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一分一秒過去,整整一刻鍾之後,隨著各自主將下達撤退的命令,這場血腥的激戰方才暫告一段落。
隨後,秦軍和晉軍分別朝著後方緩緩退卻。
他們各自後撤五裏之地,使得原本喧囂的戰場中央空出了足足五裏的寬闊地帶。
雙方軍隊隔著這段距離互相對峙著,宛如兩隻疲憊不堪卻依舊不肯示弱的巨獸。
在這短暫的停歇時刻裏,雙方士兵紛紛抓緊時間休息調整狀態。
同時,他們迅速著手搭建起臨時營帳,以抵禦可能隨時襲來的攻擊。
此時的戰場上彌漫著緊張而壓抑的氣氛,誰也不敢掉以輕心。
打到如今這般田地,雙方竟然都沒有絲毫罷兵撤退之意。
對於秦軍而言,他們本就渴望通過正麵交戰一決雌雄,而且在前兩次的激烈交鋒之中,秦軍已然占據了明顯的上風。
此刻士氣正旺,鬥誌昂揚,又怎會輕易放棄?
反觀晉軍這邊,盡管傷亡頗為慘重,但十餘萬大軍的根基尚存。
特別是那來自定州軍團的六萬名將士,其中多數皆是精銳的騎兵部隊。
雖說在此前的戰鬥中已有數千名騎兵壯烈犧牲,但剩下的將近三萬名騎兵依然實力不容小覷。
因此,晉軍同樣期望能夠憑借野戰之力奪取最終的勝利。
然而,白天的兩場激烈交鋒,連續遭遇挫敗使得晉軍的士氣急劇低落。
特別是那些來自神州大地的解軍卒的將士們,在傷亡人數超過三千之眾後,其士氣已然跌落到穀底。
“王爺,秦軍的戰鬥力委實超乎尋常。盡管我軍占據著人數上的優勢,但目睹今日之戰況,恐怕要想戰勝他們並非易事呐。”
隨著軍隊規模的不斷擴大,其中存在的問題也愈發明顯地暴露無遺。
整支大軍的士氣正以肉眼可見的速度迅速滑落,這一情形令長孫原敏銳地察覺到一絲不祥的征兆。
於是,他趕忙向韋雲進言,懇切地提醒道:“王爺,請您務必保持冷靜和清醒,切勿因一時的憤怒而喪失理智,以免讓眾多將士們白白犧牲性命作為無謂的代價呀。”
其實,韋雲心中自然明白當前晉軍所處的局勢著實不適宜繼續強行作戰下去。
隻不過,僅僅經過短短一天的戰鬥便下令讓龐大的軍隊撤退,無論如何他內心深處都是極不情願的。
畢竟,朝堂之上那群文武官員們無時無刻不在盼望著他犯下錯誤,好借機對他加以彈劾指責。
尤其是那位年輕的皇帝陛下,更是與他的父皇如出一轍,表麵上看似溫和謙遜,實則暗藏心機、手段狠辣。
此人向來是個記仇不記恩的主兒,如果這一次自己退縮了,那對方的勢力肯定會趁著這個機會來削弱自己手中所掌握的兵權。
對於朝廷之上那些隻知道吃喝玩樂、毫無真才實學的酒囊飯袋們,韋雲打心眼裏瞧不起他們。
在他眼中,除了自己之外,根本沒有人能夠抵擋住閻蒼的大軍。
長孫原雖說和韋雲沾親帶故,但畢竟雙方所處的地位不同。
而且這麽多年以來,韋雲一直在定州獨攬大權、行事果斷決絕,長孫原即便有心相勸,也實在難以開口。
此刻,韋雲凝視著身旁的那柄長槍,心中突然湧現出一個極其大膽的念頭。
“今夜孤親自率領一支騎兵部隊,趁夜色突襲敵軍陣營。
倘若能夠借此良機成功斬殺閻元珣,那麽秦軍必然潰敗無疑!”
