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心緒萬千(感謝入喉的1張催更符)
曾經的閻蒼,內心深處對於自己的這位父親有著諸多不滿和質疑。
在他看來,如此這般毫無溫情可言、對子女們漠不關心的父親實在算不上稱職。
倘若閻襲能夠稍稍肩負起一些身為一家之主應盡的責任,又怎會狠心將膝下所有的子嗣統統推向生死難測的戰場呢?
盡管閻良當時因為年齡尚小未曾踏上那片硝煙彌漫的疆場,但依照閻襲的意思,待到其成年之際,即便自身的拳腳功夫稍顯遜色,也必須投身軍旅。
用閻襲的話說:“在戰場上摸爬滾打一番就好了,前線那些士兵們真正擁有精湛武藝的其實寥寥無幾,大多數人的身手都是在一次次直麵死亡的磨礪中練就而成的。”
這種老一輩的觀念和想法常常令年輕一代感到難以理解甚至心生抵觸。
在這些長輩眼中,似乎隻要能夠為國效力、盡忠職守便足矣,至於所采用的方式方法是否得當正確,他們全然不以為意。
“如今不僅我孩子已經有好幾個了,就連閻瑤和閻良也都各自成婚,並擁有了自己的後代。
如此一來,我們也算為閻家的繁榮昌盛成功地開枝散葉。
閻遠,我沒有辦法,他不能理解我的意思,就算我想幫他都難,隻能讓他就這樣在府裏無憂無慮的成長。
對了家裏給他安排了幾個侍女做妻妾,不知道他什麽時候能努力有個好的結果...”
閻遠,字啟悟,三兄閻宇之子,他們這一輩是啟字輩,因為希望閻遠有一天能夠清醒過來,恢複神誌,因此給他取了這個字。
說起家中為閻遠所做的安排,倒也算是用心良苦。
早在他年滿二十之時,便特意挑選了幾位身家清白且心甘情願照顧他一生一世的良家侍女作為妻妾。
這些女子皆來自閻家仆役的家庭,彼此之間知根知底,也讓人放心不少。
原本以為這樣的安排會給閻遠帶來幸福美滿的生活,可誰曾想到,盡管他早已與那幾位妻妾行過房中之禮,但至今仍未有一子半女降臨人世。
想來或許是由於閻遠自身身體發育存在某些問題所致吧。
每每念及此處,閻蒼心中總不免為他感到一絲惋惜。
眾人心裏跟明鏡兒似的,這事兒十有八九就是閻遠的問題。
為此,他們不僅請來了各路名醫前來診治,可這麽些年過去了,依舊毫無起色。
就連見多識廣的閻蒼也覺得,或許是當下這個時代的醫療水平實在有限,根本無法攻克這樣棘手的難題。
既然如此,倒不如順應自然,隻要能讓閻遠開開心心地活下去,也就足夠了。
“大哥!前些日子大嫂她……她走了。唉,我真是個不稱職的弟弟,居然沒能守在大嫂身旁送她最後一程,我對不住您和大嫂啊......”
閻蒼一臉愧疚地說道。
那時,正值他在外征戰元州之際,噩耗傳來——他的長嫂閻範氏與世長辭了。
要知道,長嫂已然年逾花甲,在這個年代,對於一個女子來說,能活到這般歲數,已算得上是高壽之人了。
自從王瑩環接手了管家大權以後,那幾位嫂嫂便安心待在府中,悠閑度日,安享晚年。
平日裏既不用勞心勞力操持家務,又無病痛纏身,可謂是無憂無慮,萬事不愁。
然而,誰能料到,閻範氏竟會因急火攻心而驟然離世呢?
