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譚淩就是這樣的性格,而其手下的士卒們更是求之不得自家主帥不帶著他們去拚命。
於是乎,就在最後一道防線尚未被晉軍徹底攻破之際,秦軍這邊竟然主動地吹響了撤退的號角。
此番前來增援的晉軍,他們的首要目標乃是救援高平城,對於這群秦軍壓根兒就沒什麽追擊的念頭。
既然對方選擇主動撤退,那也就順水推舟地任由他們離開了。
而另一邊在望華嶺阻擋晉軍的秦軍主將可不像譚淩那樣將自己的性命看得如此之重。
他們人人悍不畏死、浴血奮戰,不惜付出將近兩千人的慘痛代價,連續頑強地阻擋了來勢洶洶的晉軍將近五日之久!
直到主將身負重傷,實在無法繼續堅持下去時,他們才迫不得已選擇撤退。
可以說,他們已經遠遠超出預期地圓滿完成了此次艱巨的任務。
然而,此時此刻身在高平城中的閻安對此卻一無所知。
因為就在今日,他看到了高平城馬上就要被攻破的場景。
‘真是奇怪!為何這幾日晉軍的防守力度會突然間大幅下降呢?’閻安心頭暗自思索道。
要知道,這座高平城可是由晉國那位威名赫赫的前將軍朱宣親自坐鎮鎮守的重地啊!
雖說己方擁有威力強大無比的霹靂車,但憑朱宣的身份和地位,斷不可能會輕易就主動選擇投降這條路。
更何況,閻安當初精心策劃並實施的這個所謂“圍點打援”之計,其目的不過是想借此機會逐步消耗掉元州地區晉軍的有生力量罷了。
至於要真正一口吞下高平城的這支晉軍部隊,僅憑借他目前手中所掌握的兵力而言,根本無法做到。
所以,按照他原先的構想,應當是以霹靂車不斷對城內的晉軍發起攻擊,從而最大限度地削弱他們的實力,並使其心生畏懼,不敢貿然出城迎戰。
與此同時,他精心部署,派遣精銳軍隊埋伏於各個要道,以伏擊各路前來增援的晉軍。
如此一來,待成功攻陷高平城後,便能穩穩地紮根於此,鞏固既得戰果。
按照他最初的構想,攻克這座堅如磐石的高平城至少需耗費十日左右的時間。
可如今,僅僅過去了短短七天,高平城頭的晉軍竟然已顯露出明顯的疲態和頹勢。
隻要他一聲令下,派出麾下將士奮勇登城,恐怕就能一舉奪下高平城,這一狀況著實令他感到困惑不解。
“將軍,依末將之見,會不會是那高平城內的晉軍被我軍的霹靂車給嚇得失了膽氣?正因如此,他們的士氣才會如此迅速地跌落穀底。”
副將這番話語猶如醍醐灌頂,讓閻安心頭一動,深以為然。
若是真能提前數日攻占高平城,毫無疑問將會極大地助推他後續的戰略規劃順利施行。
“既然如此,傳本將軍命令,全軍……且慢!”
正當閻安欲下達指令,讓全體將士做好明日傾巢而出、全力攻城的準備時,他腦海中忽地閃過一絲疑慮,瞬間清醒過來。
即便此時晉軍士氣已然低迷不振,但據可靠情報顯示,對方城中尚有六千餘眾的兵力嚴陣以待。
一旦自己選擇全軍出動,那麽後果簡直不堪設想!
不但會徹底暴露自己所率領軍隊的真實實力和兵力部署情況,而且極有可能陷入敵人精心設計好的埋伏之中。
思及此處,閻安心頭一緊,瞬間恍然大悟:‘原來這一切都是那朱宣有意為之,他故意示己以弱,目的就是引誘自己輕率地率軍發起進攻。
差一點啊,自己竟然差點就落入了對方的陷阱裏!’
閻安隻覺後背發涼,額頭上也不由自主地冒出一層細密的汗珠。
不過好在他及時察覺出了其中的端倪,心中不禁暗暗慶幸起來。
但與此同時,一個大膽的念頭也在他腦海中一閃而過——既然對方設下如此計謀,那何不幹脆“將計就計”,反過來給他們來個措手不及的反埋伏呢?
