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妃的手怎會如此涼?兒臣替母妃暖一暖。”昭楚說著就將淑貴妃的柔夷捧在手心,不住地哈氣。
淑貴妃確非昭楚公主的生母,從禮法上而言,稱一聲‘母妃’應屬僭越。可宮裏上上下下皆知曉,昭楚公主的生母昔日死於難產,故她是由楚帝、皇後和淑貴妃一同撫育成長,對後者而言,與親生無異。
許是顧及皇後與淑貴妃爭奪這可憐人的撫養權,亦或是楚帝出於憐憫愧疚之心,昭楚自小便知其生母的身份,卻仍可以喚淑貴妃為母妃,享盡大楚地位最尊崇三人的寵愛。
“母妃有手爐,又何須你這丫頭來替我暖手?”
淑貴妃說罷便從她的掌心中抽離出來,沒好氣地瞥了她一眼,隨即又從座旁拿起手爐,塞進她手裏,口氣沒來由地軟了幾分,“你的手比母妃還涼,還是先顧好自個兒再來照料母妃吧。”
“就知道母妃不會不理兒臣。”
昭楚像隻撒嬌的白貓,蜷在淑貴妃的膝頭,過了好半晌又懇求道,“母妃能否別把兒臣偷溜出宮一事告訴父皇?”
淑貴妃抬手點了點她的額頭,“你這傻丫頭,難道此事還能瞞過你父皇不成?”
昭楚驀地直起身,不由地驚唿,“父皇知道了?”
“說來不巧,昨夜你母後去了長寧宮,卻未見你的蹤影,而後幾是將後宮翻了個遍。若非你父皇壓下此事,還能有誰?”
昭楚秀眉微蹙,咬了咬下唇,“母妃可定要在父皇和母後麵前替兒臣求情!”
“母妃幫不了你。”
宮帷裏的內侍和宮婢私下議論,陛下對淑貴妃愈漸疏遠,隻明麵上還保留些許顏麵,而他們常常接觸皇帝與妃嬪,大多會以陛下在哪個宮中留宿作為誰最受寵的依據。然外人大多會觀望陛下的降諭恩澤,淑貴妃不必請旨便能自由出入皇宮,足見其恩寵。
這兩種截然相反的說辭,昭楚自然都聽過。隻不過在她心裏恐會更偏向於前者。
昭楚聽出淑貴妃話語中的平靜和釋懷,一時間竟不知該如何寬慰。往日裏每每開口請父皇前去看望,雖未拂了她的麵子,卻多是寒暄幾句,亦或是用個晚膳,從未過夜。
淑貴妃敏銳地感知到昭楚情緒的低落,輕柔地握住她的手,“你放寬心,隻如往常一般低頭認個錯,你父皇和母後也決計不會為難。”
“母妃······近日父皇龍體欠佳,母妃不若去看望看望。”
昭楚的語音很是小心,生怕會惹來她的不快。平素裏也沒少用這番說辭相勸,隻是他們就像在大吵大鬧之後分了家,一副老死不相往來的模樣。
淑貴妃淡淡一笑,“你這丫頭,母妃常去積善寺為你父皇上香祈福,難道還不夠嗎?”
“父皇又不知母妃的心意。況且平日裏都是父皇來看望母妃,目下總該輪到您主動些。”
昭楚見她絲毫不為所動,遂環抱起她的胳膊,大幅地撒嬌搖晃,“母妃就聽兒臣一迴吧,父皇也甚是想念您,私下還向兒臣和孫公公探聽您的近況。”
淑貴妃任由她撒賴,“好啦好啦!母妃這身子骨都要被你搖散架了。”
昭楚登時一喜,“母妃這是答應了?”
“上迴叮囑你送去的藥,你父皇可有服用?”
“未有。”昭楚抿了抿唇,雙手安分地交疊在腿上,字字斟酌,良久方道,“父皇舊病纏綿,且日甚一日,尤其值此寒冬時令,更是疼得難以下榻,母妃何不親自相勸?”
“你父皇若願聽母妃的辯解,也就不會有今日的齟齬。”
昭楚的麵容登時一垮,嘟嘟囔囔道,“兩心若隔,當破霧見月;舊怨未消,也當盡釋前嫌。父皇與母妃這二十餘年的夫妻情份,難道自此壁壘分明不成?”
淑貴妃驀地一怔,抬頭點了點她的額頭,“你這丫頭還未嫁人,又是從哪兒學來的歪理?”
“道理淺顯易懂,母妃的才智勝過兒臣萬倍,怎會困於一隅,囿於一地?”
