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3章 這件事必須老子親自上,交給誰,老子都不放心!
視頻通古代,李二變身蜀漢通天代 作者:好想吃個火鍋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該怎麽說呢,這樣的死法,讓天幕外的無數人都有些無言以對。
若劉邦真的死在這亂軍之中,那還真是他親手將自己的退路給堵死的。
原本留下部分兵馬斷後,至少他自己應當是能夠成功突圍的。
但也並不能說他這麽選是錯。
“畢竟站在高祖的視角,若是將自己手上這點親衛都給葬送了,那在這場挑戰中,他手邊將再無半分能用上的力量。”
“且若是韓信不能利用這一戰徹底圍剿這些韃子,那等他們反攻山海關,繼而北上之時,他也依舊沒有反抗之力。”
“在他的立場,這樣的選擇並沒有什麽問題。”
李二說了句公道話。
看似劉邦的選擇不僅將自己逼入絕境,同時也讓韓信束手無策。
但誰也不能說,他選擇拋棄麾下將士獨自突圍的選擇就一定是對的。
兩個不同的選擇,應對著的是兩種截然不同的結果。
或許獨自突圍是對的,也或許留下來是對的。
亦或者兩個選擇都是錯的,但他也隻能選擇其中之一,才能確定孰對孰錯。
無論如何,在這樣的局勢之下,猶豫不決才是真正的大忌!
“但韓信等的變數,可能要出現了。”
“高祖的運氣真的很好,他沒有辜負那些逃兵,而那些人也同樣沒有辜負他的信任。”
老朱也不知該感慨高祖的運氣好,還是感歎這些所謂的逃兵視死如歸。
明明他們隻是逃兵,是朝廷絕對容不下的那批人。
可在滿清入關之際,偏偏就是他們這些朝廷所不能容忍之人拚死抵抗。
這個時候的明廷在做什麽呢?
風雨飄搖,岌岌可危,自身難保。
“老朱你還有臉感慨?但凡你們朱家的皇帝能當個人,也不至於讓這些人被迫無奈背負了逃兵的罪名!”
“這些勇武之士,無論放在誰的手裏,都絕不可能如此辜負!”
趙匡胤沒好氣的罵道。
雖然他趙宋南渡之後也並未好到哪去,但他覺得,老朱家既然吸取了大宋的教訓,那自然應該要做的更好。
後世王朝,就該比前麵的王朝更加優秀才對!
“……的確如此,將士們鎮守邊關,已然將腦袋拴在了褲腰帶上。”
“作為皇帝,若是連他們最基本的保障都沒有,逼得他們不得不自己謀生,到了這一步,我大明的確該是要亡了。”
老朱現在已經很是坦然的能夠接受明末的結局了。
對於這樣的世道看的越多,他就越覺得,大明該亡。
甚至可能在他手上的時候,有些決定就已經做錯了。
隻是他手上的大明無比強盛,些許的弊病根本難以顯現出來。
可到了王朝末年,各種積弊紛紛顯現出來。
王朝的崩塌,除了少數真正被自己作的二世而亡的王朝之外,絕大部分都不是一代人造成的。
數代人,甚至於可能是開國之君時便已留下的弊病,直至積弱的王朝末年全數爆發出來。
這才是王朝崩塌的真正緣由。
要知道,當初他參與明末挑戰的時候,幾乎將整個朝堂都砍空了。
這意味著整個朝堂上,幾乎都沒什麽可用之人。
所有人都隻想著如何給自己,給自己的家族撈好處,而將整個王朝啃的千瘡百孔。
這就是那時的局麵。
想要改換一新,就得殺,殺的人頭滾滾,讓整個朝堂改換一新。
同時還得有改變祖宗之法的魄力。
對內找到問題,解決問題,砍殺貪官汙吏,罷免無能之輩,提拔有才之士。
對外平定叛軍,安撫百姓,同時還得拒敵於關外。
做好這一切,也隻是有可能讓一個末年的王朝重新煥發生機。
想要中興,那要做的還遠遠不止於此。
幾乎不比白手起家再造王朝簡單多少。
甚至在某種程度上,更難!
