧。
如今元宗與李驚蟬同樣走到分歧的道路上。
“弟子慚愧!”
元宗重重叩頭。
“這有什麽慚愧的。”
“你做的很好,墨翟能有你這樣的弟子,他一定非常開心。”
“齊墨、楚墨需要你一點點去解決,我就不幫你了。”
“大秦一統天下也是大勢,你擋不住,盡量不要摻和在這些事情中。”
李驚蟬殷殷叮囑,他在元宗身上仿佛看到了墨翟,故而對元宗亦是毫不遮掩的器重。
元宗道:“弟子一定謹記。”
“去吧。”
元宗頓覺身子一輕,下一刻,便見自己已經從鹹陽來到齊國臨淄。
再看祖師李驚蟬,早已消失的無影無蹤。
元宗愈發感激,他明白這是李驚蟬擔心呂不韋派人暗害自己,故而直接將他從鹹陽送到臨淄,避開呂不韋的人手。
李驚蟬迴到鹹陽,閑庭信步來到自己府宅前的一處攤位,他倒不是來找商販的,這商販在他門前擺攤已經很久,就是一個普通人。
他雙手按住兩名客人肩膀,兩名客人身體一緊,額頭冒汗。
那商販詫異的看著這一幕。
“李先生?”
“沒事,你忙你的。”
李驚蟬笑著將兩名客人拉到一邊。
“告訴呂不韋,這是我最後一次容忍他,元宗已經離開鹹陽。”
“他不要再想著對付元宗了。”
“諾!”
二人趕忙應下,快步離開。
李驚蟬迴到宅子裏,公孫起正在等他。
“王齕、司馬梗他們都已經準備好了。”
“如果攻打東周公的戰事不利,他們會出手幫助。”
“有勞公孫先生了。”
“先生客氣。”
“其實我調查了一下蒙驁,此人的確有兩把刷子,不比王齕差,不過他兒子一般,兩個孫子雖然年幼,但反倒顯示出不俗的才能。”
公孫起笑著說道,他這一次迴歸鹹陽,與王齕、司馬梗等人相見,發現秦軍中又出現諸多好苗子,蒙驁自不必說,還有一個叫王翦的,也很厲害,王翦的兒子王賁同樣不俗,對比起蒙驁之子蒙武,更加有名將之姿。
秦軍欣欣向榮,讓公孫起十分高興。
“呂不韋此人心計極深,性格多疑,以後與政兒之間必定發生衝突。”
公孫起又說起呂不韋,他越看呂不韋,越讓他想到那個令他感到不快的人——範睢。
“公孫先生放心,呂不韋不是範睢,沒有可能如範睢那般一手遮天。”
“何況,秦昭襄王對範睢的器重,也永遠不會發生在政兒與呂不韋身上。”
李驚蟬的話讓公孫起大為讚同,嬴政最信任的是李驚蟬與公孫起,至於呂不韋,待到秦莊襄王一死,他就將失去最強大的後盾。
大戰前夕,在呂不韋的支持下,又有公孫起暗中打過招唿,蒙驁走馬上任,他知曉自己一躍高位,必然讓秦軍中不少人感到不滿,所以早已做好準備要將秦軍磨煉的如臂使指,甚至要殺雞儆猴,恩威並施,掌控好軍隊後再出征。
結果沒想到蒙驁到任之後,軍中並無任何挑釁對抗之人,甚至那些爵位比他高的人對他也十分尊敬,他所下達的一切命令都能得到很好實施。
蒙驁完全不知道這是怎麽迴事,為何與他想的不一樣。
不過,這也是一件好事,使他對征戰東周公有了十足把握。
蒙驁打仗了得,朝堂上的事情也十分明白,征戰東周公一戰關係到長公子嬴政能否成為太子,所以這一戰他必須獲勝。
另一方麵,在秦軍調動之後,東周公這邊也很快得到消息,一時間,城池混亂,六國使者紛紛撤走。
“老夫聽聞元宗先生很願意聽李先生的話,難道李先生請他出山,他都不願意嗎?”
李驚蟬搖搖頭:“元宗是墨家巨子,墨家一向以兼愛、非攻為宗旨,若元宗真的出手幫助秦軍攻打弱小的東周公,那麽他也就不配為墨家巨子了。”
呂不韋聞言,嗬嗬一笑,眼神輕蔑。
“諸子百家,各有主張,說來說去無非是在這亂世求取一個飛黃騰達的機會,本相願意給墨家這個機會,大秦的廣闊也足以給墨家展現的舞台。”
“但如果墨家不接受,就有些不識好歹了。”
“李先生身為長公子老師,難道不要勸一勸元宗先生嗎?”
李驚蟬輕笑:“呂相國,莫要小看蒙驁將軍,區區一個東周公,封地不過百裏,人口不過數萬,緣何需要霸道機關術和墨家機關術一起聯手。”
呂不韋凝視著李驚蟬,到得此時此刻,他終於發覺李驚蟬在維護元宗,不願讓元宗摻和到這件事裏麵。
“李先生,東周公一戰對我們極為重要。”
“難道李先生不替長公子想?”