這個想法一經產生便如同燎原之火般迅速蔓延開來,越想越是可行。
於是,閻安當機立斷,猛地轉過身去,對著身旁的副將急切地低聲吩咐起自己的作戰計劃來。
副將先是微微一愣,隨即便雙眼放光,滿臉興奮之色地點了點頭,然後毫不猶豫地領命而去,開始著手安排具體事宜。
轉眼便來到了第二天,清晨時分,陽光依舊如往常一樣灑落在大地之上,但空氣中卻彌漫著一股緊張壓抑的氣氛。
秦軍陣前,一架架霹靂車早已準備就緒,隨著指揮官一聲令下,無數石彈如同雨點一般唿嘯著砸向高平城的城牆。
第一輪攻擊過後,城牆雖然遭受了一定程度的破壞,但整體依然堅固無比。
緊接著,第二輪攻擊再次展開。
就在這時,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高平城的城牆突然間發出一陣沉悶的巨響,隨後竟有一段城牆轟然倒塌,揚起漫天塵土。
麵對這突如其來的變故,城牆上的晉軍士兵顯然有些猝不及防,一時之間竟然未能迅速組織人手前去救援。
看到眼前這般情形,一直在密切關注戰況的閻安眼中精光四射,他知道自己等待已久的時機終於來臨了!
當即毫不猶豫地下達命令,讓自己的副將率領兩千精銳向著那倒塌的城牆缺口處衝殺而去。
晉軍此時仿佛被突如其來的秦軍衝擊嚇得呆若木雞,完全失去了應有的反應能力。
就在他們驚愕之際,秦軍如潮水般洶湧而入,眨眼間已有將近百名士兵衝入了城中,牢牢占據住了這個關鍵的突破口。
站在高高的城牆上,朱宣微微眯起雙眼,目光銳利地遙望著城外那氣勢洶洶的秦軍陣營。
隻見秦軍營帳層層疊疊,一眼望不到盡頭,黑色的軍旗迎風招展,獵獵作響,給人一種黑壓壓一片、無邊無際的感覺,似乎其中隱藏著無數的將士。
‘難道敵軍將領並未將所有兵力都押上來嗎?’朱宣心中暗自思忖道。
他凝視著那些營帳和飄揚的旗幟,試圖從中捕捉到一些端倪。
於是乎,就在最後一道防線尚未被晉軍徹底攻破之際,秦軍這邊竟然主動地吹響了撤退的號角。
此番前來增援的晉軍,他們的首要目標乃是救援高平城,對於這群秦軍壓根兒就沒什麽追擊的念頭。
既然對方選擇主動撤退,那也就順水推舟地任由他們離開了。
而另一邊在望華嶺阻擋晉軍的秦軍主將可不像譚淩那樣將自己的性命看得如此之重。
他們人人悍不畏死、浴血奮戰,不惜付出將近兩千人的慘痛代價,連續頑強地阻擋了來勢洶洶的晉軍將近五日之久!
直到主將身負重傷,實在無法繼續堅持下去時,他們才迫不得已選擇撤退。
可以說,他們已經遠遠超出預期地圓滿完成了此次艱巨的任務。
然而,此時此刻身在高平城中的閻安對此卻一無所知。
因為就在今日,他看到了高平城馬上就要被攻破的場景。
‘真是奇怪!為何這幾日晉軍的防守力度會突然間大幅下降呢?’閻安心頭暗自思索道。
要知道,這座高平城可是由晉國那位威名赫赫的前將軍朱宣親自坐鎮鎮守的重地啊!
雖說己方擁有威力強大無比的霹靂車,但憑朱宣的身份和地位,斷不可能會輕易就主動選擇投降這條路。
更何況,閻安當初精心策劃並實施的這個所謂“圍點打援”之計,其目的不過是想借此機會逐步消耗掉元州地區晉軍的有生力量罷了。
至於要真正一口吞下高平城的這支晉軍部隊,僅憑借他目前手中所掌握的兵力而言,根本無法做到。
所以,按照他原先的構想,應當是以霹靂車不斷對城內的晉軍發起攻擊,從而最大限度地削弱他們的實力,並使其心生畏懼,不敢貿然出城迎戰。
與此同時,他精心部署,派遣精銳軍隊埋伏於各個要道,以伏擊各路前來增援的晉軍。
如此一來,待成功攻陷高平城後,便能穩穩地紮根於此,鞏固既得戰果。
按照他最初的構想,攻克這座堅如磐石的高平城至少需耗費十日左右的時間。
可如今,僅僅過去了短短七天,高平城頭的晉軍竟然已顯露出明顯的疲態和頹勢。
隻要他一聲令下,派出麾下將士奮勇登城,恐怕就能一舉奪下高平城,這一狀況著實令他感到困惑不解。
“將軍,依末將之見,會不會是那高平城內的晉軍被我軍的霹靂車給嚇得失了膽氣?正因如此,他們的士氣才會如此迅速地跌落穀底。”
副將這番話語猶如醍醐灌頂,讓閻安心頭一動,深以為然。
若是真能提前數日攻占高平城,毫無疑問將會極大地助推他後續的戰略規劃順利施行。
“既然如此,傳本將軍命令,全軍……且慢!”
