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2章 警告
綜武:長生萬古,每天自動變強 作者:維周公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噗通!
李驚蟬和阿青看向梁蕭,隻見梁蕭已經跪倒在地,恭恭敬敬的向著他們二人叩頭。
“請二位前輩收我為弟子!”
“救母大恩,永不敢忘!”
梁蕭曾經是一個堪比熊孩子的孩子,但其本性不壞,說起來倒是和原本時空的神雕俠楊過有些類似,性格偏激,別人對他好一分,他就會牢牢記在心裏,但別人若是對他壞一分,他也會牢記不忘,甚至十倍百倍的還迴去。
再者,他的身上也有一半蒙元血統,性格上也略微繼承了蒙古人急躁莽撞的方麵。
隻是從他出手救那女孩時候開始,梁蕭就已經改變了自己的命運,李驚蟬將梁蕭扶起,梁蕭的根骨無疑是極為不錯的,梁文靖能夠被楊康注意到,足以說明他的武功已經到了極高的水準。
若非後來隱世成婚,隻怕今日江湖上,梁文靖的名聲也不會小。
“我答應收你為弟子,但你要記住,練武不是為了欺淩弱者,而是要向強者揮刀,替弱者爭奪希望!”
李驚蟬殷殷叮囑,梁蕭性格偏激,絕非他過去所收弟子,教導不好,一旦禍亂江湖,將會惹來大麻煩。
梁蕭沉聲道:“弟子牢記師父叮囑,若弟子日後有違今日之言,必將五馬分屍而死!”
李驚蟬點點頭,讓梁蕭先下去休息。
廬州的事情還未結束。
等到梁蕭去休息後,李驚蟬取出一支青色小箭。
阿青看到這支箭,就知曉李驚蟬要做什麽。
“或許皇帝也不知道廬州的事情。”
畢竟是楊康的孫子,阿青對他抱有一點善念。
李驚蟬淡淡的道:“身為皇帝,享有四海,自然要承擔責任,廬州之事他知道也好,不知道也好,他都要承擔責任,給他一個警告,總是沒錯的。”
話音落下,李驚蟬彈指一擊,青色箭矢瞬息間飛射而出,直奔廬州守備府宅而去。
不多時,守備府內,死屍遍地,青色箭矢沒有停頓,反倒是更加迅捷的向著京城方向飛去,那裏是皇帝所在。
京城,皇宮,皇帝楊玄正在處理政務,他雖然是楊康的孫子,但年紀卻不小了,實在是因為楊康活的太久,楊玄也會武功,且還不弱,但遠遠比不上七大高手這等境界。
身為皇帝,要接受的教育實在太多,以至於在武道上無法誠心,做不到精誠於道,自然而然就無法在武道上走到更遠的距離。
自從驚雁宮一戰,蒙古退避漠北,神州王朝國力複興,國事也愈發多了。
楊玄常常感到焦頭爛額,可他不敢有半點鬆懈,隻因稍稍有所鬆懈,就有可能會讓這偌大王朝發生不可估量的問題。
正當此時,門外忽然傳來一聲聲叫喊聲,還有衣衫破空之音,楊玄蹙起眉頭,正要出聲嗬斥,就見到門窗破碎,一道青色流光一閃而至,出現在他臉前兩寸處。
瞬息間,一股寒意湧遍全身,幾乎讓楊玄說不出話來,他自幼長大,還從來沒有遇到過這種事情,感受到過死亡籠罩的恐怖。
也就在青色光芒懸停的這個時候,楊玄方才看清楚這青色流光究竟是什麽,竟然是一支小巧的箭矢。
跟著,隻聽嘭嘭嘭的墜地聲,隻見一個個侍衛太監都摔倒在地,嘴角溢血,傷勢不輕。
顯然這是他們阻攔青色箭矢,結果被青色箭矢的勁力所傷。
自從楊康與七大高手一起編纂天下武學經典,這宮中侍衛與太監是第一批學的,武功自然也是最高的,可單單是這青色箭矢帶起的勁力竟然就能夠讓他們被重創,可見發出青色箭矢的人武功已經到了極為可怕的程度。
楊玄經過短暫的思考後,心底的憂懼漸漸放了下來,因為這青色箭矢一直懸浮在他眉心之前,並未有進一步的動作。
楊玄天資聰穎,否則也不會被楊康選為繼承人。
俠以武犯禁。
這動手之人的目的未必是要殺掉自己,反倒是有可能在警告自己。
楊玄看向神色急切的官員太監,沉聲道:“去好好查一下,最近是否發生了什麽事情,最要緊便是貪官汙吏一類。”
“是!”
