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糙啊!老子早就聽說過這個閻安是個毫無人性、根本不把咱們這些當兵的當人看的混賬東西,沒想到今天竟然真真切切地見識到了!”
一名滿臉絡腮胡子的秦軍士卒一邊憤憤不平地揮舞著手中的兵器,一邊破口大罵道。
其實,這些親衛之所以願意追隨閻安,完全隻是因為他給出的軍餉比其他將領要高出許多。
至於對閻安本人的忠誠度,那簡直可以說是微乎其微。
如今親眼看到閻安如此毫不留情地拋下他們獨自逃命,這些人心中的怒火自然是難以遏製。
“降了吧!降了吧!跟著這樣一個貪生怕死、無情無義的主將,咱們就算拚死抵抗又能有什麽用?到頭來不過是白白送死而已!”
不知是誰率先喊出了這句話,緊接著便是一陣附和之聲。很快,越來越多的秦軍士卒開始動搖起來。
伴隨著一聲聲響亮的投降唿喊聲響起,這三百名士卒當中隻有寥寥數人選擇了繼續反抗。
但他們的力量實在太過渺小,麵對如潮水般湧來的晉軍,最終也隻能無奈地放下手中的武器,選擇向敵人投降。
就這樣,這三百名秦軍士卒幾乎毫無抵抗地全部成為了晉軍的俘虜。
這可是自從秦國第一次北伐以來,第一次出現整支軍隊未做任何反抗便向敵軍投降的情況。
晉國方麵自然不會輕易放過這個絕佳的機會,他們立刻抓住此事大做文章,通過各種渠道大肆宣揚。
沒過多久,這件事情就在整個天下傳得沸沸揚揚,使得秦國在百姓心目中的威望急劇下降。
也可以說,這次晉國終於在輿論和道義層麵上略勝秦國一籌。
然而,對於秦國而言,這場戰爭的失敗遠未終結。
此刻,正朝著高平前線進發的太子白柏一行人,遭遇了一場突如其來的襲擊。
令他們意想不到的是,發動襲擊的竟然全部都是來自涼州的晉軍,並且清一色皆是騎兵。
“殿下,事不宜遲!咱們必須趕緊派遣使者去向安興城請求援兵支援,這些晉軍明顯是有備而來的!”
當白樊察覺到這些晉軍都具有涼州人的獨特外貌特征時,心中瞬間便明白了這支軍隊的來曆。
他當即意識到,對方極有可能就是專門衝著太子殿下來的。
在他看來,如果不盡快向安興城求救,那麽僅憑他們現有的力量,想要成功擺脫這群來勢洶洶的晉軍,是完全不可能辦到的事。
聽到白樊的建議後,白柏凝視著前方那將近五千名氣勢洶洶的晉軍騎兵,內心不禁泛起一絲猶豫。
要知道,安興城的守將趙岩在他心目中可並非是什麽能征善戰的得力將領。萬一援兵未能及時趕到或者救援不力,那結果豈不是更加糟糕?
但麵對如此嚴峻的局勢,似乎又別無他法…
就在這千鈞一發之際,閻安往日裏向他不斷灌輸的有關趙岩的各種流言蜚語,猶如惡魔的低語一般,開始在他的腦海深處肆意翻騰、作祟起來。
這些話語就像一條條毒蛇,緊緊地纏繞住他的思緒,令他一時之間陷入了深深的糾結和迷茫之中,完全無法確定自己究竟該不該向趙岩請求援助。
萬一對方真如傳言所說那般無能,帶著人馬匆忙趕來卻隻是白白送死,那又該如何是好呢?
正當白柏內心充滿掙紮與矛盾的時候,閻易那急切的聲音突然響了起來:“趙將軍根本靠不住!
趕緊派人前往高平,閻師如今想必早已成功攻下高平城了,快叫他速速率軍前來支援我們!”
這句話突然打斷了白柏心中的猶豫。
對啊!閻安將軍智勇雙全,一旦知道晉軍會來襲擊他們,那麽必定有足夠的能力率領大軍前來營救!
想到此處,白柏心中頓時燃起了一絲希望的火花,他毫不猶豫地轉過頭,對著身旁的白樊大聲喊道:“立刻下令,讓人往東突圍,全速趕往高平城求救!”
