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記得去年這個光景,我府上小妻險些為譙國公家的府兵當街杖殺,自此就有了這一年之約。料想小公爺跋山涉水的,應該早已到了蜀地。若是天可憐見,他大難不死,臣也該去索命了!”
三皇子聞言登時一陣愕然,隨即訕訕一笑,“染之,往事已矣,你又何必耿耿於懷呢!”
不過這沒來由地話鋒一轉,同樣令二皇子摸不著頭腦。
林盡染冷冷一笑,眸光卻未落在他身上,反而是緊盯著二皇子不放,“這是陛下與臣的約定,說好的一年!”
三皇子暗暗狐疑,方才究竟是哪句話刺痛了他的神經,怎又在陳若棠一事上開始針鋒相對。可剛剛林盡染自稱是欠了老二一個人情,老二又對他的事了若指掌,莫非他二人早已暗通款曲?難怪老二對林明禮的歸順無動於衷,看來是已伺機收服。
“若棠遠在蜀地,現今又有譙國公看護,染之怕是得再斟酌斟酌。”
林盡染挑了挑眉,“三殿下眼下傳信還來得及,隻怕屆時小公爺的頭顱會先交到譙國公的手裏。”
“染之,你是在說笑嗎?”三皇子不由地在他二人之間來迴打量,臉色顯然難看許多,對林盡染與老二穿一條褲子的想法更是堅定不移。
“三殿下覺得臣是在說笑嗎?”林盡染毫不留情地反問迴去,眸光終於落在他的身上,語氣中滿是傲然,“突厥的王帳臣都敢闖,何況是區區一片蜀地!”
‘倘若再逗留下去,吾才是真正的笑話!可老二究竟是憑什麽收服了他?’三皇子即便是想破腦袋也想不明白,老二究竟何時與林盡染搭上的關係。
查!必須得查清楚,是什麽樣的人情能令他放下往日承諾,選擇站在老二那邊。
適逢三皇子正在忖量該從何處著手時,林盡染的語音又響起,“聽聞三殿下不日封王,臣在此先行恭賀。”
這無疑是點燃他心中的怒火,雙手是緊了又鬆,鬆了又緊。
依製皇子若是封王,就得在受封大典之後立即前往屬地,往後算是與爭儲徹底無緣。
太子解禁的消息遲遲未有,反倒是自己封王的消息已有苗頭。林盡染是內閣大學士,又常進出文英殿,封王的消息若是從別人口中傳出,三皇子或許不信;可若是連他都談論起封王一事,恐不是空穴來風。
誠然,冒死開罪太子、拉攏譙國公與林明禮······往昔種種付出的努力都算甚,是替老二做嫁衣嗎?
“二哥都未曾封王,吾怎敢先於他呐!”三皇子露出一絲笑容,可看起來多少都有些牽強,話語中也抱著幾分僥幸。
林盡染緩緩踱上前兩步,壓低了聲音問道,“往昔殿下做的荒唐事,難道就忘了嗎?儲君若是有為人說道的詬病,怕也不太妥當。殿下以為呢?”
居德坊內明明人聲鼎沸,喝道聲、馬蹄聲、唱喏聲嘈嘈雜雜,喧嘩不已。
可他的這番話,令三皇子登時腦袋一空,眼前一黑,仿若置身深海,什麽都看不清,什麽也聽不見,隻感覺到一陣難言的窒息。
“居德坊,好一個居德坊!”林盡染不由地感歎一聲,繼而稍欠欠身,揖禮拜別,“臣還有要事,二位殿下請自便。”
這番慨歎也不知有意還是無意,然在三皇子耳中聽來卻是嘲諷其無才無德!
二皇子本想看看他到底賣的是什麽關子,如今算是聽明白了,這是借老三再給自己下馬威啊!的確,當下他已是走投無路,倘若李時安真有什麽好歹,或許他會不顧一切地帶人闖入寒園。眼下還未有動作,隻不過是尚未確認三益丸的下落。
畢竟是血脈相連的兄弟,眼見老三血氣上湧,臉頰漲的通紅,身子止不住地往後倒。二皇子趕忙上前扶住他,又命人攙他迴府。
也不知何時,二皇子緊跟著追趕來,“吾與染之一樣,對此嗤之以鼻。”
“殿下的意思是,對全盤一無所知?”林盡染遽然頓住腳步,冷冷一笑。
二皇子眉峰一蹙,默然片刻,心中暗暗忖度該如何迴答。若是佯裝壓根兒不知道這迴事,恐他也不會相信,可偏偏這些醃臢事在此之前,確隻知一二分。
“臣聽得出來,殿下不過是個傳話的。”林盡染麵色清寒,緩緩轉過身去,直視他的雙眸,冷聲道,“還請殿下將臣方才所言如數轉告!”
