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8章 騙騙別人也就好了,別把自己也給騙了
視頻通古代,李二變身蜀漢通天代 作者:好想吃個火鍋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一萬兵,換一萬金?
韓信知道,劉邦口中的這一萬兵可不是征召上來就算數。
那至少得是經過一番訓練,初上戰場能夠不怯,不亂的。
“陛下,這一萬金中,包括糧草嗎?”
他想了想問道。
“那自然是不包括的,韓信,寡人什麽時候讓你窮酸過?”
“所有糧草都交給蕭何想辦法,一萬金是單純給你的。”
“你能省下來多少,也都是你自己的,寡人隻要結果,不要金,明白嗎?”
“遵旨!”
攤上這麽個大方的陛下,有的時候韓信還真的挺慶幸的。
大抵也唯有在劉邦這樣的人手下,他才能真正將自己的才能盡數發揮出來。
若換做其他人……
昔日他在項羽帳下的時候,應該就是那般的狀況了。
“不過有一點你也要清楚,寡人的確不吝嗇,可你若是沒能完成寡人的要求,沒完成你該做的事情,結果你該知道。”
“在這件事上,寡人從不心慈手軟。”
“就如同曾經的陳平一般,他若是拿了寡人的錢,卻沒能做到他所承諾的,那就是個死。”
“如今,你也是一樣。”
“能辦好,那說什麽都好,你就是覺得不夠,寡人也可以迴去之後再給你加。”
“辦不好,你應該是沒臉迴來見寡人的,對吧?”
對此,韓信毫不意外,並且也沒有絲毫不滿。
“那是自然,若連這點小事都辦不好,那就隻能說明我韓信是廢物。”
“廢物,自然沒有活下去的必要。”
如果這等的條件之下都辦不好事,他自己也沒臉活下去。
……
“該說不愧是兵仙嗎,這種條件,他竟然已經有了十足的把握了?”
“他這可是要去李自成的大本營征兵,現在已經不是亂世初期了。”
“這個時候,真的還有多少人願意跟著他起事?”
“最重要的一點,萬一有人不願跟著他,反手將這種情況上報給了李自成。”
“那他不炸了?”
老朱驚歎道。
就算是他,在這種情況下也絕不可能冒然出擊。
至少也得在摸清李自成對疆土的掌控之後,才能有選擇性的去招攬兵馬,占據一部分城鎮。
以小謀大,高築牆,廣積糧,直至有了一戰的把握,才是亮出刀劍的時候。
但韓信的選擇,顯然不是這樣。
他領著兵馬,是直奔大州去的!
大明攏共就隻有兩京一十三省,真要是被他強行攻下一省之地,李自成還能反應不過來?
到時候恐怕張獻忠都得往後排一排!
“他這麽做應該也有他的用意。”
“風險與機遇並存,就是這種看似穩妥的州郡,實則其中有著很大的弊端。”
“哪怕李自成真的是所謂的仁君,也不可能顧及到這般偏遠的地方,在他的大順並未真正取代明廷治理天下之前,這邊關附近的州郡都很難被他直接掌控。”
“他或許能收到消息,或許能意識到,韓信的威脅比張獻忠要大。”
“但從他得到消息,到做出應對,期間是會有很長一段時間的。”
“就如清軍當初能夠輕易推翻李自成入主中原一般,大順軍剛打到京師,正是他們心中緊繃的那根弦放鬆的時候。”
“這等時候,縱使李自成意識到不能放任韓信成長,下麵的人也未必會有多快的反應。”
權力從來都是自下而上的。
而人也終究是有惰性的。
在入京師,得天下之前,不管是大順軍的將領還是士卒,心中都緊繃著一根弦。
那個時候他們知道,不打入京師,不打下這江山,等待著他們的就隻會是死路一條!
可現在天下都已經成了他們的囊中之物,又哪裏還會有那麽積極?
