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藥丸······”林盡染心中仍有存疑,“若此藥真能解寒毒,服下這五顆後再無解藥,時安會如何?”
“你是想問最壞的打算?”宋韞初稍略凝思,緩緩解釋,“時安夫人體內的寒毒很重,縱然先前我未曾發現凍土是藏在主屋,餘下這幾年的藥性也不過爾爾。若按師父的說法,時安夫人恐活不過四十!若不趁早解毒,子嗣且先擱一邊,縱然我全力調養,也不過是能延長她十載的光陰。現今夫人是仗著身子骨青壯,再有幾年,這寒毒一直未能祛除,這刺骨噬心的痛楚,她怕是扛不住。”
李時安見他一臉愁容,想來取來這兩顆藥丸已很是不易,但若是任憑淑貴妃和任來風的擺布,恐到時候會天下大亂,現下唯一要解決的便是嚴防此事泄露,若是父親知曉自己身中寒毒,且與皇室牽連,後果簡直難以想象。
“能活到半百,時安已知足。今後還勞煩宋姑娘多費心!”
李時安的笑容多少有些牽強,可這就是大局。無論是為李氏也好,還是往大了說,是為了天下蒼生也好。現今既不能為淑貴妃掣肘,也不能與皇帝陛下兵戎相見。牽一發而動全身,不管站在哪個角度上來說,似乎隻能咽下這口氣。
宋韞初不諳世事,對長安城中的局勢更是一竅不通,可這般的大美人就此認命,靜等香消玉殞,實在不爽利,也難能可見地對林盡染心生不滿。
“你既能要來兩顆解藥,總還能再要來三顆。時安夫人是你的正室妻子,你這猶猶豫豫的,本姑娘看著實在窩囊!要麽帶人闖進積善寺,搶來那淑貴妃手中的三益丸;要麽就直奔東海,親自去取藥。本姑娘雖比不上小老頭,嗅一味藥材還是輕而易舉。”
積善寺豈是說闖就能闖的,且不說信徒,這三益丸是否真在園中還尚未可知,這無疑是下下之選。
李時安攥住她的手,微微搖頭,“宋姑娘!這其中定有隱情,夫君也在權衡。”
宋韞初不屑地“哼”了一聲。
“此事牽連甚廣,恐怕······此次東海之行是要無功而返。”
林盡染說得很隱晦,隻差將‘采珠人恐遭毀屍滅跡’這句話說出口。
誠然,這不難推測,皇帝陛下既願交出手中的三益丸,說明他很有可能到了迴天乏術的地步。而淑貴妃和任來風既要戳破這層窗戶紙,他們對東海自然也是勢在必行。無論掘土還是取藥的是否為同一批人,或掩蓋惡行,或以解藥脅迫,兩方都不會讓這些采珠人輕易存活。
至於這步棋為何要讓他落子,南海趙、任兩家是希望奪得名正言順的皇權,而凍土一案,雙方是既得利益者,根本逃不開幹係,這無疑也是皇帝陛下敢與虎謀皮的倚仗。這手棋,勢必有所顧忌,這進退的分寸雖掌握在他手中,可一損俱損,李、林若要為李時安挑起這場紛爭,三方根本無一贏家。故而,這場局勢裏必有一方讓步,然主動權依舊在趙、任手中。
“果真如此,時安···也隻得認命。”
林盡染心尖一酸,微微咬住牙根,“無論是東海,還是寒園,亦或是皇宮,這解藥我會設法替你尋來。縱然是······縱然是要了他的命,我也毫不猶疑。”
李時安隻聽這一句,已大抵猜到七八分。這三益丸既是出自皇宮,又僅取來兩顆,即便還有藥丸,也說明是出自那幾位之手。如若這般說來,這賜藥之人恐也身中寒毒。
“宋姑娘,黎老之死恐另有隱情。此事我會暗中探查,待厘清案件始末,我會親自押解元兇,交予姑娘處置。”
宋韞初撇了撇嘴,“你可會為了那皇帝蒙騙我?你和時安夫人···整日就隻會顧全什麽大局,如今是連命都甘願搭上。”
“自然不會。”林盡染知她顧慮,又忙接住話音,“一來時安的寒毒尚需姑娘費心,二來任來風和淑貴妃是在有意挑撥李氏、林府與陛下反目,何況先前也隻是他的一麵之詞,個中曲直須得一一查明。宋姑娘恩怨分明,想來也不願見到旁人平白蒙受冤屈······”
“不必拿好話來哄我。”宋韞初遽然打斷,顯然對他仍有不滿,可遲疑片刻,語調略緩,“時安夫人的寒毒,我會盡心調理,你隻管應對眼前的局麵。”
“深謝宋姑娘。”林盡染起身揖禮,又慢慢道,“醫館一事,我已遣人去辦,距林府不過百步,相隔一條街,不日文書就能準備齊全。”
宋韞初‘嗯’了一聲,便起身離去。
“宋姑娘這是···怎麽了?”
