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朝堂爭辯
而站在一旁的賈阮對於這句感歎並未作出過多迴應,隻是沉默地點了點頭,隨後輕聲問道:“想必鎮北將軍也清楚,如今晉國那邊恐怕已然知曉了你尚在人世的消息。
依我之見,接下來咱們必將麵臨一場驚心動魄的惡戰。“
原來,近日來秦國安插在晉國的密探陸續傳迴了一係列令人不安的情報。
種種跡象表明,晉國方麵似乎即將展開大規模的行動。
要知道,閻蒼在晉國早已成為眾矢之的,猶如眼中釘、肉中刺一般的存在。
當初,就連韋雲都認定自己已然成功將閻蒼置於死地,心想隻要解決掉閻蒼這位主心骨,餘下的蝦兵蟹將就不足為懼。
於是,他計劃先安排前將軍朱宣去清理一部分秦國勢力,待到時機成熟之時,再親自出馬一舉擊潰整個秦國。
卻未曾料到,自涼州副都督長孫明處傳來的加急戰報之中,竟赫然顯示著閻蒼依舊存於人世!
此消息猶如一道驚雷,直直劈入韋雲心頭,一直以來,韋雲都清楚閻蒼乃是晉國的心腹大患,若自己在世時無法將這一潛在威脅徹底根除,那麽將來導致晉國覆滅之人,必定會是此獠無疑!
經過一番深思熟慮,韋雲終於下定決心。
他迅速傳令至全國上下,責令各地軍隊整裝待發、積極備戰,並準備親自率領大軍於次年奔赴前線,與那秦軍展開一場生死較量。
“……大致情形便是如此,愛卿應當明白此刻前線局勢何等緊迫。朕期望你能堅守前沿陣地,專心致誌地籌備戰事,至於其他諸般事宜,暫且擱置一旁為宜。”
白任目光灼灼地緊盯著閻蒼,口中緩緩道出這番話語。
他之所以如此言說,實則是衷心盼望閻蒼能夠以國家大事為重,暫且放下私人恩怨情仇,待到這場激戰落下帷幕之時,再來重新審視和評判關於閻安上次戰敗之事的功過是非。
然而,麵對皇帝陛下的殷切囑托,閻蒼卻並未如眾人所預期那般應承下來。
相反,隻見他麵色凝重,拱手抱拳說道:“陛下!微臣懇請先行處置上一迴平寇將軍閻安戰敗一事……”
“元珣啊,你可一定要明白事情有輕重緩急,切不可憑著一時之氣魯莽行事啊!”
白任語重心長地說道。
然而,閻蒼卻一臉堅定地迴應道:“陛下,若法令不嚴明,則國家難以走上正軌。平寇將軍所做之事,務必得依照律法來處理。”
聽到閻蒼如此堅決的話語,白任不禁皺起眉頭,心中暗歎這閻蒼怎麽如此執拗。
他忍不住提高音量喊道:“元珣!”
隨著這一聲怒吼響起,在場的所有官員都紛紛將目光投向了這位皇帝。
大家心裏清楚,此時的白任顯然已經動怒了。
畢竟,敢在朝堂之上這般公然與皇帝叫板的臣子可是不多見。
而此刻與皇帝對峙的另一方,正是威名赫赫的鎮北將軍、秦州都督以及關內侯閻蒼。
其乃是秦國最為重要的軍事統帥,麵對這樣的人物,眾官員們一時間麵麵相覷,誰也不敢輕易開口去勸解閻蒼。
一來,他們清楚閻蒼位高權重,自己貿然勸諫恐會惹禍上身;
二來,在許多人的眼中,一個小小的閻安實在不值得他們為此去得罪閻蒼。
倒是賈阮,迅速掃視了一圈周圍官員們的反應後,心中愈發焦急起來。
“這些家夥一個個都默不作聲,隻怕陛下會因此更加惱怒。不行,絕不能讓這場爭執再繼續發展下去了!”
正當賈阮心急如焚,正欲挺身而出之際,卻未曾料到一直站在隊伍最前列的太子白柏竟搶先一步站了出來。
“父皇!兒臣認為鎮北將軍所說之言極有道理。平寇將軍所犯下之過錯倘若不予處置,日後於戰場之上,隻怕還會有人膽敢重蹈其覆轍!”