二皇子的麵頰緊繃,語調微沉,“染之,這樣的後果···你可知意味著什麽!”
楚帝和趙氏的合作是各取所需,趙氏如此配合,怕也是為日後做著打算,可凍土一事終究是見不得光,如此才會在京城又布局攬月樓的計劃。而下一步,無非是想利用自己背靠的上柱國,也就是李氏向楚帝施壓,林盡染對此心知肚明。
正因雙方皆有顧忌,顯然眼下可暫且不予理會,作壁上觀。林盡染相信,現今遲遲不落子,著急的就該是淑貴妃,至於她是否真會傳信給上柱國······嗬!這種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麵,可任誰都說不清楚。
唯一擔心的便是仍活躍在江北一帶的任來風。這瘋子若與趙氏已到了貌合神離的地步,趁機將罪行悉數推到趙氏身上,此舉又何嚐不是替他掃清障礙。
二皇子見林盡染不說什麽話,隨即微微搖了搖頭,也不再深問,反倒談論起方才的事,“你是想引三弟去追查?”
顯然,林盡染表現出和他曖昧不清、若即若離的關係,與對待老三時那股子戾氣形成鮮明的對比,加上一個含糊不清的人情和難辨真偽的封王消息,當下的老三勢必要有動作。
僅一個林明禮和遠在蜀郡的譙國公根本不足以支撐爭儲。故而,縱然林盡染和老三鬧得再不愉快,終究是僅限在陳若棠這件事上。如今他隱約表現出站隊的心思,這人情老二能做得,老三為何做不得?
方才這場戲,表麵他看似咄咄逼人,實則是為激怒老三,不惜一切代價也要深挖他二人之間的貓膩。
林盡染沒有否認,“臣人微言輕、勢單力薄,隻能借一借三殿下的勢。”
二皇子的麵色更是凝重,厲聲道,“染之,你這是在將他往絕路上逼啊!”
“他可是三皇子!況且······臣也想看看,這兄弟情深的場麵。”
“倘若吾······見死不救呢?”
畢竟少一個人爭儲,就多一分勝算。
“臣剛剛說了,他可是三皇子!”林盡染欠身行禮,辭別道,“臣還有要事,先失陪了。”
有必要讓三皇子知曉全部的內情嗎?也未必,僅尋來能替李時安紓解寒毒的三益丸就已是潑天的人情。可凍土一案能否讓他深查下去,這似乎又將選擇權交還到二皇子手裏。
倘若老三真發現些端倪,是殺還是不殺?畢竟相較於汙蔑太子清譽,帝、後與淑貴妃的罪行可就重的多了!這老三反倒是成為儲君的最優之選。然,一旦皇子出了任何差池,這可不是隨意找個大理寺的司直查案就能敷衍了事。
林盡染隻遠遠地站在人群外,眼見學子們有條不紊地魚貫入院,也未刻意上前與向成林閑聊,有裴謙和楊湜綰已然足矣。
當中倒是有不少學子行過他麵前,不論老少,都是恭恭敬敬地見禮。起初林盡染還禮貌性地頷首迴應,多了之後也隻是冷眼看他們路過。
適逢入院的隊伍不知怎地停滯不前,興許是依次搜身時遇到幾個企圖蒙混過關的學子,眼見幾個被扒光的學子丟出貢院。
有了這前車之鑒,這大門前的場麵頃刻間是愈發地震撼。該脫鞋的脫鞋,該寬衣的寬衣,這群斯文學子總算辦了件不算斯文的事,好好地當眾臊了臊這臉麵。
“林禦史!”
林盡染瞧著有趣,忽聞有人上前招唿,下意識地迴禮,未承想竟是林明禮,“大公子也要排隊嗎?”
林明禮稍愣,又淡然一笑,“家父雖是此次科考的主裁,卻也不能因私廢公,這該守的規矩豈能落下。”
“那就祝大公子旗開得勝、金榜題名。”
“承林禦史吉言。聽說向兄也參加了此次科考?”
