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在周圍轉了轉,大中午的到處曬得讓人感覺唿吸都困難。
他們進了附近的一處商場,裏麵有賣瓜果蔬菜小零食,還有一些小飯店,都是很簡易便餐的那種。
家長們很多都在這裏解決的午餐,每一處小飯店裏麵坐的滿滿當當,就包括過道裏的凳子上都坐滿了端著吃泡麵的人群。
要知道能考上大學的孩子家長可不都是有錢人,往往窮人家的孩子才更有出息。
那些有錢人家的孩子嬌生慣養,吃不得苦,受不了累,再者說家裏那麽有錢,根本也不需要他有多努力。
反倒是窮人家的孩子,因為生活清貧,知道好的生活需要努力創造,沒人沒關係沒錢沒勢,想要出人頭地,唯獨就隻有好好學習,學到本事才有出人頭地的一天。
相比較而言,雖然富人家的孩子有條件上各類補習班,但是雖然花了錢,但是效果依舊一般般,倒是窮人家的孩子,沒錢補課,就隻能用百分之一百二的努力將老師講的那些東西全部灌輸進大腦。
即便是所受到的教育資源不同,但是最終結果還是窮人家的孩子要略勝一籌,因為他們的目的很明確,就是一個目標,出人頭地。
所以啊,能考上名牌大學的孩子,家境基本上都不殷實,家長坐在商場的角落裏吃泡麵也就見怪不怪了。
如果是玄淩一個人來南京的話,她也會加入到吃泡麵的大軍。
但是今天有賀子溪,她是窮人,但是賀子溪不是,他的錢他一個人花,玄淩幾乎一直都在找工作的路上,她的錢一個人掙兩個人花,所以她是窮人,賀子溪比她富有多了。
雖然兩個人有一個孩子,但是這個孩子自始至終就是玄淩一個人的,賀子溪他根本就不管不問。
這裏麵正好有一家麵皮店,店麵很簡樸,一看就是工薪階層的標準,跟高檔根本不搭邊,但是比樓道裏坐著吃泡麵的那些家長,玄淩算是不錯的待遇。
這家麵皮一碗十塊錢,關鍵淺淺的碗也就剛蓋住碗底,味道自然就更不用說了,除了鹹味,基本上再也沒有嚐出其他任何味道。
一碗麵皮下肚,就跟沒吃一樣,原計劃還想買一個白皮餅,當一眼看到白皮餅五塊錢一個的時候,她趕忙移開了視線。
坐在麵皮店裏,雖然看著身份是提高了一些,但是吃完之後,才發現那些家長為什麽蹲在樓道裏吃泡麵了。
一碗泡麵怎麽著也能吃飽,但是一小點麵皮,那可是真是來減肥的。
不過天氣熱,也沒什麽食欲,一碗麵皮下肚基本上也不想再吃什麽了。
吃完飯之後,他們在附近溜達了一會兒,因為這裏是南大的分校,所以校區建在了郊區,屬於地大物博的那種。
因為這個小區建成時間不長,住的人又少,所以附近商戶也不多。
除了這家隻有一層的小商場之外,基本上再也看不到別的商家了。
小商場上麵是地鐵,對麵就是學校。
雖然隻有一個馬路之隔,但是還要鑽過一個地下長長的隧道。
這裏的風景非常美,馬路兩邊栽滿了大葉杉。
馬路很寬闊,很平整,一塵不染,眼睛看過去基本上都像新的一樣。
都說南方有竹子,昨晚上天黑沒看到,今天大白天也沒有看到竹子,也許南京沒有竹子吧!
一眼望去,在路的盡頭是層巒疊嶂的山巒,遠看去過,鬱鬱蔥蔥,整個山都是綠的,像是被雨水洗過一般。
北方的山是屬於那種高聳入雲巍峨屹立的雄偉模樣,遠看過去基本上都是灰蒙蒙的,即便是綠也不是那種綠油油的綠,而且經常會見到岩石裸露的凸白顯露的山峰,就像是一隻掉了兔毛的兔子一般,稀稀拉拉,總會有那種刻意留白的部分。
南方的山勢不高,樹木鬱鬱蔥蔥,基本上不會見到那種大麵積留白的部分。
即便是草地,也會被綠植掩蓋的嚴嚴實實,不留有一絲空隙,這可能就是南方雨水多的緣故吧!
