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6章 寡人可沒想著讓它盡快結束
視頻通古代,李二變身蜀漢通天代 作者:好想吃個火鍋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776章 寡人可沒想著讓它盡快結束
這下韓信沒話說了。
“當年他能做到,如今身居高位多年,對於人心的把控更加精準。”
“雖然很不想承認,但那小人在不戰而屈人之兵上,的確比我要強。”
那時的項羽自己也沒想到。
明明是自己破釜沉舟擊潰了秦軍。
接下來一路上的攻勢也都是勢如破竹一般的順利。
可最後的結果竟然是劉邦先入了鹹陽。
他在打聽之後才得知,這小人從出兵開始,一路到入主鹹陽,竟然連一場稱得上過硬的戰鬥都沒打上。
要麽就是守將聞風而降,要麽就是憑借三寸不爛之舌以及他從前仁善的名聲勸降。
還未治理天下之時,劉邦便已經能夠將自己的名聲經營到那種地步。
而在看了劉邦開創出的大漢盛世之後,項羽很相信,隻要給劉邦機會,他定然能夠不戰而屈天下之兵!
“行吧,現在你是楚王,你說了算。”
沒辦法,劉邦親封的,官大一級,韓信也沒法再多說什麽。
“既然這樣,張獻忠,你走吧。”
“帶著你的人,迴蜀中去。”
“不過我能斷定,要不了多久你便會迴來的,若迴來的早,憑你今日作為,還能給你留個一官半職,迴來的晚了,可就什麽都沒了。”
既然韓信不再阻攔,項羽幹脆便揮揮手道。
接連征戰,加上一路奔襲,他也不是鐵打的。
決定了讓張獻忠離開之後,他也沒有再去跟劉邦會和的意思。
這一戰都已經打到了這一步,已經不再需要他繼續衝陣了。
清軍首領都逃了,隻要這個消息逐步傳到各處戰場,那些零散的兵馬也將徹底放棄抵抗。
反正投降了都會被殺的也隻有清軍,而他們有的人曾經是明軍。
都已經從明軍降了李自成,又從李自成降了清軍,現在再降一次,對他們而言也沒什麽心理壓力。
降誰不是降?
對於滿清,他們更是沒有半點歸屬感,投降也不會有一絲一毫的心理壓力。
戰局的尾聲,是放下刀兵歸降的聲音。
劉邦很是細致的讓人從中將少量的清軍給挑了出來弄死。
這些被放入關內的清軍,有一個殺一個,不會有任何冤情。
至於剩下的大順軍,沒來得及跟清軍行兇者,願意留在軍中者便收編,不願者,發些盤纏直接打發迴老家種地。
哪怕南明還未平定,劉邦也沒有強求讓所有的降卒留在軍中。
這些人曾經能降清,往後也可能會降其他人。
信念不夠堅定,若是留太多在軍中,反而可能會出亂子。
“情況就是這樣了,項籍一意孤行將張獻忠放迴了蜀中,這一戰終究還是留下了瑕疵。”
哪怕是告狀的時候,韓信都是頗為不忿的。
他不在意什麽名聲,可他在意自己所構建完美的戰局,被人用這種方式給攪和。
明明是一場同時圍剿三方,一戰問鼎天下的局麵,硬生生給項羽將張獻忠給放跑了。
“隨他去吧,能拿下清軍,寡人這項老弟可是居功甚偉,任性這麽一次也沒什麽。”
劉邦隻是一瞬間的錯愕便釋然了。
這的確是他所了解的項羽。
相反,若是今日項羽真的對張獻忠趕盡殺絕了,那他可就真不認識這個項老弟了。
“可若是沒有他,本帥也一樣能拿下清軍!”
“不過就是多費些功夫……”
“不,眼下放跑了張獻忠,可能還要費更多的功夫。”
“陛下,是否立即派兵征討?”
韓信現在對權力也沒什麽執念,剩下的也隻有戰場能滿足他。
可對於蜀中,劉邦顯然有些不同的情感。
“的確需要派兵征討,但不是蜀中,而是南明。”
“完全靠治理來吸引百姓雖然是最佳的手段,但收效太慢。”
“蜀中那種地方易守難攻,張獻忠又得民心,強行攻打雖然也能收複,但我軍損失定然不會小。”
“反觀南明,大明朝廷本就不得民心,加上他們自身內部也是一片混亂。”
“武力征討他們,顯然比張獻忠是更好的選擇,不是麽?”
