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 朱棣:你tm就非得問這個嗎?
視頻通古代,李二變身蜀漢通天代 作者:好想吃個火鍋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有關太子的話題一出,古往今來絕大部分帝皇都不由得看了眼自己的嫡長子。
按照繼承的規矩而言,立嫡不立長,立長不立幼。
嫡長子永遠都是儲君的第一選擇!
嬴政看了看剛剛被召迴的扶蘇。
劉恆看著不久前在下棋時以物理方式下贏了吳王世子劉賢的太子,劉啟。
楊堅看了眼麵前的楊勇與楊廣,看哪個都不太順眼!
李二想到了自己,又想到了剛剛翻臉的李承乾,加上就要去就藩的青雀,重重一聲歎息。
趙匡胤就更是悲催了。
他本就打算著讓趙光義來繼承自己的皇位,因此壓根就沒著重去培養太子。
眼下這趕鴨子上架的操作,也著實讓他心中沒底。
……
【曾經的朱棣,一心隻想當他大哥朱標的征北大將軍。
但天不遂人願。
不久後,朱標病逝。
隨著長孫朱雄英,妻子馬皇後,兒子朱標相繼病逝之後,朱元璋這把刀便再沒了刀鞘。
為了能夠讓朱標之子朱允炆順利繼位,在接下來很長一段時間裏,朱元璋開始清算朝中各個文武重臣。
凡是他覺得朱允炆難以操控的,難以製衡的,他便會直接替其除去。
直至他駕崩之日,朱允炆繼位,朝中上下能用之將已然不多。
加上朱允炆本身便對儒家思想浸淫過深,在一群腐儒的建議之下,他決定削藩!
這件事本沒有錯,但他錯就錯在做的太急,手段也太過粗糙。
他不少叔叔被直接貶為庶人,抄沒了全部家產。
其中還有人因被冤枉,為證明自己的清白,選擇自焚以死明誌。
麵對他的削藩,被圈禁於府中的朱棣並沒有造反的把握,他隻能順著朱允炆的意思。
且此時他的三個兒子都還在京中作為人質,他縱是有著滿腹的謀劃也隻能忍耐。
為了能夠讓朱允炆將他們三人放迴來,他選擇了裝瘋賣傻。】
看了這一係列文字,朱棣眼中也滿是唏噓。
若非朱允炆削藩的手段這般粗糙,引得其他幾路藩王人人自危的話。
即便有李景隆這麽個廢物在,他想入京怕是也沒那麽容易!
他但凡手段能夠再溫和一些,這皇位或許還真就坐穩了!
可惜,時也命也,最終這天下,還是落入了他朱棣的手中。
“爹,接下來是不是要說到那件事了?”
見朱棣還在一旁迴憶,朱高熾輕聲提醒道。
接下來?
哪件事?
那件事!?
臥槽!
仙人,不能說啊!
朱棣瞬間醒悟過來。
他知道朱高熾提醒的是哪件事了!
為了騙過朱允炆,他甚至還……
【最終,在派去的人親眼見到他於豬圈中搶食豬糞的那一幕之後,朱允炆總算是相信,他這位四叔是真的瘋了。
於是,他一道旨意下達,令朱高熾三兄弟迴順天帶朱棣治病的同時,配合削藩。
當朱高熾等人迴到順天之後,朱棣早已經與他的軍師姚廣孝商定出了一個可行的計劃。
他刻意將自己謀反的消息派人泄露了出去。
得知朱棣隻是裝瘋,事實上一直在預謀謀反之時,朱允炆幾乎氣瘋了。
他立即派遣駐守順天的將領將朱棣的府邸包圍。
可誰也沒想到,朱棣等的就是這個時候。
當那兩位將領被朱棣假意請入府中之後便再未出來。
群龍無首之下,朱棣便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直接將順天周圍朝廷的大軍一掃而空。
至此,整個順天算是被他收入囊中!】
“……豬糞是什麽味道?”
雖然李二也覺得,朱棣做的沒錯,且幾乎是哪個情形之下的唯一解。
但他更好奇的反而是這件事。
豬糞到底是怎麽個味道?
那玩意聞著都讓人不住的作嘔,吃下去真的沒問題嗎?
朱棣:“……”
你tm就非得問這個嗎?
“吃了之後可有什麽不適?”