若要論及此次事件之中,除卻閻蒼等與趙岩存在師徒關係的一幹人等外,究竟何人對此最為惱怒,那無疑便是太子白柏了。
自從這場戰事結束之後,太子白柏便對此樁事情展開了細致入微的調查工作。
經過一番深入探查後,他驚異地發覺,其實早在他們遭受涼州軍團猛烈襲擊之際,閻安所率領的兵馬已然抵達了臨近之地。
至於當時的閻安是否知曉遭逢伏擊的乃是他們這一方勢力,白柏也不清楚,但顯而易見的是,閻安壓根就沒有絲毫出手援救之意。
在白柏眼中,閻安這般眼睜睜看著友軍遭受攻擊而隻顧自身安危、隻求明哲保身的行徑,勢必會在沙場上引發極為惡劣的後果。
若是此番不能予以嚴厲懲處,那麽將來必定會有人跟風仿效,如此一來,軍中軍紀必將蕩然無存,整個戰局都有可能因此陷入萬劫不複之境呐!
“陛下,微臣覺得太子殿下所言甚是有理。平寇將軍如此作為,著實不宜繼續留駐前線了。”
賈阮原本打算挺身而出充當和事佬,試圖緩和局麵,但當他聽聞白柏的觀點後,思維如閃電般迅速轉變,言辭也緊跟著來了個一百八十度大轉彎。
畢竟就連太子殿下這位事件的關鍵人物都已表態,自己若再不明確立場,那可真是於情於理都說不通了。
白任身為一國之君,其對全局的考量遠比旁人所能想象的更為深遠。
他清楚當前局勢緊迫,前線戰事吃緊,閻蒼在此關鍵時刻不可或缺。
因此,即便心中對閻蒼的說法有所保留,他也絕不會強行庇護閻安。歸根結底,閻安此次的所作所為著實令白任大失所望。
如今為了區區一個閻安而與閻蒼產生衝突,實在是得不償失、毫無必要之舉。
“罷了!此事的確是朕考慮不周,那就暫且擱置其他事宜,優先處置閻安之事吧。”
何為一名合格的帝王?
可不僅僅是會展示自己的威嚴那麽簡單,閻蒼所撰寫的《三國》一書,白任已然反複研讀過多遍,尤其對書中曹操與劉備在“煮酒論英雄”時的那番對話情有獨鍾。
而站在一旁的賈阮對於這句感歎並未作出過多迴應,隻是沉默地點了點頭,隨後輕聲問道:“想必鎮北將軍也清楚,如今晉國那邊恐怕已然知曉了你尚在人世的消息。
依我之見,接下來咱們必將麵臨一場驚心動魄的惡戰。“
原來,近日來秦國安插在晉國的密探陸續傳迴了一係列令人不安的情報。
種種跡象表明,晉國方麵似乎即將展開大規模的行動。
要知道,閻蒼在晉國早已成為眾矢之的,猶如眼中釘、肉中刺一般的存在。
當初,就連韋雲都認定自己已然成功將閻蒼置於死地,心想隻要解決掉閻蒼這位主心骨,餘下的蝦兵蟹將就不足為懼。
於是,他計劃先安排前將軍朱宣去清理一部分秦國勢力,待到時機成熟之時,再親自出馬一舉擊潰整個秦國。
卻未曾料到,自涼州副都督長孫明處傳來的加急戰報之中,竟赫然顯示著閻蒼依舊存於人世!
此消息猶如一道驚雷,直直劈入韋雲心頭,一直以來,韋雲都清楚閻蒼乃是晉國的心腹大患,若自己在世時無法將這一潛在威脅徹底根除,那麽將來導致晉國覆滅之人,必定會是此獠無疑!
經過一番深思熟慮,韋雲終於下定決心。
他迅速傳令至全國上下,責令各地軍隊整裝待發、積極備戰,並準備親自率領大軍於次年奔赴前線,與那秦軍展開一場生死較量。
“……大致情形便是如此,愛卿應當明白此刻前線局勢何等緊迫。朕期望你能堅守前沿陣地,專心致誌地籌備戰事,至於其他諸般事宜,暫且擱置一旁為宜。”
白任目光灼灼地緊盯著閻蒼,口中緩緩道出這番話語。
他之所以如此言說,實則是衷心盼望閻蒼能夠以國家大事為重,暫且放下私人恩怨情仇,待到這場激戰落下帷幕之時,再來重新審視和評判關於閻安上次戰敗之事的功過是非。
然而,麵對皇帝陛下的殷切囑托,閻蒼卻並未如眾人所預期那般應承下來。
相反,隻見他麵色凝重,拱手抱拳說道:“陛下!微臣懇請先行處置上一迴平寇將軍閻安戰敗一事……”
“元珣啊,你可一定要明白事情有輕重緩急,切不可憑著一時之氣魯莽行事啊!”
