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8章 他可是大漢太祖高皇帝!
視頻通古代,李二變身蜀漢通天代 作者:好想吃個火鍋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那你說,我們現在是否要剿殺這些清軍?”
雖然絕大部分兵馬都被項羽帶出關外,但劉邦自己麾下還剩千人。
這麽長時間過去,韓信手邊兵馬多半也不會少。
跟李自成決戰當然還略顯不足,但圍剿多爾袞那幾千人,應該是夠了的。
“陛下,在做決定之前,還是先看看淮陰侯的信吧。”
“我們得到的情報,他應該也已經知曉,並且為此做出了應對。”
顯而易見的,當韓信將在外,並且心中已經為某件事做好決斷了之後。
那劉邦的話,就等同於放屁。
如果跟他的意見相同,那就是陛下聖明。
如果意見不同,那就是路上出了意外,臣沒能收到陛下的旨意,然後我行我素。
這樣的結果,蕭何能預料到,劉邦自然也可以。
從前跟項羽爭天下的時候,這樣的情況他遇見過很多次。
每次韓信有自己的打算,他又急需韓信出兵的時候,結果都不會太好。
唯一的一次,還是他用齊王之位去換來的。
“念念吧,他在信中怎麽說?”
劉邦在無能狂怒了一瞬之後,便是無奈的擺擺手。
韓信這個人就是這般。
既然想用他,就得去接受他各式各樣的毛病。
“他說……”
“雖然跟預料的有些偏差,但這樣發展下去,結果隻會更好。”
“當最後的敵人從李自成變成多爾袞之後,我們就能站在大義之上,輕易的碾壓他們。”
聽了這些話,劉邦沉默了很久。
他知道韓信在說什麽,也知道,這樣一來,完成這場挑戰就是囊中之物。
隻要他們能夠靜靜的看著中原百姓落入人間煉獄,
等著李自成的一敗再敗,直至其失去到手的江山。
到那個時候,百姓自然會知道,他們之前選擇的人,非但無法讓他們過上好日子,甚至連最為基礎的保護他們都做不到。
他們也會知道,他們所選擇的人,是錯的!
“的確是最簡單的方法啊。”
他忽的咧嘴一笑。
守住邊關,就這麽靜靜的看著多爾袞與李自成狗咬狗。
他們倆誰咬贏了,對他而言都是好事。
鷸蚌相爭,漁翁得利!
韓信的確未曾料到這樣的結果。
因為他從未想過,這個世界上竟然有人能蠢成這個樣子。
甚至比起他原本所猜測的,還要順利的多!
“沒錯,陛下,我們隻需要等在這裏,他們不將目光投過來,我們都可以事不關己,高高掛起。”
“他們兩方的爭端,無論誰勝誰負,最後我們打掃最後戰場的時候,都會輕鬆很多。”
李自成敗了自然最好。
他們能夠站在大義之上,輕易聚攏人心,然後帶著鋪天蓋地的兵馬,去碾壓清軍。
萬一李自成贏了也無妨,到時他損兵折將,再順勢將他收割也不過是輕而易舉。
“不管是韓信還是寡人,都沒能料到的是,李自成以及他麾下的謀士,竟然能這麽蠢,這麽壞!”
“所以你覺得,寡人現在隻能依著韓信的話,坐山觀虎鬥,看著他們糟蹋中原百姓嗎?”
“蕭何,這些人,可都是我大漢子民。”
雖然朝代早已經不是大漢,但那不過是王朝更迭。
在劉邦看來,王朝更迭百姓不變。
天下是大明的天下,可百姓,卻也算得上是他大漢的百姓。
聽到這話,蕭何心中一顫。
他知道,劉邦既然說出這話,那就意味著,他不滿韓信的信中所言。
可這樣一來的話……
這可是在挑戰中,他們兩人若是起了衝突,那接下來的路,可就又要變得不那麽明朗了。
最重要的是,他們當前麾下隻有千餘人!
隻要韓信打定主意不給絲毫增援,那他們即便是想出兵,恐怕也無能為力。
“陛下,這終究也隻是一場挑戰罷了,為何不……”
為何不忍一忍?