至少老朱覺得,自己打天下的時候固然很難,卻沒有這麽多複雜且難以解決的問題。
“說這麽多也沒用,他們不需要我們這些人惋惜。”
“他們現在效忠的也不是你們老朱家,而是天下百姓。”
“老朱你也少在那自我感動了,他們要是見到你朱家皇帝,恐怕都恨不得剝了他的皮。”
這一刻,看著天幕上那飛速逼近清軍輜重的數十人,任憑是誰,都對老朱家皇帝沒什麽好感。
他們本都該是鎮守邊關的英雄。
最後卻落得這樣的結果。
甚至於他們的犧牲,都沒能擁有個名正言順的身份。
雖然劉邦完成挑戰之後,定然不會辜負這些人。
但至少在原本的曆史之上,他們是無名無姓,甚至可能還背負著逃兵的罪名。
若沒看到發生的這一切,誰又能想到。
清軍入關,位高權重的平西伯成了走狗。
反而是背負著逃兵罪名的他們,成了邊關的最後一道防線。
在場沒有人懷疑,若沒有劉邦,這些人會作為大明王朝最後的尊嚴而拚死抵抗。
就如現在,他們也是這麽做的。
在這襲營的短短片刻時間,數百人便隻活下來了幾十。
並且這幾十人,也並沒有想要苟且偷生的意思。
在這樣的兵荒馬亂之中,在乞丐的帶領下,他們已經悄咪咪的摸到了清軍輜重存放之處。
這裏原本是他們直接略過的地方,因為看守此地的皆是清軍中的精銳,是多爾袞最信任的親衛。
貿然襲擊此處,憑他們這點人,無異於螳臂當車。
不過現在的情況已然有所不同,為了截殺那兩股突襲的兵馬,多爾袞調動了此處的部分兵力。
留守在此的,隻有原本兵馬的三分之一,甚至更少。
“頭兒,我大致的看了下,隻有不到千人在此值守,剩下的人多半都去圍堵他們了!”
刺探情況的探子迴來後滿臉激動。
留守的兵馬越少,也就意味著他們成功的機會越大!
“不到千人,看來清軍還真就被咱們逼急了。”
乞丐露出一抹獰笑。
“火油呢,還有嗎?”
“還有,不過所剩不多了,頭兒,讓我去吧!”
身後有人拎上來個小桶。
他們原本準備的東西都已經消耗了大半,剩下的多數也丟在了被追殺的路上。
僅剩的這點,還是他方才拚死迴頭撿迴來的。
“讓你去?想得美。”
“這件事必須老子親自上,交給誰,老子都不放心!”
若劉邦真的死在這亂軍之中,那還真是他親手將自己的退路給堵死的。
原本留下部分兵馬斷後,至少他自己應當是能夠成功突圍的。
但也並不能說他這麽選是錯。
“畢竟站在高祖的視角,若是將自己手上這點親衛都給葬送了,那在這場挑戰中,他手邊將再無半分能用上的力量。”
“且若是韓信不能利用這一戰徹底圍剿這些韃子,那等他們反攻山海關,繼而北上之時,他也依舊沒有反抗之力。”
“在他的立場,這樣的選擇並沒有什麽問題。”
李二說了句公道話。
看似劉邦的選擇不僅將自己逼入絕境,同時也讓韓信束手無策。
但誰也不能說,他選擇拋棄麾下將士獨自突圍的選擇就一定是對的。
兩個不同的選擇,應對著的是兩種截然不同的結果。
或許獨自突圍是對的,也或許留下來是對的。
亦或者兩個選擇都是錯的,但他也隻能選擇其中之一,才能確定孰對孰錯。
無論如何,在這樣的局勢之下,猶豫不決才是真正的大忌!
“但韓信等的變數,可能要出現了。”
“高祖的運氣真的很好,他沒有辜負那些逃兵,而那些人也同樣沒有辜負他的信任。”
老朱也不知該感慨高祖的運氣好,還是感歎這些所謂的逃兵視死如歸。
明明他們隻是逃兵,是朝廷絕對容不下的那批人。
可在滿清入關之際,偏偏就是他們這些朝廷所不能容忍之人拚死抵抗。
這個時候的明廷在做什麽呢?
風雨飄搖,岌岌可危,自身難保。
“老朱你還有臉感慨?但凡你們朱家的皇帝能當個人,也不至於讓這些人被迫無奈背負了逃兵的罪名!”
“這些勇武之士,無論放在誰的手裏,都絕不可能如此辜負!”
趙匡胤沒好氣的罵道。
雖然他趙宋南渡之後也並未好到哪去,但他覺得,老朱家既然吸取了大宋的教訓,那自然應該要做的更好。
後世王朝,就該比前麵的王朝更加優秀才對!