老朱也緊隨其後。
從仙人盤點的天幕中,他能看出在朱允炆手中自己的那些兒子們都吃了多大的苦頭。
可以說朱允炆上位之後,便將他一切的布置盡數推翻。
朱棣的此番靖難,他越看便越是覺得順眼!
但此時他更驚訝的,是老四竟有如此魄力!
為了將自己的三個兒子從京師救出來,竟然能做出這種事!
“尋一無人處便吐了出來,倒是沒有什麽不適,至於味道,我不想再迴想第二次。”
李二的話,朱棣可以當做沒看到,但親爹的話就不行了。
“成大事者不拘小節,若寡人在你的位置,或許做的比你還誇張。”
“你做的沒錯,而你能坐上皇位,也是理所應當!”
“那朱允炆何等天真,不僅昏庸無謀,還蠢!”
劉邦直接表示自己支持朱棣。
削藩這件事是要做的。
但得講究方法與時機。
天幕盤點的那時,朱元璋剛剛駕崩,大明北部各個部落都蠢蠢欲動。
那些被分封出去的藩王,可都是為了抵禦外敵鎮守邊關而存在!
他們絕大部分人也都還未來得及正式的開枝散葉,且絕大部分權力也都還掌控在朝廷手中。
這種情況下,藩王根本就沒有尾大不掉的情況。
更別說朝中絕大部分能打的重臣,都被朱元璋清理掉。
削了藩王,朝中又無靠譜的重臣能夠替代鎮守邊關。
等北方的那殘元恢複元氣歸來之時,你朱允炆難道是準備憑借儒家的那些酸臭的腐儒去與他們講道理,讓他們主動退兵嗎?
二世而亡,絕不是不可能!
【直至此時,朱允炆還是沒將朱棣放在眼中。
在他看來,朱棣手下的兵馬不過數萬。
眼下朝廷中唯一的問題是,無可用之將。
於是矮子裏麵拔高個,他將耿炳文這個善守不善攻的老將給拎了出來,令其率領十三萬兵馬北伐順天!】
看到耿炳文這三個字,老朱險些將手中的茶杯都捏碎了。
若是他所記不錯的話,這個時候的耿炳文應該都是個快七十的老將了吧!
這個歲數,大半截身子都快入土了,你還將他拎出來與正值巔峰時期的朱棣交戰,你這不是逼他去死嗎?
連帶著還將這十三萬兵馬拱手相送!
按照繼承的規矩而言,立嫡不立長,立長不立幼。
嫡長子永遠都是儲君的第一選擇!
嬴政看了看剛剛被召迴的扶蘇。
劉恆看著不久前在下棋時以物理方式下贏了吳王世子劉賢的太子,劉啟。
楊堅看了眼麵前的楊勇與楊廣,看哪個都不太順眼!
李二想到了自己,又想到了剛剛翻臉的李承乾,加上就要去就藩的青雀,重重一聲歎息。
趙匡胤就更是悲催了。
他本就打算著讓趙光義來繼承自己的皇位,因此壓根就沒著重去培養太子。
眼下這趕鴨子上架的操作,也著實讓他心中沒底。
……
【曾經的朱棣,一心隻想當他大哥朱標的征北大將軍。
但天不遂人願。
不久後,朱標病逝。
隨著長孫朱雄英,妻子馬皇後,兒子朱標相繼病逝之後,朱元璋這把刀便再沒了刀鞘。
為了能夠讓朱標之子朱允炆順利繼位,在接下來很長一段時間裏,朱元璋開始清算朝中各個文武重臣。
凡是他覺得朱允炆難以操控的,難以製衡的,他便會直接替其除去。
直至他駕崩之日,朱允炆繼位,朝中上下能用之將已然不多。
加上朱允炆本身便對儒家思想浸淫過深,在一群腐儒的建議之下,他決定削藩!
這件事本沒有錯,但他錯就錯在做的太急,手段也太過粗糙。
他不少叔叔被直接貶為庶人,抄沒了全部家產。
其中還有人因被冤枉,為證明自己的清白,選擇自焚以死明誌。
麵對他的削藩,被圈禁於府中的朱棣並沒有造反的把握,他隻能順著朱允炆的意思。
且此時他的三個兒子都還在京中作為人質,他縱是有著滿腹的謀劃也隻能忍耐。
為了能夠讓朱允炆將他們三人放迴來,他選擇了裝瘋賣傻。】
看了這一係列文字,朱棣眼中也滿是唏噓。
若非朱允炆削藩的手段這般粗糙,引得其他幾路藩王人人自危的話。
即便有李景隆這麽個廢物在,他想入京怕是也沒那麽容易!