北方幹旱少雨,那些高大的樹木吸收不上水分,自然就不會那麽有光澤,地麵的小草更是幹枯的葉子都是發黃發焦的。
不然南方會孕育出大葉植物,北方的樹葉一般都是小,吸收不上養分與天地精華,再加上幹旱少雨,冬天嚴寒地凍,所以能生長下來的植物都是有著一定的道行的。
下午的時候,晨晨打了電話,說是可以出校門了。
他們去接校門口跟晨晨迴合之後,乘上地鐵去了市中心,準備給晨晨采購一些日常用品。
市裏坐地鐵也需要一個小時的車程,下了地鐵,在附近轉了轉,也沒有發現有超市。
這裏大商場也不是隨處可見的。
看來跟北方還是有很大區別的,北方最不缺的就是商場和超市,基本上超市是隨處可見的。
但是南方不一樣,多以經濟貿易高科技為主,所以這裏最多的就是辦公大樓,基本上隨處可見,都是那種象征著地標的宏偉建築,同時也成為了外地遊客的打卡點。
按照手機導航,他們還是找錯了好幾條街道,在重複了好幾次錯誤之後,總算是找到了唯一一家沃爾瑪超市。
超市也不算是很大,當然在南京已經算是很大了,但是在北方來講,不算是最大的超市。
裏麵的東西一應俱全,他們買了毛巾,洗漱用品,本來晨晨是想買電吹風的,又擔心宿舍不讓用大功率的電器,所以就沒有買,買了一個拖鞋,床上用品說是學校都發了。
吃的方麵,晨晨也沒有要,所以也沒有買。
倒是玄淩因為鞋不太合適,買了一雙涼拖和幾雙襪子。
本想著身高不夠高,穿一雙高跟涼鞋,這樣出門看起來也好看一些,晨晨的臉上也有光,不會給晨晨丟人。
但是這雙鞋實在是太硌腳了,走不了兩步就腳疼。
換上了新襪子和新涼鞋,倒是感覺舒服多了,這樣不管是走多遠,應該都沒有問題了。
買上東西之後,就準備在市區轉一轉,因為沒有看過長江,更沒有上過長江大橋。
要知道那麽有名的長江大橋,隻是在書本上看過,既然來了,那怎麽著也得目睹一番吧!
但是他們人生路不熟,根本不知道方向。
所以就向路邊的一位司機打聽,結果那個司機很熱心,說是願意當向導,三個人收了一百五十元,說是帶他們轉一下南京長江大橋,而且還帶著他們參觀碼頭。
價格不貴,所以他們上了車,司機一路給他們介紹南京的文化,當聽說晨晨考上了南京大學,那個司機師傅一連稱讚,晨晨是一個可造之材。
他說就包括南京人都上不了南京大學,就連東南大學能考上的孩子,都是人中之龍。
這讓他們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榮耀,畢竟之前根本沒有聽說過的學校,竟然這般有名氣。
饒了一段路之後,司機說前麵就是長江大橋,還說上麵有好幾個崗亭,裏麵都是士兵把手,這座橋不是誰想上就能上的,規矩特別多。
就包括行人和騎自行車電動車的人,是不準登橋的,逮住就是罰款。
還有就是不能再橋上亂扔垃圾,逮住一樣都是要罰款的。
這座橋還限時,不能再橋上肆意停留觀賞風景,而且也有單雙號限製,種種規矩製定了一大堆。
橋很長,他們拿著手機就是一通狂拍。
短短幾分鍾的橋上之旅也算是大開眼界,畢竟在書本上的東西搬到了現實。
下了橋下一站就是碼頭,在穿過一排排的梧桐樹的時候,司機講道這些梧桐樹都是頗有曆史價值的,是經過專門栽種,原因是因為偉人夫婦喜歡梧桐樹,所以在大街小巷種滿了梧桐樹。
玄淩記得小時候在農村那會兒,那個時候還跟爺爺奶奶在一個院子裏居住,那個院子裏就有一個很高大的梧桐樹。
年年等到秋天的時候,樹上總會落下那些黏膩膩的東西,又粘腳又粘鞋,小時候穿的那雙透風鞋,裏麵經常就進去那些黏膩膩的東西了,她是相當討厭那些東西的。
爺爺奶奶倒是很喜歡這顆高大的梧桐樹,每年秋天的時候,他們會在樹下麵撿梧桐子兒,然後曬幹之後炒了吃。
奶奶給玄淩吃過,就吃過一次玄淩就再也不吃了。
那個梧桐子兒很小,很難撥開,裏麵就一丁點大的一小點,還不夠塞牙縫的。
雖然吃著挺香,但是相比較瓜子花生而言,還是瓜子花生好吃多了,所以後來奶奶再給她吃,她就不吃了。
奶奶還怪她吃東西可挑了,不吃這不吃那,曾經還這樣訓斥過玄淩:“不喜歡吃香的,那就吃臭的吧!”