淑貴妃抿唇笑了笑,撚起座旁的茶盞,啜飲一口,“承煒昨夜在安樂居設宴,染之也在。昭楚可見到他了?”
昭楚臉頰頓時燒得緋紅,嬌嗔道,“他···他就是個潑皮無賴!”
淑貴妃見其露出羞赧之狀,心中暗暗忖度,‘依昭楚目下的情狀,應對林盡染頗感興趣。陳若錦既是想借機撮合他二人,本宮不妨也推波助瀾一迴。’
是時,她佯是一副叱責模樣,“染之好膽,竟敢欺負昭楚?”
昭楚趕忙替林盡染開脫,“沒···沒有!母妃,他不敢欺負兒臣。林···林禦史挺守規矩的。”
“挺守規矩的?嗬,他何時守過規矩!昭楚別怕,與母妃詳說昨夜他是何言行,本宮自會替你主持公道。”
“嗐呀!母妃······”
昭楚鮮有見淑貴妃顯露怒容,興許是真要替她主持公道,於是磕磕巴巴地說起昨夜之事,隻不過省略小路上的那場意外。
“嗬,果真是好膽!竟敢令當朝公主喂他吃酒,本宮非要扒了他的皮!”
言畢,淑貴妃旋即命車夫調轉車頭,前往光德坊。
昭楚趕忙找補道,“嗐呀!母妃,這唯恐耽擱了迴宮的時辰。”
“昭楚不必擔心,隻要趕在宵禁前,母妃定能帶你迴宮。”
整個楚國最受寵的公主,何時淪落到要像個侍女一樣伺候男子吃酒?自出生起。無論是帝、後,還是淑貴妃,可從來沒讓她受過這等委屈。
眼見淑貴妃當真是要為她出頭,昭楚的掌心登時冒出細汗,“畢竟林禦史···林禦史彼時並不知兒臣的身份,母妃還是放他一馬吧。”
“你們孤男寡女共處一室,又該如何計較?”
“外人隻當兒臣是安樂居的侍女。況且,伊銘也不知我公主的身份,而今唯恐影響林禦史的清名。”
“他?”淑貴妃冷笑一聲,“他有何清名?林盡染與李時安成親前,他便勾搭上攬月樓的頭牌元瑤姑娘,下江南公差前,又特地前往攬月樓替她贖身。這風流成性的名聲早已傳遍長安城,隻是礙於他威勢,旁人不敢言罷了。”
“可···可林禦史終究是替兒臣擔了汙名。”
淑貴妃不由地側目,上上下下地打量一番,嘖嘖道,“昭楚這句句為林盡染開脫,看來是心有所屬呐!不若,母妃替你做媒?”
“母···母妃莫要打趣兒臣。”昭楚驚得一顫,驀然紅了耳根,急忙偏過身去,不敢看她。
沉默半晌,又不鹹不淡地說道,“林禦史與李時安早已成親,是大將軍府名正言順的女婿。兒臣身為公主,又怎能為妾,如此豈非有損皇家顏麵。”
“昭楚隻要願意,你父皇定是無有不依。”
昭楚交疊在身前的素手默默攥緊,迴過身徐徐道,“兒臣忝列天潢貴胄,婚姻大事豈容自己作主。興許正如三皇嫂所言,日後或北上和親,或與世族聯姻。林禦史固然是賢才君子,可兒臣與他終究是有緣無分。”
她的眼神很是傷感、無奈,甚至有幾分自嘲在裏麵。從出生那天起,她早知曉往後的日子隻能是按部就班,絕無偏離父皇掌控的可能,而命運也早已注定。
淑貴妃攬她入懷,輕輕安撫,“瞧我這可憐的女兒,有母妃在,還能讓你受了委屈不成?染之是大將軍府的女婿不假,可他說到底終歸是男人。成家立業,這得有家有業才算圓滿,可他與李時安成婚數年,未育子嗣,城中早已是流言四起。染之若不在意,又何須迎元瑤姑娘進門?目下林府還有一位宋姑娘借住,聽說是黎書和的高徒。許是為府中兩位夫人醫治調養,又或是······染之的‘三夫人’也未可知。”
“林禦史與李時安伉儷情深,單是先前為她寫的詩詞······”
淑貴妃沒好氣地清罵一聲,“你這傻丫頭!今時不同往日,子嗣可是攸關承襲家業的大事。染之若與她伉儷情深,又何須納一青樓女子為妾?”
昭楚垂眸不語,隻靜靜地依偎在淑貴妃的懷中。
“不說他們夫婦是否同心同德。母妃問你一句,昨夜之事一旦泄露出去,你又該如何自處?”
