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錯!自從察覺到三大家族愈發激進的手段後,韋興所傳遞給韋雲的每一道密旨,無一不是在不斷強化著韋雲手中握有的權勢。
起初,他隻是被任命為定、涼二州的都督,負責鎮守邊疆;
緊接著,又榮升為統領神都兵馬的大總管,肩負起保衛京城安全的重任;
直至今日,已然登上了晉國輔政王這一高位。
毫不誇張地說,在韋雲尚未迴歸神都之時,他手中所掌握的權力便已臻至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境地。
單就其所掌控的兵馬數量而言,理論上他的確具備了足以顛覆當下晉國朝廷統治的強大實力。
不過,需要明確的是,這一切目前還僅僅停留在名號層麵,至於實際上究竟能否真正駕馭這些兵馬,使其完全聽命於己,仍然存在諸多變數。
畢竟,對於這神都城內的眾多將士們來說,是否願意心甘情願地服從韋雲的指揮調度,尚屬未知之數。
“你們快看那邊!似乎有什麽異常狀況出現!”
神都城門的守將乃是三大家族之一朱家精心安排之人。
這些將領皆是朱家的心腹愛將,他們在接手守護神都城門這一使命之時,便已然清楚自己身負的真正任務究竟為何。
這一日,陽光明媚,微風輕拂。
然而,就在這看似寧靜祥和的時刻,神都城外不遠處突然揚起一片塵土,一支氣勢磅礴的騎兵部隊如疾風驟雨般疾馳而來。
城門口負責了望的士兵瞬間緊張起來,急忙向守將稟報。
守將聞聲登上城樓,極目遠眺。
當那支騎兵部隊逐漸靠近,他終於看清了飄揚在隊伍前方旗幟上的醒目大字——“定王韋”。
刹那間,他的臉色變得煞白,額頭上冷汗涔涔而下,心中暗自驚唿:‘定……竟是定王!’
要知道,此時的定王韋雲本應在前線與秦軍浴血奮戰,怎會毫無征兆地率領大軍返迴神都城呢?
守將腦海中思緒紛亂,無數個問號如潮水般湧上心頭。
但身為朱家的心腹,他深知此刻必須以家族利益為重。
於是,幾乎沒有絲毫猶豫,他果斷地下達命令:“快快關閉城門!同時迅速傳令給各個城門的守軍,無論如何也不能讓這支軍隊踏入城中半步!”
然而,身旁一名副將卻麵露遲疑之色,小心翼翼地說道:“朱將軍,來者可是咱們晉國自家的軍隊啊,而且領軍之人更是定王殿下……這樣貿然緊閉城門,恐怕不妥吧?”
“定王?沒有陛下和朝廷的旨意,他竟敢肆意妄為地帶這麽多騎兵出現在此地!這究竟意欲何為?”
朱將軍滿臉怒容,對著自己的副將大聲嗬斥道。
此刻,他心急如焚,因為再稍作耽擱,定王所率之軍恐怕就要長驅直入城中了。
無論此舉是否合乎規製,他絕不能任由定王破壞家族精心謀劃的大計。
“可是……將軍,這樣做會不會不妥?萬一事後追究起來……”副將麵露遲疑之色,小心翼翼地向朱將軍詢問道。
“怕什麽!一切後果皆由本將軍一力承擔!”朱將軍大手一揮,斬釘截鐵地說道。
他明白此時形勢緊迫,已顧不得許多。
副將見自家主將態度堅決,心想或許真有其道理所在。
雖說不清楚到底有無相關法令,但既然有人甘願扛起這份責任,那自己隻需遵命行事即可。
就在這時,遠處塵土飛揚,馬蹄聲震耳欲聾。
隻見韋雲身先士卒,率領著五千鐵騎風馳電掣般朝神都城疾馳而來。
待他們抵達城下時,卻發現城門早已緊閉,城頭上的士兵們一個個手持兵刃,嚴陣以待,滿臉警惕地緊盯著下方的韋雲等人,那模樣儼然是將他們視作不共戴天的仇敵一般。
韋雲勒住韁繩,抬頭望向城頭,高聲喊道:“速速將城門打開!孤乃陛下親封的神都城兵馬大總管,爾等還不快快執行孤的命令!”
然而,迴應他的隻有一片沉默與冷冽的目光。
隻見韋雲不慌不忙地伸手入懷,小心翼翼地取出一卷明黃色的綢緞。
他緩緩將其展開,一道金燦燦的光芒頓時映照而出,那竟是一份聖旨!