說話間,林明禮的目光往最邊上的隊伍一瞥,透過摩肩接踵的人群,卻又很輕易地望見裴謙和楊湜綰二人,畢竟女子出來相送赴考屬實稀罕。
林盡染收迴視線,雙手本是交疊在身前,忍不住豎起大拇指,讚歎道,“大公子的眼光果真鋒利,連某都未瞧見向成林的身影。”
“林禦史說的哪裏話,明禮不過是聽崔先生說起這得意門生。”
林明禮的語音中聽來有幾分吃味,畢竟能得老師重視,又有如此姻緣,加之他又是與林盡染同乘而來,樁樁件件數來實在是令他豔羨。
“向成林在拜師時,崔伯伯曾說過,若他此次科考不中,就全當沒有這段師生情份。”
林明禮也不知是驚喜還是疑惑地‘啊’了一聲,又頓覺失態,忙找補道,“明禮倒是聽崔先生說起,向兄拜師還是由林禦史引薦,隻是不知竟還有這段過往。”
“現今崔伯伯對這個學生尚算滿意,興許就算是不中,也不會怎樣。”林盡染這番話看似是在戲耍,實則是暗暗打量他究竟會有何反應。
可他似乎毫不意外,笑著說道,“向兄天份極佳,先生舍不得自在情理之中。”
本就是見麵打個照麵,閑聊幾句,林明禮便以隊伍前行為由往前踱了幾步。
然滿地的臭鞋、破碎的紙屑,還有寫著密密麻麻小抄的內衫,貢院門口核驗學子身份的文書見狀,將將遣人來打掃,這隊伍怕是一時半會兒也難以動彈。林明禮顯然是不想深聊的意思,林盡染也不會自討沒趣。
畢竟,從那夜宋韞初替吳蘭亭診脈起,兩家已生嫌隙;以至於後來吳蘭亭不知從哪兒聽來凍土的消息,擅自透露給李時安,對此林盡染對她更是無甚好感,遑論還有楊湜綰的這樁親事了。
悠揚而又威嚴的鍾鼓聲在蕭瑟寡靜的坊間跌宕迴響,在高亢的一聲“鎖院”中,兩扇厚重的朱漆大門緩緩合攏,科考緊鑼密鼓地拉開序幕。
三皇子聞言登時一陣愕然,隨即訕訕一笑,“染之,往事已矣,你又何必耿耿於懷呢!”
不過這沒來由地話鋒一轉,同樣令二皇子摸不著頭腦。
林盡染冷冷一笑,眸光卻未落在他身上,反而是緊盯著二皇子不放,“這是陛下與臣的約定,說好的一年!”
三皇子暗暗狐疑,方才究竟是哪句話刺痛了他的神經,怎又在陳若棠一事上開始針鋒相對。可剛剛林盡染自稱是欠了老二一個人情,老二又對他的事了若指掌,莫非他二人早已暗通款曲?難怪老二對林明禮的歸順無動於衷,看來是已伺機收服。
“若棠遠在蜀地,現今又有譙國公看護,染之怕是得再斟酌斟酌。”
林盡染挑了挑眉,“三殿下眼下傳信還來得及,隻怕屆時小公爺的頭顱會先交到譙國公的手裏。”
“染之,你是在說笑嗎?”三皇子不由地在他二人之間來迴打量,臉色顯然難看許多,對林盡染與老二穿一條褲子的想法更是堅定不移。
“三殿下覺得臣是在說笑嗎?”林盡染毫不留情地反問迴去,眸光終於落在他的身上,語氣中滿是傲然,“突厥的王帳臣都敢闖,何況是區區一片蜀地!”
‘倘若再逗留下去,吾才是真正的笑話!可老二究竟是憑什麽收服了他?’三皇子即便是想破腦袋也想不明白,老二究竟何時與林盡染搭上的關係。
查!必須得查清楚,是什麽樣的人情能令他放下往日承諾,選擇站在老二那邊。
適逢三皇子正在忖量該從何處著手時,林盡染的語音又響起,“聽聞三殿下不日封王,臣在此先行恭賀。”
這無疑是點燃他心中的怒火,雙手是緊了又鬆,鬆了又緊。
依製皇子若是封王,就得在受封大典之後立即前往屬地,往後算是與爭儲徹底無緣。
太子解禁的消息遲遲未有,反倒是自己封王的消息已有苗頭。林盡染是內閣大學士,又常進出文英殿,封王的消息若是從別人口中傳出,三皇子或許不信;可若是連他都談論起封王一事,恐不是空穴來風。
誠然,冒死開罪太子、拉攏譙國公與林明禮······往昔種種付出的努力都算甚,是替老二做嫁衣嗎?