正當閻安欲下達指令,讓全體將士做好明日傾巢而出、全力攻城的準備時,他腦海中忽地閃過一絲疑慮,瞬間清醒過來。
即便此時晉軍士氣已然低迷不振,但據可靠情報顯示,對方城中尚有六千餘眾的兵力嚴陣以待。
一旦自己選擇全軍出動,那麽後果簡直不堪設想!
不但會徹底暴露自己所率領軍隊的真實實力和兵力部署情況,而且極有可能陷入敵人精心設計好的埋伏之中。
思及此處,閻安心頭一緊,瞬間恍然大悟:‘原來這一切都是那朱宣有意為之,他故意示己以弱,目的就是引誘自己輕率地率軍發起進攻。
差一點啊,自己竟然差點就落入了對方的陷阱裏!’
閻安隻覺後背發涼,額頭上也不由自主地冒出一層細密的汗珠。
不過好在他及時察覺出了其中的端倪,心中不禁暗暗慶幸起來。
但與此同時,一個大膽的念頭也在他腦海中一閃而過——既然對方設下如此計謀,那何不幹脆“將計就計”,反過來給他們來個措手不及的反埋伏呢?
這個想法一經產生便如同燎原之火般迅速蔓延開來,越想越是可行。
於是,閻安當機立斷,猛地轉過身去,對著身旁的副將急切地低聲吩咐起自己的作戰計劃來。
副將先是微微一愣,隨即便雙眼放光,滿臉興奮之色地點了點頭,然後毫不猶豫地領命而去,開始著手安排具體事宜。
轉眼便來到了第二天,清晨時分,陽光依舊如往常一樣灑落在大地之上,但空氣中卻彌漫著一股緊張壓抑的氣氛。
秦軍陣前,一架架霹靂車早已準備就緒,隨著指揮官一聲令下,無數石彈如同雨點一般唿嘯著砸向高平城的城牆。
第一輪攻擊過後,城牆雖然遭受了一定程度的破壞,但整體依然堅固無比。
緊接著,第二輪攻擊再次展開。
就在這時,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高平城的城牆突然間發出一陣沉悶的巨響,隨後竟有一段城牆轟然倒塌,揚起漫天塵土。
麵對這突如其來的變故,城牆上的晉軍士兵顯然有些猝不及防,一時之間竟然未能迅速組織人手前去救援。
看到眼前這般情形,一直在密切關注戰況的閻安眼中精光四射,他知道自己等待已久的時機終於來臨了!
當即毫不猶豫地下達命令,讓自己的副將率領兩千精銳向著那倒塌的城牆缺口處衝殺而去。
晉軍此時仿佛被突如其來的秦軍衝擊嚇得呆若木雞,完全失去了應有的反應能力。
就在他們驚愕之際,秦軍如潮水般洶湧而入,眨眼間已有將近百名士兵衝入了城中,牢牢占據住了這個關鍵的突破口。
站在高高的城牆上,朱宣微微眯起雙眼,目光銳利地遙望著城外那氣勢洶洶的秦軍陣營。
隻見秦軍營帳層層疊疊,一眼望不到盡頭,黑色的軍旗迎風招展,獵獵作響,給人一種黑壓壓一片、無邊無際的感覺,似乎其中隱藏著無數的將士。
‘難道敵軍將領並未將所有兵力都押上來嗎?’朱宣心中暗自思忖道。
他凝視著那些營帳和飄揚的旗幟,試圖從中捕捉到一些端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