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0章 這潑天的幸事,竟然落到這小娃娃頭上了
視頻通古代,李二變身蜀漢通天代 作者:好想吃個火鍋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華,華服?”
“那要很多錢的。”
小二頓時結巴了起來。
他倒是沒想到,劉邦出手竟然這般大方。
“我不缺錢,至少現在,不缺你這套華服的錢。”
“另外,你叫什麽名?”
劉邦隨意的點頭問道。
“啊?我嗎?我就叫小二啊,爺爺沒給我起名,他說就叫小名,好養活。”
小二老老實實的答道。
他就是最真實的底層百姓的寫照。
連個正兒八經的名字都沒有。
但……
“連名字都沒有?那這酒樓,真的是你們的?”
劉邦有些狐疑的瞥了他身後的老掌櫃一眼。
雖然開個酒樓並不能算作什麽富貴人家,但也不該是連個正經名字都不起的最底層百姓。
這小二以及老掌櫃這樣的做法,倒是更像真正的底層,每日都需要為生計而絞盡腦汁的百姓。
“實不相瞞,不是。”
糾結了一瞬,老掌櫃選擇說實話。
“我們是流民,一路逃難來到這邊關,那時邊關剛剛遭到韃子劫掠一番,寥無人煙,這處酒家中也是什麽都不剩。”
“小老兒剛好有些釀酒的技藝,想著先借著酒樓謀生,也順帶著替酒樓的主人保管,等主人迴來,再還給他。”
“隻是沒想到,這一借,就是一年多的時間,現在想來,這酒樓原本的主人,怕是已經遭到不測了。”
麵對劉邦的問詢,為了雙方之間不生嫌隙,老掌櫃選擇了說實話。
隻是看他這種為人處世,以及臨大事而不驚慌的表現,劉邦總覺得,他還隱瞞了什麽。
但那不重要。
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秘密,而他無心去挖掘他人的秘密。
不管他是什麽人,隻要不會影響到自己,那便沒有任何問題。
“明白了,但小二這個名,的確有些上不了台麵,不如我給你起個名。”
劉邦想了想道。
“姓甚?”
“姓……也無姓。”
老掌櫃的猶豫片刻,又搖了搖頭。
無名無姓?
不跟著你姓嗎?
劉邦雖然好奇,但也並未多問。
還是那句話,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秘密,他懶得多加追究。
“既然如此,你替我做事,我便賜你劉姓,名辭憂,願你追隨我後,便再無憂慮!”
這一刻,天幕外無數人嫉妒的雙眼通紅。
王莽、曹老板等人,乃至於往後無數亂世梟雄,或多或少心裏都有些不是滋味。
若他們祖上有人能有這少年這般的氣運,能夠被高祖賜劉姓,還被高祖親口起名辭憂。
縱使富貴權勢未必能夠綿延到他們手上,但至少他們有了個名正言順的名號!
曹老板心知肚明,但凡自己不姓曹而姓劉,那就不會有什麽奉天子以討不臣了。
他有名望,有兵馬,有地盤。
但凡姓氏血脈跟劉氏沾個邊,他都能毫不猶豫的直接登基稱帝。
就如劉備那般的,名正言順!
可惜翻遍族譜,他也沒找到半分蛛絲馬跡。
也正是因此,看著天幕上這樣的畫麵,曹老板眼中才滿是羨慕。
這要是他,或者他祖上,那就好了!
“這潑天的幸事,竟然落到這小娃娃頭上了。”
“隻能說,時也命也啊……”
王莽不甘的歎息。
他已經知道了自己最後的下場,正是因此,他才越發感慨。
若他是劉姓,出身劉氏,一切的結果是否會有所不同?
“可惜,這劉姓落到我等頭上,才能是潑天的權勢,在這小娃娃身上,卻沒什麽太大的用處。”
“也就是,能讓我等多眼紅幾分吧。”
一眾漢賊在此不住的感慨。
旁人說這些話,倒是都沒什麽,劉備都表示認同。
並且他也同樣感覺,若曹操是劉氏血脈,或許真的更適合當皇帝也說不定。
唯獨看到最後孫大帝的話,直接將他給氣笑了。
其他梟雄感慨羨慕,那都能理解。
畢竟他們都是有資格問鼎,甚至已經問鼎天下,隻差個名正言順。
隻要冠以劉姓,便能夠令天下人心悅誠服。
可你個江東鼠輩在這感慨個什麽勁?
