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3章 放一部分殺一部分?他怎麽不上天?
視頻通古代,李二變身蜀漢通天代 作者:好想吃個火鍋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兄台,你莫非是專業說書的?”
“哪有人陷入韃子騎兵包圍還能活著出來的?縱使西楚霸王,也莫過於此了吧?”
乞丐毫不猶豫的質疑。
鬧著玩呢!
昔日在戰場上,一名韃子騎兵,往往需要兩三名邊軍配合才能斬殺。
上百名騎兵?
那可真得霸王在世才成了!
“真不真的,你自己去關外查探,印證一番就是了,反正我們說了,你也未必會信。”
“酒也喝了,該問的,該說的也都說過了,你兄弟們都在等你呢,乃公也有事要忙了,趕緊去吧。”
劉邦懶得再跟他多墨跡了,主要是蕭何帶來的這消息,著實是讓他震驚的無以複加。
還記得在關外之時,項羽突然發起的那一輪襲擊,直接讓滿清大軍呈現出了潰敗之勢。
怎麽就,突然支棱不起來了?
“行行行,老子也懶得在這聽你們吹牛逼,是真是假,老子自己去看!”
“但醜話說在前頭,若最後證實你所說的一切都是欺騙,那固然咱們兄弟也會與韃子一戰,不過在那之前,一定先滅了你們!”
乞丐見狀,也知道這兩人接下來要談些不能被外人知曉的事了。
他很識趣的起身離開,臨走之時順帶著還拎走了桌上僅剩的半壺酒。
蕭何默默的等他走遠,這才走入屋內緩緩躬身。
“臣不負陛下所托,這段時間裏,方圓數十裏目光所及之處能夠找到的百姓,已經盡數安頓周全。”
“也見到了陛下托付的那老掌櫃,他到的也算及時,雖然因誤會耽擱了些許時日,卻也讓韓信多了些準備的時日。”
“一切原本都是按照陛下的謀劃行事,可前日的那一場交鋒,著實是出乎了我的預料,也出乎了韓信的預料。”
“項籍領兵衝鋒之際,剛開始的場麵近乎與關外那一戰一般無二,幾乎一瞬間便將滿清大軍撕開了一道口子。”
“可他衝的太快,以至於後麵的兵馬難以為繼,無法跟上支援。”
“若非他著實神勇過人,加上韓信迅速安排接應,恐怕就不僅僅是傷了。”
三言兩語間,劉邦就明白了前日發生了什麽。
項羽固然有萬夫不當之勇,可若是沒有足夠的精兵能夠追隨,陷入敵軍包圍之中,也同樣是雙拳難敵四手。
“傷的很重嗎?”
這是他最關心的問題。
這期間的每一環可都不能出問題。
他相信韓信爆兵的能力,但時間不夠,加上周邊人口本身就不多。
韓信能夠招募的兵馬是有個上限擺在那的。
數量上不足以讓他放開手腳發揮,訓練的時間也不足以讓兵馬單兵素質匹敵清軍。
若是再少了項羽這一環,接下來的事情還能否朝著自己預想的方向發展,還真有些說不好了。
“重倒是也不重,隻是傷了大腿跟肩部,我迴來之前,他還嚷嚷著下次定要讓那些韃子好看。”
“但前日他全盛之時尚且如此,下一次,真的能更好嗎?”
項羽傷的的確不重,將幾根斷箭拔出來後哼都沒哼一聲,仍舊是生龍活虎。
但蕭何卻並不覺得因此便能鬆一口氣。
這件事背後的意義,要遠大於項羽的傷勢輕重。
“的確,若是項籍不能如願擊潰、衝散清軍戰陣的話,韓信便很難給他們足夠的壓力。”
“若清軍不退,在這龐大的平原之地上,縱使兩麵夾擊,也同樣很難將他們全殲。”
劉邦喃喃道。
“韓信也是這麽說的,他給出了建議,若沒把握將他們全殲,可以先放過去一部分清軍。”
放一部分,殺一部分。
等解決了一部分之後,再集中精力去對付剩下的那一半。
這樣做就等同於將壓力分化,以身後無數的百姓作為代價。
“讓他少給乃公提這種餿主意!”