韋雲絲毫沒有把閻蒼放在眼裏,在他看來,閻蒼此次選擇坐鎮中軍而不是親自衝鋒陷陣於第一線,足以證明其武藝尚未恢複至初次與自己交鋒之時的巔峰水平。
甚至可以說,哪怕閻蒼已經完全康複,也定然因為之前的戰敗經曆對自己心存忌憚,故而不敢輕易上陣應戰。
在韋雲眼中,隻要能讓閻蒼心生恐懼,那自己便穩操勝券。
這麽多年以來,不管遭遇怎樣巨大的危機與險阻,他始終憑借著那股狹路相逢勇者勝的豪邁氣勢,一次次力挽狂瀾,奪取最後的勝利。
而這一迴,他堅信同樣不會出現任何意外。
“今晚若是不戰,秦軍必定有所警惕,夜襲實在是太過於危險了。”
要知道,在如今這個時代,夜盲症相當常見,真正能夠成功實施夜襲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特別是當敵軍已經有所警覺並做好防範措施時,貿然發動夜襲無異於自尋死路。
經過深思熟慮後,韋雲果斷說道:“從今日傍晚戍時開始,每隔半個時辰,由你來負責組織三百名軍士吹響進攻號角,對秦軍營地展開持續騷擾,務必讓他們無法安睡。
待到接連數次佯攻過後,發現我方並無實際行動,秦軍定然會逐漸放鬆戒備之心。
屆時,孤將親自率領一支精銳輕騎兵迅速衝擊敵陣,必能取得顯著戰果!”
聽到這番還算周全的作戰計劃,長孫原最終還是鬆了口:“好!末將領命!”
長孫原仔細地琢磨著韋雲所提出的這條計策,雖說這一招疲軍之計算不得什麽新鮮玩意兒,早在多年以前便有人用過,但它卻有著獨特之處。
此計虛實相間、真假難辨,恰如其分地能夠擾亂秦軍的視線,讓他們難以捉摸己方的真實意圖。
如此一來,便可成功地為韋雲創造出絕佳的掩護機會,使其行動得以順利展開。
長孫原決定完全依照韋雲的指示去行事,他迅速召集起手下的將領和士兵們,詳細地向眾人傳達了韋雲的計策,並對各項任務進行了周密的部署與安排。
“嗚嗚嗚……”
那令人心悸的號角聲再一次刺破了寂靜的夜空,猶如一頭兇猛的野獸發出的咆哮,將剛剛才坐下稍作歇息的秦軍們又瞬間驚起。
盡管身旁的校尉扯著嗓子不停地大聲唿喊,告訴他們這不過是晉軍慣用的疲軍之計,但這些身經百戰的士兵們仍難以抑製內心的警覺和不安。
沒辦法,這裏可是戰場啊!
隨後,秦軍和晉軍分別朝著後方緩緩退卻。
他們各自後撤五裏之地,使得原本喧囂的戰場中央空出了足足五裏的寬闊地帶。
雙方軍隊隔著這段距離互相對峙著,宛如兩隻疲憊不堪卻依舊不肯示弱的巨獸。
在這短暫的停歇時刻裏,雙方士兵紛紛抓緊時間休息調整狀態。
同時,他們迅速著手搭建起臨時營帳,以抵禦可能隨時襲來的攻擊。
此時的戰場上彌漫著緊張而壓抑的氣氛,誰也不敢掉以輕心。
打到如今這般田地,雙方竟然都沒有絲毫罷兵撤退之意。
對於秦軍而言,他們本就渴望通過正麵交戰一決雌雄,而且在前兩次的激烈交鋒之中,秦軍已然占據了明顯的上風。
此刻士氣正旺,鬥誌昂揚,又怎會輕易放棄?