原來,竟是她的長兄範術不幸病故於家中所致。
想當年,這位閻範氏的兄長可是曾大力扶持過閻蒼的,甚至不辭辛勞地為他四處張羅婚事。
如今,範術突然撒手人寰,這怎能不讓閻範氏痛心疾首呢?最終,過度的悲傷與焦慮終究還是壓垮了她,使其含恨離去。
範術是因胸痹之症離開了人世。
這種病症從本質上來說與現代醫學中的心血管疾病頗為相似,其致病根源乃是過度肥胖所致。
範術身為丞相派係的官員,自從王邯的權力遭到分割以後,便如同失去了羽翼的鳥兒一般,手中再無多少實際權力。
於是,每日前往相府不過是例行公事般地打個卡罷了。
由於工作變得極為清閑,加之在家裏又毫不節製飲食,範術的體重相較閻蒼初次見到他時,已然暴增數倍不止。
據他的妻子透露,範術離世之時,體重大約在二百五十斤往上,如此驚人的體重對於一個已過花甲之年的老者而言,無疑意味著身體內潛藏著諸多心血管方麵的疾病隱患。
因此,此次因病逝世倒也算在意料之中,並不令人感到意外。
然而,閻範氏卻並非這般想法。
多年以來,她始終認為閻家對範家存在一定程度的虧欠之情,所以對於範術這位兄長向來關懷備至。
如今範術驟然離去,這突如其來的打擊令她難以承受,情緒瞬間崩潰,導致血壓急劇升高且久久未能恢複正常水平。
最終,閻範氏竟也追隨兄長而去,撒手人寰。
當閻蒼得知這個消息時,他正身處永州小院靜心養傷。
那一刻,他的內心被複雜的情感所充斥著,其中既有深深的愧疚之情,又夾雜著幾分難以言喻的感慨。
事實上,自白衍登上皇位之日起,閻蒼便已然與丞相一係處於對立之態。
這不僅僅源於他們彼此之間政見的分歧,更因為身為帝王的白衍絕不允許閻蒼與丞相一派相安無事、和諧共處。
然而,對於這些權謀爭鬥背後的真相,閻蒼也是在經曆諸多波折之後方才逐漸領悟明白。
而範術,早在很久之前便已做出抉擇——悄然疏遠閻家。
或許那時的他早已洞悉,終有一日,閻蒼將會與他站至敵對立場。
“閻文確實是一個值得信賴之人,至少比起閻安來要可靠得多……”
話說至此,閻蒼不禁稍稍停頓下來。
迴想起最初之時,其實他原本有意將閻瑤許配給閻安,但未曾料到,閻安此人極具主見,完全無需閻蒼為其籌謀安排。
話說當年,閻安尚未被調任至永州之時,他便在保州當地尋覓到了一戶名門望族,並迎娶了該族之女作為妻子。
曾經的閻蒼,內心深處對於自己的這位父親有著諸多不滿和質疑。
在他看來,如此這般毫無溫情可言、對子女們漠不關心的父親實在算不上稱職。
倘若閻襲能夠稍稍肩負起一些身為一家之主應盡的責任,又怎會狠心將膝下所有的子嗣統統推向生死難測的戰場呢?
盡管閻良當時因為年齡尚小未曾踏上那片硝煙彌漫的疆場,但依照閻襲的意思,待到其成年之際,即便自身的拳腳功夫稍顯遜色,也必須投身軍旅。
用閻襲的話說:“在戰場上摸爬滾打一番就好了,前線那些士兵們真正擁有精湛武藝的其實寥寥無幾,大多數人的身手都是在一次次直麵死亡的磨礪中練就而成的。”
這種老一輩的觀念和想法常常令年輕一代感到難以理解甚至心生抵觸。
在這些長輩眼中,似乎隻要能夠為國效力、盡忠職守便足矣,至於所采用的方式方法是否得當正確,他們全然不以為意。
“如今不僅我孩子已經有好幾個了,就連閻瑤和閻良也都各自成婚,並擁有了自己的後代。
如此一來,我們也算為閻家的繁榮昌盛成功地開枝散葉。
閻遠,我沒有辦法,他不能理解我的意思,就算我想幫他都難,隻能讓他就這樣在府裏無憂無慮的成長。
對了家裏給他安排了幾個侍女做妻妾,不知道他什麽時候能努力有個好的結果...”