“當初是他答應乃公,隻要建立起合圍之勢,便能全殲清軍,怎麽的?現在就又改主意了?”
“派人去跟他說,乃公不管他用什麽方法,他所處的防線就是底線,絕不能讓任何一個韃子突破!”
“若是連這一點都做不到,那莫說兵仙的稱號,他連膿包都算不上!”
劉邦毫不猶豫直接否決。
還放部分清軍過去,他怎麽不上天?
“陛下,其實這麽做的話,放棄部分百姓,對我們也是有好處的。”
“李自成跟明廷之間的勝負已分,我們也需要有個勢力能夠調和一二,至少不能讓李自成這麽快一家獨大。”
“否則即便滅了清軍,我們的壓力也會很大。”
蕭何趕忙勸道。
韓信說出這個提議之後,他就想的很明白。
隻要放過去的清軍數量在掌控之內,那就算得上一步妙棋。
“蕭何啊,你大抵是已經忘了。”
見他竟情真意切的勸說,劉邦不禁失望的歎息。
“當初你跟乃公在村口看狗打架的時候,在村中混吃混喝的時候,那時的我們是什麽大人物嗎?”
“我們本就是平民百姓出身,為何現在你卻將自己看的那般高貴呢?”
“開口閉口放棄部分百姓,那被放棄的部分百姓,你替他們考慮過嗎?”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你們這幫文官天天的掛在嘴邊說,合著也就是說說而已是吧?”
還有什麽愛民如子。
天天的,但凡哪裏一出事,立即便要有人蹦出來,說陛下你要愛民如子,要當個仁君。
合著你們口中的民,就隻有你們自己是吧?
“若你忘了咱們當初的初心,那這相國之位便先放一放,滾迴沛縣好好想想。”
“想想當初咱們是怎麽一步步走到如今的,想想被放棄的那部分百姓,他們是真的活該被放棄嗎?”
越說,劉邦便越是憤怒。
他甚至都有些後悔了,不該帶蕭何來,該帶張良來的。
至少張良在這種時候能夠給他出合理的主意,並且也不會考慮那放棄百姓的可能!
“臣明白了。”
“韓信也料到,陛下可能不會願意。”
“因此他也給了第二個選擇,隻是這樣一來,陛下可就免不了要親自領兵了。”
“哪有人陷入韃子騎兵包圍還能活著出來的?縱使西楚霸王,也莫過於此了吧?”
乞丐毫不猶豫的質疑。
鬧著玩呢!
昔日在戰場上,一名韃子騎兵,往往需要兩三名邊軍配合才能斬殺。
上百名騎兵?
那可真得霸王在世才成了!
“真不真的,你自己去關外查探,印證一番就是了,反正我們說了,你也未必會信。”
“酒也喝了,該問的,該說的也都說過了,你兄弟們都在等你呢,乃公也有事要忙了,趕緊去吧。”
劉邦懶得再跟他多墨跡了,主要是蕭何帶來的這消息,著實是讓他震驚的無以複加。
還記得在關外之時,項羽突然發起的那一輪襲擊,直接讓滿清大軍呈現出了潰敗之勢。
怎麽就,突然支棱不起來了?
“行行行,老子也懶得在這聽你們吹牛逼,是真是假,老子自己去看!”
“但醜話說在前頭,若最後證實你所說的一切都是欺騙,那固然咱們兄弟也會與韃子一戰,不過在那之前,一定先滅了你們!”
乞丐見狀,也知道這兩人接下來要談些不能被外人知曉的事了。
他很識趣的起身離開,臨走之時順帶著還拎走了桌上僅剩的半壺酒。
蕭何默默的等他走遠,這才走入屋內緩緩躬身。
“臣不負陛下所托,這段時間裏,方圓數十裏目光所及之處能夠找到的百姓,已經盡數安頓周全。”
“也見到了陛下托付的那老掌櫃,他到的也算及時,雖然因誤會耽擱了些許時日,卻也讓韓信多了些準備的時日。”
“一切原本都是按照陛下的謀劃行事,可前日的那一場交鋒,著實是出乎了我的預料,也出乎了韓信的預料。”
“項籍領兵衝鋒之際,剛開始的場麵近乎與關外那一戰一般無二,幾乎一瞬間便將滿清大軍撕開了一道口子。”
“可他衝的太快,以至於後麵的兵馬難以為繼,無法跟上支援。”
“若非他著實神勇過人,加上韓信迅速安排接應,恐怕就不僅僅是傷了。”
三言兩語間,劉邦就明白了前日發生了什麽。
項羽固然有萬夫不當之勇,可若是沒有足夠的精兵能夠追隨,陷入敵軍包圍之中,也同樣是雙拳難敵四手。
“傷的很重嗎?”