江東在孫策手中之時,那倒還有問鼎之誌,可到了你孫權手中,除了赤壁之戰外,一輩子幾乎都在攘內。
那東吳什麽個狀況,你自己難道還不清楚嗎?
旁人惋惜,那是在替自己惋惜,你孫大帝縱使姓劉,依著你這性子,難不成還能翻起什麽風浪?
“孫權,你要不要聽聽自己在說什麽?這件事跟你有個什麽關係?”
“你姓劉又能如何?鼠輩終究隻是鼠輩,遠非一個姓所能改變的!”
“若你沒有父輩餘蔭,你算個什麽?”
再聯想到偷襲荊州之事,劉備越想越氣,最後幹脆選擇張口就罵。
與其憋屈自己,不如惡心他人!
“你說什麽?”
“當初若無我東吳出兵相助,你劉備就隻能乖乖滾迴去賣你的草鞋!”
“攘外必先安內,這分明就是亙古不變的道理,孤不覺得自己做錯了,要怪隻能怪江東士族太過死板,且個個都有異心,否則孤怎會要耗費這般大的精力去治理他們!”
孫大帝肺都險些氣炸了。
他不過就是從眾的感慨一聲,卻是沒想到,劉備竟然懟著自己便上來了。
“嗬嗬,你是什麽樣的人,眾所周知,少在那說江東士族如何,縱使將曹魏的整個北方給你,你也依舊如此。”
“不過你們也別急著羨慕,這件事對這少年而言,未必是什麽好事。”
“在這樣的亂世,被高祖帶入這場旋渦中,他真的能辭憂嗎?”
李二在隨口懟了孫大帝一句後,又表示自己並不看好這個年輕人。
甚至若是腹黑些看,他隻是劉邦選擇的一枚棋子。
雖然劉邦心中的打算還未窺見全貌,但從之前的話便能聽出一二。
替他去見吳三桂。
說明劉邦並不打算自己直接出麵與吳三桂交鋒,而給自己選擇了個替身。
可這替身,真的能做好本尊的事嗎?
“棋子麽?”
“或許吧,但以我對父皇的了解,他應該是不會舍棄這少年的。”
“至於吳三桂,在我看來,現在的他也遠沒有你們所想的那般危險。”
“那要很多錢的。”
小二頓時結巴了起來。
他倒是沒想到,劉邦出手竟然這般大方。
“我不缺錢,至少現在,不缺你這套華服的錢。”
“另外,你叫什麽名?”
劉邦隨意的點頭問道。
“啊?我嗎?我就叫小二啊,爺爺沒給我起名,他說就叫小名,好養活。”
小二老老實實的答道。
他就是最真實的底層百姓的寫照。
連個正兒八經的名字都沒有。
但……
“連名字都沒有?那這酒樓,真的是你們的?”
劉邦有些狐疑的瞥了他身後的老掌櫃一眼。
雖然開個酒樓並不能算作什麽富貴人家,但也不該是連個正經名字都不起的最底層百姓。
這小二以及老掌櫃這樣的做法,倒是更像真正的底層,每日都需要為生計而絞盡腦汁的百姓。
“實不相瞞,不是。”
糾結了一瞬,老掌櫃選擇說實話。
“我們是流民,一路逃難來到這邊關,那時邊關剛剛遭到韃子劫掠一番,寥無人煙,這處酒家中也是什麽都不剩。”
“小老兒剛好有些釀酒的技藝,想著先借著酒樓謀生,也順帶著替酒樓的主人保管,等主人迴來,再還給他。”
“隻是沒想到,這一借,就是一年多的時間,現在想來,這酒樓原本的主人,怕是已經遭到不測了。”
麵對劉邦的問詢,為了雙方之間不生嫌隙,老掌櫃選擇了說實話。
隻是看他這種為人處世,以及臨大事而不驚慌的表現,劉邦總覺得,他還隱瞞了什麽。
但那不重要。
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秘密,而他無心去挖掘他人的秘密。
不管他是什麽人,隻要不會影響到自己,那便沒有任何問題。
“明白了,但小二這個名,的確有些上不了台麵,不如我給你起個名。”
劉邦想了想道。
“姓甚?”
“姓……也無姓。”
老掌櫃的猶豫片刻,又搖了搖頭。
無名無姓?
不跟著你姓嗎?