白任語重心長地說道。
然而,閻蒼卻一臉堅定地迴應道:“陛下,若法令不嚴明,則國家難以走上正軌。平寇將軍所做之事,務必得依照律法來處理。”
聽到閻蒼如此堅決的話語,白任不禁皺起眉頭,心中暗歎這閻蒼怎麽如此執拗。
他忍不住提高音量喊道:“元珣!”
隨著這一聲怒吼響起,在場的所有官員都紛紛將目光投向了這位皇帝。
大家心裏清楚,此時的白任顯然已經動怒了。
畢竟,敢在朝堂之上這般公然與皇帝叫板的臣子可是不多見。
而此刻與皇帝對峙的另一方,正是威名赫赫的鎮北將軍、秦州都督以及關內侯閻蒼。
其乃是秦國最為重要的軍事統帥,麵對這樣的人物,眾官員們一時間麵麵相覷,誰也不敢輕易開口去勸解閻蒼。
一來,他們清楚閻蒼位高權重,自己貿然勸諫恐會惹禍上身;
二來,在許多人的眼中,一個小小的閻安實在不值得他們為此去得罪閻蒼。
倒是賈阮,迅速掃視了一圈周圍官員們的反應後,心中愈發焦急起來。
“這些家夥一個個都默不作聲,隻怕陛下會因此更加惱怒。不行,絕不能讓這場爭執再繼續發展下去了!”
正當賈阮心急如焚,正欲挺身而出之際,卻未曾料到一直站在隊伍最前列的太子白柏竟搶先一步站了出來。
“父皇!兒臣認為鎮北將軍所說之言極有道理。平寇將軍所犯下之過錯倘若不予處置,日後於戰場之上,隻怕還會有人膽敢重蹈其覆轍!”
若要論及此次事件之中,除卻閻蒼等與趙岩存在師徒關係的一幹人等外,究竟何人對此最為惱怒,那無疑便是太子白柏了。
自從這場戰事結束之後,太子白柏便對此樁事情展開了細致入微的調查工作。
經過一番深入探查後,他驚異地發覺,其實早在他們遭受涼州軍團猛烈襲擊之際,閻安所率領的兵馬已然抵達了臨近之地。
至於當時的閻安是否知曉遭逢伏擊的乃是他們這一方勢力,白柏也不清楚,但顯而易見的是,閻安壓根就沒有絲毫出手援救之意。
在白柏眼中,閻安這般眼睜睜看著友軍遭受攻擊而隻顧自身安危、隻求明哲保身的行徑,勢必會在沙場上引發極為惡劣的後果。
若是此番不能予以嚴厲懲處,那麽將來必定會有人跟風仿效,如此一來,軍中軍紀必將蕩然無存,整個戰局都有可能因此陷入萬劫不複之境呐!
“陛下,微臣覺得太子殿下所言甚是有理。平寇將軍如此作為,著實不宜繼續留駐前線了。”
賈阮原本打算挺身而出充當和事佬,試圖緩和局麵,但當他聽聞白柏的觀點後,思維如閃電般迅速轉變,言辭也緊跟著來了個一百八十度大轉彎。
畢竟就連太子殿下這位事件的關鍵人物都已表態,自己若再不明確立場,那可真是於情於理都說不通了。
白任身為一國之君,其對全局的考量遠比旁人所能想象的更為深遠。
他清楚當前局勢緊迫,前線戰事吃緊,閻蒼在此關鍵時刻不可或缺。
因此,即便心中對閻蒼的說法有所保留,他也絕不會強行庇護閻安。歸根結底,閻安此次的所作所為著實令白任大失所望。
如今為了區區一個閻安而與閻蒼產生衝突,實在是得不償失、毫無必要之舉。
“罷了!此事的確是朕考慮不周,那就暫且擱置其他事宜,優先處置閻安之事吧。”
何為一名合格的帝王?
可不僅僅是會展示自己的威嚴那麽簡單,閻蒼所撰寫的《三國》一書,白任已然反複研讀過多遍,尤其對書中曹操與劉備在“煮酒論英雄”時的那番對話情有獨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