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7章 千載難逢的機會?
視頻通古代,李二變身蜀漢通天代 作者:好想吃個火鍋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咱是真的想看看,你到底長沒長腦子,能不能聽懂咱們這些人說話。”
“你是從哪一句聽出來,咱們說高祖輸了?”
“又是從哪裏能看出來,高祖會輸?”
“萬餘兵馬又如何呢?李自成這樣的人,給他百萬兵馬他也依舊會輸,但高祖這樣的,哪怕隻給他百人,咱也依舊相信他能贏。”
對於乾隆的半場開香檳,老朱簡直都沒眼看。
到底是誰給他的自信?
李自成不是對手,就等於高祖也不是對手了?
這兩人之間,無論如何也不可能劃等號吧?
“迷信不可取!”
“不過就是因為他曾經得過天下,所以你們對他才那般的迷信。”
“事實上,我朝忠親王也同樣是入主江山的最大功臣,真要論能力,遠遠甩出那劉邦八條街!”
“你們這些人簡直就是笑話,到現在還認不清事實。”
“李自成這一敗,等劉邦再帶人入關,他將要麵對的,是忠親王的十餘萬大軍。”
“可現在,他沒了項籍,沒了韓信,憑他自己和那些老弱病殘,難道還能是忠親王的對手?”
戰場局勢已然如此明朗,這幫人竟然還在嘴硬。
乾隆這次並沒有暴怒,反而一副看好戲的心態。
當下李自成麵臨的境況,甚至比崇禎皇帝還要絕望。
畢竟崇禎皇帝再是不敵,也依舊還有南渡這個選項。
他沒有南渡,那也是他自己的選擇。
可現在,李自成麵對的是京師附近盤旋著的數萬大軍,加上南麵虎視眈眈,對他無比敵視的南明!
乃至於隻要他真正露出敗相,張獻忠也絕對不會吝嗇於上前咬一口。
四麵楚歌!
李自成敗亡已是定局。
屆時多爾袞所率領的滿清大軍順理成章便能入主京師。
而相比於李自成,多爾袞可是絲毫不吝嗇於向那些士族豪強們許諾好處的。
到那個時候,支持滿清入主京師的唿聲將遠遠超過李自成以及其他任何一處勢力。
憑劉邦麾下的那萬餘兵力還能翻得了天不成?
“傅恆,你說這些人是不是蠢?”
“縱使韓信還在招兵買馬又能如何?等天下人都接受了我大清入主中原這個事實之後,又有多少人還願意跟著他拿命去拚一個不可能的未來?”
“中原的這些奴才們最是愚蠢,他們眼中總是隻能看到麵前的利益,而壓根沒有絲毫長遠的目光。”
“他們可不會在意這天下之主的位置究竟是誰做,隻要不動他們的利益,甚至給予他們足夠的好處堵住他們的嘴,他們就會支持誰當皇帝。”
“你覺得他們會支持已然雄踞京師,兵力強盛的我大清,還是支持個不知從哪冒出來的叛軍?”
說不過天幕上的那幫人,乾隆便轉頭看向身邊的人。
對於他的看法,傅恆雖然覺得有哪裏不對勁,但也不敢出言反駁,隻能連連點頭稱是。
“的確如此,陛下慧眼如炬,這幫人不過就是不甘心當奴才罷了,這才一直嘴硬。”
“不出意外的話,徹底擊潰李自成剩下的兵馬之後,忠親王麾下大軍將會迅速擴充到十萬以上。”
“十倍的兵力,大抵也隻有李岩那種蠢貨才能輸。”
如若劉邦手中的兵力能稍微更多些,那傅恆或許還能有些其他的看法。
但一萬兵力,還多數都是臨時拚湊起來,並未經過太長時間訓練的叛軍。
真當誰都是項羽?
能輕易領兵戰勝十倍之敵?
雖然劉邦戰勝了項羽,但那可不意味著項羽有的能力他也有!
就在此時,天幕之內的戰事也在迅速往眾人所預料的那個方向逼近。
原本已經沉寂下去,準備龜縮防守的南明,在看到李自成麾下兵馬大亂,甚至連防備著他們的兵馬都抽調走了大半之後,他們也生出了些蠢蠢欲動的心思來。
在他們眼中,這天下本就該是大明的,既然這闖賊自亂陣腳,那他們也沒有不上去啃一口,拿迴自己江山的理由!
