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4章 為何楚軍總是身陷水火?
視頻通古代,李二變身蜀漢通天代 作者:好想吃個火鍋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韓信是不太願意跟豪紳士族打交道、講道理的。
你對他們再好,輪到要出錢出力的時候,他們該裝死還是裝死。
倒不如直接將他們當成豬狗去看待,要用的時候直接拿。
講道理得分人,對於眼中隻有利益沒有道義的人,任何道理都是講不明白的。
“寡人當然知道,對他們不能太好,但現在這不是情況特殊麽。”
“李自成已經占據京師,幾乎算是入主中原,即便他接納多爾袞,民心不再擁護,他麾下的那些將領、將士也散不掉。”
“如果我們再劫掠士族豪紳四處樹敵,將他們逼的倒向李自成或者張獻忠,那你覺得,接下來我們還有機會嗎?”
劉邦也同樣不喜歡那幫子人。
但也不得不承認,現在還不能跟他們起衝突,甚至還得好好的哄著他們。
“那……我們哪來的錢?”
韓信知道劉邦說的有道理,但錢從哪來?
“吳三桂那老小子,家中珍奇字畫的確是被燒了不少,但金銀卻非大火能煉化的。”
“他府中那些金銀取出來,應當夠買上不少的糧草,至少是夠清軍帶路找到清廷的了。”
“隻要能找到清廷,剩下的所有問題都將迎刃而解。”
“那些玩意,趁著明廷勢微,近些年來也不知搶走了多少東西,明廷發不起的糧餉,他們卻能發的起,可想而知。”
“李自成有京師中的那些錢袋子,我們也有自己的錢袋子。”
“至於民心、軍心,寡人是願意將所得戰利盡數發放下去的,就看他李自成,舍不舍得跟了!”
出關去找清廷的話,不需要太多,備上三個月的糧草足矣。
畢竟出關之後,也就可以不封刀了。
以戰養戰,他們從前雖然很少嚐試,但不管項羽還是韓信,應該都是不陌生的。
韓信想了想,這般打算的確沒有問題。
留在關內的兵馬隻是少數,也隻需要負責守住這手中唯一的邊關重鎮即可。
少量糧草便能夠維持很長時間,加上接下來便是春耕,堅持大半年,便足以維持生計。
“那陛下到時候是打算讓我去清廷,還是讓項籍去?”
“你覺得呢?”
劉邦思索片刻之後,反而將問題拋給了韓信。
“讓項籍去,眼下的狀況陛下應當也了解,征召這些兵馬的時候,你不在,項籍的勇武又太過耀眼,致使他們隻認項籍。”
“若接下來繼續讓他留在關內,他可就真的要反客為主了。”
“我雖知這不過是一場挑戰,但這種事情,還是盡量避免的好。”
哪怕是韓信,也同樣不得不承認。
項羽的個人魅力太大了。
尤其是在戰場上衝鋒在最前,陷陣、斬將、奪旗如探囊取物之時。
從軍的士卒們最想要的就是建功立業。
在這樣的世道,什麽人能帶他們打勝仗,他們就忠心於誰。
不久前剿滅清軍的那一場場戰役之中,顯然最為耀眼的就是項羽。
眼下軍中活下來的這些人,對項羽的崇拜也已經達到了巔峰。
這個時候繼續留項羽下來,顯然不是個明智的決定。
聞聽此話,劉邦微微皺眉。
“說實話,你說的這個問題,寡人還真沒那麽在乎。”
“昔日楚漢之盟,寡人陰了項籍一次,在這場挑戰中還他一次也無妨。”
“若僅僅因此的話……”
“自然還有另一層原因。”
韓信打斷他的話後,接著道。
“陛下可還記得,項籍當初將你發配到巴蜀之地時,手中掌握著多大的優勢?”
“可就是這樣的優勢,他依舊讓陛下你成長了起來,乃至到了最後一發不可收拾。”
“項籍雖每次都能領精銳以少打多,以弱勝強,但他為何每次兵力都不如陛下你呢?”
項羽隻要出現在正麵戰場,那便總能夠挽救楚軍於水火,這是事實。
可他不在正麵戰場的時候,楚軍又為何總是身處於水火呢?