這句話過了很多年,玄淩依舊記得,但凡是好話,一句都記不住,一句壞話都能記一輩子。
所以當看到這些梧桐樹的時候,玄淩倒是覺得還蠻好看的,畢竟這在北方是看不到的。
梧桐樹的葉子很大,樹形長得也很獨特,看起來很有藝術感。
到了碼頭,最吸引玄淩注意的是那長得高挑密實的蘆葦叢,她就喜歡那種蘆葦的毛絮絮在微風中搖擺著身姿的摸樣。
小時候姥爺家裏也種著蘆葦,姥爺是編席子的能手,每年編了席子拿到廟會上賣錢,當然這都是聽媽媽講起的。
她從來沒有見過,畢竟那個時候她很小,記不住事兒。
在她的印象裏,蘆葦蕩都是想象出來的,可能電視上才會看到,現在就在眼前。
他們進了附近的一處商場,裏麵有賣瓜果蔬菜小零食,還有一些小飯店,都是很簡易便餐的那種。
家長們很多都在這裏解決的午餐,每一處小飯店裏麵坐的滿滿當當,就包括過道裏的凳子上都坐滿了端著吃泡麵的人群。
要知道能考上大學的孩子家長可不都是有錢人,往往窮人家的孩子才更有出息。
那些有錢人家的孩子嬌生慣養,吃不得苦,受不了累,再者說家裏那麽有錢,根本也不需要他有多努力。
反倒是窮人家的孩子,因為生活清貧,知道好的生活需要努力創造,沒人沒關係沒錢沒勢,想要出人頭地,唯獨就隻有好好學習,學到本事才有出人頭地的一天。
相比較而言,雖然富人家的孩子有條件上各類補習班,但是雖然花了錢,但是效果依舊一般般,倒是窮人家的孩子,沒錢補課,就隻能用百分之一百二的努力將老師講的那些東西全部灌輸進大腦。
即便是所受到的教育資源不同,但是最終結果還是窮人家的孩子要略勝一籌,因為他們的目的很明確,就是一個目標,出人頭地。
所以啊,能考上名牌大學的孩子,家境基本上都不殷實,家長坐在商場的角落裏吃泡麵也就見怪不怪了。
如果是玄淩一個人來南京的話,她也會加入到吃泡麵的大軍。
但是今天有賀子溪,她是窮人,但是賀子溪不是,他的錢他一個人花,玄淩幾乎一直都在找工作的路上,她的錢一個人掙兩個人花,所以她是窮人,賀子溪比她富有多了。
雖然兩個人有一個孩子,但是這個孩子自始至終就是玄淩一個人的,賀子溪他根本就不管不問。
這裏麵正好有一家麵皮店,店麵很簡樸,一看就是工薪階層的標準,跟高檔根本不搭邊,但是比樓道裏坐著吃泡麵的那些家長,玄淩算是不錯的待遇。
這家麵皮一碗十塊錢,關鍵淺淺的碗也就剛蓋住碗底,味道自然就更不用說了,除了鹹味,基本上再也沒有嚐出其他任何味道。
一碗麵皮下肚,就跟沒吃一樣,原計劃還想買一個白皮餅,當一眼看到白皮餅五塊錢一個的時候,她趕忙移開了視線。
坐在麵皮店裏,雖然看著身份是提高了一些,但是吃完之後,才發現那些家長為什麽蹲在樓道裏吃泡麵了。
一碗泡麵怎麽著也能吃飽,但是一小點麵皮,那可是真是來減肥的。
不過天氣熱,也沒什麽食欲,一碗麵皮下肚基本上也不想再吃什麽了。
吃完飯之後,他們在附近溜達了一會兒,因為這裏是南大的分校,所以校區建在了郊區,屬於地大物博的那種。