白樊聽到白柏的命令後,不禁微微一愣。
盡管他並不清楚為什麽太子殿下對趙將軍心存偏見,但身為臣子,他知道服從太子殿下的命令乃是天職。
於是,白樊沒有絲毫遲疑,迅速傳達了白柏的旨意。
然而,在下達命令的同時,心思縝密的白樊暗自多留了一個心眼。
他明白此刻局勢危急萬分,不能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一方身上。
因此,除了按照白柏的指示派遣大部分兵力往東突圍前往高平城外,他還暗中抽調了一小部分人手朝著安興城方向進發,期望能夠從兩個方向同時組織起有效的救援力量。
白柏帶領著這支隊伍,在其麾下那三千名士卒之中,有一小部分乃是出自赫赫有名的飛猿軍的精銳之士。
盡管這部分人的數量並不多,隻有區區八百之眾,但他們畢竟曾經是天下聞名的強軍。
就在此時,麵對來勢洶洶的敵軍,這八百飛猿軍出身的精銳展現出了頑強不屈的戰鬥意誌和卓越非凡的軍事素養。
他們齊心協力、奮勇抵抗,使得晉軍縱使兵力占優,一時間卻也難以衝破秦軍精心構築的堅固防線。
“別後退!加把勁衝進去,隻要能成功斬殺敵國太子,賞賜千金,封萬戶侯!”
這次南下,長孫明親自帶著麾下近萬騎兵而來,由於此前數日數夜連續不斷地急速行軍,致使途中有相當一部分騎兵因體力不支而漸漸掉隊,最終無法跟上大部隊前進的步伐。
不過即便如此,跟隨長孫明一同抵達戰場的仍有接近五千人之多。
隻可惜,這五千騎兵一路奔波至此早已是人困馬乏、精疲力竭。
當他們遭遇以逸待勞且訓練有素的秦軍精銳時,雙方之間的激戰瞬間陷入膠著狀態,一時之間可謂是棋逢對手、難分勝負。
然而常言道:重賞之下必有勇夫。
當這些晉軍士卒們聽聞自家主帥所許下的豐厚獎賞之後,刹那間便如同打了一針強心劑一般,士氣大振,紛紛紅著眼睛對秦軍防線發起了更為猛烈兇狠的攻勢。
一名滿臉絡腮胡子的秦軍士卒一邊憤憤不平地揮舞著手中的兵器,一邊破口大罵道。
其實,這些親衛之所以願意追隨閻安,完全隻是因為他給出的軍餉比其他將領要高出許多。
至於對閻安本人的忠誠度,那簡直可以說是微乎其微。
如今親眼看到閻安如此毫不留情地拋下他們獨自逃命,這些人心中的怒火自然是難以遏製。
“降了吧!降了吧!跟著這樣一個貪生怕死、無情無義的主將,咱們就算拚死抵抗又能有什麽用?到頭來不過是白白送死而已!”
不知是誰率先喊出了這句話,緊接著便是一陣附和之聲。很快,越來越多的秦軍士卒開始動搖起來。
伴隨著一聲聲響亮的投降唿喊聲響起,這三百名士卒當中隻有寥寥數人選擇了繼續反抗。
但他們的力量實在太過渺小,麵對如潮水般湧來的晉軍,最終也隻能無奈地放下手中的武器,選擇向敵人投降。
就這樣,這三百名秦軍士卒幾乎毫無抵抗地全部成為了晉軍的俘虜。
這可是自從秦國第一次北伐以來,第一次出現整支軍隊未做任何反抗便向敵軍投降的情況。
晉國方麵自然不會輕易放過這個絕佳的機會,他們立刻抓住此事大做文章,通過各種渠道大肆宣揚。
沒過多久,這件事情就在整個天下傳得沸沸揚揚,使得秦國在百姓心目中的威望急劇下降。
也可以說,這次晉國終於在輿論和道義層麵上略勝秦國一籌。
然而,對於秦國而言,這場戰爭的失敗遠未終結。
此刻,正朝著高平前線進發的太子白柏一行人,遭遇了一場突如其來的襲擊。
令他們意想不到的是,發動襲擊的竟然全部都是來自涼州的晉軍,並且清一色皆是騎兵。
“殿下,事不宜遲!咱們必須趕緊派遣使者去向安興城請求援兵支援,這些晉軍明顯是有備而來的!”