哪怕李自成發布軍令,下麵的人也隻會覺得他小題大做而拖延行事。
“最重要的一點是,大順軍中也有不少對清人恨之入骨的。”
“一旦李自成接納了多爾袞,勢必軍中會生出怨言。”
“要知道,他麾下將士多半出身貧寒,反而正是這些人,對清人的排斥是最大的。”
“士族豪紳不會管誰坐天下,在他們看來,天下之主的位置,誰坐都一樣,都不會動搖他們的地位。”
“可最底層的那些人會在乎,他們真切的知道每一次邊關被攻破之後,清人是如何對待他們的。”
將多爾袞放走,堪稱妙手!
這一手直接將李自成給架在了火上!
“那你們就沒考慮過,如若李自成不接納多爾袞,反而直接將他宰殺了呢?”
“那韓信的布置豈不是直接就被化解了?”
孫大帝有些不明白。
為什麽在這些人口中,好似李自成就一定會接受多爾袞一般。
“千金買馬骨,借接納李自成,來告訴所有關外之人,乖乖俯首稱臣,大順會給他們一條生路,也會給予他們合適的待遇。”
“人啊,一旦那個位置唾手可得,他就會開始考慮登基之後其他的一切了。”
“鼠輩,你沒走到過那一步,自然不會了解。”
曹老板倒是看的透徹,解釋的同時還沒忘了鄙夷。
孫大帝:“?”
孤沒走到那一步?
孤分明也稱帝了好不好!
硬要說的話,孤跟他們也都是同等的地位!
不過這樣說來的話,倒也有理。
畢竟明廷被關外那些勢力襲擾的苦不堪言之時,李自成可是看在眼裏的。
他既然上位,第一時間自然是要好生解決這個問題。
那麽接納多爾袞,千金買馬骨給其他各個部族、各個勢力看,就是必須的了。
“笑話!”
“他們竟敢將忠親王當成棋子,殊不知忠親王雄才大略,雖敗了這一次,但隻要有機會,定會卷土重來!”
“到那時,不管是韓信還是劉邦,亦或者是那區區項籍,都要跪地求饒!”
意識到在天幕上的那幾人眼中從未將多爾袞當成大敵之後,乾隆心態崩了。
明明是他大清入主了天下,可為何在天幕中看起來,卻並不是那麽迴事?
難道不該是他大清鐵蹄所到之處,寸草不生嗎?
“那個誰,乾隆?”
“修改史書騙騙別人也就好了,千萬別把自己都給騙了。”
韓信知道,劉邦口中的這一萬兵可不是征召上來就算數。
那至少得是經過一番訓練,初上戰場能夠不怯,不亂的。
“陛下,這一萬金中,包括糧草嗎?”
他想了想問道。
“那自然是不包括的,韓信,寡人什麽時候讓你窮酸過?”
“所有糧草都交給蕭何想辦法,一萬金是單純給你的。”
“你能省下來多少,也都是你自己的,寡人隻要結果,不要金,明白嗎?”
“遵旨!”
攤上這麽個大方的陛下,有的時候韓信還真的挺慶幸的。
大抵也唯有在劉邦這樣的人手下,他才能真正將自己的才能盡數發揮出來。
若換做其他人……
昔日他在項羽帳下的時候,應該就是那般的狀況了。
“不過有一點你也要清楚,寡人的確不吝嗇,可你若是沒能完成寡人的要求,沒完成你該做的事情,結果你該知道。”
“在這件事上,寡人從不心慈手軟。”
“就如同曾經的陳平一般,他若是拿了寡人的錢,卻沒能做到他所承諾的,那就是個死。”
“如今,你也是一樣。”
“能辦好,那說什麽都好,你就是覺得不夠,寡人也可以迴去之後再給你加。”
“辦不好,你應該是沒臉迴來見寡人的,對吧?”
對此,韓信毫不意外,並且也沒有絲毫不滿。
“那是自然,若連這點小事都辦不好,那就隻能說明我韓信是廢物。”
“廢物,自然沒有活下去的必要。”
如果這等的條件之下都辦不好事,他自己也沒臉活下去。
……
“該說不愧是兵仙嗎,這種條件,他竟然已經有了十足的把握了?”
“他這可是要去李自成的大本營征兵,現在已經不是亂世初期了。”
“這個時候,真的還有多少人願意跟著他起事?”
“最重要的一點,萬一有人不願跟著他,反手將這種情況上報給了李自成。”
“那他不炸了?”