與此同時,張獻忠也同樣察覺到了這一點。
或者說,他是第一個察覺的。
在入主京師已成定局之後,李自成便一直將他當成眼中釘,大部分兵馬都用來防範他出蜀地。
可在不久之前,大順軍幾乎全部撤走,隻留下了一座座的空城,他就料到了中原之地產生了變數。
當時他的第一反應是天助我也!
但在得知了詳細的情報之後,卻反倒糾結了起來。
“大西王,此番中原動亂,正是我等出蜀的好機會!”
“那李自成如今自亂陣腳,正是首尾不能相顧之時,我等趁現在出兵,定然能夠蠶食大量的城池。”
“到時候,不管這一戰的勝負如何,到了我們手中的土地,誰也不可能再拿迴去!”
張獻忠麾下的將領們無一不是想要趁著當下的機會去獲取好處。
說到底,他們跟李自成就是針鋒相對的狀態。
這個時候趁虛而入,也沒人能說什麽。
哪怕是李自成,也不可能說他們個不是來。
可麵對這些人的提議,張獻忠卻是一個都未采納,隻是靜靜的看著戰報。
良久之後,他又看向了那看過無數遍的中原地圖。
這麽長時間以來,他都被困在這蜀中之地。
李自成攻不進來,他也打不出去。
眼下這樣的機會,說是千載難逢也不為過了。
可他不知為何,就是不想在這個時候趁人之危。
“你們說,這個時候出兵真的是對的嗎?”
“還記得本王當初起兵,到底為的是什麽嗎?”
不知過了多久,在下麵人爭論的聲音逐漸安靜下來的時候,張獻忠這才幽幽的開口。
當初起兵為的是什麽?
“記得, 陛下當初為的是給我等謀一條生路。”
“還記得那時俺都快餓死在村中了,若不是跟著陛下起兵,恐怕現在早已經成了一具枯骨。”
“陛下的恩情,俺一輩子都記在心裏,您指哪俺就打哪,絕不含糊!”
“您若說要拿李自成的腦袋,俺不能保證一定能幫您取來,但俺一定會第一個衝上去!”
“你是從哪一句聽出來,咱們說高祖輸了?”
“又是從哪裏能看出來,高祖會輸?”
“萬餘兵馬又如何呢?李自成這樣的人,給他百萬兵馬他也依舊會輸,但高祖這樣的,哪怕隻給他百人,咱也依舊相信他能贏。”
對於乾隆的半場開香檳,老朱簡直都沒眼看。
到底是誰給他的自信?
李自成不是對手,就等於高祖也不是對手了?
這兩人之間,無論如何也不可能劃等號吧?
“迷信不可取!”
“不過就是因為他曾經得過天下,所以你們對他才那般的迷信。”
“事實上,我朝忠親王也同樣是入主江山的最大功臣,真要論能力,遠遠甩出那劉邦八條街!”
“你們這些人簡直就是笑話,到現在還認不清事實。”
“李自成這一敗,等劉邦再帶人入關,他將要麵對的,是忠親王的十餘萬大軍。”
“可現在,他沒了項籍,沒了韓信,憑他自己和那些老弱病殘,難道還能是忠親王的對手?”
戰場局勢已然如此明朗,這幫人竟然還在嘴硬。
乾隆這次並沒有暴怒,反而一副看好戲的心態。
當下李自成麵臨的境況,甚至比崇禎皇帝還要絕望。
畢竟崇禎皇帝再是不敵,也依舊還有南渡這個選項。
他沒有南渡,那也是他自己的選擇。
可現在,李自成麵對的是京師附近盤旋著的數萬大軍,加上南麵虎視眈眈,對他無比敵視的南明!
乃至於隻要他真正露出敗相,張獻忠也絕對不會吝嗇於上前咬一口。
四麵楚歌!
李自成敗亡已是定局。
屆時多爾袞所率領的滿清大軍順理成章便能入主京師。
而相比於李自成,多爾袞可是絲毫不吝嗇於向那些士族豪強們許諾好處的。
到那個時候,支持滿清入主京師的唿聲將遠遠超過李自成以及其他任何一處勢力。
憑劉邦麾下的那萬餘兵力還能翻得了天不成?