“二哥都未曾封王,吾怎敢先於他呐!”三皇子露出一絲笑容,可看起來多少都有些牽強,話語中也抱著幾分僥幸。
林盡染緩緩踱上前兩步,壓低了聲音問道,“往昔殿下做的荒唐事,難道就忘了嗎?儲君若是有為人說道的詬病,怕也不太妥當。殿下以為呢?”
居德坊內明明人聲鼎沸,喝道聲、馬蹄聲、唱喏聲嘈嘈雜雜,喧嘩不已。
可他的這番話,令三皇子登時腦袋一空,眼前一黑,仿若置身深海,什麽都看不清,什麽也聽不見,隻感覺到一陣難言的窒息。
“居德坊,好一個居德坊!”林盡染不由地感歎一聲,繼而稍欠欠身,揖禮拜別,“臣還有要事,二位殿下請自便。”
這番慨歎也不知有意還是無意,然在三皇子耳中聽來卻是嘲諷其無才無德!
二皇子本想看看他到底賣的是什麽關子,如今算是聽明白了,這是借老三再給自己下馬威啊!的確,當下他已是走投無路,倘若李時安真有什麽好歹,或許他會不顧一切地帶人闖入寒園。眼下還未有動作,隻不過是尚未確認三益丸的下落。
畢竟是血脈相連的兄弟,眼見老三血氣上湧,臉頰漲的通紅,身子止不住地往後倒。二皇子趕忙上前扶住他,又命人攙他迴府。
也不知何時,二皇子緊跟著追趕來,“吾與染之一樣,對此嗤之以鼻。”
“殿下的意思是,對全盤一無所知?”林盡染遽然頓住腳步,冷冷一笑。
二皇子眉峰一蹙,默然片刻,心中暗暗忖度該如何迴答。若是佯裝壓根兒不知道這迴事,恐他也不會相信,可偏偏這些醃臢事在此之前,確隻知一二分。
“臣聽得出來,殿下不過是個傳話的。”林盡染麵色清寒,緩緩轉過身去,直視他的雙眸,冷聲道,“還請殿下將臣方才所言如數轉告!”
二皇子的麵頰緊繃,語調微沉,“染之,這樣的後果···你可知意味著什麽!”
楚帝和趙氏的合作是各取所需,趙氏如此配合,怕也是為日後做著打算,可凍土一事終究是見不得光,如此才會在京城又布局攬月樓的計劃。而下一步,無非是想利用自己背靠的上柱國,也就是李氏向楚帝施壓,林盡染對此心知肚明。
正因雙方皆有顧忌,顯然眼下可暫且不予理會,作壁上觀。林盡染相信,現今遲遲不落子,著急的就該是淑貴妃,至於她是否真會傳信給上柱國······嗬!這種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麵,可任誰都說不清楚。
唯一擔心的便是仍活躍在江北一帶的任來風。這瘋子若與趙氏已到了貌合神離的地步,趁機將罪行悉數推到趙氏身上,此舉又何嚐不是替他掃清障礙。
二皇子見林盡染不說什麽話,隨即微微搖了搖頭,也不再深問,反倒談論起方才的事,“你是想引三弟去追查?”
顯然,林盡染表現出和他曖昧不清、若即若離的關係,與對待老三時那股子戾氣形成鮮明的對比,加上一個含糊不清的人情和難辨真偽的封王消息,當下的老三勢必要有動作。
僅一個林明禮和遠在蜀郡的譙國公根本不足以支撐爭儲。故而,縱然林盡染和老三鬧得再不愉快,終究是僅限在陳若棠這件事上。如今他隱約表現出站隊的心思,這人情老二能做得,老三為何做不得?
方才這場戲,表麵他看似咄咄逼人,實則是為激怒老三,不惜一切代價也要深挖他二人之間的貓膩。
林盡染沒有否認,“臣人微言輕、勢單力薄,隻能借一借三殿下的勢。”
二皇子的麵色更是凝重,厲聲道,“染之,你這是在將他往絕路上逼啊!”