因為這個小區建成時間不長,住的人又少,所以附近商戶也不多。
除了這家隻有一層的小商場之外,基本上再也看不到別的商家了。
小商場上麵是地鐵,對麵就是學校。
雖然隻有一個馬路之隔,但是還要鑽過一個地下長長的隧道。
這裏的風景非常美,馬路兩邊栽滿了大葉杉。
馬路很寬闊,很平整,一塵不染,眼睛看過去基本上都像新的一樣。
都說南方有竹子,昨晚上天黑沒看到,今天大白天也沒有看到竹子,也許南京沒有竹子吧!
一眼望去,在路的盡頭是層巒疊嶂的山巒,遠看去過,鬱鬱蔥蔥,整個山都是綠的,像是被雨水洗過一般。
北方的山是屬於那種高聳入雲巍峨屹立的雄偉模樣,遠看過去基本上都是灰蒙蒙的,即便是綠也不是那種綠油油的綠,而且經常會見到岩石裸露的凸白顯露的山峰,就像是一隻掉了兔毛的兔子一般,稀稀拉拉,總會有那種刻意留白的部分。
南方的山勢不高,樹木鬱鬱蔥蔥,基本上不會見到那種大麵積留白的部分。
即便是草地,也會被綠植掩蓋的嚴嚴實實,不留有一絲空隙,這可能就是南方雨水多的緣故吧!
北方幹旱少雨,那些高大的樹木吸收不上水分,自然就不會那麽有光澤,地麵的小草更是幹枯的葉子都是發黃發焦的。
不然南方會孕育出大葉植物,北方的樹葉一般都是小,吸收不上養分與天地精華,再加上幹旱少雨,冬天嚴寒地凍,所以能生長下來的植物都是有著一定的道行的。
下午的時候,晨晨打了電話,說是可以出校門了。
他們去接校門口跟晨晨迴合之後,乘上地鐵去了市中心,準備給晨晨采購一些日常用品。
市裏坐地鐵也需要一個小時的車程,下了地鐵,在附近轉了轉,也沒有發現有超市。
這裏大商場也不是隨處可見的。
看來跟北方還是有很大區別的,北方最不缺的就是商場和超市,基本上超市是隨處可見的。
但是南方不一樣,多以經濟貿易高科技為主,所以這裏最多的就是辦公大樓,基本上隨處可見,都是那種象征著地標的宏偉建築,同時也成為了外地遊客的打卡點。
按照手機導航,他們還是找錯了好幾條街道,在重複了好幾次錯誤之後,總算是找到了唯一一家沃爾瑪超市。
超市也不算是很大,當然在南京已經算是很大了,但是在北方來講,不算是最大的超市。
裏麵的東西一應俱全,他們買了毛巾,洗漱用品,本來晨晨是想買電吹風的,又擔心宿舍不讓用大功率的電器,所以就沒有買,買了一個拖鞋,床上用品說是學校都發了。
吃的方麵,晨晨也沒有要,所以也沒有買。
倒是玄淩因為鞋不太合適,買了一雙涼拖和幾雙襪子。
本想著身高不夠高,穿一雙高跟涼鞋,這樣出門看起來也好看一些,晨晨的臉上也有光,不會給晨晨丟人。
但是這雙鞋實在是太硌腳了,走不了兩步就腳疼。
換上了新襪子和新涼鞋,倒是感覺舒服多了,這樣不管是走多遠,應該都沒有問題了。
買上東西之後,就準備在市區轉一轉,因為沒有看過長江,更沒有上過長江大橋。
要知道那麽有名的長江大橋,隻是在書本上看過,既然來了,那怎麽著也得目睹一番吧!