“……的確如此,將士們鎮守邊關,已然將腦袋拴在了褲腰帶上。”
“作為皇帝,若是連他們最基本的保障都沒有,逼得他們不得不自己謀生,到了這一步,我大明的確該是要亡了。”
老朱現在已經很是坦然的能夠接受明末的結局了。
對於這樣的世道看的越多,他就越覺得,大明該亡。
甚至可能在他手上的時候,有些決定就已經做錯了。
隻是他手上的大明無比強盛,些許的弊病根本難以顯現出來。
可到了王朝末年,各種積弊紛紛顯現出來。
王朝的崩塌,除了少數真正被自己作的二世而亡的王朝之外,絕大部分都不是一代人造成的。
數代人,甚至於可能是開國之君時便已留下的弊病,直至積弱的王朝末年全數爆發出來。
這才是王朝崩塌的真正緣由。
要知道,當初他參與明末挑戰的時候,幾乎將整個朝堂都砍空了。
這意味著整個朝堂上,幾乎都沒什麽可用之人。
所有人都隻想著如何給自己,給自己的家族撈好處,而將整個王朝啃的千瘡百孔。
這就是那時的局麵。
想要改換一新,就得殺,殺的人頭滾滾,讓整個朝堂改換一新。
同時還得有改變祖宗之法的魄力。
對內找到問題,解決問題,砍殺貪官汙吏,罷免無能之輩,提拔有才之士。
對外平定叛軍,安撫百姓,同時還得拒敵於關外。
做好這一切,也隻是有可能讓一個末年的王朝重新煥發生機。
想要中興,那要做的還遠遠不止於此。
幾乎不比白手起家再造王朝簡單多少。
甚至在某種程度上,更難!
至少老朱覺得,自己打天下的時候固然很難,卻沒有這麽多複雜且難以解決的問題。
“說這麽多也沒用,他們不需要我們這些人惋惜。”
“他們現在效忠的也不是你們老朱家,而是天下百姓。”
“老朱你也少在那自我感動了,他們要是見到你朱家皇帝,恐怕都恨不得剝了他的皮。”
這一刻,看著天幕上那飛速逼近清軍輜重的數十人,任憑是誰,都對老朱家皇帝沒什麽好感。
他們本都該是鎮守邊關的英雄。
最後卻落得這樣的結果。
甚至於他們的犧牲,都沒能擁有個名正言順的身份。
雖然劉邦完成挑戰之後,定然不會辜負這些人。
但至少在原本的曆史之上,他們是無名無姓,甚至可能還背負著逃兵的罪名。
若沒看到發生的這一切,誰又能想到。
清軍入關,位高權重的平西伯成了走狗。
反而是背負著逃兵罪名的他們,成了邊關的最後一道防線。
在場沒有人懷疑,若沒有劉邦,這些人會作為大明王朝最後的尊嚴而拚死抵抗。
就如現在,他們也是這麽做的。
在這襲營的短短片刻時間,數百人便隻活下來了幾十。
並且這幾十人,也並沒有想要苟且偷生的意思。
在這樣的兵荒馬亂之中,在乞丐的帶領下,他們已經悄咪咪的摸到了清軍輜重存放之處。
這裏原本是他們直接略過的地方,因為看守此地的皆是清軍中的精銳,是多爾袞最信任的親衛。
貿然襲擊此處,憑他們這點人,無異於螳臂當車。
不過現在的情況已然有所不同,為了截殺那兩股突襲的兵馬,多爾袞調動了此處的部分兵力。
留守在此的,隻有原本兵馬的三分之一,甚至更少。
“頭兒,我大致的看了下,隻有不到千人在此值守,剩下的人多半都去圍堵他們了!”
刺探情況的探子迴來後滿臉激動。
留守的兵馬越少,也就意味著他們成功的機會越大!
“不到千人,看來清軍還真就被咱們逼急了。”
乞丐露出一抹獰笑。
“火油呢,還有嗎?”
“還有,不過所剩不多了,頭兒,讓我去吧!”
身後有人拎上來個小桶。
他們原本準備的東西都已經消耗了大半,剩下的多數也丟在了被追殺的路上。
僅剩的這點,還是他方才拚死迴頭撿迴來的。
“讓你去?想得美。”
“這件事必須老子親自上,交給誰,老子都不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