“他可是三皇子!況且······臣也想看看,這兄弟情深的場麵。”
“倘若吾······見死不救呢?”
畢竟少一個人爭儲,就多一分勝算。
“臣剛剛說了,他可是三皇子!”林盡染欠身行禮,辭別道,“臣還有要事,先失陪了。”
有必要讓三皇子知曉全部的內情嗎?也未必,僅尋來能替李時安紓解寒毒的三益丸就已是潑天的人情。可凍土一案能否讓他深查下去,這似乎又將選擇權交還到二皇子手裏。
倘若老三真發現些端倪,是殺還是不殺?畢竟相較於汙蔑太子清譽,帝、後與淑貴妃的罪行可就重的多了!這老三反倒是成為儲君的最優之選。然,一旦皇子出了任何差池,這可不是隨意找個大理寺的司直查案就能敷衍了事。
林盡染隻遠遠地站在人群外,眼見學子們有條不紊地魚貫入院,也未刻意上前與向成林閑聊,有裴謙和楊湜綰已然足矣。
當中倒是有不少學子行過他麵前,不論老少,都是恭恭敬敬地見禮。起初林盡染還禮貌性地頷首迴應,多了之後也隻是冷眼看他們路過。
適逢入院的隊伍不知怎地停滯不前,興許是依次搜身時遇到幾個企圖蒙混過關的學子,眼見幾個被扒光的學子丟出貢院。
有了這前車之鑒,這大門前的場麵頃刻間是愈發地震撼。該脫鞋的脫鞋,該寬衣的寬衣,這群斯文學子總算辦了件不算斯文的事,好好地當眾臊了臊這臉麵。
“林禦史!”
林盡染瞧著有趣,忽聞有人上前招唿,下意識地迴禮,未承想竟是林明禮,“大公子也要排隊嗎?”
林明禮稍愣,又淡然一笑,“家父雖是此次科考的主裁,卻也不能因私廢公,這該守的規矩豈能落下。”
“那就祝大公子旗開得勝、金榜題名。”
“承林禦史吉言。聽說向兄也參加了此次科考?”
說話間,林明禮的目光往最邊上的隊伍一瞥,透過摩肩接踵的人群,卻又很輕易地望見裴謙和楊湜綰二人,畢竟女子出來相送赴考屬實稀罕。
林盡染收迴視線,雙手本是交疊在身前,忍不住豎起大拇指,讚歎道,“大公子的眼光果真鋒利,連某都未瞧見向成林的身影。”
“林禦史說的哪裏話,明禮不過是聽崔先生說起這得意門生。”
林明禮的語音中聽來有幾分吃味,畢竟能得老師重視,又有如此姻緣,加之他又是與林盡染同乘而來,樁樁件件數來實在是令他豔羨。
“向成林在拜師時,崔伯伯曾說過,若他此次科考不中,就全當沒有這段師生情份。”
林明禮也不知是驚喜還是疑惑地‘啊’了一聲,又頓覺失態,忙找補道,“明禮倒是聽崔先生說起,向兄拜師還是由林禦史引薦,隻是不知竟還有這段過往。”
“現今崔伯伯對這個學生尚算滿意,興許就算是不中,也不會怎樣。”林盡染這番話看似是在戲耍,實則是暗暗打量他究竟會有何反應。
可他似乎毫不意外,笑著說道,“向兄天份極佳,先生舍不得自在情理之中。”
本就是見麵打個照麵,閑聊幾句,林明禮便以隊伍前行為由往前踱了幾步。
然滿地的臭鞋、破碎的紙屑,還有寫著密密麻麻小抄的內衫,貢院門口核驗學子身份的文書見狀,將將遣人來打掃,這隊伍怕是一時半會兒也難以動彈。林明禮顯然是不想深聊的意思,林盡染也不會自討沒趣。
畢竟,從那夜宋韞初替吳蘭亭診脈起,兩家已生嫌隙;以至於後來吳蘭亭不知從哪兒聽來凍土的消息,擅自透露給李時安,對此林盡染對她更是無甚好感,遑論還有楊湜綰的這樁親事了。
悠揚而又威嚴的鍾鼓聲在蕭瑟寡靜的坊間跌宕迴響,在高亢的一聲“鎖院”中,兩扇厚重的朱漆大門緩緩合攏,科考緊鑼密鼓地拉開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