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攤後,便到了激動人心的兌換積分的時刻。
宣傳小分隊成員們聚集在一處,等待林善舉宣布他們的積分情況。
“一號,積分一百零五!”
隨著林善舉報出這個數字,小分隊的小子們頓時嘩然一片。
“一號是莫何哥!這也太厲害了吧,居然有一百零五!”
“莫何哥,你咋能跑這麽多的?”
“哇!一百積分,是不是能換……能換十文錢?”
“嗨,今天肯定拿不到頭名了,我感覺我頂多六七十個積分……”
“你別想了,頭名肯定是莫何哥。”
林善舉接著報完剩下五個成員的積分,果然其他人積分都比莫何的低,大多隻在七八十積分上下。
莫何咧嘴笑了笑:“今天也是我運氣好了。”
這邊有錢人多,都是一整份起買,他甚至遇到了個出手闊綽的,直接買了三份打包帶走。
所以他今日能拿下頭名也不奇怪。
莫何今日把一百積分全部換成了銅錢,足足有十文。他默默地望著手裏的銅錢,緊緊地握了握,隨後小心翼翼地放入了懷裏。
隨著積分一一兌換完畢後,幾個小子們懷揣著獎勵,笑得一個比一個燦爛。
兌換了銅錢的,已經開始興奮地相互討論著去買點什麽好吃的了。
當然也有幾個好吃糖的孩子,依舊全部兌換了麥芽糖。這麥芽糖可太好吃了,感覺比他以前吃過的所有糖塊都要香甜,還有一股濃濃的奶香,什麽都比不得這糖塊好吃!
他們自然是不知道的,這些所謂的麥芽糖,是任芸在超市空間裏買來的牛奶糖,口味自然是這個時代的其他糖果不能比擬的。
“論功行賞”完畢後,任芸母子便收拾好了攤位,迴到橋口那邊與林善言碰頭。
林善舉迴頭望望身後,總覺著似乎忘了什麽事。
算了,灌湯包都賣出去了,還能有啥事。
“明日便是端午節了,我們待會兒再買些糯米迴去包粽子。”
任芸見到街邊有買粽子的,這才想起來,已經到了端午了。之前還是給老林家和任家送節禮的時候包過一迴粽子,那時留給自家吃的也不多。
明日是正兒八經的端午節了,可得多買點糯米,多包些粽子,好好過個節。
一提粽子,林善舉便想起了之前吃的甜滋滋的紅豆粽子和紅棗粽子,興奮地直點頭:“娘之前包的粽子可好吃了!”篳趣閣
等迴到橋口時,林善言這邊的六百隻灌湯包也賣得差不多了。
把林善舉留下幫忙,任芸便又去“采買”去了。
找了一個無人的巷子,任芸閃身便進了空間。
糯米、紅豆、蜜棗,這些都是要買的。除了這些甜口的粽子,這次任芸還想做些鹹口的,於是在烘焙區買了兩袋鹹蛋黃,準備做蛋黃肉粽。
豬肉就不用買了,今日任二哥會送豬肉過來,到時候勻出幾斤來做粽子吃就行了。
任芸又另外買了些蔬菜,在水產區逛了一圈,挑了一條黑魚。
將買好的東西都放進背簍裏,任芸便出了巷子,正準備離開時,突然聽見不遠處傳來一陣爭吵聲。
“這是我賺的錢,不能給你!還給我!還我!”
“你給我放手!不是老子生你養你,你哪能去賺錢?再不撒手,別怪老子對你不客氣!”
任芸聽在耳裏,感覺其中一個聲音有些耳熟,竟像是小分隊那個叫莫何的少年的聲音!
緊接著是一頓拳打腳踢的聲音,她連忙跑向旁邊的巷子裏跑。
等找到爭吵的地方時,已隻剩莫何一人。
少年捂著腹部緩緩從地上爬起身,不知看向何處,茫然地站在那裏。
任芸忍不住上前問道:“莫何,你沒事吧?”
莫何愣了愣:“……任姨?”