閻遠,字啟悟,三兄閻宇之子,他們這一輩是啟字輩,因為希望閻遠有一天能夠清醒過來,恢複神誌,因此給他取了這個字。
說起家中為閻遠所做的安排,倒也算是用心良苦。
早在他年滿二十之時,便特意挑選了幾位身家清白且心甘情願照顧他一生一世的良家侍女作為妻妾。
這些女子皆來自閻家仆役的家庭,彼此之間知根知底,也讓人放心不少。
原本以為這樣的安排會給閻遠帶來幸福美滿的生活,可誰曾想到,盡管他早已與那幾位妻妾行過房中之禮,但至今仍未有一子半女降臨人世。
想來或許是由於閻遠自身身體發育存在某些問題所致吧。
每每念及此處,閻蒼心中總不免為他感到一絲惋惜。
眾人心裏跟明鏡兒似的,這事兒十有八九就是閻遠的問題。
為此,他們不僅請來了各路名醫前來診治,可這麽些年過去了,依舊毫無起色。
就連見多識廣的閻蒼也覺得,或許是當下這個時代的醫療水平實在有限,根本無法攻克這樣棘手的難題。
既然如此,倒不如順應自然,隻要能讓閻遠開開心心地活下去,也就足夠了。
“大哥!前些日子大嫂她……她走了。唉,我真是個不稱職的弟弟,居然沒能守在大嫂身旁送她最後一程,我對不住您和大嫂啊......”
閻蒼一臉愧疚地說道。
那時,正值他在外征戰元州之際,噩耗傳來——他的長嫂閻範氏與世長辭了。
要知道,長嫂已然年逾花甲,在這個年代,對於一個女子來說,能活到這般歲數,已算得上是高壽之人了。
自從王瑩環接手了管家大權以後,那幾位嫂嫂便安心待在府中,悠閑度日,安享晚年。
平日裏既不用勞心勞力操持家務,又無病痛纏身,可謂是無憂無慮,萬事不愁。
然而,誰能料到,閻範氏竟會因急火攻心而驟然離世呢?
原來,竟是她的長兄範術不幸病故於家中所致。
想當年,這位閻範氏的兄長可是曾大力扶持過閻蒼的,甚至不辭辛勞地為他四處張羅婚事。
如今,範術突然撒手人寰,這怎能不讓閻範氏痛心疾首呢?最終,過度的悲傷與焦慮終究還是壓垮了她,使其含恨離去。
範術是因胸痹之症離開了人世。
這種病症從本質上來說與現代醫學中的心血管疾病頗為相似,其致病根源乃是過度肥胖所致。
範術身為丞相派係的官員,自從王邯的權力遭到分割以後,便如同失去了羽翼的鳥兒一般,手中再無多少實際權力。
於是,每日前往相府不過是例行公事般地打個卡罷了。
由於工作變得極為清閑,加之在家裏又毫不節製飲食,範術的體重相較閻蒼初次見到他時,已然暴增數倍不止。
據他的妻子透露,範術離世之時,體重大約在二百五十斤往上,如此驚人的體重對於一個已過花甲之年的老者而言,無疑意味著身體內潛藏著諸多心血管方麵的疾病隱患。
因此,此次因病逝世倒也算在意料之中,並不令人感到意外。
然而,閻範氏卻並非這般想法。
多年以來,她始終認為閻家對範家存在一定程度的虧欠之情,所以對於範術這位兄長向來關懷備至。
如今範術驟然離去,這突如其來的打擊令她難以承受,情緒瞬間崩潰,導致血壓急劇升高且久久未能恢複正常水平。
最終,閻範氏竟也追隨兄長而去,撒手人寰。
當閻蒼得知這個消息時,他正身處永州小院靜心養傷。
那一刻,他的內心被複雜的情感所充斥著,其中既有深深的愧疚之情,又夾雜著幾分難以言喻的感慨。
事實上,自白衍登上皇位之日起,閻蒼便已然與丞相一係處於對立之態。
這不僅僅源於他們彼此之間政見的分歧,更因為身為帝王的白衍絕不允許閻蒼與丞相一派相安無事、和諧共處。
然而,對於這些權謀爭鬥背後的真相,閻蒼也是在經曆諸多波折之後方才逐漸領悟明白。
而範術,早在很久之前便已做出抉擇——悄然疏遠閻家。
或許那時的他早已洞悉,終有一日,閻蒼將會與他站至敵對立場。
“閻文確實是一個值得信賴之人,至少比起閻安來要可靠得多……”
話說至此,閻蒼不禁稍稍停頓下來。
迴想起最初之時,其實他原本有意將閻瑤許配給閻安,但未曾料到,閻安此人極具主見,完全無需閻蒼為其籌謀安排。
話說當年,閻安尚未被調任至永州之時,他便在保州當地尋覓到了一戶名門望族,並迎娶了該族之女作為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