老朱驚歎道。
就算是他,在這種情況下也絕不可能冒然出擊。
至少也得在摸清李自成對疆土的掌控之後,才能有選擇性的去招攬兵馬,占據一部分城鎮。
以小謀大,高築牆,廣積糧,直至有了一戰的把握,才是亮出刀劍的時候。
但韓信的選擇,顯然不是這樣。
他領著兵馬,是直奔大州去的!
大明攏共就隻有兩京一十三省,真要是被他強行攻下一省之地,李自成還能反應不過來?
到時候恐怕張獻忠都得往後排一排!
“他這麽做應該也有他的用意。”
“風險與機遇並存,就是這種看似穩妥的州郡,實則其中有著很大的弊端。”
“哪怕李自成真的是所謂的仁君,也不可能顧及到這般偏遠的地方,在他的大順並未真正取代明廷治理天下之前,這邊關附近的州郡都很難被他直接掌控。”
“他或許能收到消息,或許能意識到,韓信的威脅比張獻忠要大。”
“但從他得到消息,到做出應對,期間是會有很長一段時間的。”
“就如清軍當初能夠輕易推翻李自成入主中原一般,大順軍剛打到京師,正是他們心中緊繃的那根弦放鬆的時候。”
“這等時候,縱使李自成意識到不能放任韓信成長,下麵的人也未必會有多快的反應。”
權力從來都是自下而上的。
而人也終究是有惰性的。
在入京師,得天下之前,不管是大順軍的將領還是士卒,心中都緊繃著一根弦。
那個時候他們知道,不打入京師,不打下這江山,等待著他們的就隻會是死路一條!
可現在天下都已經成了他們的囊中之物,又哪裏還會有那麽積極?
哪怕李自成發布軍令,下麵的人也隻會覺得他小題大做而拖延行事。
“最重要的一點是,大順軍中也有不少對清人恨之入骨的。”
“一旦李自成接納了多爾袞,勢必軍中會生出怨言。”
“要知道,他麾下將士多半出身貧寒,反而正是這些人,對清人的排斥是最大的。”
“士族豪紳不會管誰坐天下,在他們看來,天下之主的位置,誰坐都一樣,都不會動搖他們的地位。”
“可最底層的那些人會在乎,他們真切的知道每一次邊關被攻破之後,清人是如何對待他們的。”
將多爾袞放走,堪稱妙手!
這一手直接將李自成給架在了火上!
“那你們就沒考慮過,如若李自成不接納多爾袞,反而直接將他宰殺了呢?”
“那韓信的布置豈不是直接就被化解了?”
孫大帝有些不明白。
為什麽在這些人口中,好似李自成就一定會接受多爾袞一般。
“千金買馬骨,借接納李自成,來告訴所有關外之人,乖乖俯首稱臣,大順會給他們一條生路,也會給予他們合適的待遇。”
“人啊,一旦那個位置唾手可得,他就會開始考慮登基之後其他的一切了。”
“鼠輩,你沒走到過那一步,自然不會了解。”
曹老板倒是看的透徹,解釋的同時還沒忘了鄙夷。
孫大帝:“?”
孤沒走到那一步?
孤分明也稱帝了好不好!
硬要說的話,孤跟他們也都是同等的地位!
不過這樣說來的話,倒也有理。
畢竟明廷被關外那些勢力襲擾的苦不堪言之時,李自成可是看在眼裏的。
他既然上位,第一時間自然是要好生解決這個問題。
那麽接納多爾袞,千金買馬骨給其他各個部族、各個勢力看,就是必須的了。
“笑話!”
“他們竟敢將忠親王當成棋子,殊不知忠親王雄才大略,雖敗了這一次,但隻要有機會,定會卷土重來!”
“到那時,不管是韓信還是劉邦,亦或者是那區區項籍,都要跪地求饒!”
意識到在天幕上的那幾人眼中從未將多爾袞當成大敵之後,乾隆心態崩了。
明明是他大清入主了天下,可為何在天幕中看起來,卻並不是那麽迴事?
難道不該是他大清鐵蹄所到之處,寸草不生嗎?
“那個誰,乾隆?”
“修改史書騙騙別人也就好了,千萬別把自己都給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