小分隊的成員們都這麽稱唿任芸。
“沒事,就是不小心摔了一跤。”不待任芸再詢問,莫何衝她笑了笑,“我這就迴家了。”
說完,拍了拍身上的塵土,轉身進了一條小巷裏。
任芸在原地歎了一口氣。很顯然,這孩子並不想讓她知道自家的事。
既然他不願說,那她也沒有尋根究底的道理。
剛剛衝過來隻是下意識地擔心這孩子的安危,但這畢竟是別人家的家務事,甚至可以說是隱私,她是沒有立場插手的。
遠遠瞧見莫何進了一扇門,任芸這才離開了,迴到了橋口。
林善言這邊的灌湯包已經賣光了,眾人便一起收拾了攤子,然後到城門口坐上了老鄭頭的牛車。
迴到了家後,任芸便準備起了今日的午飯。
中午她準備燒一道酸菜魚。
拿出了買的那條大黑魚,處理幹淨後,剁掉魚頭,然後從魚尾順著魚骨方向剃下了魚肉。
刀口微斜,將魚肉片成薄薄的魚片,然後放入適量澱粉、胡椒粉和鹽,抓勻後醃製備用。
鍋熱後入油,倒入魚頭魚身煎成金黃色後盛出備用。鍋中留下底油後燒熱,加入薑蒜茱萸和辣椒粉,爆香後加入酸菜進行翻炒。
隨後倒入開水和魚頭魚骨,放入料酒、鹽和胡椒粉後,開始熬煮魚湯。煎過的魚頭魚骨,燉出的魚湯才會發白。
湯燉好後,將魚頭魚骨和酸菜一起看出,放入盆中備用。隨後將片好的魚片用筷子一片片放入魚湯中,全部入鍋後大火煮至魚片變色,然後撈出與魚頭魚骨一起,再把魚湯也倒入,撒上蒜末、茱萸末和蔥花。
鍋中熱油後,放入花椒爆香,待油燒至冒煙,最後淋澆在蔥花上,一道酸菜魚便出鍋了。
滿滿一大盆酸菜魚,把林善舉看得眼都直了,一聞就知道,是他最愛的辣口!
林家人從來都不知道,魚竟然還可以這樣燒。從前大家都是不太愛吃魚的,一是舍不得買又難捉,二是這玩意兒有刺,吃起來又腥又麻煩。
沒想到,經過娘的手燒成菜後,竟然能這麽好吃!酸辣爽口,又嫩又滑,不僅一點也不腥,也不怕卡著刺了。
由於酸菜魚太過下飯,一家人毫不意外地,又吃撐了。而一大盆酸菜魚,最後也隻剩了魚湯。
林善舉感慨道:“我覺得娘的手,肯定是開過光的,不然咋做啥都好吃呢?”
林善言和楊大桃紛紛點頭表示同意。
隨後這兄弟倆又開始商議起來,等天氣再暖和點,一定要去河邊抓好多魚迴來給娘燒!
任芸聽到他們要抓魚,便跟著笑道:“好啊,到時候甭管大魚還是小魚,娘都能給你們做成好吃的。”
林善舉連忙問道:“小魚也能做好吃的?”
“當然可以了,小魚可以油炸,做成酥酥脆脆的小魚幹,隻要撒上點鹽,便是極可口的小零嘴兒了。”
幾個小的想象了一下,不覺咽了咽唾沫。油炸啊,那的多好吃呀……
他們長這麽大,也還沒見過哪家油炸過小魚呢。
其實不僅是沒有哪家油炸小魚幹,也很少有人家用油來炸東西,畢竟太耗油了,那是舍不得的。
林善舉想著小魚幹,恨不得現在立馬就跳河裏摸魚去。隻可惜現在天氣還不熱,要是下了河,保不齊就要著涼生病的。
任芸一眼便瞧出了他的想法,便道:“別饞小魚幹了,這酸菜魚的魚湯還剩不少,今晚給你們用這湯下麵條吃。”
“這幾日也攢了不少雞蛋,晚上一人再加一隻荷包蛋。”
任芸說的麵條,自然都是白麵做的。至於雞蛋嘛,每天基本都是任芸去雞窩取的,她想要多少,便能“摸”出多少。
“還有,明日端午了,所以今日包完灌湯包,還得一起包粽子。”
“娘今天準備包肉粽,若是來得及煮出來,那今晚咱還能吃上粽子!”