韓信:“……”
對於劉邦的話,他當然也認同。
作為統帥,這點大局觀還是有的。
隻是自己布置的局裏,有這麽個人逃脫了出去,他有些接受不了。
“這不過是一場挑戰,且在這場挑戰中,我們最大的敵人有且隻有一個。”
“唯有那個敵人,需要用雷霆手段解決,剩下來的問題,手段的確應該稍微溫和些。”
“別忘了,寡人當初也不過是起義軍之一,寡人深知,他們不過是一群日子過不下去,連活下去都是奢望的普通人。”
“如果連他們都容不了,那又如何治理天下?”
劉邦的認知一直很清楚。
別人怎麽想的,他不管。
但在他而言,參與這場挑戰,帶著近乎豪華的全明星陣容,為的就是用雷霆手段讓那所謂的大清知曉,他們能得天下,不過就是僥幸!
恰逢中原沒有出現能夠橫掃六合的雄主,才能被他們摘了桃子。
但凡出現個如他劉邦一般的雄主,別說讓滿清入主中原,就算是想繼續臣服,那也得看他樂不樂意!
“明白陛下的意思,可一日不收蜀中,便一日算不得完成此番挑戰。”
“我等還不知要在這挑戰中消耗多長時間啊。”
韓信算是個急性子。
尤其是明明能夠盡快結束這場挑戰,卻偏偏要拖延時間。
他表示不能理解。
“寡人本也沒想著要將這場挑戰盡快結束啊。”
見韓信那急不可耐的模樣,劉邦不由得笑道。
他恰好要用這場挑戰做一番實驗。
隻有確定了自己心中所想,迴去之後他才能為自己的大漢做一番徹底的改變!
“啊?”
這下輪到韓信懵了。
論行軍布陣,劉邦心裏在想什麽,他能一清二楚。
可說到這裏,他就徹底無法理解了。
“有些事情寡人想做,可又無法下定決心。”
“畢竟不做,寡人大漢好歹還能綿延四百年,若是做了,後果誰也無法知曉。”
“能在這場挑戰中的世界試驗一番,自然是最好的。”
“所以這場挑戰,寡人可不急著讓它結束。”
這下韓信沒話說了。
“當年他能做到,如今身居高位多年,對於人心的把控更加精準。”
“雖然很不想承認,但那小人在不戰而屈人之兵上,的確比我要強。”
那時的項羽自己也沒想到。
明明是自己破釜沉舟擊潰了秦軍。
接下來一路上的攻勢也都是勢如破竹一般的順利。
可最後的結果竟然是劉邦先入了鹹陽。
他在打聽之後才得知,這小人從出兵開始,一路到入主鹹陽,竟然連一場稱得上過硬的戰鬥都沒打上。
要麽就是守將聞風而降,要麽就是憑借三寸不爛之舌以及他從前仁善的名聲勸降。
還未治理天下之時,劉邦便已經能夠將自己的名聲經營到那種地步。
而在看了劉邦開創出的大漢盛世之後,項羽很相信,隻要給劉邦機會,他定然能夠不戰而屈天下之兵!
“行吧,現在你是楚王,你說了算。”
沒辦法,劉邦親封的,官大一級,韓信也沒法再多說什麽。
“既然這樣,張獻忠,你走吧。”
“帶著你的人,迴蜀中去。”
“不過我能斷定,要不了多久你便會迴來的,若迴來的早,憑你今日作為,還能給你留個一官半職,迴來的晚了,可就什麽都沒了。”
既然韓信不再阻攔,項羽幹脆便揮揮手道。
接連征戰,加上一路奔襲,他也不是鐵打的。
決定了讓張獻忠離開之後,他也沒有再去跟劉邦會和的意思。
這一戰都已經打到了這一步,已經不再需要他繼續衝陣了。
清軍首領都逃了,隻要這個消息逐步傳到各處戰場,那些零散的兵馬也將徹底放棄抵抗。
反正投降了都會被殺的也隻有清軍,而他們有的人曾經是明軍。
都已經從明軍降了李自成,又從李自成降了清軍,現在再降一次,對他們而言也沒什麽心理壓力。
降誰不是降?
