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2章 真正有能力的,這個時候就不該跳出來!
視頻通古代,李二變身蜀漢通天代 作者:好想吃個火鍋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822章 真正有能力的,這個時候就不該跳出來!
李二重新將這個問題擺在了台前。
究竟是該立長立嫡,還是該以能力為主?
若要一直堅持立長立嫡,那王朝往後天子的能力,便誰也無法保證。
每個人的天資都有所不同,誰也不敢保證,自己生出來的第一個嫡長子就一定是最聰明的。
若長子能力尋常,而次子能力超乎常人,這種情況還要堅持立長立嫡的話。
結果要麽是次子不知何時死在陰溝裏,要麽是玄武門對掏,勝者為太子。
可若是動了這祖宗之法,往後太子之位的爭奪,可就真的會越發的動亂、血腥。
玄武門是開始,但一定不會是結束!
“未必。”
趙匡胤率先站在了他這一邊。
原本他是有念頭要將皇位傳給自己弟弟趙光義的。
立長立嫡這種事,至少在他看來並沒有那麽重要,能守住疆土,甚至有能力開疆拓土的人,才有資格坐在這皇位上。
“可若是不立長轉而立賢,那往後的太子之爭,可就會演變成一場場腥風血雨了。”
老朱也同樣表明了自己的立場。
哪怕不考慮他與朱標之間的親情,也同樣覺得太子之位就該立長!
賢明這兩個字,說起來容易,可真正要去推行,誰又會承認自己沒能力呢?
難不成是誰都有你李二一般的能力,能夠輕易將自己的幾個兄弟遠遠甩在身後?
並不是。
如若真的要立賢而不立長,那往後大部分的情況應該是,每個皇子身後都站著一部分朝臣。
每一代的太子之爭,都將演變成一場場死鬥。
為此而死的人,甚至於可能比一場宏大的戰事還要更多。
反觀立長,雖說未必能夠選中能力最強,最賢明的那個人作為太子,卻能夠在最大限度上減少內鬥的損失,保存朝廷的實力。
“立嫡立長不立賢定然是沒有任何問題的。”
“隻是若是嫡長不夠賢明,能力不夠強的話,還真未必能統籌好錦衣衛與百官之間的關係。”
“甚至隻要有一代皇帝壓不住朝臣,那往後的繼任者就要付出百倍的努力才能將丟失的權柄給奪迴來。”
“而若是兩代皇帝皆是無能,那後果就是徹底淪為朝臣的傀儡,費盡心機組建出的錦衣衛,將變成一場白費功夫。”
沒有錦衣衛這檔子事,那朝臣與天子雙方還能夠維持最基本的體麵,相互之間合作融洽的話,也不失為一樁美談。
可隻要開始推行錦衣衛的籌備,就等同於將朝堂百官都推到了天子的對立麵。
朝臣將會絞盡腦汁,抓住一切機會打壓皇權,將皇位上的人變成傀儡,將錦衣衛變成沒有任何權力的廢物。
雙方將會直接演變成你死我活的關係。
“托孤?”
老朱想了想。
選擇有忠心,有能力,也有權勢之人作為托孤大臣,最好還得是個孤臣。
如果有這樣的人選,也未必不能平穩的過渡皇權。
可這樣的人,就跟有能力的皇帝一樣難找。
在短暫的思索之後,他搖了搖頭,直接否定了這個念頭。
要立長子,就得接受能力不足的可能。
要立能力強的,就得接受往後的朝堂內亂。
前者能保證皇室內部不會因為內鬥出現太大問題,後者則能確保坐上皇位之人,定然能夠是所有皇子之中最優秀者。
各有優點,也各有缺點。
“立嫡立長肯定是沒錯的。”
“可若是真有次子的能力遠超其他所有人,立賢也未必不行。”
“就比如,劉如意如果從惠帝與呂後手中搶到了江山,那自然是能夠服眾。”
劉恆想了想道。
他也並非嫡長子出身。
跟劉盈、劉如意相比,從前壓根就沒人覺得他能坐上這皇位。
且那個時候,所有人眼中可能爭奪皇位者都隻有這兩人。
包括劉邦。
若要立長,那自然是劉盈,若是論他的喜愛,以及能力,劉如意或許都會更好。
可劉盈占了長子名分,那劉如意真的占了賢明的這個特點嗎?