李驚蟬聞言反問:“如果攻打一個小小的東周公,都要如此勞師動眾,如何才能讓軍中大將臣服?”
“相國大人還是迴去確保蒙驁將軍的後勤糧草,軍械戰馬不會出問題,如此就是對蒙驁將軍最大的支持了。”
呂不韋見李驚蟬主意堅定,不再多言,起身離開。
他走後不久,元宗來到李驚蟬身前,跪倒在地。
“要走了?”
李驚蟬看著他,語氣有些可惜。
當初的墨翟就是一個很軸的人,哪怕明知自己所做根本不可能成功,更不可能改變這個世界,可他仍舊要堅持非攻、兼愛,到處阻止戰爭。
墨家分裂後,如元宗這樣堅守墨翟理想,而不是如趙墨、齊墨等效力諸侯的墨家弟子,又怎麽可能隨隨便便放棄自己的堅持?
元宗眼眶發紅,當初下山,遇到祖師李驚蟬,對他幫助很大,不單單使他武功提升,對墨家機關術的諸多學問也都有更深理解。
隻是,如今李驚蟬輔佐秦國長公子,目的是一統天下,這是曾記載於祖師墨子筆錄中的事情,那時祖師與墨子祖師就有分歧。
如今元宗與李驚蟬同樣走到分歧的道路上。
“弟子慚愧!”
元宗重重叩頭。
“這有什麽慚愧的。”
“你做的很好,墨翟能有你這樣的弟子,他一定非常開心。”
“齊墨、楚墨需要你一點點去解決,我就不幫你了。”
“大秦一統天下也是大勢,你擋不住,盡量不要摻和在這些事情中。”
李驚蟬殷殷叮囑,他在元宗身上仿佛看到了墨翟,故而對元宗亦是毫不遮掩的器重。
元宗道:“弟子一定謹記。”
“去吧。”
元宗頓覺身子一輕,下一刻,便見自己已經從鹹陽來到齊國臨淄。
再看祖師李驚蟬,早已消失的無影無蹤。
元宗愈發感激,他明白這是李驚蟬擔心呂不韋派人暗害自己,故而直接將他從鹹陽送到臨淄,避開呂不韋的人手。
李驚蟬迴到鹹陽,閑庭信步來到自己府宅前的一處攤位,他倒不是來找商販的,這商販在他門前擺攤已經很久,就是一個普通人。
他雙手按住兩名客人肩膀,兩名客人身體一緊,額頭冒汗。
那商販詫異的看著這一幕。
“李先生?”
“沒事,你忙你的。”
李驚蟬笑著將兩名客人拉到一邊。
“告訴呂不韋,這是我最後一次容忍他,元宗已經離開鹹陽。”
“他不要再想著對付元宗了。”
“諾!”
二人趕忙應下,快步離開。
李驚蟬迴到宅子裏,公孫起正在等他。
“王齕、司馬梗他們都已經準備好了。”
“如果攻打東周公的戰事不利,他們會出手幫助。”
“有勞公孫先生了。”
“先生客氣。”
“其實我調查了一下蒙驁,此人的確有兩把刷子,不比王齕差,不過他兒子一般,兩個孫子雖然年幼,但反倒顯示出不俗的才能。”
公孫起笑著說道,他這一次迴歸鹹陽,與王齕、司馬梗等人相見,發現秦軍中又出現諸多好苗子,蒙驁自不必說,還有一個叫王翦的,也很厲害,王翦的兒子王賁同樣不俗,對比起蒙驁之子蒙武,更加有名將之姿。
秦軍欣欣向榮,讓公孫起十分高興。
“呂不韋此人心計極深,性格多疑,以後與政兒之間必定發生衝突。”
公孫起又說起呂不韋,他越看呂不韋,越讓他想到那個令他感到不快的人——範睢。
“公孫先生放心,呂不韋不是範睢,沒有可能如範睢那般一手遮天。”
“何況,秦昭襄王對範睢的器重,也永遠不會發生在政兒與呂不韋身上。”
李驚蟬的話讓公孫起大為讚同,嬴政最信任的是李驚蟬與公孫起,至於呂不韋,待到秦莊襄王一死,他就將失去最強大的後盾。
大戰前夕,在呂不韋的支持下,又有公孫起暗中打過招唿,蒙驁走馬上任,他知曉自己一躍高位,必然讓秦軍中不少人感到不滿,所以早已做好準備要將秦軍磨煉的如臂使指,甚至要殺雞儆猴,恩威並施,掌控好軍隊後再出征。
結果沒想到蒙驁到任之後,軍中並無任何挑釁對抗之人,甚至那些爵位比他高的人對他也十分尊敬,他所下達的一切命令都能得到很好實施。
蒙驁完全不知道這是怎麽迴事,為何與他想的不一樣。
不過,這也是一件好事,使他對征戰東周公有了十足把握。
蒙驁打仗了得,朝堂上的事情也十分明白,征戰東周公一戰關係到長公子嬴政能否成為太子,所以這一戰他必須獲勝。
另一方麵,在秦軍調動之後,東周公這邊也很快得到消息,一時間,城池混亂,六國使者紛紛撤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