眾人一聽晚上又是麵條又是雞蛋又是肉粽的,頓時就精神起來了。
雖然沒吃過加肉的粽子,但娘弄出來的,就沒有不好吃的!
因此,為了能吃上帶肉的粽子,下午包灌湯包時,林家幾個小的一個個手速飛快,直把不明就裏的林老太看得發愣。
等知道緣由後,登時哭笑不得,都是一幫小饞貓!
既然知道林家要包粽子,林老太和徐氏便留下來一起幫著包了。
先包的是甜口的蜜棗粽子和紅豆粽子,鹹蛋黃肉粽則是任芸調好的餡兒,然後大家一起包的。
泡好的糯米加入醬油、鹽、糖拌勻,每個粽子裏再放入一個鹹蛋黃和兩片肉,便是鹹口的蛋黃肉粽了。
任芸準備了五斤糯米,差不多能包出五十個粽子。由於人手多,很快就包好了。
等粽子上鍋來煮後,林老太和徐氏便婉拒了任芸留下吃晚飯的邀請,迴了老林家。
任芸拿出中午剩下的酸菜魚湯,倒入鍋裏,又加了些水。等湯水滾開後,便倒入了切好的麵條。
瞧著麵條差不多煮熟的時候,任芸又往鍋裏磕了五隻雞蛋。
而就在一鍋雞蛋酸湯麵即將出鍋時,林家的門外突然出現了一個身影。
隻見身穿白色學子服的林善行從門外邁步進來,對圍在鍋灶旁的母子五人道:
“娘,大哥,三弟,四弟,我迴來了。”
宣傳小分隊成員們聚集在一處,等待林善舉宣布他們的積分情況。
“一號,積分一百零五!”
隨著林善舉報出這個數字,小分隊的小子們頓時嘩然一片。
“一號是莫何哥!這也太厲害了吧,居然有一百零五!”
“莫何哥,你咋能跑這麽多的?”
“哇!一百積分,是不是能換……能換十文錢?”
“嗨,今天肯定拿不到頭名了,我感覺我頂多六七十個積分……”
“你別想了,頭名肯定是莫何哥。”
林善舉接著報完剩下五個成員的積分,果然其他人積分都比莫何的低,大多隻在七八十積分上下。
莫何咧嘴笑了笑:“今天也是我運氣好了。”
這邊有錢人多,都是一整份起買,他甚至遇到了個出手闊綽的,直接買了三份打包帶走。
所以他今日能拿下頭名也不奇怪。
莫何今日把一百積分全部換成了銅錢,足足有十文。他默默地望著手裏的銅錢,緊緊地握了握,隨後小心翼翼地放入了懷裏。
隨著積分一一兌換完畢後,幾個小子們懷揣著獎勵,笑得一個比一個燦爛。
兌換了銅錢的,已經開始興奮地相互討論著去買點什麽好吃的了。
當然也有幾個好吃糖的孩子,依舊全部兌換了麥芽糖。這麥芽糖可太好吃了,感覺比他以前吃過的所有糖塊都要香甜,還有一股濃濃的奶香,什麽都比不得這糖塊好吃!