“我······”昭楚話音一凝,欲作辯解卻又覺得是徒勞,低聲迴道,“知曉內情者無非是幾位皇兄皇嫂,林禦史與母妃,總不會害我······”
“世事難料!昔日知曉長公主一事者能有幾何?現如今鬧得滿城風雨,事關女子清白和名節,你還是要早做打算。”
昭楚緩緩坐起身,儼然一副心事忡忡的模樣。
適才淑貴妃的話語中雖未攛掇她插足林盡染與李時安的婚姻,可一番分析下無疑是在給她敲響警鍾。他二人也未必是表麵看得那般伉儷情深,李時安對他的種種好,或許是出於多年未育的愧疚。然如今黎書和的徒弟在林府借住,若不把握當下的時機,萬一治愈這不育之症,往後再想握住這門大好的親事恐怕是難了。
馬車徐徐停駐,昭楚好半晌方緩過神,踟躕之間掀開側簾一角,發現竟是在安福門。
“兒臣以為母妃······”
可話音剛說出口,她頓覺不妥,急忙掩唇訕笑。
“以為什麽?昭楚以為母妃當真會去林府?”淑貴妃略有調笑地望著她,揶揄道,“母妃確實想教訓教訓染之,隻怕昭楚於心不忍吧?”
“母妃慣會打趣兒臣。”昭楚羞赧之餘,不禁長舒一口氣,剛欲起身,又坐迴位子上,困惑道,“母妃如何以為兒臣心儀林禦史?”
淑貴妃笑容晏晏地望著她,反問道,“難道還不明顯嗎?若非心儀染之,何故三番兩次地為他開脫。染之深受器重,而你又是你父皇心尖兒上的公主,可謂是天作之合。母妃希望昭楚能嫁自己想嫁之人,做自己想做之事。至於旁的,母妃和你父皇自會替你掃清障礙。”
昭楚眼眶微紅,直直撲進淑貴妃的懷中,在其耳邊低語道,“阿母真好!”
淑貴妃儼然未曾料到昭楚會喚她‘阿母’,身軀猛然一震,隨即憐愛地抱緊這親手撫養的女兒,“我不疼你,疼誰。難道疼承熠那臭小子?”
“二皇兄若是聽到了,定是要吃味的。”
“不管他,那小子身邊至少還有樂窈在。”
說罷,淑貴妃抱得更緊,眼眸中露出幾分複雜的心緒。
淑貴妃確非昭楚公主的生母,從禮法上而言,稱一聲‘母妃’應屬僭越。可宮裏上上下下皆知曉,昭楚公主的生母昔日死於難產,故她是由楚帝、皇後和淑貴妃一同撫育成長,對後者而言,與親生無異。
許是顧及皇後與淑貴妃爭奪這可憐人的撫養權,亦或是楚帝出於憐憫愧疚之心,昭楚自小便知其生母的身份,卻仍可以喚淑貴妃為母妃,享盡大楚地位最尊崇三人的寵愛。
“母妃有手爐,又何須你這丫頭來替我暖手?”
淑貴妃說罷便從她的掌心中抽離出來,沒好氣地瞥了她一眼,隨即又從座旁拿起手爐,塞進她手裏,口氣沒來由地軟了幾分,“你的手比母妃還涼,還是先顧好自個兒再來照料母妃吧。”
“就知道母妃不會不理兒臣。”
昭楚像隻撒嬌的白貓,蜷在淑貴妃的膝頭,過了好半晌又懇求道,“母妃能否別把兒臣偷溜出宮一事告訴父皇?”
淑貴妃抬手點了點她的額頭,“你這傻丫頭,難道此事還能瞞過你父皇不成?”
昭楚驀地直起身,不由地驚唿,“父皇知道了?”
“說來不巧,昨夜你母後去了長寧宮,卻未見你的蹤影,而後幾是將後宮翻了個遍。若非你父皇壓下此事,還能有誰?”
昭楚秀眉微蹙,咬了咬下唇,“母妃可定要在父皇和母後麵前替兒臣求情!”