“寡人倒是有些明白你的意思了。”
為何楚軍總是身陷水火?
那說到底,還不是項羽本身有問題。
除了行軍布陣,剩下的幾乎無一可取之處!
“當初他占據絕對的優勢,尚且還讓陛下你於逆境之中絕地翻盤,如今我等卻還處在劣勢的一方。”
“若軍中真的由他說了算,陛下,後果會如何,還用我說嗎?”
既然劉邦願意在挑戰中讓項羽一次,若這件事有可行之處,那韓信自然也不會鹹吃蘿卜淡操心。
問題就在於,一旦將大權全數交給了項羽,事情真的還能按照他們的設想推進下去嗎?
“顯而易見,別說你不放心,寡人也是不放心的。”
沉思片刻,劉邦也是微微搖頭。
他清楚的知道,自己被封漢王,身處巴蜀之地時是怎樣的逆境。
甚至很長一段時間,連他自己都沒了鬥誌。
可以說如果沒有韓信,他恐怕一輩子也出不了巴蜀。
項羽能在這樣的逆境之下,讓他出巴蜀,最終席卷整個天下。
但凡能少那麽一點錯誤的決斷,恐怕都不會有這樣的結果。
“既然這樣,那就依你所言,大不了等大勢已定之後,再跟他明說就是了。”
然而就在劉邦做出決斷之後,帳外忽然傳來項羽的聲音。
“你這小人,倒是也還沒壞透。”
“方才若你表現出半點想要利用我的心思,那你的腦袋,應該就已經不在你的脖子上了。”
劉邦:“?”
他猛然迴頭,看見項羽那沒好氣的模樣,又看了看韓信。
眼神中表達的意思很明顯。
狗韓信,你tm是不是在算計乃公?
韓信眼中的神情也很是無辜。
我腦子有泡嗎?為了項羽算計你?
“別想多了,現在軍中都是我的人,你來的第一時間,就已經有人去通知我了。”
“不過雖然不想承認,但你們方才的擔憂,的確是有些道理。”
“經曆了這麽多,難道你們覺得我真就半分沒長進嗎?”
“……然後呢?”
“然後?然後接下來這邊的事情交給你跟這胯夫負責,我負責征戰四方!”
“血債血償的道理,我懂!”
你對他們再好,輪到要出錢出力的時候,他們該裝死還是裝死。
倒不如直接將他們當成豬狗去看待,要用的時候直接拿。
講道理得分人,對於眼中隻有利益沒有道義的人,任何道理都是講不明白的。
“寡人當然知道,對他們不能太好,但現在這不是情況特殊麽。”
“李自成已經占據京師,幾乎算是入主中原,即便他接納多爾袞,民心不再擁護,他麾下的那些將領、將士也散不掉。”
“如果我們再劫掠士族豪紳四處樹敵,將他們逼的倒向李自成或者張獻忠,那你覺得,接下來我們還有機會嗎?”
劉邦也同樣不喜歡那幫子人。
但也不得不承認,現在還不能跟他們起衝突,甚至還得好好的哄著他們。
“那……我們哪來的錢?”
韓信知道劉邦說的有道理,但錢從哪來?
“吳三桂那老小子,家中珍奇字畫的確是被燒了不少,但金銀卻非大火能煉化的。”
“他府中那些金銀取出來,應當夠買上不少的糧草,至少是夠清軍帶路找到清廷的了。”
“隻要能找到清廷,剩下的所有問題都將迎刃而解。”
“那些玩意,趁著明廷勢微,近些年來也不知搶走了多少東西,明廷發不起的糧餉,他們卻能發的起,可想而知。”
“李自成有京師中的那些錢袋子,我們也有自己的錢袋子。”
“至於民心、軍心,寡人是願意將所得戰利盡數發放下去的,就看他李自成,舍不舍得跟了!”
出關去找清廷的話,不需要太多,備上三個月的糧草足矣。
畢竟出關之後,也就可以不封刀了。
以戰養戰,他們從前雖然很少嚐試,但不管項羽還是韓信,應該都是不陌生的。
韓信想了想,這般打算的確沒有問題。
留在關內的兵馬隻是少數,也隻需要負責守住這手中唯一的邊關重鎮即可。
少量糧草便能夠維持很長時間,加上接下來便是春耕,堅持大半年,便足以維持生計。
“那陛下到時候是打算讓我去清廷,還是讓項籍去?”
