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軍遭遇慘敗後,士氣低落、軍心渙散,他們隻能選擇向南撤退以保存實力。
如果一切順利,按照正常情況推斷,他們應該能夠平安撤迴永州暫作休整。
而對於高平城來說,此地雖然已經歸降秦國約一年之久,但城中的那些世家貴族們向來見風使舵,對秦國根本談不上有多少忠誠之心。
所以,當韋雲率領著晉軍兵臨城下時,這些人毫不猶豫地再度投向了晉國的懷抱。
令人惋惜的是,將軍從津堅守忠義之道,堅決不肯做出二次背主之事。
他率領著為數不多的孤軍奮勇突圍,試圖殺出一條血路。隻可惜最終寡不敵眾,不幸被韋雲所斬。
至此,元州除了與永州、秦州交界的兩個重要關口——安興和安橋仍掌握在秦國手中外,其餘地域皆已重新落入晉軍之手。
按常理而言,此時本該是韋雲乘勝追擊、直搗秦州的絕佳戰機,可不知為何,韋雲竟突然下令撤軍,並率領大軍匆匆趕迴了神都。
這一變故無疑給了秦國一個難得的喘息之機,同時也讓閻蒼暗暗發誓,日後定要親自手刃仇敵,報此大仇。
此刻的閻蒼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之中,反複思索著這場戰役失利的原因。
他不禁開始懷疑,難道真的是因為韋雲太過出色,受世界的寵愛?
還是自己在指揮作戰時出現了重大失誤,從而導致了如今這般慘痛的結局?
如果不是因為係統慷慨地賜予了這個可以“起死複生”的物品,恐怕自己真的會淪為這茫茫諸天輪迴中眾多不幸戰死的穿越者中的一員吧。
閻蒼心裏非常清楚,在前世的時候,他僅僅活到了三十歲出頭而已,在芸芸眾生當中,他也不過是最為平凡無奇的存在罷了。
他的性格算不上特別耿直,但絕對算得上是個重情重義的性情中人。
他同樣會因為人間的七情六欲而感到煩惱,也會因為跌宕起伏的人生之路而不斷折騰。
前麵這段時間,那些接踵而至的壞消息如潮水般湧來,在一定程度上喚醒了他內心深處潛藏已久的血性。
自己可是一名擁有著強大無比的係統相助的穿越者啊!
憑借著這些優勢,他在這個世界裏闖蕩出了如此大的名氣。
然而,令他萬萬沒想到的是,即便已經取得了如此輝煌的成就,卻依然有這麽多完全超乎自己掌控範圍之外的事情接二連三地發生。
這殘酷的現實猶如一記沉重的鐵錘,狠狠地擊碎了他心中僅存的那一絲驕傲,最終導致他失去了應有的理智和冷靜,不顧一切地一頭紮進了韋雲精心設計好的陷阱之中。
如今再迴首審視這件事便能發現,韋雲雖說具備一定程度的智慧,但此次所策劃的埋伏行動其實相當粗陋不堪。
倘若當時的閻蒼並未處於盛怒之下,以其之精明又怎可能識不破這所謂的“誘敵”之計呢?
可惜的是,大多數情況下,人類並非毫無情感的冰冷機械,總是難以避免地受到情緒波動的影響和左右。
不過值得慶幸的是,閻蒼至少還有重新來過的機會。
長久以來,閻蒼始終認為自身冷酷無情且自私自利,在這廣袤的世間,唯有那些與他相知相交的親密友人才能引發他內心深處的情感波瀾。
盡管他時常將“為國為民”之類的豪言壯語掛在嘴邊,可歸根結底,其所作所為無非是為了滿足自己那深藏心底的虛榮心罷了。
倘若他當真懷有那般廣博無私的大愛胸懷,又豈會因一時衝動魯莽行事,從而釀成這般慘痛的過錯呢?
那些由於他個人的疏忽失誤而不幸在戰場上喪失生命的人們,他們又是何等的無辜可憐啊!
=================
“你這脾性簡直跟你父親如出一轍,都是那般生性涼薄之人,竟然還念念不忘什麽家國大義!”
閻家的後院一片靜謐,陽光透過樹葉的縫隙灑下斑駁的光影。閻易腳步沉重地走向正在養病中的母親王瑩環所在的房間,心中滿是忐忑。
當閻易將閻蒼戰死沙場的消息告訴給母親王瑩環之時,出乎他意料的是,王瑩環聽到這個消息後的第一句話是詢問閻易可打算去為你父親收殮屍體?