“母妃幫不了你。”
宮帷裏的內侍和宮婢私下議論,陛下對淑貴妃愈漸疏遠,隻明麵上還保留些許顏麵,而他們常常接觸皇帝與妃嬪,大多會以陛下在哪個宮中留宿作為誰最受寵的依據。然外人大多會觀望陛下的降諭恩澤,淑貴妃不必請旨便能自由出入皇宮,足見其恩寵。
這兩種截然相反的說辭,昭楚自然都聽過。隻不過在她心裏恐會更偏向於前者。
昭楚聽出淑貴妃話語中的平靜和釋懷,一時間竟不知該如何寬慰。往日裏每每開口請父皇前去看望,雖未拂了她的麵子,卻多是寒暄幾句,亦或是用個晚膳,從未過夜。
淑貴妃敏銳地感知到昭楚情緒的低落,輕柔地握住她的手,“你放寬心,隻如往常一般低頭認個錯,你父皇和母後也決計不會為難。”
“母妃······近日父皇龍體欠佳,母妃不若去看望看望。”
昭楚的語音很是小心,生怕會惹來她的不快。平素裏也沒少用這番說辭相勸,隻是他們就像在大吵大鬧之後分了家,一副老死不相往來的模樣。
淑貴妃淡淡一笑,“你這丫頭,母妃常去積善寺為你父皇上香祈福,難道還不夠嗎?”
“父皇又不知母妃的心意。況且平日裏都是父皇來看望母妃,目下總該輪到您主動些。”
昭楚見她絲毫不為所動,遂環抱起她的胳膊,大幅地撒嬌搖晃,“母妃就聽兒臣一迴吧,父皇也甚是想念您,私下還向兒臣和孫公公探聽您的近況。”
淑貴妃任由她撒賴,“好啦好啦!母妃這身子骨都要被你搖散架了。”
昭楚登時一喜,“母妃這是答應了?”
“上迴叮囑你送去的藥,你父皇可有服用?”
“未有。”昭楚抿了抿唇,雙手安分地交疊在腿上,字字斟酌,良久方道,“父皇舊病纏綿,且日甚一日,尤其值此寒冬時令,更是疼得難以下榻,母妃何不親自相勸?”
“你父皇若願聽母妃的辯解,也就不會有今日的齟齬。”
昭楚的麵容登時一垮,嘟嘟囔囔道,“兩心若隔,當破霧見月;舊怨未消,也當盡釋前嫌。父皇與母妃這二十餘年的夫妻情份,難道自此壁壘分明不成?”
淑貴妃驀地一怔,抬頭點了點她的額頭,“你這丫頭還未嫁人,又是從哪兒學來的歪理?”
“道理淺顯易懂,母妃的才智勝過兒臣萬倍,怎會困於一隅,囿於一地?”
淑貴妃抿唇笑了笑,撚起座旁的茶盞,啜飲一口,“承煒昨夜在安樂居設宴,染之也在。昭楚可見到他了?”
昭楚臉頰頓時燒得緋紅,嬌嗔道,“他···他就是個潑皮無賴!”
淑貴妃見其露出羞赧之狀,心中暗暗忖度,‘依昭楚目下的情狀,應對林盡染頗感興趣。陳若錦既是想借機撮合他二人,本宮不妨也推波助瀾一迴。’
是時,她佯是一副叱責模樣,“染之好膽,竟敢欺負昭楚?”
昭楚趕忙替林盡染開脫,“沒···沒有!母妃,他不敢欺負兒臣。林···林禦史挺守規矩的。”
“挺守規矩的?嗬,他何時守過規矩!昭楚別怕,與母妃詳說昨夜他是何言行,本宮自會替你主持公道。”
“嗐呀!母妃······”
昭楚鮮有見淑貴妃顯露怒容,興許是真要替她主持公道,於是磕磕巴巴地說起昨夜之事,隻不過省略小路上的那場意外。
“嗬,果真是好膽!竟敢令當朝公主喂他吃酒,本宮非要扒了他的皮!”
言畢,淑貴妃旋即命車夫調轉車頭,前往光德坊。
昭楚趕忙找補道,“嗐呀!母妃,這唯恐耽擱了迴宮的時辰。”
“昭楚不必擔心,隻要趕在宵禁前,母妃定能帶你迴宮。”
整個楚國最受寵的公主,何時淪落到要像個侍女一樣伺候男子吃酒?自出生起。無論是帝、後,還是淑貴妃,可從來沒讓她受過這等委屈。
眼見淑貴妃當真是要為她出頭,昭楚的掌心登時冒出細汗,“畢竟林禦史···林禦史彼時並不知兒臣的身份,母妃還是放他一馬吧。”
“你們孤男寡女共處一室,又該如何計較?”
“外人隻當兒臣是安樂居的侍女。況且,伊銘也不知我公主的身份,而今唯恐影響林禦史的清名。”
“他?”淑貴妃冷笑一聲,“他有何清名?林盡染與李時安成親前,他便勾搭上攬月樓的頭牌元瑤姑娘,下江南公差前,又特地前往攬月樓替她贖身。這風流成性的名聲早已傳遍長安城,隻是礙於他威勢,旁人不敢言罷了。”
“可···可林禦史終究是替兒臣擔了汙名。”
淑貴妃不由地側目,上上下下地打量一番,嘖嘖道,“昭楚這句句為林盡染開脫,看來是心有所屬呐!不若,母妃替你做媒?”