“你覺得呢?”
劉邦思索片刻之後,反而將問題拋給了韓信。
“讓項籍去,眼下的狀況陛下應當也了解,征召這些兵馬的時候,你不在,項籍的勇武又太過耀眼,致使他們隻認項籍。”
“若接下來繼續讓他留在關內,他可就真的要反客為主了。”
“我雖知這不過是一場挑戰,但這種事情,還是盡量避免的好。”
哪怕是韓信,也同樣不得不承認。
項羽的個人魅力太大了。
尤其是在戰場上衝鋒在最前,陷陣、斬將、奪旗如探囊取物之時。
從軍的士卒們最想要的就是建功立業。
在這樣的世道,什麽人能帶他們打勝仗,他們就忠心於誰。
不久前剿滅清軍的那一場場戰役之中,顯然最為耀眼的就是項羽。
眼下軍中活下來的這些人,對項羽的崇拜也已經達到了巔峰。
這個時候繼續留項羽下來,顯然不是個明智的決定。
聞聽此話,劉邦微微皺眉。
“說實話,你說的這個問題,寡人還真沒那麽在乎。”
“昔日楚漢之盟,寡人陰了項籍一次,在這場挑戰中還他一次也無妨。”
“若僅僅因此的話……”
“自然還有另一層原因。”
韓信打斷他的話後,接著道。
“陛下可還記得,項籍當初將你發配到巴蜀之地時,手中掌握著多大的優勢?”
“可就是這樣的優勢,他依舊讓陛下你成長了起來,乃至到了最後一發不可收拾。”
“項籍雖每次都能領精銳以少打多,以弱勝強,但他為何每次兵力都不如陛下你呢?”
項羽隻要出現在正麵戰場,那便總能夠挽救楚軍於水火,這是事實。
可他不在正麵戰場的時候,楚軍又為何總是身處於水火呢?
“寡人倒是有些明白你的意思了。”
為何楚軍總是身陷水火?
那說到底,還不是項羽本身有問題。
除了行軍布陣,剩下的幾乎無一可取之處!
“當初他占據絕對的優勢,尚且還讓陛下你於逆境之中絕地翻盤,如今我等卻還處在劣勢的一方。”
“若軍中真的由他說了算,陛下,後果會如何,還用我說嗎?”
既然劉邦願意在挑戰中讓項羽一次,若這件事有可行之處,那韓信自然也不會鹹吃蘿卜淡操心。
問題就在於,一旦將大權全數交給了項羽,事情真的還能按照他們的設想推進下去嗎?
“顯而易見,別說你不放心,寡人也是不放心的。”
沉思片刻,劉邦也是微微搖頭。
他清楚的知道,自己被封漢王,身處巴蜀之地時是怎樣的逆境。
甚至很長一段時間,連他自己都沒了鬥誌。
可以說如果沒有韓信,他恐怕一輩子也出不了巴蜀。
項羽能在這樣的逆境之下,讓他出巴蜀,最終席卷整個天下。
但凡能少那麽一點錯誤的決斷,恐怕都不會有這樣的結果。
“既然這樣,那就依你所言,大不了等大勢已定之後,再跟他明說就是了。”
然而就在劉邦做出決斷之後,帳外忽然傳來項羽的聲音。
“你這小人,倒是也還沒壞透。”
“方才若你表現出半點想要利用我的心思,那你的腦袋,應該就已經不在你的脖子上了。”
劉邦:“?”
他猛然迴頭,看見項羽那沒好氣的模樣,又看了看韓信。
眼神中表達的意思很明顯。
狗韓信,你tm是不是在算計乃公?
韓信眼中的神情也很是無辜。
我腦子有泡嗎?為了項羽算計你?
“別想多了,現在軍中都是我的人,你來的第一時間,就已經有人去通知我了。”
“不過雖然不想承認,但你們方才的擔憂,的確是有些道理。”
“經曆了這麽多,難道你們覺得我真就半分沒長進嗎?”
“……然後呢?”
“然後?然後接下來這邊的事情交給你跟這胯夫負責,我負責征戰四方!”
“血債血償的道理,我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