這個問題如同晴天霹靂一般擊中了閻易,讓他瞬間愣住了。
他原本以為母親會因為這個噩耗而大吵大鬧、痛哭流涕甚至尋死覓活,但萬萬沒想到,她此刻最關心的居然是自己是否會去迎迴父親的遺體。
一時間,閻易不知該如何作答,隻能在王瑩環那仿佛早已看透一切的目光注視下,略顯尷尬地迴應道:“娘,如今國家正值遷都之際,太子作為主政之人,事務繁忙,急需人手相助。
兒子我實在是一時半會兒抽不開身啊。所以,我已拜托趙夫人和姝華妹妹前去處理此事……”
還沒等閻易把話說完,王瑩環猛地打斷了他,怒目圓睜,惡狠狠地罵道:“住嘴!你這性子簡直跟你那父親一模一樣!都是隻顧著家國大義,全然不顧自家的親人!”
王瑩環一邊說著,一邊用手捶打著床鋪,眼中滿是失望和憤怒。
知子莫若母,對於閻易在這種關鍵時刻會做出怎樣的選擇,王瑩環其實心裏早已有數。
但親耳聽到兒子說出這番話時,她還是難以抑製的覺得心寒。
“這個時候居然還顧念著所謂的家國大義?你五叔確實是事務纏身無法脫身,但你呢?你個乳臭未幹的小子到底又能有何要事絆住腳步?
難道你對朝廷而言就如此至關重要不成?連自己的親生父親在前線遭遇危險都可以置之不理嗎?
竟然讓新麥和姝華這兩個弱女子前往,你莫非真不懼怕外界之人嘲笑咱們家沒有真正的男人嗎?”
王瑩環滿臉怒容地質問著自己的兒子閻易。
隻見閻易猛地揚起頭來,臉上盡是不滿之色,毫不示弱地迴應道:“誰膽敢笑話咱家?母親您有所不知!
兒臣與太子本就是情同手足的至交好友,如今正值國家大事為重之際,誰要是敢對此說三道四,那便是跟整個朝廷過不去...
如果一切順利,按照正常情況推斷,他們應該能夠平安撤迴永州暫作休整。
而對於高平城來說,此地雖然已經歸降秦國約一年之久,但城中的那些世家貴族們向來見風使舵,對秦國根本談不上有多少忠誠之心。
所以,當韋雲率領著晉軍兵臨城下時,這些人毫不猶豫地再度投向了晉國的懷抱。
令人惋惜的是,將軍從津堅守忠義之道,堅決不肯做出二次背主之事。
他率領著為數不多的孤軍奮勇突圍,試圖殺出一條血路。隻可惜最終寡不敵眾,不幸被韋雲所斬。
至此,元州除了與永州、秦州交界的兩個重要關口——安興和安橋仍掌握在秦國手中外,其餘地域皆已重新落入晉軍之手。
按常理而言,此時本該是韋雲乘勝追擊、直搗秦州的絕佳戰機,可不知為何,韋雲竟突然下令撤軍,並率領大軍匆匆趕迴了神都。
這一變故無疑給了秦國一個難得的喘息之機,同時也讓閻蒼暗暗發誓,日後定要親自手刃仇敵,報此大仇。
此刻的閻蒼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之中,反複思索著這場戰役失利的原因。
他不禁開始懷疑,難道真的是因為韋雲太過出色,受世界的寵愛?
還是自己在指揮作戰時出現了重大失誤,從而導致了如今這般慘痛的結局?
如果不是因為係統慷慨地賜予了這個可以“起死複生”的物品,恐怕自己真的會淪為這茫茫諸天輪迴中眾多不幸戰死的穿越者中的一員吧。
閻蒼心裏非常清楚,在前世的時候,他僅僅活到了三十歲出頭而已,在芸芸眾生當中,他也不過是最為平凡無奇的存在罷了。
他的性格算不上特別耿直,但絕對算得上是個重情重義的性情中人。
他同樣會因為人間的七情六欲而感到煩惱,也會因為跌宕起伏的人生之路而不斷折騰。
前麵這段時間,那些接踵而至的壞消息如潮水般湧來,在一定程度上喚醒了他內心深處潛藏已久的血性。
自己可是一名擁有著強大無比的係統相助的穿越者啊!