林盡染沒太明白,她方才的表情看起來是頗為冷淡。
李時安掩嘴一笑,“宋姑娘自然是不悅,她這一門心思都是為了你。適才問夫君可會哄騙她,你竟迴她因時安的寒毒也不敢欺瞞。這豈不是像和她做著買賣,她又如何能歡喜?宋姑娘是要夫君的心意,哪是些冷冰冰的條件。”
可話音剛落,她又不禁升起一絲惆悵,“宋姑娘是個心直口快、灑脫自在的性子。如今剛剛失去師父,是將夫君當做唯一的倚靠,隻眼下的局勢波譎雲詭,處處皆是爾虞我詐。她若久留長安,怕也不痛快······”
林盡染眯起眼睛,喃喃低語,“想必很快就能決出勝負了······”
一連幾日,林盡染都無甚動靜,甚至相較先前更為平靜、悠閑,不是去禦史台上直,便是去隆政坊重新修繕那坍塌的藏書閣,聽聞還在籌備醫館的開張,主事的醫女正是黎書和的徒弟,隻對外稱是‘宋姑娘’。
然說起藏書閣,先前薛坤確使了些手段,可也沒能將髒水潑到林盡染身上,反倒這迴借由上次的意外,光明正大地請旨由工部營建,這銀錢照付,總算是有個應付流言的由頭。不過,淑貴妃本就對此興致寥寥,自然不會再次破壞,唯恐露了馬腳。
是日十四,明月將圓,清暉朗朗。
林盡染端起酒盞,碰杯一飲而盡,笑語道,“自崔伯伯搬入新宅,染之這還是第二迴來。”
“你這夯貨,是第三迴咯!”崔秉誌撫了撫須上的水珠,麵色紅潤,顯然是吃酒吃得痛快,“這酒是你自己釀的?”
“是,這香水的其中一樣原料便是酒。隻因酒政還未布施長安,故而不能私釀。這尚且還是我從莊子裏偷拿來的桃花釀。”
“照你這麽說,還能有桂花釀、梨花釀不成?”
“崔伯伯好見地。”林盡染嘿嘿一笑,側過身去,揶揄道,“楊湜綰不日出嫁向兄,崔伯伯還愁喝不到烈酒嘛!”
說到這,崔秉誌迷醉的眼神逐漸平靜了些,又飲一盞,神色悵然道,“老朽托大,喚她一聲綰兒。這門親事,成林本就占了便宜,偏生是姑娘家舍下臉麵,連著三次替自己說親。老朽這不答應也不成!不過······明禮也是老朽的學生,恰逢他又······嗐!”
“崔伯伯這是心生惻隱?”
“染之,明禮的情況你不是不清楚!”
林盡染默然,他自然知曉崔秉誌指得是‘斷袖’之癖。昔日謠言雖是半真半假,可林明禮和書童清風的過往一覽無餘,誠園那段光陰,他幾是得了空便去東市的香水鋪子癡癡守望。自楊湜綰和向成林定親以來,這消息已經傳遍街頭巷尾。
崔秉誌見他沉默,忙道,“這門親事既已定下了,老朽自然不會再說道。不過,明禮和成林都是老朽的學生······老朽偏幫哪一頭都不行。”
“崔伯伯是擔心向兄吧?”
崔秉誌眸色有些黯然,又飲下一盞酒,語音稍沉,“想必你也聽說了,此次科考的中正官除韋太師和老朽外,主考官定的是林尚書。”
林盡染微微一笑,已大略了然他的心意,“崔伯伯是擔心林尚書會在考場上為難他?”
“畢竟······這夯貨在議親的時候放言,未有功成名就時,絕不娶親。他現今的才學,老朽自然不擔心。然林尚書若在此事上稍動手腳,成林和綰兒的親事便可一拖再拖。縱然成林等得起,綰兒怕是不能······”
“崔伯伯,你這偏心可偏到家了!”