“母···母妃莫要打趣兒臣。”昭楚驚得一顫,驀然紅了耳根,急忙偏過身去,不敢看她。
沉默半晌,又不鹹不淡地說道,“林禦史與李時安早已成親,是大將軍府名正言順的女婿。兒臣身為公主,又怎能為妾,如此豈非有損皇家顏麵。”
“昭楚隻要願意,你父皇定是無有不依。”
昭楚交疊在身前的素手默默攥緊,迴過身徐徐道,“兒臣忝列天潢貴胄,婚姻大事豈容自己作主。興許正如三皇嫂所言,日後或北上和親,或與世族聯姻。林禦史固然是賢才君子,可兒臣與他終究是有緣無分。”
她的眼神很是傷感、無奈,甚至有幾分自嘲在裏麵。從出生那天起,她早知曉往後的日子隻能是按部就班,絕無偏離父皇掌控的可能,而命運也早已注定。
淑貴妃攬她入懷,輕輕安撫,“瞧我這可憐的女兒,有母妃在,還能讓你受了委屈不成?染之是大將軍府的女婿不假,可他說到底終歸是男人。成家立業,這得有家有業才算圓滿,可他與李時安成婚數年,未育子嗣,城中早已是流言四起。染之若不在意,又何須迎元瑤姑娘進門?目下林府還有一位宋姑娘借住,聽說是黎書和的高徒。許是為府中兩位夫人醫治調養,又或是······染之的‘三夫人’也未可知。”
“林禦史與李時安伉儷情深,單是先前為她寫的詩詞······”
淑貴妃沒好氣地清罵一聲,“你這傻丫頭!今時不同往日,子嗣可是攸關承襲家業的大事。染之若與她伉儷情深,又何須納一青樓女子為妾?”
昭楚垂眸不語,隻靜靜地依偎在淑貴妃的懷中。
“不說他們夫婦是否同心同德。母妃問你一句,昨夜之事一旦泄露出去,你又該如何自處?”
“我······”昭楚話音一凝,欲作辯解卻又覺得是徒勞,低聲迴道,“知曉內情者無非是幾位皇兄皇嫂,林禦史與母妃,總不會害我······”
“世事難料!昔日知曉長公主一事者能有幾何?現如今鬧得滿城風雨,事關女子清白和名節,你還是要早做打算。”
昭楚緩緩坐起身,儼然一副心事忡忡的模樣。
適才淑貴妃的話語中雖未攛掇她插足林盡染與李時安的婚姻,可一番分析下無疑是在給她敲響警鍾。他二人也未必是表麵看得那般伉儷情深,李時安對他的種種好,或許是出於多年未育的愧疚。然如今黎書和的徒弟在林府借住,若不把握當下的時機,萬一治愈這不育之症,往後再想握住這門大好的親事恐怕是難了。
馬車徐徐停駐,昭楚好半晌方緩過神,踟躕之間掀開側簾一角,發現竟是在安福門。
“兒臣以為母妃······”
可話音剛說出口,她頓覺不妥,急忙掩唇訕笑。
“以為什麽?昭楚以為母妃當真會去林府?”淑貴妃略有調笑地望著她,揶揄道,“母妃確實想教訓教訓染之,隻怕昭楚於心不忍吧?”
“母妃慣會打趣兒臣。”昭楚羞赧之餘,不禁長舒一口氣,剛欲起身,又坐迴位子上,困惑道,“母妃如何以為兒臣心儀林禦史?”
淑貴妃笑容晏晏地望著她,反問道,“難道還不明顯嗎?若非心儀染之,何故三番兩次地為他開脫。染之深受器重,而你又是你父皇心尖兒上的公主,可謂是天作之合。母妃希望昭楚能嫁自己想嫁之人,做自己想做之事。至於旁的,母妃和你父皇自會替你掃清障礙。”
昭楚眼眶微紅,直直撲進淑貴妃的懷中,在其耳邊低語道,“阿母真好!”
淑貴妃儼然未曾料到昭楚會喚她‘阿母’,身軀猛然一震,隨即憐愛地抱緊這親手撫養的女兒,“我不疼你,疼誰。難道疼承熠那臭小子?”
“二皇兄若是聽到了,定是要吃味的。”
“不管他,那小子身邊至少還有樂窈在。”
說罷,淑貴妃抱得更緊,眼眸中露出幾分複雜的心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