閉目不聞,等熬過一段時間。
甚至這段時間也不會太長。
三個月左右,這兩方就能夠分出勝負。
畢竟多爾袞已經省去了入關這個步驟,且他肆虐的地方就在京師附近。
另外,他這是在動搖大順的根基,李自成也不可能容忍的了多長時間。
雖然不會首戰即決戰,但他們應該都是想盡快分出勝負的。
“蕭何啊,這可不僅僅是一場挑戰。”
“至少對於這挑戰中的百姓而言,這就是血淋淋的真實。”
“大順不在意他們的死活,清軍將他們視為兩腳羊,如果作為外來者的我們再不去理會。”
“那你能想象,他們該是何等的絕望嗎?”
“蕭何,別忘了,你我也都是從尋常百姓過來的。”
“救他們,就是在救贖我們自己。”
“寡人身為大漢天子,如何能夠不去理會我大漢百姓的死活?”
劉邦當然也知道,韓信說的是對的,蕭何說的也有理。
但他就是那種嘴上說著不在意,實則心中無比堅守自己底線的人。
一時間,蕭何感覺自己的腦袋都要炸了。
韓信有他的主意,且不出意外的話,按照他說的做,結果是好的,會很輕鬆的完成這場挑戰。
劉邦也有他的理由。
作為大漢天子,保護大漢百姓,是理所應當,是他的責任。
可每當這兩者之間產生矛盾,結果都不會太好。
這兩人都是倔強的性子,韓信不會妥協,而劉邦每次妥協之後,都會秋後算賬。
“陛下,臣可以將您的話轉述給韓信,他或許能夠理解陛下的苦心。”
“若他依舊不答應,還望陛下能夠大局為重!”
大局為重?
那豈不就是要他劉邦妥協?
可他劉邦是什麽人?
他是漢太祖,高皇帝!
他為什麽要向自己的臣屬,淮陰侯韓信妥協!
“沒有大局為重這麽個說法,寡人說的話就是大局!”
“其他事情上,寡人都可以妥協,但寡人之所以能得天下,韓信之所以能有源源不斷的漢軍,都是因我大漢臣民歸心。”
“你可以告訴韓信,若他連我大漢臣民都保護不好,那他迴去之後便能去自縊了。”
“寡人雖承諾了永不殺他,可若無能,也希望他自己能找到自己的歸宿。”
“無能之人,不尊皇命之人,也配活著嗎?”
“就如寡人一般,保護不了大漢臣民,寡人又如何有顏麵去做那大漢天子!”
雖然絕大部分兵馬都被項羽帶出關外,但劉邦自己麾下還剩千人。
這麽長時間過去,韓信手邊兵馬多半也不會少。
跟李自成決戰當然還略顯不足,但圍剿多爾袞那幾千人,應該是夠了的。
“陛下,在做決定之前,還是先看看淮陰侯的信吧。”
“我們得到的情報,他應該也已經知曉,並且為此做出了應對。”
顯而易見的,當韓信將在外,並且心中已經為某件事做好決斷了之後。
那劉邦的話,就等同於放屁。
如果跟他的意見相同,那就是陛下聖明。
如果意見不同,那就是路上出了意外,臣沒能收到陛下的旨意,然後我行我素。
這樣的結果,蕭何能預料到,劉邦自然也可以。
從前跟項羽爭天下的時候,這樣的情況他遇見過很多次。
每次韓信有自己的打算,他又急需韓信出兵的時候,結果都不會太好。
唯一的一次,還是他用齊王之位去換來的。
“念念吧,他在信中怎麽說?”
劉邦在無能狂怒了一瞬之後,便是無奈的擺擺手。
韓信這個人就是這般。
既然想用他,就得去接受他各式各樣的毛病。
“他說……”
“雖然跟預料的有些偏差,但這樣發展下去,結果隻會更好。”
“當最後的敵人從李自成變成多爾袞之後,我們就能站在大義之上,輕易的碾壓他們。”
聽了這些話,劉邦沉默了很久。
他知道韓信在說什麽,也知道,這樣一來,完成這場挑戰就是囊中之物。
隻要他們能夠靜靜的看著中原百姓落入人間煉獄,
等著李自成的一敗再敗,直至其失去到手的江山。
到那個時候,百姓自然會知道,他們之前選擇的人,非但無法讓他們過上好日子,甚至連最為基礎的保護他們都做不到。
他們也會知道,他們所選擇的人,是錯的!
“的確是最簡單的方法啊。”
他忽的咧嘴一笑。
守住邊關,就這麽靜靜的看著多爾袞與李自成狗咬狗。
他們倆誰咬贏了,對他而言都是好事。
鷸蚌相爭,漁翁得利!