崔秉誌老臉一紅,也不知是酒太烈,還是因戳破了心思,趕忙結結巴巴地解釋,“你···你這夯貨···老朽是······今年的科考本就是額外開恩,往後可得曆經鄉試、會試。難不成你要讓他抄一輩子的書,賺錢去科考?”
“我看呐,老爺是舍不得這學生!”
林盡染剛欲開口調侃,廊下有一老媼端著食盤走來,笑如春風,甚是慈藹親切,“昔日收這學生的時候,老爺稱他若是科考不中,便斷了師生情誼。眼下成林深得他心意,自然是悔得腸子都青了。”
“伯娘!”
崔夫人見其欲要起身見禮,忙放下食盤,按住他的肩頭,“不必拘些俗禮。染之若是得閑,常來家中小坐。老爺平日裏總愛念叨你和成林!”
崔秉誌忙輕咳了幾聲,“說這些作甚···還有夫人這些活交給下人就是。”
“崔伯伯一直是嘴硬心軟。”林盡染笑容晏晏道,“起初,我帶向兄前來拜師,崔伯伯還不願收呢。如今是對這學生實打實的滿意了?”
“當日殿試,老朽看過他的文章,雖寫了小半,卻也看得出是個可造之材。你這般硬塞進來,老朽自然要看看他的誠心!”崔秉誌側過臉去,眸光仍忍不住地覷向林盡染。
崔夫人忍不住一陣輕笑,“這廚房裏還燉了湯,晚些我再送來。”
林盡染垂眸頷首,“伯娘辛苦!”
見夫人走遠,崔秉誌忍不住問道,“染之作何打算?”
“什麽打算?”
“你這夯貨,明知故問!”
林盡染淡淡一笑,收斂起調侃的心思,一麵予他斟酒,一麵解釋道,“林尚書若敢舞弊,染之自然會參他一本。可話又說迴來,他行事一向小心謹慎,豈會因大公子想納楊湜綰,特地給向兄使絆?”
這番話倒純屬寬慰,譬如先前那迴,林靖澄就使了一招移花接木,難保這迴他不會再用。
崔秉誌眉頭微蹙,湊上前去,語音放低了些,“這京城裏的傳言,老朽也聽得幾分。明禮當真是林尚書與長公主之子?如此說來,他豈不是陛下的甥子。這門親事斷就斷了,若是陛下和林尚書就此記恨上,成林的前程算是毀了!”
林盡染微微一怔,隨即笑了起來,“崔伯伯又是從哪兒聽來的傳言,說得煞有其事一般。”
“明禮不就是因誤傷了蘭亭,致使不能生養,故而才執意要納綰兒為妾嗎?”
林盡染笑容一滯,酒盞懸在半空,好半晌才緩緩放下,“崔伯伯,這些又是誰同你講的?”
“明禮啊!”崔秉誌露出一抹難言的表情,“嗐!前些時日明禮登門說起他誤傷蘭亭的內情,又知成林是我的學生,本想請老朽出麵勸說。可這門親事已定,老朽怎能出爾反爾。如今倒是真教我左右為難了。”
可話既然說到這份上,崔秉誌似乎依舊打算撮合向成林與楊湜綰這段姻緣,隻不過礙於林明禮的身份,擔憂他二人的前程,這倒是令林盡染頗有些意外。
“崔伯伯就不擔心崔兄也受此牽連?大公子若是開口崔伯伯有意阻擾,崔兄或遭池魚之殃呐!”
“明禮雖迂腐了些,但心底純善,想來不會因此記恨老朽。”崔秉誌麵露糾結,滿滿的一杯烈酒下肚,止不住地嘶哈出聲,稍稍斟酌片刻後方道,
“明禮這斷袖的名聲,少不得爭議。原以為娶了親,成了家,這些流言便能就此止息。偏生搬去誠園,還出了這麽多事,他是站在風口浪尖上。如今真真切切地中意一女子,老朽本該鼎力支持,隻是······”
“崔伯伯,縱然沒有成林,楊湜綰也不會心甘情願地嫁給大公子。若是勉強撮合他們,這對楊湜綰不公平。當日少夫人替大公子求親,她若甘心為妾,又豈會在大街上隨意尋一男子議親。這話雖然殘酷,但事實證明,普天之下楊湜綰最不想嫁的人就是大公子,崔伯伯又何須自擾呢。”
“老朽也覺得兒戲!”崔秉誌麵露一絲苦笑,又擺了擺手,“罷了罷了,然這樁親事本不需要我點頭。隻不過事關成林的前途,染之還得多費些心思。”
“崔伯伯放寬心,科考的初衷就是為了公平。”
“你是想問最壞的打算?”宋韞初稍略凝思,緩緩解釋,“時安夫人體內的寒毒很重,縱然先前我未曾發現凍土是藏在主屋,餘下這幾年的藥性也不過爾爾。若按師父的說法,時安夫人恐活不過四十!若不趁早解毒,子嗣且先擱一邊,縱然我全力調養,也不過是能延長她十載的光陰。現今夫人是仗著身子骨青壯,再有幾年,這寒毒一直未能祛除,這刺骨噬心的痛楚,她怕是扛不住。”
李時安見他一臉愁容,想來取來這兩顆藥丸已很是不易,但若是任憑淑貴妃和任來風的擺布,恐到時候會天下大亂,現下唯一要解決的便是嚴防此事泄露,若是父親知曉自己身中寒毒,且與皇室牽連,後果簡直難以想象。
“能活到半百,時安已知足。今後還勞煩宋姑娘多費心!”