他但凡手段能夠再溫和一些,這皇位或許還真就坐穩了!
可惜,時也命也,最終這天下,還是落入了他朱棣的手中。
“爹,接下來是不是要說到那件事了?”
見朱棣還在一旁迴憶,朱高熾輕聲提醒道。
接下來?
哪件事?
那件事!?
臥槽!
仙人,不能說啊!
朱棣瞬間醒悟過來。
他知道朱高熾提醒的是哪件事了!
為了騙過朱允炆,他甚至還……
【最終,在派去的人親眼見到他於豬圈中搶食豬糞的那一幕之後,朱允炆總算是相信,他這位四叔是真的瘋了。
於是,他一道旨意下達,令朱高熾三兄弟迴順天帶朱棣治病的同時,配合削藩。
當朱高熾等人迴到順天之後,朱棣早已經與他的軍師姚廣孝商定出了一個可行的計劃。
他刻意將自己謀反的消息派人泄露了出去。
得知朱棣隻是裝瘋,事實上一直在預謀謀反之時,朱允炆幾乎氣瘋了。
他立即派遣駐守順天的將領將朱棣的府邸包圍。
可誰也沒想到,朱棣等的就是這個時候。
當那兩位將領被朱棣假意請入府中之後便再未出來。
群龍無首之下,朱棣便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直接將順天周圍朝廷的大軍一掃而空。
至此,整個順天算是被他收入囊中!】
“……豬糞是什麽味道?”
雖然李二也覺得,朱棣做的沒錯,且幾乎是哪個情形之下的唯一解。
但他更好奇的反而是這件事。
豬糞到底是怎麽個味道?
那玩意聞著都讓人不住的作嘔,吃下去真的沒問題嗎?
朱棣:“……”
你tm就非得問這個嗎?
“吃了之後可有什麽不適?”
老朱也緊隨其後。
從仙人盤點的天幕中,他能看出在朱允炆手中自己的那些兒子們都吃了多大的苦頭。
可以說朱允炆上位之後,便將他一切的布置盡數推翻。
朱棣的此番靖難,他越看便越是覺得順眼!
但此時他更驚訝的,是老四竟有如此魄力!
為了將自己的三個兒子從京師救出來,竟然能做出這種事!
“尋一無人處便吐了出來,倒是沒有什麽不適,至於味道,我不想再迴想第二次。”
李二的話,朱棣可以當做沒看到,但親爹的話就不行了。
“成大事者不拘小節,若寡人在你的位置,或許做的比你還誇張。”
“你做的沒錯,而你能坐上皇位,也是理所應當!”
“那朱允炆何等天真,不僅昏庸無謀,還蠢!”
劉邦直接表示自己支持朱棣。
削藩這件事是要做的。
但得講究方法與時機。
天幕盤點的那時,朱元璋剛剛駕崩,大明北部各個部落都蠢蠢欲動。
那些被分封出去的藩王,可都是為了抵禦外敵鎮守邊關而存在!
他們絕大部分人也都還未來得及正式的開枝散葉,且絕大部分權力也都還掌控在朝廷手中。
這種情況下,藩王根本就沒有尾大不掉的情況。
更別說朝中絕大部分能打的重臣,都被朱元璋清理掉。
削了藩王,朝中又無靠譜的重臣能夠替代鎮守邊關。
等北方的那殘元恢複元氣歸來之時,你朱允炆難道是準備憑借儒家的那些酸臭的腐儒去與他們講道理,讓他們主動退兵嗎?
二世而亡,絕不是不可能!
【直至此時,朱允炆還是沒將朱棣放在眼中。
在他看來,朱棣手下的兵馬不過數萬。
眼下朝廷中唯一的問題是,無可用之將。
於是矮子裏麵拔高個,他將耿炳文這個善守不善攻的老將給拎了出來,令其率領十三萬兵馬北伐順天!】
看到耿炳文這三個字,老朱險些將手中的茶杯都捏碎了。
若是他所記不錯的話,這個時候的耿炳文應該都是個快七十的老將了吧!
這個歲數,大半截身子都快入土了,你還將他拎出來與正值巔峰時期的朱棣交戰,你這不是逼他去死嗎?
連帶著還將這十三萬兵馬拱手相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