當白樊察覺到這些晉軍都具有涼州人的獨特外貌特征時,心中瞬間便明白了這支軍隊的來曆。
他當即意識到,對方極有可能就是專門衝著太子殿下來的。
在他看來,如果不盡快向安興城求救,那麽僅憑他們現有的力量,想要成功擺脫這群來勢洶洶的晉軍,是完全不可能辦到的事。
聽到白樊的建議後,白柏凝視著前方那將近五千名氣勢洶洶的晉軍騎兵,內心不禁泛起一絲猶豫。
要知道,安興城的守將趙岩在他心目中可並非是什麽能征善戰的得力將領。萬一援兵未能及時趕到或者救援不力,那結果豈不是更加糟糕?
但麵對如此嚴峻的局勢,似乎又別無他法…
就在這千鈞一發之際,閻安往日裏向他不斷灌輸的有關趙岩的各種流言蜚語,猶如惡魔的低語一般,開始在他的腦海深處肆意翻騰、作祟起來。
這些話語就像一條條毒蛇,緊緊地纏繞住他的思緒,令他一時之間陷入了深深的糾結和迷茫之中,完全無法確定自己究竟該不該向趙岩請求援助。
萬一對方真如傳言所說那般無能,帶著人馬匆忙趕來卻隻是白白送死,那又該如何是好呢?
正當白柏內心充滿掙紮與矛盾的時候,閻易那急切的聲音突然響了起來:“趙將軍根本靠不住!
趕緊派人前往高平,閻師如今想必早已成功攻下高平城了,快叫他速速率軍前來支援我們!”
這句話突然打斷了白柏心中的猶豫。
對啊!閻安將軍智勇雙全,一旦知道晉軍會來襲擊他們,那麽必定有足夠的能力率領大軍前來營救!
想到此處,白柏心中頓時燃起了一絲希望的火花,他毫不猶豫地轉過頭,對著身旁的白樊大聲喊道:“立刻下令,讓人往東突圍,全速趕往高平城求救!”
白樊聽到白柏的命令後,不禁微微一愣。
盡管他並不清楚為什麽太子殿下對趙將軍心存偏見,但身為臣子,他知道服從太子殿下的命令乃是天職。
於是,白樊沒有絲毫遲疑,迅速傳達了白柏的旨意。
然而,在下達命令的同時,心思縝密的白樊暗自多留了一個心眼。
他明白此刻局勢危急萬分,不能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一方身上。
因此,除了按照白柏的指示派遣大部分兵力往東突圍前往高平城外,他還暗中抽調了一小部分人手朝著安興城方向進發,期望能夠從兩個方向同時組織起有效的救援力量。
白柏帶領著這支隊伍,在其麾下那三千名士卒之中,有一小部分乃是出自赫赫有名的飛猿軍的精銳之士。
盡管這部分人的數量並不多,隻有區區八百之眾,但他們畢竟曾經是天下聞名的強軍。
就在此時,麵對來勢洶洶的敵軍,這八百飛猿軍出身的精銳展現出了頑強不屈的戰鬥意誌和卓越非凡的軍事素養。
他們齊心協力、奮勇抵抗,使得晉軍縱使兵力占優,一時間卻也難以衝破秦軍精心構築的堅固防線。
“別後退!加把勁衝進去,隻要能成功斬殺敵國太子,賞賜千金,封萬戶侯!”
這次南下,長孫明親自帶著麾下近萬騎兵而來,由於此前數日數夜連續不斷地急速行軍,致使途中有相當一部分騎兵因體力不支而漸漸掉隊,最終無法跟上大部隊前進的步伐。
不過即便如此,跟隨長孫明一同抵達戰場的仍有接近五千人之多。
隻可惜,這五千騎兵一路奔波至此早已是人困馬乏、精疲力竭。
當他們遭遇以逸待勞且訓練有素的秦軍精銳時,雙方之間的激戰瞬間陷入膠著狀態,一時之間可謂是棋逢對手、難分勝負。
然而常言道:重賞之下必有勇夫。
當這些晉軍士卒們聽聞自家主帥所許下的豐厚獎賞之後,刹那間便如同打了一針強心劑一般,士氣大振,紛紛紅著眼睛對秦軍防線發起了更為猛烈兇狠的攻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