城頭的將士們見此情形,不由得一陣騷動。他們麵麵相覷,眼中流露出驚疑不定的神色。
畢竟,眼前這位手持聖旨之人,正是剛剛大敗秦國大軍、名震天下的晉國軍神定王韋雲啊!
“某從未聽聞過有神都城大總管這一職位存在,還請定王暫且於城外安營紮寨。待我等快馬加鞭將此事呈報朝廷,待聖上旨意下達之後,再行定奪。”
朱姓將軍站在城頭上,高聲喊道。
此人倒是頗為機敏,心中卻是明白,這份聖旨極有可能是貨真價實之物。
但想起家主所托付給自己的重任,即便冒著得罪定王的風險,也必須咬牙堅持,絕不能讓他輕易入城。
韋雲聞言,微微眯起雙眸,銳利如鷹隼般的目光直直地射向城牆上正在發話的那個人。
盡管相隔甚遠,但他身上散發出的凜冽氣勢卻仿佛能夠穿透這重重障礙,直抵對方心底。
然而,神都城牆高聳巍峨,比起之前的虎祝關還要高出許多。
如此遙遠的距離,即便是以韋雲那超凡絕倫的箭術,此刻也並無十足的把握能一箭將其射殺。
“哦?城上守將是何人的部下?竟然敢阻攔孤?”
“在下乃是神都城駐守將軍朱朗,奉命鎮守城門,還望定王體諒卑職的工作。”
朱朗緊緊咬著牙關,額頭上冷汗涔涔而下,但還是強裝鎮定地抬起頭來,迎向下方那個渾身散發著凜冽殺意的定王韋雲。
此刻,朱朗心裏清楚得很,自己恐怕已經被這位定王給記恨上了,就是不知道那位家主是否能夠力保自己安然無恙。
正當朱朗滿心忐忑之時,隻聽見韋雲那冷冰冰的聲音如驚雷般炸響:“哦?原來是朱家的人,怪不得……
你們朱家竟然膽敢背叛國家、投靠外敵,甚至還密謀加害當今聖上,如此大逆不道之舉,天理難容!
今日在此,可有義士挺身而出,為國鏟除這等亂臣賊子!”
起初,他隻是被任命為定、涼二州的都督,負責鎮守邊疆;
緊接著,又榮升為統領神都兵馬的大總管,肩負起保衛京城安全的重任;
直至今日,已然登上了晉國輔政王這一高位。
毫不誇張地說,在韋雲尚未迴歸神都之時,他手中所掌握的權力便已臻至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境地。
單就其所掌控的兵馬數量而言,理論上他的確具備了足以顛覆當下晉國朝廷統治的強大實力。
不過,需要明確的是,這一切目前還僅僅停留在名號層麵,至於實際上究竟能否真正駕馭這些兵馬,使其完全聽命於己,仍然存在諸多變數。
畢竟,對於這神都城內的眾多將士們來說,是否願意心甘情願地服從韋雲的指揮調度,尚屬未知之數。
“你們快看那邊!似乎有什麽異常狀況出現!”
神都城門的守將乃是三大家族之一朱家精心安排之人。
這些將領皆是朱家的心腹愛將,他們在接手守護神都城門這一使命之時,便已然清楚自己身負的真正任務究竟為何。
這一日,陽光明媚,微風輕拂。
然而,就在這看似寧靜祥和的時刻,神都城外不遠處突然揚起一片塵土,一支氣勢磅礴的騎兵部隊如疾風驟雨般疾馳而來。
城門口負責了望的士兵瞬間緊張起來,急忙向守將稟報。
守將聞聲登上城樓,極目遠眺。
當那支騎兵部隊逐漸靠近,他終於看清了飄揚在隊伍前方旗幟上的醒目大字——“定王韋”。
刹那間,他的臉色變得煞白,額頭上冷汗涔涔而下,心中暗自驚唿:‘定……竟是定王!’
要知道,此時的定王韋雲本應在前線與秦軍浴血奮戰,怎會毫無征兆地率領大軍返迴神都城呢?
守將腦海中思緒紛亂,無數個問號如潮水般湧上心頭。
但身為朱家的心腹,他深知此刻必須以家族利益為重。
於是,幾乎沒有絲毫猶豫,他果斷地下達命令:“快快關閉城門!同時迅速傳令給各個城門的守軍,無論如何也不能讓這支軍隊踏入城中半步!”