這是他最關心的問題。
這期間的每一環可都不能出問題。
他相信韓信爆兵的能力,但時間不夠,加上周邊人口本身就不多。
韓信能夠招募的兵馬是有個上限擺在那的。
數量上不足以讓他放開手腳發揮,訓練的時間也不足以讓兵馬單兵素質匹敵清軍。
若是再少了項羽這一環,接下來的事情還能否朝著自己預想的方向發展,還真有些說不好了。
“重倒是也不重,隻是傷了大腿跟肩部,我迴來之前,他還嚷嚷著下次定要讓那些韃子好看。”
“但前日他全盛之時尚且如此,下一次,真的能更好嗎?”
項羽傷的的確不重,將幾根斷箭拔出來後哼都沒哼一聲,仍舊是生龍活虎。
但蕭何卻並不覺得因此便能鬆一口氣。
這件事背後的意義,要遠大於項羽的傷勢輕重。
“的確,若是項籍不能如願擊潰、衝散清軍戰陣的話,韓信便很難給他們足夠的壓力。”
“若清軍不退,在這龐大的平原之地上,縱使兩麵夾擊,也同樣很難將他們全殲。”
劉邦喃喃道。
“韓信也是這麽說的,他給出了建議,若沒把握將他們全殲,可以先放過去一部分清軍。”
放一部分,殺一部分。
等解決了一部分之後,再集中精力去對付剩下的那一半。
這樣做就等同於將壓力分化,以身後無數的百姓作為代價。
“讓他少給乃公提這種餿主意!”
“當初是他答應乃公,隻要建立起合圍之勢,便能全殲清軍,怎麽的?現在就又改主意了?”
“派人去跟他說,乃公不管他用什麽方法,他所處的防線就是底線,絕不能讓任何一個韃子突破!”
“若是連這一點都做不到,那莫說兵仙的稱號,他連膿包都算不上!”
劉邦毫不猶豫直接否決。
還放部分清軍過去,他怎麽不上天?
“陛下,其實這麽做的話,放棄部分百姓,對我們也是有好處的。”
“李自成跟明廷之間的勝負已分,我們也需要有個勢力能夠調和一二,至少不能讓李自成這麽快一家獨大。”
“否則即便滅了清軍,我們的壓力也會很大。”
蕭何趕忙勸道。
韓信說出這個提議之後,他就想的很明白。
隻要放過去的清軍數量在掌控之內,那就算得上一步妙棋。
“蕭何啊,你大抵是已經忘了。”
見他竟情真意切的勸說,劉邦不禁失望的歎息。
“當初你跟乃公在村口看狗打架的時候,在村中混吃混喝的時候,那時的我們是什麽大人物嗎?”
“我們本就是平民百姓出身,為何現在你卻將自己看的那般高貴呢?”
“開口閉口放棄部分百姓,那被放棄的部分百姓,你替他們考慮過嗎?”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你們這幫文官天天的掛在嘴邊說,合著也就是說說而已是吧?”
還有什麽愛民如子。
天天的,但凡哪裏一出事,立即便要有人蹦出來,說陛下你要愛民如子,要當個仁君。
合著你們口中的民,就隻有你們自己是吧?
“若你忘了咱們當初的初心,那這相國之位便先放一放,滾迴沛縣好好想想。”
“想想當初咱們是怎麽一步步走到如今的,想想被放棄的那部分百姓,他們是真的活該被放棄嗎?”
越說,劉邦便越是憤怒。
他甚至都有些後悔了,不該帶蕭何來,該帶張良來的。
至少張良在這種時候能夠給他出合理的主意,並且也不會考慮那放棄百姓的可能!
“臣明白了。”
“韓信也料到,陛下可能不會願意。”
“因此他也給了第二個選擇,隻是這樣一來,陛下可就免不了要親自領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