韓信的確未曾料到這樣的結果。
因為他從未想過,這個世界上竟然有人能蠢成這個樣子。
甚至比起他原本所猜測的,還要順利的多!
“沒錯,陛下,我們隻需要等在這裏,他們不將目光投過來,我們都可以事不關己,高高掛起。”
“他們兩方的爭端,無論誰勝誰負,最後我們打掃最後戰場的時候,都會輕鬆很多。”
李自成敗了自然最好。
他們能夠站在大義之上,輕易聚攏人心,然後帶著鋪天蓋地的兵馬,去碾壓清軍。
萬一李自成贏了也無妨,到時他損兵折將,再順勢將他收割也不過是輕而易舉。
“不管是韓信還是寡人,都沒能料到的是,李自成以及他麾下的謀士,竟然能這麽蠢,這麽壞!”
“所以你覺得,寡人現在隻能依著韓信的話,坐山觀虎鬥,看著他們糟蹋中原百姓嗎?”
“蕭何,這些人,可都是我大漢子民。”
雖然朝代早已經不是大漢,但那不過是王朝更迭。
在劉邦看來,王朝更迭百姓不變。
天下是大明的天下,可百姓,卻也算得上是他大漢的百姓。
聽到這話,蕭何心中一顫。
他知道,劉邦既然說出這話,那就意味著,他不滿韓信的信中所言。
可這樣一來的話……
這可是在挑戰中,他們兩人若是起了衝突,那接下來的路,可就又要變得不那麽明朗了。
最重要的是,他們當前麾下隻有千餘人!
隻要韓信打定主意不給絲毫增援,那他們即便是想出兵,恐怕也無能為力。
“陛下,這終究也隻是一場挑戰罷了,為何不……”
為何不忍一忍?
閉目不聞,等熬過一段時間。
甚至這段時間也不會太長。
三個月左右,這兩方就能夠分出勝負。
畢竟多爾袞已經省去了入關這個步驟,且他肆虐的地方就在京師附近。
另外,他這是在動搖大順的根基,李自成也不可能容忍的了多長時間。
雖然不會首戰即決戰,但他們應該都是想盡快分出勝負的。
“蕭何啊,這可不僅僅是一場挑戰。”
“至少對於這挑戰中的百姓而言,這就是血淋淋的真實。”
“大順不在意他們的死活,清軍將他們視為兩腳羊,如果作為外來者的我們再不去理會。”
“那你能想象,他們該是何等的絕望嗎?”
“蕭何,別忘了,你我也都是從尋常百姓過來的。”
“救他們,就是在救贖我們自己。”
“寡人身為大漢天子,如何能夠不去理會我大漢百姓的死活?”
劉邦當然也知道,韓信說的是對的,蕭何說的也有理。
但他就是那種嘴上說著不在意,實則心中無比堅守自己底線的人。
一時間,蕭何感覺自己的腦袋都要炸了。
韓信有他的主意,且不出意外的話,按照他說的做,結果是好的,會很輕鬆的完成這場挑戰。
劉邦也有他的理由。
作為大漢天子,保護大漢百姓,是理所應當,是他的責任。
可每當這兩者之間產生矛盾,結果都不會太好。
這兩人都是倔強的性子,韓信不會妥協,而劉邦每次妥協之後,都會秋後算賬。
“陛下,臣可以將您的話轉述給韓信,他或許能夠理解陛下的苦心。”
“若他依舊不答應,還望陛下能夠大局為重!”
大局為重?
那豈不就是要他劉邦妥協?
可他劉邦是什麽人?
他是漢太祖,高皇帝!
他為什麽要向自己的臣屬,淮陰侯韓信妥協!
“沒有大局為重這麽個說法,寡人說的話就是大局!”
“其他事情上,寡人都可以妥協,但寡人之所以能得天下,韓信之所以能有源源不斷的漢軍,都是因我大漢臣民歸心。”
“你可以告訴韓信,若他連我大漢臣民都保護不好,那他迴去之後便能去自縊了。”
“寡人雖承諾了永不殺他,可若無能,也希望他自己能找到自己的歸宿。”
“無能之人,不尊皇命之人,也配活著嗎?”
“就如寡人一般,保護不了大漢臣民,寡人又如何有顏麵去做那大漢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