李時安的笑容多少有些牽強,可這就是大局。無論是為李氏也好,還是往大了說,是為了天下蒼生也好。現今既不能為淑貴妃掣肘,也不能與皇帝陛下兵戎相見。牽一發而動全身,不管站在哪個角度上來說,似乎隻能咽下這口氣。
宋韞初不諳世事,對長安城中的局勢更是一竅不通,可這般的大美人就此認命,靜等香消玉殞,實在不爽利,也難能可見地對林盡染心生不滿。
“你既能要來兩顆解藥,總還能再要來三顆。時安夫人是你的正室妻子,你這猶猶豫豫的,本姑娘看著實在窩囊!要麽帶人闖進積善寺,搶來那淑貴妃手中的三益丸;要麽就直奔東海,親自去取藥。本姑娘雖比不上小老頭,嗅一味藥材還是輕而易舉。”
積善寺豈是說闖就能闖的,且不說信徒,這三益丸是否真在園中還尚未可知,這無疑是下下之選。
李時安攥住她的手,微微搖頭,“宋姑娘!這其中定有隱情,夫君也在權衡。”
宋韞初不屑地“哼”了一聲。
“此事牽連甚廣,恐怕······此次東海之行是要無功而返。”
林盡染說得很隱晦,隻差將‘采珠人恐遭毀屍滅跡’這句話說出口。
誠然,這不難推測,皇帝陛下既願交出手中的三益丸,說明他很有可能到了迴天乏術的地步。而淑貴妃和任來風既要戳破這層窗戶紙,他們對東海自然也是勢在必行。無論掘土還是取藥的是否為同一批人,或掩蓋惡行,或以解藥脅迫,兩方都不會讓這些采珠人輕易存活。
至於這步棋為何要讓他落子,南海趙、任兩家是希望奪得名正言順的皇權,而凍土一案,雙方是既得利益者,根本逃不開幹係,這無疑也是皇帝陛下敢與虎謀皮的倚仗。這手棋,勢必有所顧忌,這進退的分寸雖掌握在他手中,可一損俱損,李、林若要為李時安挑起這場紛爭,三方根本無一贏家。故而,這場局勢裏必有一方讓步,然主動權依舊在趙、任手中。
“果真如此,時安···也隻得認命。”
林盡染心尖一酸,微微咬住牙根,“無論是東海,還是寒園,亦或是皇宮,這解藥我會設法替你尋來。縱然是······縱然是要了他的命,我也毫不猶疑。”
李時安隻聽這一句,已大抵猜到七八分。這三益丸既是出自皇宮,又僅取來兩顆,即便還有藥丸,也說明是出自那幾位之手。如若這般說來,這賜藥之人恐也身中寒毒。
“宋姑娘,黎老之死恐另有隱情。此事我會暗中探查,待厘清案件始末,我會親自押解元兇,交予姑娘處置。”
宋韞初撇了撇嘴,“你可會為了那皇帝蒙騙我?你和時安夫人···整日就隻會顧全什麽大局,如今是連命都甘願搭上。”
“自然不會。”林盡染知她顧慮,又忙接住話音,“一來時安的寒毒尚需姑娘費心,二來任來風和淑貴妃是在有意挑撥李氏、林府與陛下反目,何況先前也隻是他的一麵之詞,個中曲直須得一一查明。宋姑娘恩怨分明,想來也不願見到旁人平白蒙受冤屈······”
“不必拿好話來哄我。”宋韞初遽然打斷,顯然對他仍有不滿,可遲疑片刻,語調略緩,“時安夫人的寒毒,我會盡心調理,你隻管應對眼前的局麵。”
“深謝宋姑娘。”林盡染起身揖禮,又慢慢道,“醫館一事,我已遣人去辦,距林府不過百步,相隔一條街,不日文書就能準備齊全。”
宋韞初‘嗯’了一聲,便起身離去。
“宋姑娘這是···怎麽了?”