對於滿清,他們更是沒有半點歸屬感,投降也不會有一絲一毫的心理壓力。
戰局的尾聲,是放下刀兵歸降的聲音。
劉邦很是細致的讓人從中將少量的清軍給挑了出來弄死。
這些被放入關內的清軍,有一個殺一個,不會有任何冤情。
至於剩下的大順軍,沒來得及跟清軍行兇者,願意留在軍中者便收編,不願者,發些盤纏直接打發迴老家種地。
哪怕南明還未平定,劉邦也沒有強求讓所有的降卒留在軍中。
這些人曾經能降清,往後也可能會降其他人。
信念不夠堅定,若是留太多在軍中,反而可能會出亂子。
“情況就是這樣了,項籍一意孤行將張獻忠放迴了蜀中,這一戰終究還是留下了瑕疵。”
哪怕是告狀的時候,韓信都是頗為不忿的。
他不在意什麽名聲,可他在意自己所構建完美的戰局,被人用這種方式給攪和。
明明是一場同時圍剿三方,一戰問鼎天下的局麵,硬生生給項羽將張獻忠給放跑了。
“隨他去吧,能拿下清軍,寡人這項老弟可是居功甚偉,任性這麽一次也沒什麽。”
劉邦隻是一瞬間的錯愕便釋然了。
這的確是他所了解的項羽。
相反,若是今日項羽真的對張獻忠趕盡殺絕了,那他可就真不認識這個項老弟了。
“可若是沒有他,本帥也一樣能拿下清軍!”
“不過就是多費些功夫……”
“不,眼下放跑了張獻忠,可能還要費更多的功夫。”
“陛下,是否立即派兵征討?”
韓信現在對權力也沒什麽執念,剩下的也隻有戰場能滿足他。
可對於蜀中,劉邦顯然有些不同的情感。
“的確需要派兵征討,但不是蜀中,而是南明。”
“完全靠治理來吸引百姓雖然是最佳的手段,但收效太慢。”
“蜀中那種地方易守難攻,張獻忠又得民心,強行攻打雖然也能收複,但我軍損失定然不會小。”
“反觀南明,大明朝廷本就不得民心,加上他們自身內部也是一片混亂。”
“武力征討他們,顯然比張獻忠是更好的選擇,不是麽?”
韓信:“……”
對於劉邦的話,他當然也認同。
作為統帥,這點大局觀還是有的。
隻是自己布置的局裏,有這麽個人逃脫了出去,他有些接受不了。
“這不過是一場挑戰,且在這場挑戰中,我們最大的敵人有且隻有一個。”
“唯有那個敵人,需要用雷霆手段解決,剩下來的問題,手段的確應該稍微溫和些。”
“別忘了,寡人當初也不過是起義軍之一,寡人深知,他們不過是一群日子過不下去,連活下去都是奢望的普通人。”
“如果連他們都容不了,那又如何治理天下?”
劉邦的認知一直很清楚。
別人怎麽想的,他不管。
但在他而言,參與這場挑戰,帶著近乎豪華的全明星陣容,為的就是用雷霆手段讓那所謂的大清知曉,他們能得天下,不過就是僥幸!
恰逢中原沒有出現能夠橫掃六合的雄主,才能被他們摘了桃子。
但凡出現個如他劉邦一般的雄主,別說讓滿清入主中原,就算是想繼續臣服,那也得看他樂不樂意!
“明白陛下的意思,可一日不收蜀中,便一日算不得完成此番挑戰。”
“我等還不知要在這挑戰中消耗多長時間啊。”
韓信算是個急性子。
尤其是明明能夠盡快結束這場挑戰,卻偏偏要拖延時間。
他表示不能理解。
“寡人本也沒想著要將這場挑戰盡快結束啊。”
見韓信那急不可耐的模樣,劉邦不由得笑道。
他恰好要用這場挑戰做一番實驗。
隻有確定了自己心中所想,迴去之後他才能為自己的大漢做一番徹底的改變!
“啊?”
這下輪到韓信懵了。
論行軍布陣,劉邦心裏在想什麽,他能一清二楚。
可說到這裏,他就徹底無法理解了。
“有些事情寡人想做,可又無法下定決心。”
“畢竟不做,寡人大漢好歹還能綿延四百年,若是做了,後果誰也無法知曉。”
“能在這場挑戰中的世界試驗一番,自然是最好的。”
“所以這場挑戰,寡人可不急著讓它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