至少在劉恆看來,劉如意沒那麽聰明。
真要是足夠聰明的話,就不該在呂雉以及朝臣麵前,那般明目張膽的與劉盈去爭!
劉恆不知道這究竟是誰給劉如意出的餿主意,但要是真正的聰明人,就絕不可能將自己置身於那般的險境。
如他自己,他一開始就不覺得自己能跟劉盈爭。
不是因為那嫡長子的名分,也不是因為劉盈的能力,而是呂雉!
在劉邦駕崩之後,劉恆就清楚的知道,整個大漢都不可能有人能鬥過有呂雉撐腰的劉盈。
在百官心中,在事實上,這天下都是呂雉陪著劉邦一同打下來的。
劉邦一駕崩,呂雉自然能夠順勢的接過很大一部分權勢。
母儀天下,在呂雉手上可從不是一句空話!
隻要呂雉活著,哪怕劉恆知道自己的能力比劉盈更強,他也隻能收攏自己的野心,不敢生出半分其他的心思。
這才是真正聰明人該做的。
如果那個時候,真的有個能力強悍到能夠直接在正麵抗衡劉盈與呂雉的人出現,那立賢倒是也沒什麽不好。
可如果不出意外的話,這世上應該是不可能有這種人的。
哪怕是玄武門對掏的李二,真要將他的對手換成呂雉跟劉盈,他恐怕也同樣不會有太大的機會。
“劉如意?”
“別說他了,真要是在漢初年間,在高祖剛剛駕崩,呂雉執掌朝堂的這段時間裏,就算是李二,他也不可能有絕對的把握從劉盈手中搶走皇位。”
雖然呂雉這個名字讓很多人心裏不舒服,但無論是誰都得承認,她的能力。
殘忍,殺伐果斷,鐵血手腕。
再加上她陪高祖打天下的功績名望。
李二沉默良久之後,忽然搖搖頭。
“別以為史書都稱呂雉為妖後,就覺得她能力不行。”
“若將我爹換成呂雉,將李建成換劉盈,那別說沒有絕對把握,朕根本就是沒有絲毫把握。”
呂雉的名聲的確不咋地,大漢也有很多人將她當成妖後,甚至在其死後直接將其滿門誅殺。
可誰也不能否認她的功績與能力!
李二重新將這個問題擺在了台前。
究竟是該立長立嫡,還是該以能力為主?
若要一直堅持立長立嫡,那王朝往後天子的能力,便誰也無法保證。
每個人的天資都有所不同,誰也不敢保證,自己生出來的第一個嫡長子就一定是最聰明的。
若長子能力尋常,而次子能力超乎常人,這種情況還要堅持立長立嫡的話。
結果要麽是次子不知何時死在陰溝裏,要麽是玄武門對掏,勝者為太子。
可若是動了這祖宗之法,往後太子之位的爭奪,可就真的會越發的動亂、血腥。
玄武門是開始,但一定不會是結束!
“未必。”
趙匡胤率先站在了他這一邊。
原本他是有念頭要將皇位傳給自己弟弟趙光義的。
立長立嫡這種事,至少在他看來並沒有那麽重要,能守住疆土,甚至有能力開疆拓土的人,才有資格坐在這皇位上。
“可若是不立長轉而立賢,那往後的太子之爭,可就會演變成一場場腥風血雨了。”
老朱也同樣表明了自己的立場。
哪怕不考慮他與朱標之間的親情,也同樣覺得太子之位就該立長!
賢明這兩個字,說起來容易,可真正要去推行,誰又會承認自己沒能力呢?
難不成是誰都有你李二一般的能力,能夠輕易將自己的幾個兄弟遠遠甩在身後?