“傅恆,你說這些人是不是蠢?”
“縱使韓信還在招兵買馬又能如何?等天下人都接受了我大清入主中原這個事實之後,又有多少人還願意跟著他拿命去拚一個不可能的未來?”
“中原的這些奴才們最是愚蠢,他們眼中總是隻能看到麵前的利益,而壓根沒有絲毫長遠的目光。”
“他們可不會在意這天下之主的位置究竟是誰做,隻要不動他們的利益,甚至給予他們足夠的好處堵住他們的嘴,他們就會支持誰當皇帝。”
“你覺得他們會支持已然雄踞京師,兵力強盛的我大清,還是支持個不知從哪冒出來的叛軍?”
說不過天幕上的那幫人,乾隆便轉頭看向身邊的人。
對於他的看法,傅恆雖然覺得有哪裏不對勁,但也不敢出言反駁,隻能連連點頭稱是。
“的確如此,陛下慧眼如炬,這幫人不過就是不甘心當奴才罷了,這才一直嘴硬。”
“不出意外的話,徹底擊潰李自成剩下的兵馬之後,忠親王麾下大軍將會迅速擴充到十萬以上。”
“十倍的兵力,大抵也隻有李岩那種蠢貨才能輸。”
如若劉邦手中的兵力能稍微更多些,那傅恆或許還能有些其他的看法。
但一萬兵力,還多數都是臨時拚湊起來,並未經過太長時間訓練的叛軍。
真當誰都是項羽?
能輕易領兵戰勝十倍之敵?
雖然劉邦戰勝了項羽,但那可不意味著項羽有的能力他也有!
就在此時,天幕之內的戰事也在迅速往眾人所預料的那個方向逼近。
原本已經沉寂下去,準備龜縮防守的南明,在看到李自成麾下兵馬大亂,甚至連防備著他們的兵馬都抽調走了大半之後,他們也生出了些蠢蠢欲動的心思來。
在他們眼中,這天下本就該是大明的,既然這闖賊自亂陣腳,那他們也沒有不上去啃一口,拿迴自己江山的理由!
與此同時,張獻忠也同樣察覺到了這一點。
或者說,他是第一個察覺的。
在入主京師已成定局之後,李自成便一直將他當成眼中釘,大部分兵馬都用來防範他出蜀地。
可在不久之前,大順軍幾乎全部撤走,隻留下了一座座的空城,他就料到了中原之地產生了變數。
當時他的第一反應是天助我也!
但在得知了詳細的情報之後,卻反倒糾結了起來。
“大西王,此番中原動亂,正是我等出蜀的好機會!”
“那李自成如今自亂陣腳,正是首尾不能相顧之時,我等趁現在出兵,定然能夠蠶食大量的城池。”
“到時候,不管這一戰的勝負如何,到了我們手中的土地,誰也不可能再拿迴去!”
張獻忠麾下的將領們無一不是想要趁著當下的機會去獲取好處。
說到底,他們跟李自成就是針鋒相對的狀態。
這個時候趁虛而入,也沒人能說什麽。
哪怕是李自成,也不可能說他們個不是來。
可麵對這些人的提議,張獻忠卻是一個都未采納,隻是靜靜的看著戰報。
良久之後,他又看向了那看過無數遍的中原地圖。
這麽長時間以來,他都被困在這蜀中之地。
李自成攻不進來,他也打不出去。
眼下這樣的機會,說是千載難逢也不為過了。
可他不知為何,就是不想在這個時候趁人之危。
“你們說,這個時候出兵真的是對的嗎?”
“還記得本王當初起兵,到底為的是什麽嗎?”
不知過了多久,在下麵人爭論的聲音逐漸安靜下來的時候,張獻忠這才幽幽的開口。
當初起兵為的是什麽?
“記得, 陛下當初為的是給我等謀一條生路。”
“還記得那時俺都快餓死在村中了,若不是跟著陛下起兵,恐怕現在早已經成了一具枯骨。”
“陛下的恩情,俺一輩子都記在心裏,您指哪俺就打哪,絕不含糊!”
“您若說要拿李自成的腦袋,俺不能保證一定能幫您取來,但俺一定會第一個衝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