林盡染沒太明白,她方才的表情看起來是頗為冷淡。
李時安掩嘴一笑,“宋姑娘自然是不悅,她這一門心思都是為了你。適才問夫君可會哄騙她,你竟迴她因時安的寒毒也不敢欺瞞。這豈不是像和她做著買賣,她又如何能歡喜?宋姑娘是要夫君的心意,哪是些冷冰冰的條件。”
可話音剛落,她又不禁升起一絲惆悵,“宋姑娘是個心直口快、灑脫自在的性子。如今剛剛失去師父,是將夫君當做唯一的倚靠,隻眼下的局勢波譎雲詭,處處皆是爾虞我詐。她若久留長安,怕也不痛快······”
林盡染眯起眼睛,喃喃低語,“想必很快就能決出勝負了······”
一連幾日,林盡染都無甚動靜,甚至相較先前更為平靜、悠閑,不是去禦史台上直,便是去隆政坊重新修繕那坍塌的藏書閣,聽聞還在籌備醫館的開張,主事的醫女正是黎書和的徒弟,隻對外稱是‘宋姑娘’。
然說起藏書閣,先前薛坤確使了些手段,可也沒能將髒水潑到林盡染身上,反倒這迴借由上次的意外,光明正大地請旨由工部營建,這銀錢照付,總算是有個應付流言的由頭。不過,淑貴妃本就對此興致寥寥,自然不會再次破壞,唯恐露了馬腳。
是日十四,明月將圓,清暉朗朗。
林盡染端起酒盞,碰杯一飲而盡,笑語道,“自崔伯伯搬入新宅,染之這還是第二迴來。”
“你這夯貨,是第三迴咯!”崔秉誌撫了撫須上的水珠,麵色紅潤,顯然是吃酒吃得痛快,“這酒是你自己釀的?”
“是,這香水的其中一樣原料便是酒。隻因酒政還未布施長安,故而不能私釀。這尚且還是我從莊子裏偷拿來的桃花釀。”
“照你這麽說,還能有桂花釀、梨花釀不成?”
“崔伯伯好見地。”林盡染嘿嘿一笑,側過身去,揶揄道,“楊湜綰不日出嫁向兄,崔伯伯還愁喝不到烈酒嘛!”
說到這,崔秉誌迷醉的眼神逐漸平靜了些,又飲一盞,神色悵然道,“老朽托大,喚她一聲綰兒。這門親事,成林本就占了便宜,偏生是姑娘家舍下臉麵,連著三次替自己說親。老朽這不答應也不成!不過······明禮也是老朽的學生,恰逢他又······嗐!”
“崔伯伯這是心生惻隱?”
“染之,明禮的情況你不是不清楚!”
林盡染默然,他自然知曉崔秉誌指得是‘斷袖’之癖。昔日謠言雖是半真半假,可林明禮和書童清風的過往一覽無餘,誠園那段光陰,他幾是得了空便去東市的香水鋪子癡癡守望。自楊湜綰和向成林定親以來,這消息已經傳遍街頭巷尾。
崔秉誌見他沉默,忙道,“這門親事既已定下了,老朽自然不會再說道。不過,明禮和成林都是老朽的學生······老朽偏幫哪一頭都不行。”
“崔伯伯是擔心向兄吧?”
崔秉誌眸色有些黯然,又飲下一盞酒,語音稍沉,“想必你也聽說了,此次科考的中正官除韋太師和老朽外,主考官定的是林尚書。”
林盡染微微一笑,已大略了然他的心意,“崔伯伯是擔心林尚書會在考場上為難他?”
“畢竟······這夯貨在議親的時候放言,未有功成名就時,絕不娶親。他現今的才學,老朽自然不擔心。然林尚書若在此事上稍動手腳,成林和綰兒的親事便可一拖再拖。縱然成林等得起,綰兒怕是不能······”
“崔伯伯,你這偏心可偏到家了!”
崔秉誌老臉一紅,也不知是酒太烈,還是因戳破了心思,趕忙結結巴巴地解釋,“你···你這夯貨···老朽是······今年的科考本就是額外開恩,往後可得曆經鄉試、會試。難不成你要讓他抄一輩子的書,賺錢去科考?”