但是他們人生路不熟,根本不知道方向。
所以就向路邊的一位司機打聽,結果那個司機很熱心,說是願意當向導,三個人收了一百五十元,說是帶他們轉一下南京長江大橋,而且還帶著他們參觀碼頭。
價格不貴,所以他們上了車,司機一路給他們介紹南京的文化,當聽說晨晨考上了南京大學,那個司機師傅一連稱讚,晨晨是一個可造之材。
他說就包括南京人都上不了南京大學,就連東南大學能考上的孩子,都是人中之龍。
這讓他們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榮耀,畢竟之前根本沒有聽說過的學校,竟然這般有名氣。
饒了一段路之後,司機說前麵就是長江大橋,還說上麵有好幾個崗亭,裏麵都是士兵把手,這座橋不是誰想上就能上的,規矩特別多。
就包括行人和騎自行車電動車的人,是不準登橋的,逮住就是罰款。
還有就是不能再橋上亂扔垃圾,逮住一樣都是要罰款的。
這座橋還限時,不能再橋上肆意停留觀賞風景,而且也有單雙號限製,種種規矩製定了一大堆。
橋很長,他們拿著手機就是一通狂拍。
短短幾分鍾的橋上之旅也算是大開眼界,畢竟在書本上的東西搬到了現實。
下了橋下一站就是碼頭,在穿過一排排的梧桐樹的時候,司機講道這些梧桐樹都是頗有曆史價值的,是經過專門栽種,原因是因為偉人夫婦喜歡梧桐樹,所以在大街小巷種滿了梧桐樹。
玄淩記得小時候在農村那會兒,那個時候還跟爺爺奶奶在一個院子裏居住,那個院子裏就有一個很高大的梧桐樹。
年年等到秋天的時候,樹上總會落下那些黏膩膩的東西,又粘腳又粘鞋,小時候穿的那雙透風鞋,裏麵經常就進去那些黏膩膩的東西了,她是相當討厭那些東西的。
爺爺奶奶倒是很喜歡這顆高大的梧桐樹,每年秋天的時候,他們會在樹下麵撿梧桐子兒,然後曬幹之後炒了吃。
奶奶給玄淩吃過,就吃過一次玄淩就再也不吃了。
那個梧桐子兒很小,很難撥開,裏麵就一丁點大的一小點,還不夠塞牙縫的。
雖然吃著挺香,但是相比較瓜子花生而言,還是瓜子花生好吃多了,所以後來奶奶再給她吃,她就不吃了。
奶奶還怪她吃東西可挑了,不吃這不吃那,曾經還這樣訓斥過玄淩:“不喜歡吃香的,那就吃臭的吧!”
這句話過了很多年,玄淩依舊記得,但凡是好話,一句都記不住,一句壞話都能記一輩子。
所以當看到這些梧桐樹的時候,玄淩倒是覺得還蠻好看的,畢竟這在北方是看不到的。
梧桐樹的葉子很大,樹形長得也很獨特,看起來很有藝術感。
到了碼頭,最吸引玄淩注意的是那長得高挑密實的蘆葦叢,她就喜歡那種蘆葦的毛絮絮在微風中搖擺著身姿的摸樣。
小時候姥爺家裏也種著蘆葦,姥爺是編席子的能手,每年編了席子拿到廟會上賣錢,當然這都是聽媽媽講起的。
她從來沒有見過,畢竟那個時候她很小,記不住事兒。
在她的印象裏,蘆葦蕩都是想象出來的,可能電視上才會看到,現在就在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