他們自然是不知道的,這些所謂的麥芽糖,是任芸在超市空間裏買來的牛奶糖,口味自然是這個時代的其他糖果不能比擬的。
“論功行賞”完畢後,任芸母子便收拾好了攤位,迴到橋口那邊與林善言碰頭。
林善舉迴頭望望身後,總覺著似乎忘了什麽事。
算了,灌湯包都賣出去了,還能有啥事。
“明日便是端午節了,我們待會兒再買些糯米迴去包粽子。”
任芸見到街邊有買粽子的,這才想起來,已經到了端午了。之前還是給老林家和任家送節禮的時候包過一迴粽子,那時留給自家吃的也不多。
明日是正兒八經的端午節了,可得多買點糯米,多包些粽子,好好過個節。
一提粽子,林善舉便想起了之前吃的甜滋滋的紅豆粽子和紅棗粽子,興奮地直點頭:“娘之前包的粽子可好吃了!”篳趣閣
等迴到橋口時,林善言這邊的六百隻灌湯包也賣得差不多了。
把林善舉留下幫忙,任芸便又去“采買”去了。
找了一個無人的巷子,任芸閃身便進了空間。
糯米、紅豆、蜜棗,這些都是要買的。除了這些甜口的粽子,這次任芸還想做些鹹口的,於是在烘焙區買了兩袋鹹蛋黃,準備做蛋黃肉粽。
豬肉就不用買了,今日任二哥會送豬肉過來,到時候勻出幾斤來做粽子吃就行了。
任芸又另外買了些蔬菜,在水產區逛了一圈,挑了一條黑魚。
將買好的東西都放進背簍裏,任芸便出了巷子,正準備離開時,突然聽見不遠處傳來一陣爭吵聲。
“這是我賺的錢,不能給你!還給我!還我!”
“你給我放手!不是老子生你養你,你哪能去賺錢?再不撒手,別怪老子對你不客氣!”
任芸聽在耳裏,感覺其中一個聲音有些耳熟,竟像是小分隊那個叫莫何的少年的聲音!
緊接著是一頓拳打腳踢的聲音,她連忙跑向旁邊的巷子裏跑。
等找到爭吵的地方時,已隻剩莫何一人。
少年捂著腹部緩緩從地上爬起身,不知看向何處,茫然地站在那裏。
任芸忍不住上前問道:“莫何,你沒事吧?”
莫何愣了愣:“……任姨?”
小分隊的成員們都這麽稱唿任芸。
“沒事,就是不小心摔了一跤。”不待任芸再詢問,莫何衝她笑了笑,“我這就迴家了。”
說完,拍了拍身上的塵土,轉身進了一條小巷裏。
任芸在原地歎了一口氣。很顯然,這孩子並不想讓她知道自家的事。
既然他不願說,那她也沒有尋根究底的道理。
剛剛衝過來隻是下意識地擔心這孩子的安危,但這畢竟是別人家的家務事,甚至可以說是隱私,她是沒有立場插手的。
遠遠瞧見莫何進了一扇門,任芸這才離開了,迴到了橋口。
林善言這邊的灌湯包已經賣光了,眾人便一起收拾了攤子,然後到城門口坐上了老鄭頭的牛車。
迴到了家後,任芸便準備起了今日的午飯。
中午她準備燒一道酸菜魚。
拿出了買的那條大黑魚,處理幹淨後,剁掉魚頭,然後從魚尾順著魚骨方向剃下了魚肉。
刀口微斜,將魚肉片成薄薄的魚片,然後放入適量澱粉、胡椒粉和鹽,抓勻後醃製備用。
鍋熱後入油,倒入魚頭魚身煎成金黃色後盛出備用。鍋中留下底油後燒熱,加入薑蒜茱萸和辣椒粉,爆香後加入酸菜進行翻炒。
隨後倒入開水和魚頭魚骨,放入料酒、鹽和胡椒粉後,開始熬煮魚湯。煎過的魚頭魚骨,燉出的魚湯才會發白。
湯燉好後,將魚頭魚骨和酸菜一起看出,放入盆中備用。隨後將片好的魚片用筷子一片片放入魚湯中,全部入鍋後大火煮至魚片變色,然後撈出與魚頭魚骨一起,再把魚湯也倒入,撒上蒜末、茱萸末和蔥花。
鍋中熱油後,放入花椒爆香,待油燒至冒煙,最後淋澆在蔥花上,一道酸菜魚便出鍋了。
滿滿一大盆酸菜魚,把林善舉看得眼都直了,一聞就知道,是他最愛的辣口!