“我看呐,老爺是舍不得這學生!”
林盡染剛欲開口調侃,廊下有一老媼端著食盤走來,笑如春風,甚是慈藹親切,“昔日收這學生的時候,老爺稱他若是科考不中,便斷了師生情誼。眼下成林深得他心意,自然是悔得腸子都青了。”
“伯娘!”
崔夫人見其欲要起身見禮,忙放下食盤,按住他的肩頭,“不必拘些俗禮。染之若是得閑,常來家中小坐。老爺平日裏總愛念叨你和成林!”
崔秉誌忙輕咳了幾聲,“說這些作甚···還有夫人這些活交給下人就是。”
“崔伯伯一直是嘴硬心軟。”林盡染笑容晏晏道,“起初,我帶向兄前來拜師,崔伯伯還不願收呢。如今是對這學生實打實的滿意了?”
“當日殿試,老朽看過他的文章,雖寫了小半,卻也看得出是個可造之材。你這般硬塞進來,老朽自然要看看他的誠心!”崔秉誌側過臉去,眸光仍忍不住地覷向林盡染。
崔夫人忍不住一陣輕笑,“這廚房裏還燉了湯,晚些我再送來。”
林盡染垂眸頷首,“伯娘辛苦!”
見夫人走遠,崔秉誌忍不住問道,“染之作何打算?”
“什麽打算?”
“你這夯貨,明知故問!”
林盡染淡淡一笑,收斂起調侃的心思,一麵予他斟酒,一麵解釋道,“林尚書若敢舞弊,染之自然會參他一本。可話又說迴來,他行事一向小心謹慎,豈會因大公子想納楊湜綰,特地給向兄使絆?”
這番話倒純屬寬慰,譬如先前那迴,林靖澄就使了一招移花接木,難保這迴他不會再用。
崔秉誌眉頭微蹙,湊上前去,語音放低了些,“這京城裏的傳言,老朽也聽得幾分。明禮當真是林尚書與長公主之子?如此說來,他豈不是陛下的甥子。這門親事斷就斷了,若是陛下和林尚書就此記恨上,成林的前程算是毀了!”
林盡染微微一怔,隨即笑了起來,“崔伯伯又是從哪兒聽來的傳言,說得煞有其事一般。”
“明禮不就是因誤傷了蘭亭,致使不能生養,故而才執意要納綰兒為妾嗎?”
林盡染笑容一滯,酒盞懸在半空,好半晌才緩緩放下,“崔伯伯,這些又是誰同你講的?”
“明禮啊!”崔秉誌露出一抹難言的表情,“嗐!前些時日明禮登門說起他誤傷蘭亭的內情,又知成林是我的學生,本想請老朽出麵勸說。可這門親事已定,老朽怎能出爾反爾。如今倒是真教我左右為難了。”
可話既然說到這份上,崔秉誌似乎依舊打算撮合向成林與楊湜綰這段姻緣,隻不過礙於林明禮的身份,擔憂他二人的前程,這倒是令林盡染頗有些意外。
“崔伯伯就不擔心崔兄也受此牽連?大公子若是開口崔伯伯有意阻擾,崔兄或遭池魚之殃呐!”
“明禮雖迂腐了些,但心底純善,想來不會因此記恨老朽。”崔秉誌麵露糾結,滿滿的一杯烈酒下肚,止不住地嘶哈出聲,稍稍斟酌片刻後方道,
“明禮這斷袖的名聲,少不得爭議。原以為娶了親,成了家,這些流言便能就此止息。偏生搬去誠園,還出了這麽多事,他是站在風口浪尖上。如今真真切切地中意一女子,老朽本該鼎力支持,隻是······”
“崔伯伯,縱然沒有成林,楊湜綰也不會心甘情願地嫁給大公子。若是勉強撮合他們,這對楊湜綰不公平。當日少夫人替大公子求親,她若甘心為妾,又豈會在大街上隨意尋一男子議親。這話雖然殘酷,但事實證明,普天之下楊湜綰最不想嫁的人就是大公子,崔伯伯又何須自擾呢。”
“老朽也覺得兒戲!”崔秉誌麵露一絲苦笑,又擺了擺手,“罷了罷了,然這樁親事本不需要我點頭。隻不過事關成林的前途,染之還得多費些心思。”
“崔伯伯放寬心,科考的初衷就是為了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