反觀晉軍這邊,盡管傷亡頗為慘重,但十餘萬大軍的根基尚存。
特別是那來自定州軍團的六萬名將士,其中多數皆是精銳的騎兵部隊。
雖說在此前的戰鬥中已有數千名騎兵壯烈犧牲,但剩下的將近三萬名騎兵依然實力不容小覷。
因此,晉軍同樣期望能夠憑借野戰之力奪取最終的勝利。
然而,白天的兩場激烈交鋒,連續遭遇挫敗使得晉軍的士氣急劇低落。
特別是那些來自神州大地的解軍卒的將士們,在傷亡人數超過三千之眾後,其士氣已然跌落到穀底。
“王爺,秦軍的戰鬥力委實超乎尋常。盡管我軍占據著人數上的優勢,但目睹今日之戰況,恐怕要想戰勝他們並非易事呐。”
隨著軍隊規模的不斷擴大,其中存在的問題也愈發明顯地暴露無遺。
整支大軍的士氣正以肉眼可見的速度迅速滑落,這一情形令長孫原敏銳地察覺到一絲不祥的征兆。
於是,他趕忙向韋雲進言,懇切地提醒道:“王爺,請您務必保持冷靜和清醒,切勿因一時的憤怒而喪失理智,以免讓眾多將士們白白犧牲性命作為無謂的代價呀。”
其實,韋雲心中自然明白當前晉軍所處的局勢著實不適宜繼續強行作戰下去。
隻不過,僅僅經過短短一天的戰鬥便下令讓龐大的軍隊撤退,無論如何他內心深處都是極不情願的。
畢竟,朝堂之上那群文武官員們無時無刻不在盼望著他犯下錯誤,好借機對他加以彈劾指責。
尤其是那位年輕的皇帝陛下,更是與他的父皇如出一轍,表麵上看似溫和謙遜,實則暗藏心機、手段狠辣。
此人向來是個記仇不記恩的主兒,如果這一次自己退縮了,那對方的勢力肯定會趁著這個機會來削弱自己手中所掌握的兵權。
對於朝廷之上那些隻知道吃喝玩樂、毫無真才實學的酒囊飯袋們,韋雲打心眼裏瞧不起他們。
在他眼中,除了自己之外,根本沒有人能夠抵擋住閻蒼的大軍。
長孫原雖說和韋雲沾親帶故,但畢竟雙方所處的地位不同。
而且這麽多年以來,韋雲一直在定州獨攬大權、行事果斷決絕,長孫原即便有心相勸,也實在難以開口。
此刻,韋雲凝視著身旁的那柄長槍,心中突然湧現出一個極其大膽的念頭。
“今夜孤親自率領一支騎兵部隊,趁夜色突襲敵軍陣營。
倘若能夠借此良機成功斬殺閻元珣,那麽秦軍必然潰敗無疑!”
韋雲絲毫沒有把閻蒼放在眼裏,在他看來,閻蒼此次選擇坐鎮中軍而不是親自衝鋒陷陣於第一線,足以證明其武藝尚未恢複至初次與自己交鋒之時的巔峰水平。
甚至可以說,哪怕閻蒼已經完全康複,也定然因為之前的戰敗經曆對自己心存忌憚,故而不敢輕易上陣應戰。
在韋雲眼中,隻要能讓閻蒼心生恐懼,那自己便穩操勝券。
這麽多年以來,不管遭遇怎樣巨大的危機與險阻,他始終憑借著那股狹路相逢勇者勝的豪邁氣勢,一次次力挽狂瀾,奪取最後的勝利。
而這一迴,他堅信同樣不會出現任何意外。
“今晚若是不戰,秦軍必定有所警惕,夜襲實在是太過於危險了。”
要知道,在如今這個時代,夜盲症相當常見,真正能夠成功實施夜襲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特別是當敵軍已經有所警覺並做好防範措施時,貿然發動夜襲無異於自尋死路。
經過深思熟慮後,韋雲果斷說道:“從今日傍晚戍時開始,每隔半個時辰,由你來負責組織三百名軍士吹響進攻號角,對秦軍營地展開持續騷擾,務必讓他們無法安睡。
待到接連數次佯攻過後,發現我方並無實際行動,秦軍定然會逐漸放鬆戒備之心。
屆時,孤將親自率領一支精銳輕騎兵迅速衝擊敵陣,必能取得顯著戰果!”
聽到這番還算周全的作戰計劃,長孫原最終還是鬆了口:“好!末將領命!”
長孫原仔細地琢磨著韋雲所提出的這條計策,雖說這一招疲軍之計算不得什麽新鮮玩意兒,早在多年以前便有人用過,但它卻有著獨特之處。
此計虛實相間、真假難辨,恰如其分地能夠擾亂秦軍的視線,讓他們難以捉摸己方的真實意圖。
如此一來,便可成功地為韋雲創造出絕佳的掩護機會,使其行動得以順利展開。
長孫原決定完全依照韋雲的指示去行事,他迅速召集起手下的將領和士兵們,詳細地向眾人傳達了韋雲的計策,並對各項任務進行了周密的部署與安排。
“嗚嗚嗚……”
那令人心悸的號角聲再一次刺破了寂靜的夜空,猶如一頭兇猛的野獸發出的咆哮,將剛剛才坐下稍作歇息的秦軍們又瞬間驚起。
盡管身旁的校尉扯著嗓子不停地大聲唿喊,告訴他們這不過是晉軍慣用的疲軍之計,但這些身經百戰的士兵們仍難以抑製內心的警覺和不安。
沒辦法,這裏可是戰場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