並不是。
如若真的要立賢而不立長,那往後大部分的情況應該是,每個皇子身後都站著一部分朝臣。
每一代的太子之爭,都將演變成一場場死鬥。
為此而死的人,甚至於可能比一場宏大的戰事還要更多。
反觀立長,雖說未必能夠選中能力最強,最賢明的那個人作為太子,卻能夠在最大限度上減少內鬥的損失,保存朝廷的實力。
“立嫡立長不立賢定然是沒有任何問題的。”
“隻是若是嫡長不夠賢明,能力不夠強的話,還真未必能統籌好錦衣衛與百官之間的關係。”
“甚至隻要有一代皇帝壓不住朝臣,那往後的繼任者就要付出百倍的努力才能將丟失的權柄給奪迴來。”
“而若是兩代皇帝皆是無能,那後果就是徹底淪為朝臣的傀儡,費盡心機組建出的錦衣衛,將變成一場白費功夫。”
沒有錦衣衛這檔子事,那朝臣與天子雙方還能夠維持最基本的體麵,相互之間合作融洽的話,也不失為一樁美談。
可隻要開始推行錦衣衛的籌備,就等同於將朝堂百官都推到了天子的對立麵。
朝臣將會絞盡腦汁,抓住一切機會打壓皇權,將皇位上的人變成傀儡,將錦衣衛變成沒有任何權力的廢物。
雙方將會直接演變成你死我活的關係。
“托孤?”
老朱想了想。
選擇有忠心,有能力,也有權勢之人作為托孤大臣,最好還得是個孤臣。
如果有這樣的人選,也未必不能平穩的過渡皇權。
可這樣的人,就跟有能力的皇帝一樣難找。
在短暫的思索之後,他搖了搖頭,直接否定了這個念頭。
要立長子,就得接受能力不足的可能。
要立能力強的,就得接受往後的朝堂內亂。
前者能保證皇室內部不會因為內鬥出現太大問題,後者則能確保坐上皇位之人,定然能夠是所有皇子之中最優秀者。
各有優點,也各有缺點。
“立嫡立長肯定是沒錯的。”
“可若是真有次子的能力遠超其他所有人,立賢也未必不行。”
“就比如,劉如意如果從惠帝與呂後手中搶到了江山,那自然是能夠服眾。”
劉恆想了想道。
他也並非嫡長子出身。
跟劉盈、劉如意相比,從前壓根就沒人覺得他能坐上這皇位。
且那個時候,所有人眼中可能爭奪皇位者都隻有這兩人。
包括劉邦。
若要立長,那自然是劉盈,若是論他的喜愛,以及能力,劉如意或許都會更好。
可劉盈占了長子名分,那劉如意真的占了賢明的這個特點嗎?
至少在劉恆看來,劉如意沒那麽聰明。
真要是足夠聰明的話,就不該在呂雉以及朝臣麵前,那般明目張膽的與劉盈去爭!
劉恆不知道這究竟是誰給劉如意出的餿主意,但要是真正的聰明人,就絕不可能將自己置身於那般的險境。
如他自己,他一開始就不覺得自己能跟劉盈爭。
不是因為那嫡長子的名分,也不是因為劉盈的能力,而是呂雉!
在劉邦駕崩之後,劉恆就清楚的知道,整個大漢都不可能有人能鬥過有呂雉撐腰的劉盈。
在百官心中,在事實上,這天下都是呂雉陪著劉邦一同打下來的。
劉邦一駕崩,呂雉自然能夠順勢的接過很大一部分權勢。
母儀天下,在呂雉手上可從不是一句空話!
隻要呂雉活著,哪怕劉恆知道自己的能力比劉盈更強,他也隻能收攏自己的野心,不敢生出半分其他的心思。
這才是真正聰明人該做的。
如果那個時候,真的有個能力強悍到能夠直接在正麵抗衡劉盈與呂雉的人出現,那立賢倒是也沒什麽不好。
可如果不出意外的話,這世上應該是不可能有這種人的。
哪怕是玄武門對掏的李二,真要將他的對手換成呂雉跟劉盈,他恐怕也同樣不會有太大的機會。
“劉如意?”
“別說他了,真要是在漢初年間,在高祖剛剛駕崩,呂雉執掌朝堂的這段時間裏,就算是李二,他也不可能有絕對的把握從劉盈手中搶走皇位。”
雖然呂雉這個名字讓很多人心裏不舒服,但無論是誰都得承認,她的能力。
殘忍,殺伐果斷,鐵血手腕。
再加上她陪高祖打天下的功績名望。
李二沉默良久之後,忽然搖搖頭。
“別以為史書都稱呂雉為妖後,就覺得她能力不行。”
“若將我爹換成呂雉,將李建成換劉盈,那別說沒有絕對把握,朕根本就是沒有絲毫把握。”
呂雉的名聲的確不咋地,大漢也有很多人將她當成妖後,甚至在其死後直接將其滿門誅殺。
可誰也不能否認她的功績與能力!