林家人從來都不知道,魚竟然還可以這樣燒。從前大家都是不太愛吃魚的,一是舍不得買又難捉,二是這玩意兒有刺,吃起來又腥又麻煩。
沒想到,經過娘的手燒成菜後,竟然能這麽好吃!酸辣爽口,又嫩又滑,不僅一點也不腥,也不怕卡著刺了。
由於酸菜魚太過下飯,一家人毫不意外地,又吃撐了。而一大盆酸菜魚,最後也隻剩了魚湯。
林善舉感慨道:“我覺得娘的手,肯定是開過光的,不然咋做啥都好吃呢?”
林善言和楊大桃紛紛點頭表示同意。
隨後這兄弟倆又開始商議起來,等天氣再暖和點,一定要去河邊抓好多魚迴來給娘燒!
任芸聽到他們要抓魚,便跟著笑道:“好啊,到時候甭管大魚還是小魚,娘都能給你們做成好吃的。”
林善舉連忙問道:“小魚也能做好吃的?”
“當然可以了,小魚可以油炸,做成酥酥脆脆的小魚幹,隻要撒上點鹽,便是極可口的小零嘴兒了。”
幾個小的想象了一下,不覺咽了咽唾沫。油炸啊,那的多好吃呀……
他們長這麽大,也還沒見過哪家油炸過小魚呢。
其實不僅是沒有哪家油炸小魚幹,也很少有人家用油來炸東西,畢竟太耗油了,那是舍不得的。
林善舉想著小魚幹,恨不得現在立馬就跳河裏摸魚去。隻可惜現在天氣還不熱,要是下了河,保不齊就要著涼生病的。
任芸一眼便瞧出了他的想法,便道:“別饞小魚幹了,這酸菜魚的魚湯還剩不少,今晚給你們用這湯下麵條吃。”
“這幾日也攢了不少雞蛋,晚上一人再加一隻荷包蛋。”
任芸說的麵條,自然都是白麵做的。至於雞蛋嘛,每天基本都是任芸去雞窩取的,她想要多少,便能“摸”出多少。
“還有,明日端午了,所以今日包完灌湯包,還得一起包粽子。”
“娘今天準備包肉粽,若是來得及煮出來,那今晚咱還能吃上粽子!”
眾人一聽晚上又是麵條又是雞蛋又是肉粽的,頓時就精神起來了。
雖然沒吃過加肉的粽子,但娘弄出來的,就沒有不好吃的!
因此,為了能吃上帶肉的粽子,下午包灌湯包時,林家幾個小的一個個手速飛快,直把不明就裏的林老太看得發愣。
等知道緣由後,登時哭笑不得,都是一幫小饞貓!
既然知道林家要包粽子,林老太和徐氏便留下來一起幫著包了。
先包的是甜口的蜜棗粽子和紅豆粽子,鹹蛋黃肉粽則是任芸調好的餡兒,然後大家一起包的。
泡好的糯米加入醬油、鹽、糖拌勻,每個粽子裏再放入一個鹹蛋黃和兩片肉,便是鹹口的蛋黃肉粽了。
任芸準備了五斤糯米,差不多能包出五十個粽子。由於人手多,很快就包好了。
等粽子上鍋來煮後,林老太和徐氏便婉拒了任芸留下吃晚飯的邀請,迴了老林家。
任芸拿出中午剩下的酸菜魚湯,倒入鍋裏,又加了些水。等湯水滾開後,便倒入了切好的麵條。
瞧著麵條差不多煮熟的時候,任芸又往鍋裏磕了五隻雞蛋。
而就在一鍋雞蛋酸湯麵即將出鍋時,林家的門外突然出現了一個身影。
隻見身穿白色學子服的林善行從門外邁步進來,對圍在鍋灶旁的母子五人道:
“娘,大哥,三弟,四弟,我迴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