憑借著這些優勢,他在這個世界裏闖蕩出了如此大的名氣。
然而,令他萬萬沒想到的是,即便已經取得了如此輝煌的成就,卻依然有這麽多完全超乎自己掌控範圍之外的事情接二連三地發生。
這殘酷的現實猶如一記沉重的鐵錘,狠狠地擊碎了他心中僅存的那一絲驕傲,最終導致他失去了應有的理智和冷靜,不顧一切地一頭紮進了韋雲精心設計好的陷阱之中。
如今再迴首審視這件事便能發現,韋雲雖說具備一定程度的智慧,但此次所策劃的埋伏行動其實相當粗陋不堪。
倘若當時的閻蒼並未處於盛怒之下,以其之精明又怎可能識不破這所謂的“誘敵”之計呢?
可惜的是,大多數情況下,人類並非毫無情感的冰冷機械,總是難以避免地受到情緒波動的影響和左右。
不過值得慶幸的是,閻蒼至少還有重新來過的機會。
長久以來,閻蒼始終認為自身冷酷無情且自私自利,在這廣袤的世間,唯有那些與他相知相交的親密友人才能引發他內心深處的情感波瀾。
盡管他時常將“為國為民”之類的豪言壯語掛在嘴邊,可歸根結底,其所作所為無非是為了滿足自己那深藏心底的虛榮心罷了。
倘若他當真懷有那般廣博無私的大愛胸懷,又豈會因一時衝動魯莽行事,從而釀成這般慘痛的過錯呢?
那些由於他個人的疏忽失誤而不幸在戰場上喪失生命的人們,他們又是何等的無辜可憐啊!
=================
“你這脾性簡直跟你父親如出一轍,都是那般生性涼薄之人,竟然還念念不忘什麽家國大義!”
閻家的後院一片靜謐,陽光透過樹葉的縫隙灑下斑駁的光影。閻易腳步沉重地走向正在養病中的母親王瑩環所在的房間,心中滿是忐忑。
當閻易將閻蒼戰死沙場的消息告訴給母親王瑩環之時,出乎他意料的是,王瑩環聽到這個消息後的第一句話是詢問閻易可打算去為你父親收殮屍體?
這個問題如同晴天霹靂一般擊中了閻易,讓他瞬間愣住了。
他原本以為母親會因為這個噩耗而大吵大鬧、痛哭流涕甚至尋死覓活,但萬萬沒想到,她此刻最關心的居然是自己是否會去迎迴父親的遺體。
一時間,閻易不知該如何作答,隻能在王瑩環那仿佛早已看透一切的目光注視下,略顯尷尬地迴應道:“娘,如今國家正值遷都之際,太子作為主政之人,事務繁忙,急需人手相助。
兒子我實在是一時半會兒抽不開身啊。所以,我已拜托趙夫人和姝華妹妹前去處理此事……”
還沒等閻易把話說完,王瑩環猛地打斷了他,怒目圓睜,惡狠狠地罵道:“住嘴!你這性子簡直跟你那父親一模一樣!都是隻顧著家國大義,全然不顧自家的親人!”
王瑩環一邊說著,一邊用手捶打著床鋪,眼中滿是失望和憤怒。
知子莫若母,對於閻易在這種關鍵時刻會做出怎樣的選擇,王瑩環其實心裏早已有數。
但親耳聽到兒子說出這番話時,她還是難以抑製的覺得心寒。
“這個時候居然還顧念著所謂的家國大義?你五叔確實是事務纏身無法脫身,但你呢?你個乳臭未幹的小子到底又能有何要事絆住腳步?
難道你對朝廷而言就如此至關重要不成?連自己的親生父親在前線遭遇危險都可以置之不理嗎?
竟然讓新麥和姝華這兩個弱女子前往,你莫非真不懼怕外界之人嘲笑咱們家沒有真正的男人嗎?”
王瑩環滿臉怒容地質問著自己的兒子閻易。
隻見閻易猛地揚起頭來,臉上盡是不滿之色,毫不示弱地迴應道:“誰膽敢笑話咱家?母親您有所不知!
兒臣與太子本就是情同手足的至交好友,如今正值國家大事為重之際,誰要是敢對此說三道四,那便是跟整個朝廷過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