眾人得令紛紛退下,抓緊去調查。
可是這個時代又沒有電話手機,縱然調查出來什麽也絕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告知楊玄的。
於是,接下來的兩日楊玄不得不暫時罷了朝會,畢竟這青色箭矢懸浮在他眉心,去開朝會,多多少少也會讓朝堂上的大臣們感到擔憂,也會損壞他皇帝的威信。
幸好,第三日,關於廬州的事情就報上來了。
楊玄隻看了一眼就勃然大怒,神州王朝初立,就有官員敢這般肆虐百姓,若是再過三十年,五十年,神州王朝的吏治會敗壞到什麽程度?
楊玄殺機暴漲,他喝道:“將廬州府上下官員全部罷免!命令三法司全部去廬州,要一個個的查,有問題的全部論罪!而且要從嚴論罪!”
區區一個廬州守備,勢力還不足以遮天,這廬州府上下早知廬州守備這般肆虐百姓,卻沒有一個人上奏章告知他。
楊玄無法容忍,這已經不單單是淩虐百姓,更是對皇權的挑釁,是在將皇權欺瞞著,不讓皇帝知道任何皇宮之外的事情。
楊玄感到一陣發冷,這是最可怕的事情,一旦皇帝成了瞎子,聾子,那麽整個帝國距離覆滅也就沒有多長時間了。
楊玄的震怒也讓朝堂上下都為之心驚,不少人暗罵廬州守備,真以為國朝初立,就不敢對他們這些人動手了嗎?
隨著楊玄的詔書發下去,朝堂亦是派出重臣趕赴廬州。
也就在這個時候,青色箭矢倏的飛射天際,宛若流星,消失不見。
楊玄心底最後的一口氣總算鬆了下來,如他所料,這青色箭矢的主人就是在警告自己。
可會是誰呢?
驀的,楊玄想到祖母曾經與他講過的故事,那是關於牛家村,關於祖父年輕時候的故事,故事裏有一個非常了得人,正是祖父的師父。
楊玄渾身不由打了個冷顫,身為皇帝,他比誰都清楚蒙古人退避漠北的原因。
李驚蟬和阿青看向梁蕭,隻見梁蕭已經跪倒在地,恭恭敬敬的向著他們二人叩頭。
“請二位前輩收我為弟子!”
“救母大恩,永不敢忘!”
梁蕭曾經是一個堪比熊孩子的孩子,但其本性不壞,說起來倒是和原本時空的神雕俠楊過有些類似,性格偏激,別人對他好一分,他就會牢牢記在心裏,但別人若是對他壞一分,他也會牢記不忘,甚至十倍百倍的還迴去。
再者,他的身上也有一半蒙元血統,性格上也略微繼承了蒙古人急躁莽撞的方麵。
隻是從他出手救那女孩時候開始,梁蕭就已經改變了自己的命運,李驚蟬將梁蕭扶起,梁蕭的根骨無疑是極為不錯的,梁文靖能夠被楊康注意到,足以說明他的武功已經到了極高的水準。
若非後來隱世成婚,隻怕今日江湖上,梁文靖的名聲也不會小。
“我答應收你為弟子,但你要記住,練武不是為了欺淩弱者,而是要向強者揮刀,替弱者爭奪希望!”
李驚蟬殷殷叮囑,梁蕭性格偏激,絕非他過去所收弟子,教導不好,一旦禍亂江湖,將會惹來大麻煩。
梁蕭沉聲道:“弟子牢記師父叮囑,若弟子日後有違今日之言,必將五馬分屍而死!”