劉邦雖然好奇,但也並未多問。
還是那句話,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秘密,他懶得多加追究。
“既然如此,你替我做事,我便賜你劉姓,名辭憂,願你追隨我後,便再無憂慮!”
這一刻,天幕外無數人嫉妒的雙眼通紅。
王莽、曹老板等人,乃至於往後無數亂世梟雄,或多或少心裏都有些不是滋味。
若他們祖上有人能有這少年這般的氣運,能夠被高祖賜劉姓,還被高祖親口起名辭憂。
縱使富貴權勢未必能夠綿延到他們手上,但至少他們有了個名正言順的名號!
曹老板心知肚明,但凡自己不姓曹而姓劉,那就不會有什麽奉天子以討不臣了。
他有名望,有兵馬,有地盤。
但凡姓氏血脈跟劉氏沾個邊,他都能毫不猶豫的直接登基稱帝。
就如劉備那般的,名正言順!
可惜翻遍族譜,他也沒找到半分蛛絲馬跡。
也正是因此,看著天幕上這樣的畫麵,曹老板眼中才滿是羨慕。
這要是他,或者他祖上,那就好了!
“這潑天的幸事,竟然落到這小娃娃頭上了。”
“隻能說,時也命也啊……”
王莽不甘的歎息。
他已經知道了自己最後的下場,正是因此,他才越發感慨。
若他是劉姓,出身劉氏,一切的結果是否會有所不同?
“可惜,這劉姓落到我等頭上,才能是潑天的權勢,在這小娃娃身上,卻沒什麽太大的用處。”
“也就是,能讓我等多眼紅幾分吧。”
一眾漢賊在此不住的感慨。
旁人說這些話,倒是都沒什麽,劉備都表示認同。
並且他也同樣感覺,若曹操是劉氏血脈,或許真的更適合當皇帝也說不定。
唯獨看到最後孫大帝的話,直接將他給氣笑了。
其他梟雄感慨羨慕,那都能理解。
畢竟他們都是有資格問鼎,甚至已經問鼎天下,隻差個名正言順。
隻要冠以劉姓,便能夠令天下人心悅誠服。
可你個江東鼠輩在這感慨個什麽勁?
江東在孫策手中之時,那倒還有問鼎之誌,可到了你孫權手中,除了赤壁之戰外,一輩子幾乎都在攘內。
那東吳什麽個狀況,你自己難道還不清楚嗎?
旁人惋惜,那是在替自己惋惜,你孫大帝縱使姓劉,依著你這性子,難不成還能翻起什麽風浪?
“孫權,你要不要聽聽自己在說什麽?這件事跟你有個什麽關係?”
“你姓劉又能如何?鼠輩終究隻是鼠輩,遠非一個姓所能改變的!”
“若你沒有父輩餘蔭,你算個什麽?”
再聯想到偷襲荊州之事,劉備越想越氣,最後幹脆選擇張口就罵。
與其憋屈自己,不如惡心他人!
“你說什麽?”
“當初若無我東吳出兵相助,你劉備就隻能乖乖滾迴去賣你的草鞋!”
“攘外必先安內,這分明就是亙古不變的道理,孤不覺得自己做錯了,要怪隻能怪江東士族太過死板,且個個都有異心,否則孤怎會要耗費這般大的精力去治理他們!”
孫大帝肺都險些氣炸了。
他不過就是從眾的感慨一聲,卻是沒想到,劉備竟然懟著自己便上來了。
“嗬嗬,你是什麽樣的人,眾所周知,少在那說江東士族如何,縱使將曹魏的整個北方給你,你也依舊如此。”
“不過你們也別急著羨慕,這件事對這少年而言,未必是什麽好事。”
“在這樣的亂世,被高祖帶入這場旋渦中,他真的能辭憂嗎?”
李二在隨口懟了孫大帝一句後,又表示自己並不看好這個年輕人。
甚至若是腹黑些看,他隻是劉邦選擇的一枚棋子。
雖然劉邦心中的打算還未窺見全貌,但從之前的話便能聽出一二。
替他去見吳三桂。
說明劉邦並不打算自己直接出麵與吳三桂交鋒,而給自己選擇了個替身。
可這替身,真的能做好本尊的事嗎?
“棋子麽?”
“或許吧,但以我對父皇的了解,他應該是不會舍棄這少年的。”
“至於吳三桂,在我看來,現在的他也遠沒有你們所想的那般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