然而,身旁一名副將卻麵露遲疑之色,小心翼翼地說道:“朱將軍,來者可是咱們晉國自家的軍隊啊,而且領軍之人更是定王殿下……這樣貿然緊閉城門,恐怕不妥吧?”
“定王?沒有陛下和朝廷的旨意,他竟敢肆意妄為地帶這麽多騎兵出現在此地!這究竟意欲何為?”
朱將軍滿臉怒容,對著自己的副將大聲嗬斥道。
此刻,他心急如焚,因為再稍作耽擱,定王所率之軍恐怕就要長驅直入城中了。
無論此舉是否合乎規製,他絕不能任由定王破壞家族精心謀劃的大計。
“可是……將軍,這樣做會不會不妥?萬一事後追究起來……”副將麵露遲疑之色,小心翼翼地向朱將軍詢問道。
“怕什麽!一切後果皆由本將軍一力承擔!”朱將軍大手一揮,斬釘截鐵地說道。
他明白此時形勢緊迫,已顧不得許多。
副將見自家主將態度堅決,心想或許真有其道理所在。
雖說不清楚到底有無相關法令,但既然有人甘願扛起這份責任,那自己隻需遵命行事即可。
就在這時,遠處塵土飛揚,馬蹄聲震耳欲聾。
隻見韋雲身先士卒,率領著五千鐵騎風馳電掣般朝神都城疾馳而來。
待他們抵達城下時,卻發現城門早已緊閉,城頭上的士兵們一個個手持兵刃,嚴陣以待,滿臉警惕地緊盯著下方的韋雲等人,那模樣儼然是將他們視作不共戴天的仇敵一般。
韋雲勒住韁繩,抬頭望向城頭,高聲喊道:“速速將城門打開!孤乃陛下親封的神都城兵馬大總管,爾等還不快快執行孤的命令!”
然而,迴應他的隻有一片沉默與冷冽的目光。
隻見韋雲不慌不忙地伸手入懷,小心翼翼地取出一卷明黃色的綢緞。
他緩緩將其展開,一道金燦燦的光芒頓時映照而出,那竟是一份聖旨!
城頭的將士們見此情形,不由得一陣騷動。他們麵麵相覷,眼中流露出驚疑不定的神色。
畢竟,眼前這位手持聖旨之人,正是剛剛大敗秦國大軍、名震天下的晉國軍神定王韋雲啊!
“某從未聽聞過有神都城大總管這一職位存在,還請定王暫且於城外安營紮寨。待我等快馬加鞭將此事呈報朝廷,待聖上旨意下達之後,再行定奪。”
朱姓將軍站在城頭上,高聲喊道。
此人倒是頗為機敏,心中卻是明白,這份聖旨極有可能是貨真價實之物。
但想起家主所托付給自己的重任,即便冒著得罪定王的風險,也必須咬牙堅持,絕不能讓他輕易入城。
韋雲聞言,微微眯起雙眸,銳利如鷹隼般的目光直直地射向城牆上正在發話的那個人。
盡管相隔甚遠,但他身上散發出的凜冽氣勢卻仿佛能夠穿透這重重障礙,直抵對方心底。
然而,神都城牆高聳巍峨,比起之前的虎祝關還要高出許多。
如此遙遠的距離,即便是以韋雲那超凡絕倫的箭術,此刻也並無十足的把握能一箭將其射殺。
“哦?城上守將是何人的部下?竟然敢阻攔孤?”
“在下乃是神都城駐守將軍朱朗,奉命鎮守城門,還望定王體諒卑職的工作。”
朱朗緊緊咬著牙關,額頭上冷汗涔涔而下,但還是強裝鎮定地抬起頭來,迎向下方那個渾身散發著凜冽殺意的定王韋雲。
此刻,朱朗心裏清楚得很,自己恐怕已經被這位定王給記恨上了,就是不知道那位家主是否能夠力保自己安然無恙。
正當朱朗滿心忐忑之時,隻聽見韋雲那冷冰冰的聲音如驚雷般炸響:“哦?原來是朱家的人,怪不得……
你們朱家竟然膽敢背叛國家、投靠外敵,甚至還密謀加害當今聖上,如此大逆不道之舉,天理難容!
今日在此,可有義士挺身而出,為國鏟除這等亂臣賊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