李驚蟬點點頭,讓梁蕭先下去休息。
廬州的事情還未結束。
等到梁蕭去休息後,李驚蟬取出一支青色小箭。
阿青看到這支箭,就知曉李驚蟬要做什麽。
“或許皇帝也不知道廬州的事情。”
畢竟是楊康的孫子,阿青對他抱有一點善念。
李驚蟬淡淡的道:“身為皇帝,享有四海,自然要承擔責任,廬州之事他知道也好,不知道也好,他都要承擔責任,給他一個警告,總是沒錯的。”
話音落下,李驚蟬彈指一擊,青色箭矢瞬息間飛射而出,直奔廬州守備府宅而去。
不多時,守備府內,死屍遍地,青色箭矢沒有停頓,反倒是更加迅捷的向著京城方向飛去,那裏是皇帝所在。
京城,皇宮,皇帝楊玄正在處理政務,他雖然是楊康的孫子,但年紀卻不小了,實在是因為楊康活的太久,楊玄也會武功,且還不弱,但遠遠比不上七大高手這等境界。
身為皇帝,要接受的教育實在太多,以至於在武道上無法誠心,做不到精誠於道,自然而然就無法在武道上走到更遠的距離。
自從驚雁宮一戰,蒙古退避漠北,神州王朝國力複興,國事也愈發多了。
楊玄常常感到焦頭爛額,可他不敢有半點鬆懈,隻因稍稍有所鬆懈,就有可能會讓這偌大王朝發生不可估量的問題。
正當此時,門外忽然傳來一聲聲叫喊聲,還有衣衫破空之音,楊玄蹙起眉頭,正要出聲嗬斥,就見到門窗破碎,一道青色流光一閃而至,出現在他臉前兩寸處。
瞬息間,一股寒意湧遍全身,幾乎讓楊玄說不出話來,他自幼長大,還從來沒有遇到過這種事情,感受到過死亡籠罩的恐怖。
也就在青色光芒懸停的這個時候,楊玄方才看清楚這青色流光究竟是什麽,竟然是一支小巧的箭矢。
跟著,隻聽嘭嘭嘭的墜地聲,隻見一個個侍衛太監都摔倒在地,嘴角溢血,傷勢不輕。
顯然這是他們阻攔青色箭矢,結果被青色箭矢的勁力所傷。
自從楊康與七大高手一起編纂天下武學經典,這宮中侍衛與太監是第一批學的,武功自然也是最高的,可單單是這青色箭矢帶起的勁力竟然就能夠讓他們被重創,可見發出青色箭矢的人武功已經到了極為可怕的程度。
楊玄經過短暫的思考後,心底的憂懼漸漸放了下來,因為這青色箭矢一直懸浮在他眉心之前,並未有進一步的動作。
楊玄天資聰穎,否則也不會被楊康選為繼承人。
俠以武犯禁。
這動手之人的目的未必是要殺掉自己,反倒是有可能在警告自己。
楊玄看向神色急切的官員太監,沉聲道:“去好好查一下,最近是否發生了什麽事情,最要緊便是貪官汙吏一類。”
“是!”
眾人得令紛紛退下,抓緊去調查。
可是這個時代又沒有電話手機,縱然調查出來什麽也絕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告知楊玄的。
於是,接下來的兩日楊玄不得不暫時罷了朝會,畢竟這青色箭矢懸浮在他眉心,去開朝會,多多少少也會讓朝堂上的大臣們感到擔憂,也會損壞他皇帝的威信。
幸好,第三日,關於廬州的事情就報上來了。
楊玄隻看了一眼就勃然大怒,神州王朝初立,就有官員敢這般肆虐百姓,若是再過三十年,五十年,神州王朝的吏治會敗壞到什麽程度?
楊玄殺機暴漲,他喝道:“將廬州府上下官員全部罷免!命令三法司全部去廬州,要一個個的查,有問題的全部論罪!而且要從嚴論罪!”
區區一個廬州守備,勢力還不足以遮天,這廬州府上下早知廬州守備這般肆虐百姓,卻沒有一個人上奏章告知他。
楊玄無法容忍,這已經不單單是淩虐百姓,更是對皇權的挑釁,是在將皇權欺瞞著,不讓皇帝知道任何皇宮之外的事情。
楊玄感到一陣發冷,這是最可怕的事情,一旦皇帝成了瞎子,聾子,那麽整個帝國距離覆滅也就沒有多長時間了。
楊玄的震怒也讓朝堂上下都為之心驚,不少人暗罵廬州守備,真以為國朝初立,就不敢對他們這些人動手了嗎?
隨著楊玄的詔書發下去,朝堂亦是派出重臣趕赴廬州。
也就在這個時候,青色箭矢倏的飛射天際,宛若流星,消失不見。
楊玄心底最後的一口氣總算鬆了下來,如他所料,這青色箭矢的主人就是在警告自己。
可會是誰呢?
驀的,楊玄想到祖母曾經與他講過的故事,那是關於牛家村,關於祖父年輕時候的故事,故事裏有一個非常了得人,正是祖父的師父。
楊玄渾身不由打了個冷顫,身為皇帝,他比誰都清楚蒙古人退避漠北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